SJ中國行第二集 第七章 漢語小課堂:學習日常用語
-
經曆了上午的迷路風波,下午原本安排的自由活動臨時改成了“漢語小課堂”。中方團隊特意請了陳老師來教大家基礎中文,教室就設在酒店的會議室,桌上還貼心地擺了拚音卡片和手寫的常用語紙條。
“首先,我們從最基礎的問侯語開始。”陳老師笑著拿起拚音卡片,“‘你好’,拚音是ni
hǎo,大家跟著我讀。”成員們坐得筆直,跟著陳老師發音:“ni
hǎo——你好!”厲旭學得最認真,還拿出筆記本把拚音和漢字都記下來,遇到發音不準的地方,就舉著筆問:“老師,‘好’的聲調是不是要再高一點?”
陳老師耐心地糾正:“對,‘好’是第三聲,要先降再升,像這樣——hǎo。”厲旭跟著練了好幾遍,直到陳老師點頭認可,纔開心地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小對勾。神童則盯著“吃飯”的卡片,小聲唸叨:“chi
fàn——吃飯,這個我會!以後去餐廳就可以說這個了!”
接下來學的是數字和方向詞。陳老師在白板上寫“一、二、三、四、五”,還標註了對應的拚音和用法:“買東西問價格時會用到,比如‘這個多少錢’,就是zhè
duo
shao
qián。”崔始源立刻舉手:“老師,‘十’怎麼說?我想知道買十串糖葫蘆該怎麼講。”陳老師笑著寫下“十”的拚音,還教他說完整的句子:“我要十串糖葫蘆——wo
yào
shi
chuàn
táng
hu
”崔始源跟著讀了兩遍,立刻對著李東海炫耀:“下次買糖葫蘆,我來跟老闆說!”
最熱鬨的是練習對話環節。陳老師讓大家兩兩一組,模擬“問路”場景——一人扮演遊客,一人扮演路人。李東海和厲旭一組,李東海拿著卡片問:“請問,酒店怎麼走?”厲旭故意模仿上午遇到的老奶奶,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回答:“往東邊走,左轉!”可剛說完就自已笑場:“哥,我好像把方向說錯了!”
金希澈和韓庚一組時,金希澈故意“刁難”:“請問,哪裡有好吃的火鍋?”韓庚用流利的中文迴應:“前麵那條胡通裡就有,又辣又香!”陳老師笑著點評:“韓庚老師可以當助教了,希澈老師的問題很接地氣,看來是真的想吃火鍋了。”金希澈不好意思地笑了,還悄悄把“火鍋”的拚音記在手機備忘錄裡。
神童則把重點放在了“美食相關”的詞彙上,除了“吃飯”“多少錢”,還特意問了“辣”“不辣”的說法。“là——辣,bu
là——不辣,”他反覆唸叨,還舉著卡片對陳老師說,“下次吃火鍋,我要跟服務員說‘不要太辣’——bu
yào
tài
là!”惹得大家都笑了,陳老師也點頭:“記住這個很重要,不然可能會被辣到哦。”
課堂快結束時,陳老師給每個人發了一張“漢語應急小紙條”,上麵寫著“我需要幫助”“請聯絡我的朋友”“酒店地址是……”等常用句,還標註了拚音和簡單的手勢提示。“遇到問題時,就算說不出來,舉著紙條也能幫到大家。”陳老師叮囑道。
成員們小心翼翼地把紙條收好,厲旭還把紙條和之前的酒店地址卡片放在一起,“這樣下次出門就不怕了”;李赫宰則把常用語錄進了手機錄音裡,說要在路上反覆聽;金希澈看著手裡的紙條,笑著說:“下次再遇到好心的奶奶,我就能用中文說‘謝謝’了,不用隻靠比劃了。”
雖然隻學了短短一個下午,但大家都覺得收穫記記。晚上去餐廳吃飯時,神童主動對著服務員說“你好”,還嘗試著問“這個菜辣不辣”,服務員笑著迴應“有一點辣”,神童立刻開心地回頭對大家比耶:“我說對了!服務員聽懂了!”
這場漢語小課堂,不僅讓成員們學會了基礎中文,更讓他們對接下來的中國行多了幾分信心——語言或許會有障礙,但隻要願意學習,就能慢慢靠近這座城市,感受更多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