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第662章 劉玄德的並州憂患
“文和先生,如何看待今日公孫度的所作所為?”李廣沉聲問道。
賈詡輕輕搖頭,聲音壓低得幾乎聽不見道:“虛禮以待,實為怠慢。公孫度受封而無喜色,麾下聞賞而無謝意,其心已昭然若揭。
觀其武備之修、治政之能,此人非止欲割據一方,恐有問鼎河北之誌。
遼東,已非朝廷之遼東矣。”
“公孫度治下雖然軍民一體,將士彪悍,人人尚勇,但是想要逐鹿中原隻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攻下遼西郡,並以此為根基,經遼西走廊,進入幽州的核心地帶。
其二,從海路渡過渤海,攻打青州的東萊郡,並以此為根基,徐圖青州。
然而無論是幽州的衛青、霍去病,還是鎮守青州東萊郡的吳起,絕不是公孫度這條遼東之狼可以匹敵的。”
“哦?沒想到李將軍對幽州的二位年輕將領評價如此之高?”賈詡意味深長的說道。
“咳咳……我也是從他們驅逐鮮卑於上古郡,大破烏桓於遼西郡,所展現的軍事才能推測的。
畢竟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戰績,而公孫度上任後,主要平定的乃是內部不服從自己的勢力,具體的軍事能力,並未展現。”李廣輕咳一聲道。
窗外,遼東的明月高懸,清冷的光輝灑遍白雪覆蓋的大地,也照在那座如同蟄伏巨獸般的襄平城上。
寒冷中,蘊藏著足以撼動天下的力量與野心。
李廣和賈詡都明白,他們此行所窺見的,是一場更大風暴的前奏。
賈詡所擔心的,不知幽州的軍隊能否擋住公孫度的野心,即使可以擋住,幽州恐怕也要成為一片煉獄之地。
而李廣因為對於衛青、霍去病的瞭解遠超賈詡,自然不認為公孫度是曾經大漢雙壁的對手。
隻是遼東與漢四郡的相繼失去,讓李廣對於漢王朝撲朔迷離的前路,更加的擔憂。
…………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正月十七。
定襄郡,善無縣。
定襄郡,為漢高帝劉邦所置,西漢初年,一直是漢軍與匈奴爭奪之地。
到了文景之治時期,為了漢匈和睦,開始在定襄郡“通關市”,這裡一度成為並州最繁華的地區之一。
漢武帝時期,開始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規模用兵,大將軍衛青多次出定襄郡,攻打匈奴。
雖然匈奴敗退,遠遁漠北,但是定襄郡關市的繁華昌盛一去不複返。
這裡再次成為漢王朝的邊郡之地。
善無縣始置於秦始皇時期,隸屬雁門郡治所,西漢時期延續建製。
光武帝複國後,無數遊牧部落的內附,並州西北部的漢人開始南遷,這裡漸漸成為胡人的居住地。
東漢中後期,國力日漸衰弱,雁門郡郡治不斷南遷,善無縣反而成為了定襄郡的郡治。
此時的定襄郡太守乃漢朝的宗室劉謀。
劉謀的先祖是劉邦之幼弟,楚元王劉交。
兩百年後,劉謀的後人中,出現了一位治軍有方,用兵多奇謀,“氣吞萬裡如虎”的猛人,宋武帝劉裕。
在那個漢人被遊牧民族吊打的年代,劉裕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他驅逐盧循,討平民變,勤王定難,大破桓玄。
他攻滅南燕,蕩定荊江,南征嶺南,西吞巴蜀。
他儘吞荊揚二州,北滅後秦,展現出那個時代大部分漢人所不具備的英武精神。
劉謀的父親劉悝,乃漢桓帝劉誌之弟,封國渤海,是為渤海王。
因謀反嫌疑被貶為廮陶王,後因漢桓帝遺詔複為勃海王,但拒付酬金致宦官王甫懷恨。
漢靈帝繼位時,被傳欲劫皇帝的詔書。
劉悝作為桓帝之弟,理論上的繼承順位在漢靈帝之前,漢靈帝劉宏因此非常忌憚對方。
正好宦官王甫誣告其謀反,漢靈帝派人前去逮捕,劉悝被迫自殺,封國廢除。
後來宦官王甫失勢,被以弘農楊氏為代表的世家大族聯合誅殺,朝中大臣為昔日被王甫冤殺之人翻案。
劉謀的父親劉悝得以沉冤昭雪,不過當初漢桓帝劉誌盛年而逝,沒有後裔。
按照宗法,其弟弟劉悝這一脈是有繼承資格的。
漢靈帝劉宏雖然赦免了劉悝這一脈,但是卻不想重用對方,將劉悝之子劉謀打發到並州的邊郡之地。
劉謀因此獲封定襄郡太守一職。
…………
凜冬已至,朔風卷著碎雪,抽打著善無城灰黑色的城牆。
太守府邸內,炭火在銅盆中劈啪作響,勉強驅散著並州嚴冬的肅殺之氣。
並州刺史劉備端坐於主位,眉頭微蹙,雖麵帶倦容,目光卻依舊沉靜而堅定。
他身披一件舊裘袍,正凝神聽著下首幾位並州官員稟報今歲雪災及胡騎擾邊之狀況。
民生多艱,邊患不止,讓這位以“平民”身份,依靠軍功,做到邊疆大吏的寒門子弟肩頭壓力沉重。
其側首,一位身著素色文士袍、氣質清雅超凡的青年男子安然靜坐,自然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謀聖張良。
張良並未過多介入具體事務的討論,隻是偶爾在定襄郡太守劉謀言辭焦灼、並州刺史劉備沉思之際,輕聲道出一兩句。
其聲不高,卻總能切中要害,或指出文書中的資料矛盾之處,或提出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富操作性的排程方案。
“玄德公!定襄郡數縣積雪封路,柴薪奇缺,已有凍餒之虞。郡中倉廩存糧雖有,但是調撥恐怕來不及啊!”定襄郡太守劉謀滿臉憂愁的說道。
劉備正欲開口,張良已溫和接話,目光掃過案幾上的地圖,緩緩說道:“劉太守之憂,在於道路不通,物資難運。可曾試過征募城中獵戶及熟悉山道之民夫,組成清雪隊,專攻通往受災最重村落之要道?
不必廣撒網,集中人力,打通一處,便可救一村。用‘以工代賑’之名行之,民必踴躍。
提前計算好倉庫中的存糧,若是不夠,玄德公可以派遣軍隊從雁門郡或是雲中郡調撥。”
劉備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立即頷首說道:“子房先生此言大善!即刻便辦。此外,傳令軍中,撥出部分備用氈帳與舊衣,優先分發予孤寡老幼。”
此時,又有斥候稟報,雲中、雁門一帶的南匈奴部落因天寒草枯,有小股騎兵屢屢劫掠邊民,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