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兒 第 124 章
-
6
月的利比裡亞,雨季以絕對的姿態籠罩博米村。每天午後,烏雲會準時壓滿雨林上空,暴雨傾盆而下,將泥濘的土地泡得軟爛,橡膠樹的葉片被沖刷得油亮,乳白色的膠汁順著割膠口緩慢滴落,在木桶裡積成薄薄一層
雨季雖影響巡邏,卻讓膠汁產量穩定下來。安全區的玉米苗已躥至半人高,綠油油的葉片在風中舒展,科菲每天清晨都會提著小木瓢來澆水,踮著腳避開幼苗,生怕腳下的泥靴踩壞即將灌漿的玉米棒。
蘇慈的巡邏仍按既定路線展開,隻是戰術筆記本上的記錄多了幾分凝重。4
月
lnpf
偵察部隊撤離後,泰勒雖未發動大規模攻勢,卻在西部橡膠產區動作頻頻。聯合國情報顯示,他的武裝分子以
“不交膠就燒屋”
相威脅,強迫平民重啟橡膠開采,將熬製好的膠塊用軍用卡車走私至科特迪瓦,換取
ak-47
彈藥與火箭筒。“泰勒在囤積實力,隻是暫時忌憚維和部隊的裝甲支援。”
卡瑪爾在戰術會議上敲著地圖,紅筆圈出西部橡膠園,“雨季結束後,他大概率會用武力爭奪布坎南的膠塊集散地,我們必須提前佈防。”
蘇慈隨即調整巡邏方案,帶著狙擊小組將東側橡膠園的巡邏頻次從每日
2
次增至
4
次。6
月
12
日午後,雨勢稍歇,她在一棵老橡膠樹下發現了新鮮輪胎印,1100r20
的軍用胎紋,與
lnpf
常用的
“烏尼莫克”
卡車完全匹配,胎印深度約
3
厘米,邊緣還沾著未乾的泥漿。“淩晨
2
點左右留下的,他們在試探我們的巡邏間隙。”
蘇慈蹲下身,用樹枝撥開胎印旁的腐葉,“目標應該是摸清安全區防禦範圍,為後續走私膠塊探路。”
阿庫舉著相機連拍,鏡頭聚焦胎紋細節:“要不要請求總部調聯合巡邏隊攔截?”
蘇慈搖頭,目光掃過幽深的雨林:“我們現有兵力僅夠守住安全區,貿然攔截會暴露防禦漏洞。先在東側佈設
6
個紅外感應報警器,夜間增派流動哨,隻要他們敢越界,就能彆在蘇慈胸前,金屬勳章的冰涼觸感貼在迷彩服上,卻讓她心裡暖暖的:“蘇,你是博米村最可靠的守護者,這一年你守住了平民的安全,也守住了維和軍人的使命,我們都會記得你。”
瑪麗娜抱著一個帆布包裹走來,裡麵裝著青蒿素複方製劑和一本手寫的草藥手冊,封麵寫著
“雨林常見草藥用法(蘇慈存)”:“裡麵有我整理的瘧疾防治方法,還有雨林裡能止血的薄荷草、清熱解毒的布福果葉用法,回去後注意身體。要是想我們了,就給醫療點寫信,我幫你轉交給科菲和阿米娜,他們肯定會天天盼著你的信。”
蘇慈接過包裹,緊緊抱在懷裡,喉嚨發緊,隻能用力點頭。
走到安全區村口時,蘇慈突然愣住,晨霧裡,所有村民都站在那裡,老人們拄著柺杖,孩子們牽著大人的手,阿米娜手裡捧著一塊新織的土布,上麵用彩色棉線繡著橡膠樹和熊貓,熊貓懷裡抱著玉米,是博米村最珍貴的三樣東西;“安全區寶寶”
的媽媽抱著孩子,孩子裹著蘇慈送的碎花棉布,小臉紅撲撲的,正睜著眼睛看她;科菲站在最前麵,手裡捧著一個用木薯粉做的
“和平餅”,餅上用紅糖寫著
“蘇姐姐,再見”,字跡歪歪扭扭,卻格外真誠。
“蘇,這布你帶著,回去做件襯衫,穿在身上,就像我們一直陪著你。”
阿米娜把土布遞過來,聲音帶著哽咽,“以後不管你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都要記得博米村,記得我們這些在雨林裡盼著你回來的朋友。”
蘇慈接過土布,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下來,她蹲下身,輕輕抱住科菲,感受著孩子小小的身體裡傳遞的溫暖:“科菲,要好好照顧菜地,好好學中文,等你長大,能自己寫信了,就給姐姐寄信;等和平真正降臨利比裡亞,姐姐一定回來,吃你種的玉米,聽你吹笛子。”
科菲點點頭,把
“和平餅”
塞進她手裡,餅還帶著餘溫:“這個你帶著,路上吃,甜甜的,就像我們一起過春節、過元宵節的時候。”
蘇慈咬了一口餅,木薯粉的軟糯混著紅糖的甜膩在嘴裡散開,卻又帶著眼淚的鹹味。
汽車緩緩開動,蘇慈坐在後座,隔著車窗看向外麵,阿米娜揮著手臂,土布在晨霧裡飄起;瑪麗娜抱著孩子,輕輕晃著手臂;科菲追著汽車跑了幾步,小鞋子踩在泥地裡,濺起小小的水花,直到被阿庫拉住,還在朝著汽車的方向揮手。安全區的鐵絲網、橡膠園的木薯地、孩子們玩耍的空地,一點點縮小,最終變成晨霧裡模糊的影子,隻有雨林的綠色,還在遠處連綿蔓延。
再見了,博米村;再見了,雨林裡的朋友們。願下次歸來時,這裡冇有槍聲,隻有玉米地裡的歡笑聲、橡膠園裡的膠汁滴落聲,還有孩子們用中文喊著‘和平’時,清脆又響亮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