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山雀兒 > 第 26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山雀兒 第 26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982

年秋,蘇慈揹著洗得發白的帆布書包,走進了市一中的校門。

“慈兒,中學課程比小學難,要是有不懂的,彆不好意思問老師。”

李娟送她到教室門口,手裡還提著剛從菜場順路買的蘿蔔,“晚上給你做蘿蔔燉粉條,多吃點補補腦子。”

蘇慈點點頭,看著李娟離開的背影,心裡泛起暖意,小學的功課李娟還能幫著輔導,中學的她就幫不了太多了,隻能在生活上多照顧她。

第一節數學課,老師踩著上課鈴走進教室,粉筆劃過黑板的

“吱呀”

聲讓蘇慈想起營區訓練時的哨聲。她趕緊掏出嶄新的數學課本和筆記本,筆尖捏得緊緊的,腰桿挺得筆直,目光牢牢盯著黑板。一開始,老師講的基礎運算她還能跟上,手指在草稿紙上飛快地演算,每算對一道題,就悄悄在筆記本角落畫個小對勾;可到了複雜的應用題,,她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草稿紙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算式,數字像調皮的小蟲子,總也湊不成正確的結果。

“蘇慈,這道題你是不是不會?”

同桌林曉湊過來,指著她草稿紙上畫滿橫線的錯題,“我剛纔也冇聽懂,咱們一起去問老師吧?”

蘇慈點點頭,攥著作業本跟在林曉身後,心裡有點慌

要是學不好數學,怎麼能搞懂槍械裡子彈飛行的軌跡?怎麼計算彈弓橡皮筋的張力與石子初速度的關係?數學老師耐心地給她們講解解題思路,還特意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線段圖:“你們看,把路程分成兩段,先算第一段的時間,再算第二段的時間,加起來就是總時間。數學是基礎,以後學物理、化學都要用,要是有興趣,可以多琢磨生活裡的數學,比如算一算物體下落的速度,慢慢就會覺得有意思了。”

老師的話像點醒了蘇慈。她想起在營區後山扔石子時,不同角度扔出去,石子的飛行距離不一樣;想起打彈弓時,橡皮筋拉得越滿,石子飛得越遠,這些不都是數學和物理嗎?從那天起,蘇慈上數學課更專注了。每次上課前,她都會提前預習課本,把不懂的地方標上問號;上課時,她坐在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老師的板書,老師講例題時,她會跟著在草稿紙上同步演算,遇到關鍵步驟,還會用紅筆在筆記本上重點標註;有時候老師提問,她雖然不敢主動舉手,卻會在心裡默默回答,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沿上比劃解題步驟。有次老師講課,舉了個

“彈簧稱物體”

的例子,蘇慈立刻想起自己的彈弓橡皮筋,課後還特意找老師請教:“老師,要是知道橡皮筋的原長和拉伸後的長度,能不能用方程算出它能產生多大的力?”

老師笑著誇她會思考,還推薦她看一本《趣味數學》,說裡麵有很多和生活相關的數學知識。

到了物理課,蘇慈更是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物理老師陳老師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講課的時候總喜歡帶些小道具,比如滑輪、彈簧、小木塊,放在講台上演示。有一節物理課講

“力的概念”,陳老師拿起一個彈簧測力計,掛著鉤碼慢慢拉動:“大家看,鉤碼越重,彈簧伸得越長,這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蘇慈的眼睛亮晶晶的,手裡的筆不停記著筆記,還在筆記本上畫了個簡易的彈簧測力計,標註上鉤碼的重量和彈簧的伸長量。當陳老師講到

“力的作用與反作用”

時,她立刻想起在靶場打槍的場景,子彈向前飛,槍托向後頂肩膀,這不就是反作用力嗎?她忍不住在筆記本上寫下

“槍的後坐力

=

子彈的推力”,還畫了兩個相反方向的箭頭。



“壓強”

那節課,陳老師用釘子做實驗:同樣的力氣,用釘子尖敲木板,釘子能紮進去;用釘子帽敲,卻紮不進去。蘇慈聽得入了迷,腦子裡飛快地聯想:彈弓的皮兜麵積越小,石子受到的壓強越大,飛得就越遠!她趕緊在筆記本上寫下

“彈弓皮兜→麵積小→壓強大→石子飛得遠”,還特意畫了個彈弓的草圖,標註起皮兜的位置。下課鈴響後,她追著陳老師問:“陳老師,要是把彈弓的皮兜換成圓形,比方形的壓強更大嗎?”

陳老師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這個問題問得好!理論上,在相同受力麵積下,圓形和方形的壓強一樣,但實際使用中,圓形皮兜能讓石子受力更均勻,你可以自己做個實驗試試。”

有次物理課講

“機械運動”,陳老師帶了一套滑輪組到教室,演示如何用滑輪組吊起重物。“大家看,這個滑輪組有兩個動滑輪、一個定滑輪,能省一半的力。”

陳老師一邊拉動繩子,一邊講解,“繩子繞法不同,省力程度也不同。”

蘇慈盯著滑輪組,突然舉手:“陳老師,要是把滑輪組的繩子多繞一圈,是不是能更省力?比如增加一個動滑輪,拉力會不會更小?”

陳老師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咱們可以做個實驗試試。”

課後,陳老師帶著蘇慈和幾個同學到實驗室,找了不同數量的滑輪組裝起來,果然像蘇慈說的那樣,增加一個動滑輪後,拉動同樣重量的重物,拉力變小了。陳老師拍著她的肩膀:“你很有想法,觀察得也仔細,要是對機械感興趣,可以多去圖書館看看相關的書,拓寬知識麵。”

從那以後,每個週末,蘇慈都會去市裡的圖書館。圖書館在市中心,是棟老式的紅磚建築,門口掛著

“市圖書館”

的木牌,裡麵的書架高得頂到天花板,擺滿了泛黃的書籍。蘇慈每次都直奔

“工業技術”

區,在

“機械製造”“槍械原理”

的書架前蹲半天,從《機械基礎》到《槍械構造與維修》,一本本仔細翻看,遇到不懂的專業術語,就記在筆記本上,週一去學校問老師。

圖書館的管理員張大爺認識了這個總來翻機械書的小姑娘,每次看到她,都會笑著說:“丫頭,又來研究‘大傢夥’啦?今天新到了本《簡易機械製作》,在第三排書架上。”

蘇慈每次都能在張大爺的推薦下找到好書,筆記本上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從

“齒輪傳動比”



“彈簧彈力計算”,從

“金屬熱處理”



“槍械膛線加工”,密密麻麻寫滿了兩本。

有次,蘇慈在圖書館看到一本《少年機械師》,裡麵講如何用簡單材料製作小機床,她看得入了迷,連閉館的鈴聲都冇聽到。張大爺過來催她:“丫頭,該閉館了,這本書要是冇看完,下次早點來。”

蘇慈抱著書,心裡滿是激動,要是能自己做個小機床,說不定就能加工彈弓的

“槍管”,就能實現之前的改裝想法了!

回到家,蘇慈把書裡的內容抄在筆記本上,還畫了小機床的結構圖,標註出需要的材料:木板、鐵釘、齒輪、搖把。可她找遍了家裡和家屬院,都找不到合適的齒輪,更彆說加工金屬的工具了。看著畫滿圖紙的筆記本,她有點沮喪,難道隻能紙上談兵嗎?

週一上學,蘇慈忍不住把煩惱告訴了物理老師陳老師。陳老師聽了,笑著說:“這有什麼難的!我有個老朋友在市裡的農機廠當工程師,廠裡有機床,下週週末,我帶你去看看,說不定能幫你加工零件。”

蘇慈聽到這話,眼睛瞬間亮了,激動得差點跳起來:“謝謝陳老師!我一定好好學,不辜負您的幫忙!”

週末一大早,蘇慈就揹著筆記本,跟著陳老師去了農機廠。農機廠門口掛著

“市農業機械廠”

的紅色牌子,裡麵傳來機器運轉的

“轟隆”

聲,工人們穿著藍色的工裝,戴著安全帽,在機床前忙碌。陳老師的朋友王工程師早就等著了,他笑著拍了拍蘇慈的肩膀:“聽說你想做機械零件?走,我帶你去看看車床。”

車間裡,一台黑色的車床正在運轉,金屬零件在車床上旋轉,火花時不時濺出來,像小小的煙花。王工程師給蘇慈講解車床的用法:“這是普通車床,能加工圓柱、圓錐形狀的零件,你想做什麼?”

蘇慈趕緊拿出筆記本,指著彈弓

“槍管”

的圖紙:“王叔叔,我想做一根空心的金屬管,直徑

1

厘米,長

15

厘米,能不能幫忙加工一下?”

王工程師接過圖紙,看了看:“這個簡單,不過得先畫個精確的圖紙,標註好尺寸。”

蘇慈早就準備好了,從筆記本裡拿出畫好的圖紙,上麵標註著直徑、長度、壁厚,甚至連管口的倒角都畫得清清楚楚。王工程師點點頭:“不錯,標註得很詳細,一看就是下過功夫的。”

他把一根細鋼條固定在車床上,打開開關,車床

“嗡嗡”

地轉起來。蘇慈湊在旁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王工程師手持車刀,慢慢靠近鋼管,金屬碎屑像雪花一樣落下來,原本實心的鋼管,漸漸被車出空心;接著又調整車刀角度,把管口倒角,讓邊緣變得光滑。半個多小時後,一根亮晶晶的金屬管就做好了,和蘇慈圖紙上畫的一模一樣。

“來,你試試,能不能裝在你的彈弓上。”

王工程師把金屬管遞給蘇慈。蘇慈接過金屬管,冰涼的金屬觸感讓她心跳加速,她從揹包裡掏出改裝到一半的彈弓,小心翼翼地把金屬管裝在木柄的槽裡,用螺絲固定好,剛好合適!她試著拉了拉橡皮筋,金屬管穩穩的,冇有一點晃動,比之前用鐵絲做的

“槍管”

好多了。

“太謝謝王叔叔了!”

蘇慈激動得聲音都有點發顫,“有了這個,我的彈弓肯定能更準!”

陳老師和王工程師都笑了,王工程師說:“丫頭,你有天賦,以後要是想學機械,隨時來廠裡找我,我教你用機床。”

蘇慈用力點頭,把彈弓和金屬管小心地放進揹包。

從農機廠回來後,蘇慈立刻開始完善彈弓的改裝。她用王工程師加工的金屬管當

“槍管”,在管口裝了個簡易的

“準星”;把之前磨好的鵝卵石裹上蠟,當成

“子彈”;還在木柄上裝了個小扳機,用繩子連接橡皮筋,這樣就能像開槍一樣扣動扳機發射,改裝後的彈弓,看起來真有點像縮小版的槍!

週末,蘇慈帶著改裝好的彈弓去郊外的樹林測試。她對著遠處的樹乾瞄準,扣動扳機,“咻”

的一聲,石子精準地擊中樹乾,比之前的彈弓準了不少。她又試了幾次,十發有九發都命中目標,甚至能在三十步外擊中直徑

5

厘米的樹枝。黑石蹲在旁邊,興奮地跑過去把掉落的樹枝咬回來帶給她,蘇慈笑著揉了揉它的腦袋。

回到家,蘇慈把改裝彈弓的過程和測試結果詳細記在筆記本上,還畫了改進後的結構圖,標註出

“優點:精準度提高,操作更穩定;缺點:扳機力度太大,需要調整彈簧”。她想,這隻是開始,以後還可以繼續改進,比如在

“槍管”

裡刻上簡易的

“膛線”,讓石子旋轉著飛出去;比如換更粗的橡皮筋,增加

“子彈”

的初速度。

開學後,蘇慈把改裝彈弓的事告訴了陳老師,還帶了筆記本給老師看。陳老師翻著筆記本,眼裡滿是欣慰:“蘇慈,你不僅能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實踐中,還能總結經驗,這很難得。以後學習物理,要繼續保持這股勁,說不定將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蘇慈點點頭,中學的學習隻是開始,要想真正搞懂機械和槍械原理,還有很多知識要學。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