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六)
話說這天兒,風和日麗,張仲景仙師正坐在自家院子裡,曬著太陽琢磨著新的藥方呢。這時候,小弟子像個小炮彈似的“嗖”地一下衝了過來,一屁股坐到仙師旁邊,臉上那好奇勁兒都快溢位來了,扯著仙師的袖子就問:“仙師仙師,我一直有個問題憋在心裡,就像有隻小螞蟻在撓癢癢,難受死啦。您老是說‘瘡家,不可發汗,汗出則痙’,這到底是啥道理呀?您快給我講講唄。”
張仲景仙師被小弟子這突然的一嗓子嚇了一跳,手裡的毛筆差點飛出去。他哭笑不得地看了小弟子一眼,放下毛筆,慢悠悠地說:“你這小子,總是這麼毛毛躁躁的。行,既然你這麼想知道,為師就給你好好嘮嘮。”
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咱先來說說這‘瘡家’,啥叫瘡家呢?就是那些身上長瘡的人。你想啊,這瘡啊,就像身體裡的小壞蛋在搗亂,在咱們的皮肉上搞破壞。這些長瘡的地方,又紅又腫,還疼得要命,看著就鬨心。為啥說瘡家不可發汗呢?這得從咱們身體的‘小秘密’說起。”
小弟子眼睛睜得溜圓,趕緊追問:“啥小秘密呀?仙師您快說。”
仙師笑著拍了拍小弟子的腦袋,接著說:“咱們身體裡啊,有個像小河流一樣的係統,叫氣血津液。這氣血津液就像小河裡的水,在身體裡到處流動,給各個器官、組織送去營養,讓它們能好好工作。這津液呢,就好比是小河裡的水,對身體可重要啦。它能滋潤咱們的麵板、肌肉、關節,讓它們滑溜溜、有彈性。
而這個長瘡的過程呢,就像是小河流裡突然鑽進了一群調皮搗蛋的小怪獸,它們在身體裡胡作非為,把津液都給消耗掉了。你想啊,本來津液就像小河裡的水,被這些小怪獸一折騰,水是不是就少了呀?這時候,身體就已經處於一種津液不足的狀態啦。”
小弟子撓撓頭,問道:“仙師,那這和發汗有啥關係呀?”
仙師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這發汗啊,就好比是在小河上開了個大口子,讓水‘嘩嘩’地往外流。本來瘡家的津液就已經被小怪獸們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一發汗,津液就更少啦。就像小河裡的水本來就不多了,你還在河邊挖個大口子,那小河不就乾了嘛。
這津液要是少了,咱們身體裡的筋脈可就遭殃咯。你知道筋脈是乾啥的不?這筋脈啊,就像身體裡的橡皮筋,負責讓咱們的關節活動自如,讓身體能伸能屈。但是呢,這筋脈得靠津液來滋養,就像橡皮筋得泡在水裡,才能保持彈性。要是津液少了,筋脈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會變得乾巴巴、硬邦邦的,像失去彈性的橡皮筋一樣,這時候就容易出現痙攣的情況。這就是為啥說‘汗出則痙’。”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我好像有點明白了。就是說瘡家本來津液就少,再發汗,筋脈沒了津液滋潤就痙攣了,對吧?”
仙師點點頭:“對嘍,你這小子還算聰明。比如說,有個人身上長了個大瘡,又紅又腫,疼得他齜牙咧嘴的。這時候呢,他聽彆人說發發汗病就好了,於是就去蒸桑拿,或者喝了一大碗發汗的藥。結果呢,汗是出了不少,可沒過一會兒,他就感覺自己的胳膊腿不受控製了,開始抽筋兒,疼得更厲害了,這就是典型的汗出則痙。”
小弟子又好奇地問:“仙師,那這津液為啥對筋脈這麼重要呀?能不能再給我講講?”
仙師笑了笑,說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們的筋脈啊,就像一個個小管道,裡麵流淌著各種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得靠津液來運輸。就好比是一輛輛小貨車,津液就是這些小貨車,把營養物質運到筋脈的各個角落,讓筋脈能保持活力。要是津液少了,小貨車不夠用了,營養物質運不過去,筋脈就像沒了糧食的士兵,沒力氣乾活,就隻能罷工啦,這不就痙攣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