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一個陽光正好的日子裡,張仲景仙師的藥廬中,彌漫著淡淡的草藥香氣。小弟子正忙著整理藥櫃,突然像是被什麼問題絆住了腳,放下手中的活兒,一溜煙跑到正專注研究醫書的張仲景仙師麵前。

小弟子撓撓頭,滿臉疑惑地問:“仙師啊,我最近遇到個事兒,實在是想不明白。有些病人呢,身上發熱,可腳卻冰涼冰涼的,脖子還硬邦邦的,轉都轉不動。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啊?您快給我講講唄。”

張仲景仙師抬起頭,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鏡,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醫書,指了指旁邊的凳子,示意小弟子坐下,這才慢悠悠地說道:“你問的這個呀,可是個挺複雜的病症。病者要是出現身熱足寒,脖子僵硬得厲害,還怕冷,時不時腦袋發熱,臉和眼睛都紅通通的,就光腦袋在那兒晃悠,突然嘴巴緊閉,後背還向後反弓著,這就是痙病啦。”

小弟子眼睛睜得老大,像聽天書一樣,趕忙追問:“仙師,這痙病聽起來咋這麼奇怪呢?為啥會這樣啊?”

張仲景仙師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這就得從咱們中醫的理論說起啦。咱都知道,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各個部分都得和諧運轉,要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病就找上門來咯。就拿這身熱足寒來說吧,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陽氣就像個小火爐,能給全身帶來溫暖。可要是這個小火爐的火出問題了,不能均勻地把熱送到全身,就會出現上半身熱,下半身寒的情況。這就好比家裡燒暖氣,管道堵住了,有的屋子熱,有的屋子冷。”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仙師,那為啥脖子會硬邦邦的,還怕冷呢?”

張仲景仙師拿起桌上的毛筆,在紙上畫了個簡單的人體經絡圖,指著圖說:“你看啊,咱們脖子這兒,有好多重要的經絡通過,就像一條條高速公路,負責運輸氣血。當人體受到外邪入侵,比如風寒濕這些壞家夥,就會像路障一樣,堵住經絡這條高速公路,氣血執行不暢,脖子就會變得僵硬。至於怕冷嘛,就是因為人體的陽氣被這些外邪壓製住了,陽氣不足,自然就覺得冷啦。”

小弟子又問:“那腦袋發熱,臉和眼睛紅又是咋回事呢?”

張仲景仙師笑著解釋道:“這是因為人體的陽氣被堵住後,沒辦法正常往下走,就隻能往上衝。這一衝啊,腦袋就熱起來了,臉和眼睛也跟著變紅,就像水壩攔住了水,水就會越積越高,最後漫出來一樣。”

小弟子接著問:“仙師,那光腦袋晃悠,嘴巴緊閉,後背反弓又是咋搞的呢?”

張仲景仙師耐心地說:“這是因為痙病發作的時候,人體的筋脈失去了正常的滋養。咱們的筋脈就像橡皮筋,得有足夠的氣血來滋養它,才能伸縮自如。現在氣血不暢,筋脈就像橡皮筋失去了彈性,變得僵硬,不受控製,所以就會出現腦袋晃悠、嘴巴緊閉、後背反弓這些奇怪的動作。”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仙師,這病該咋治呢?”

張仲景仙師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說:“這治療啊,可不能亂來。要是一見病人發熱,就想著用發汗的法子,那可就麻煩大了。本來病人體內就有寒濕之邪,再一發汗,體表的陽氣就更虛了。就好比本來家裡就有賊,你還把大門開啟,那賊不就更囂張了嘛。陽氣一虛,病人就會更怕冷。”

小弟子著急地問:“那咋辦呀?仙師。”

張仲景仙師擺擺手,繼續說道:“發完汗之後呢,咱們還得觀察病人的脈象。這脈象啊,就像人體健康的天氣預報。要是脈象變得像蛇爬行一樣,彎彎繞繞,不順暢,這時候要是突然脈象變得長大有力,那就說明病快要好了。為啥呢?就好比打仗,之前一直處於劣勢,突然我方士氣大振,開始反攻了,這就是好兆頭啊。”

小弟子好奇地問:“那要是脈象還是老樣子,或者變得伏弦,又咋說呢?”

張仲景仙師皺了皺眉頭,說:“要是脈象還是老樣子,或者變得伏弦,那就說明病還沒好。這就好比敵人還很頑固,咱們還得繼續努力戰鬥。伏弦脈就像是敵人隱藏得很深,還在暗暗發力,隨時準備反撲,所以咱們得小心應對,重新調整治療方案。”

小弟子又問:“仙師,那除了發汗不能隨便用,還有啥要注意的嗎?”

張仲景仙師想了想,說:“治療痙病啊,還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比如說,有的病人身體比較虛弱,那在用藥的時候就得小心,不能用太猛的藥,得像哄小孩一樣,慢慢調理。要是病人身體壯實一些,用藥的力度就可以稍微大一點。而且啊,飲食也很重要,得避免吃那些生冷油膩的東西,不然就像往火上澆油,病情會更嚴重。”

小弟子接著問:“仙師,這痙病在生活中常見不?為啥會得這病呢?”

張仲景仙師說:“這痙病啊,雖然不是特彆常見,但也不少見。一般來說,勞累過度、身體虛弱的人容易得。就像一輛車,開得太久,又不注意保養,零件就容易出問題。還有就是長期生活在潮濕寒冷的環境裡,寒濕之邪就容易入侵身體。比如說那些在水邊乾活的漁民,還有在陰冷山洞裡居住的人,就比較容易中招。”

小弟子又想到個問題:“仙師,那有沒有啥辦法能預防痙病呢?”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當然有啦。首先啊,要注意保暖,彆讓自己著涼。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天氣變化大,更得小心。就像房子要關好門窗,彆讓風雨灌進來。其次呢,要勞逸結合,彆把自己累壞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得好好愛護。還有啊,飲食要規律,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把身體的底子打好,這樣外邪就不容易入侵啦。”

小弟子認真地聽著,把張仲景仙師的話都記在心裡。過了一會兒,小弟子又問:“仙師,您說這痙病和其他病有沒有啥相似的地方呀?萬一認錯了咋辦?”

張仲景仙師點點頭,說:“問得好。這痙病啊,有時候和中風、傷寒有點像,容易混淆。中風呢,主要是因為氣血不暢,經絡阻滯,病人會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這些症狀。傷寒呢,是外感寒邪,主要症狀是發熱、惡寒、頭痛。而痙病呢,重點在脖子僵硬、後背反弓這些筋脈方麵的問題。所以啊,咱們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綜合判斷,可不能馬虎。”

小弟子又好奇地問:“仙師,您在治療痙病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特彆棘手的病例呀?”

張仲景仙師陷入了回憶,說:“還真有。有一次,來了個病人,症狀就是典型的痙病。按照常規的治療方法,用了幾服藥,可病情卻沒有好轉。我就想,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後來我仔細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每天都要喝很多酒,而且還喜歡吃辛辣的食物。這就導致他體內濕熱很重,光用治療寒濕的藥可不行。於是我調整了藥方,加入了清熱利濕的藥材,這才把他的病治好。所以啊,治病就像破案,得找到關鍵線索,對症下藥才行。”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說:“仙師,您可真厲害啊!我以後也要像您一樣,當個能治好各種怪病的好醫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