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 第593章 市井聽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神探狄仁傑第五部 第593章 市井聽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清源客棧的清晨,是在遠處碼頭隱約傳來的號子聲和巷口漸起的市井喧囂中開始的。狄仁傑起身後,並未急於外出,而是在房中靜坐片刻,將昨日所得資訊在腦中細細梳理一遍。吳永德、四海貨棧、晉中鹽幫、江淮米行、前朝舊製賬目……這些名詞如同散落的棋子,等待著被他放入正確的棋盤格位。

用罷早飯,狄仁傑對曾泰道:“今日,我們便去這汴州城裡,尋一處人流彙聚之地,擺上我們的醫攤。”

“是,恩師。”曾泰應道,隨即有些擔憂,“隻是昨日如燕姑娘提到,城中似乎多有眼線,我們如此公然露麵,是否會……”

狄仁傑微微一笑:“越是藏在暗處,越是惹人猜疑。我等既扮作遊方郎中,行醫問診便是本分,光明正大,反不易惹人懷疑。況且,這市井之中,訊息最為靈通,三教九流彙聚,正是聽風辨向的好去處。”

李元芳早已探明,在城南漕運碼頭與城西貨棧區之間,有一片開闊的廣場,俗稱“聚賢場”,實則乃是各路腳夫、商販、水手、閒漢聚集歇腳、交換資訊之地,龍蛇混雜,熱鬨非凡。此地便是狄仁傑選定的今日“行醫”之所。

辰時末,狄仁傑與曾泰便來到了聚賢場。果然名不虛傳,但見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有席地而坐等待雇主的苦力,有支起小攤售賣吃食雜貨的小販,有圍成一圈擲骰賭錢的閒漢,也有穿梭其間兜售劣酒或打聽訊息的包打聽。空氣中彌漫著汗味、食物香氣、劣質煙草味以及河水特有的腥氣,各種口音的吆喝、笑罵、討價還價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股粗糲而鮮活的市井洪流。

狄仁傑在廣場邊緣尋了處相對乾淨、又不至於太過偏僻的角落,讓曾泰鋪開一塊粗布,將“懸壺濟世”的布幌稍稍展開,擺上幾樣常見的草藥,自己則搬了個小馬紮坐下,氣定神閒,彷彿周遭的喧囂與他無關。

起初,並未有人在意這新來的老郎中。往來此地的多是些身強體壯、忙於生計的底層民眾,若非病痛難忍,少有餘錢和閒暇來看郎中。狄仁傑也不著急,隻是靜靜坐著,目光平和地觀察著廣場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耳朵則捕捉著隨風飄來的隻言片語。

曾泰則在一旁,裝模作樣地整理著草藥,實則也在留意周圍的動靜。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一個捂著腮幫子、麵色痛苦的漢子湊了過來,含糊不清地問道:“先生,能看牙疼不?”

狄仁傑示意他坐下,仔細看了看他腫脹的右腮,又號了號脈,溫言道:“火氣上攻,牙齦腫痛。老朽為你施針緩解,再開些清胃瀉火的草藥,三劑可愈。”

那漢子將信將疑,但還是依言坐好。狄仁傑取出銀針,手法嫻熟地在其合穀、頰車等穴位施針。不過片刻,那漢子便覺得脹痛大為緩解,不由驚喜道:“嘿!真神了!沒那麼疼了!”

這一下,頓時吸引了旁邊幾個看熱鬨的人。有人問道:“老先生,我這肩膀痠痛,抬不起來,能治不?”

又有人道:“我老孃咳嗽半月了,吃了好些藥不見好,先生可能去看看?”

狄仁傑來者不拒,一一細心診看,或施針,或開方,言辭懇切,藥方也多是便宜易得的藥材。他醫術本就精湛,加之態度親和,不過一個多時辰,這小小的醫攤前竟也排起了三五人的小隊。

狄仁傑一邊診病,一邊與病家閒聊。

給那肩膀痠痛的腳夫施針時,他問道:“老哥這是在碼頭上乾活?”

“是啊,扛大包的,年頭久了,這肩膀就不中用了。”

“碼頭活計辛苦,近來漕運繁忙,想必更是勞累。”

“可不是嘛!”腳夫歎道,“自打去年大水後,查驗就格外囉嗦,耽誤工夫不說,有些老規矩也變了,弄得人暈頭轉向。”

給那為老母求醫的貨郎開方時,狄仁傑又問:“令堂高壽?咳嗽可伴有痰喘?”

貨郎愁眉苦臉:“六十多了,痰多,還帶喘。唉,都是去年冬天凍著的,家裡漏雨,又潮又冷。”

“去歲大水,確是多有屋舍受損。”狄仁傑附和道,“官府未曾組織修繕麼?”

“修?”貨郎嗤笑一聲,“那些官老爺們隻顧著清點他們庫裡的東西,哪管我們小民死活?聽說為了核對什麼陳年舊賬,衙門裡的書吏都累倒了好幾個……”

診病間歇,狄仁傑也會起身活動一下,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廣場。他注意到,在廣場對麵的一處茶棚下,有兩個看似閒坐的漢子,目光不時瞟向他的醫攤,雖然偽裝得很好,但那挺直的脊背和銳利的眼神,與周遭鬆懈的閒漢截然不同。李元芳此刻想必也隱在附近,狄仁傑心中稍安。

午後,看診的人漸漸少了。狄仁傑正與曾泰收拾東西,準備返回客棧,一個穿著體麵、管家模樣的人走了過來,拱手道:“這位先生請了。”

狄仁傑抬眼看去,隻見此人年約五十,麵容白淨,眼神精明,衣著料子不俗,但樣式低調。

“閣下有何見教?”狄仁傑還禮。

那管家笑道:“適才見先生醫術精湛,仁心仁術,甚是欽佩。我家老爺近日身體也有些不適,欲請先生過府一敘,診金必定從厚。”說著,他遞過一張名帖。

狄仁傑接過名帖一看,上麵隻寫著一個“吳”字,下方是一個地址,位於城東官宦富商聚居的區域。

吳?狄仁傑心中一動,汴州長史正是姓吳,吳永德!

他麵上不動聲色,將名帖收起,澹澹道:“承蒙貴主人看得起,隻是老朽今日已有些疲憊,且需回去準備些藥材。可否明日再去府上拜會?”

那管家似乎料到他會如此說,笑容不變:“自然可以。那便說定了,明日巳時,老夫在府上恭候先生大駕。”說完,又是拱了拱手,轉身離去,步履從容。

待那管家走遠,曾泰立刻低聲道:“恩師,這……莫非是那吳長史?”

“十有**。”狄仁傑目光深邃,“我們尚未去找他,他倒先派人來‘請’了。看來,我們這一下午的動靜,已然傳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收拾好醫攤,狄仁傑與曾泰並未直接回客棧,而是故意在城中繞了幾條街,確認無人跟蹤後,才返回清源客棧。

傍晚,李元芳與如燕先後歸來。

李元芳彙報:“大人,今日四海貨棧汴州分號並無特殊動靜,進出多為尋常商旅。但屬下在碼頭留意到,晉中鹽幫的幾條貨船正在裝貨,守衛比往常森嚴,且裝船時間選在傍晚,有些蹊蹺。屬下已記下船號和大致去向。”

如燕則帶來了更令人意外的訊息:“叔父,我今日在城西一家綢緞莊幫工,聽老闆娘與熟客閒聊,說起江淮米行的東家前幾日納了一房小妾,排場極大。但奇怪的是,那妾室並非本地人,聽口音倒像是……關中一帶的。而且,迎娶那日,似乎有官麵上的人前去道賀,隻是未穿官服。”

“關中口音?官麵上的人?”狄仁傑撚須沉吟。這與之前在河陰鎮打聽來的,汴州長史遇害前後出現的“關中口音”神秘客,以及趙銘夜訪時隱約透露的“上麵”,似乎又能串聯起來。

“還有,”如燕補充道,“我試著打聽‘安’字印記,暫時沒有明確訊息。但有個老更夫說,他夜間打更,曾見過四海貨棧後院深夜有馬車進出,車上貨物以油布覆蓋,形狀不像尋常商貨,倒有些像……箱籠文書之類。”

各方線索碎片不斷彙集,雖然依舊混亂,但狄仁傑感覺,那張無形的大網,其輪廓正變得越來越清晰。吳長史的邀請,晉中鹽幫的異常,江淮米行東家新納的關中妾室,四海貨棧深夜轉運的疑似文書……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盤踞在汴州,利用漕運之便,勾結官商,可能涉及巨額貪墨乃至更危險圖謀的龐大勢力。

“明日之約,是危機,亦是契機。”狄仁傑對三人道,“元芳,你明日暗中隨行,見機行事。曾泰,你與我同去。如燕,你繼續在外圍策應,留意吳府周邊動靜。”

他知道,明日踏入吳府,便如同踏入龍潭虎穴。但他彆無選擇,唯有直麵這風暴的中心,才能窺見隱藏在深處的真相。夜色中的汴州城,燈火闌珊,卻彷彿有無數雙眼睛在暗處閃爍,注視著這間小小客棧裡的微光。較量,已悄然升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