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212章 傅玄《秋胡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212章 傅玄《秋胡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秋胡行

傅玄

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

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

燕婉不終夕,彆如參與商。

憂來猶四海,易感難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長。

百草揚春華,攘腕采柔桑。

素手尋繁枝,落葉不盈筐。

羅衣翳玉體,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歸,車馬如龍驤。

精誠馳萬裡,既至兩相忘。

行人悅令顏,情蕩惜燕芳。

息駕衡門下,“如何複乖離?”

誘以逢卿喻,遂下黃金裝。

烈烈貞女忿,言辭厲秋霜。

長驅及居室,“今日乃見郎!

如何人情乖,玉顏改平常?

辭家未逾歲,彆君隻一朝。

以我越鄉客,聞君趨路旁。

苟見新好者,捐棄舊人忘!”

秋胡慚自投,重金義不傷。

奈何寒素士,忽遇飄風翔。

哀哉可奈何,皎皎婦蘭芳。

……

賞析:

傅玄的《秋胡行》以敘事為脈絡,通過講述秋胡與妻子的故事,深入探討了人性、道德與忠貞的主題,在藝術表現上也頗具特色。

一、主題意蘊

1.

對忠貞與背叛的審視:詩歌鮮明地展現了秋胡妻的忠貞和秋胡的背叛,形成強烈對比。秋胡妻在新婚僅三日丈夫便遠行的情況下,堅守空房,操持家務,展現出對婚姻的忠誠與堅韌。而秋胡在歸途中,麵對采桑的妻子卻不識,為其美貌所惑,試圖以錢財引誘,儘顯輕薄無義。這種對比深刻地批判了秋胡的背德行為,高度讚揚了秋胡妻的忠貞守節,反映出古代社會對於婚姻忠誠和道德規範的重視,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反映社會倫理觀念:作品承載了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秋胡妻的行為符合傳統社會對女性“貞節”的要求,她不僅在身體上堅守,更在精神上對丈夫保持忠誠,這種品質被視為女性的美德典範。而秋胡的行為則違背了社會對男性忠誠、責任的期望,受到批判。通過這個故事,詩歌強化了社會對男女道德規範的約束,維護了當時社會的婚姻和家庭秩序。

二、藝術特色

1.

敘事清晰,情節跌宕:詩歌以時間為序,清晰地敘述了故事的發展。從秋胡新婚離家、妻子獨守空房,到秋胡歸途中戲妻,再到妻子的斥責和秋胡的羞愧,情節層層推進,波瀾起伏。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變化和情感衝突,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秋胡從離家時的正常夫妻之彆,到歸途中對妻子的輕薄試探,再到麵對妻子斥責時的羞愧,人物形象在情節發展中逐漸豐滿,也讓讀者對故事所傳達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2.

人物形象鮮明:通過對人物言行和心理的描寫,塑造了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秋胡妻的形象尤為突出,“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描繪出她的美麗與堅守,“烈烈貞女忿,言辭厲秋霜”則展現出她麵對秋胡誘惑時的憤怒和剛烈,一個忠貞、勇敢、有原則的女性形象躍然紙上。而秋胡的形象則通過其行為得以展現,“行人悅令顏,情蕩惜燕芳。息駕衡門下,‘如何複乖離?’誘以逢卿喻,遂下黃金裝”,這些語句刻畫了他見色起意、輕薄無禮的形象,與秋胡妻形成鮮明對比,使讀者對兩人的行為和性格有了清晰的認識。

3.

細膩的心理描寫與環境烘托:詩中不乏細膩的心理描寫,如“憂來猶四海,易感難可防。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長”,生動地表現出秋胡妻因丈夫遠行而產生的憂愁和對時光的獨特感受,讓讀者能夠深入體會她的內心世界。同時,環境描寫也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百草揚春華,攘腕采柔桑”描繪出春天的景象,與秋胡妻孤獨的心境形成反差,更凸顯出她的寂寞與堅守。這種心理描寫與環境烘托相結合的手法,使詩歌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和深刻。

4.

語言質樸自然:傅玄的語言風格質樸自然,通俗易懂,卻又能準確地傳達出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情感。如“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辭家未逾歲,彆君隻一朝”等語句,簡潔明瞭地敘述了事件,沒有過多華麗的修飾,卻讓讀者能夠快速理解故事背景。這種質樸的語言風格使詩歌更貼近生活,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秋胡行》以其深刻的主題、生動的敘事和獨特的藝術手法,成為古代敘事詩中的經典之作,對後世文學在人物塑造、主題表達等方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解析:

1.

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

-

解析:開篇點明故事主角與背景。“秋胡”為男主人公,“納令室”表明他迎娶了一位美好的妻子。然而,婚後僅僅“三日”,秋胡就前往他鄉為官。這一簡短敘述,迅速營造出一種新婚即彆的遺憾氛圍,為後續情節發展埋下伏筆,凸顯出秋胡妻獨守空閨的孤寂。

2.

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

-

解析:此句描繪秋胡妻的形象與生活狀態。“皎皎潔婦姿”,從外貌與品德兩方麵刻畫她,既形容其容貌的姣好,又暗示她品性的純潔高尚。“冷冷守空房”,“冷冷”一詞渲染出空房的清冷、孤寂,生動展現出秋胡妻在丈夫離去後獨自麵對空房的淒涼情景,強化了新婚分離的悲劇色彩。

3.

燕婉不終夕,彆如參與商。

-

解析:

“燕婉”本指夫妻間的恩愛、歡好,“不終夕”強調夫妻相處時間之短暫,連一晚的美滿時光都未能儘享。“彆如參與商”,運用比喻,將秋胡與妻子的分彆比作參星與商星,參星與商星在天空中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形象地突出了兩人分彆後相見之難,進一步加深了離彆的哀傷。

4.

憂來猶四海,易感難可防。

-

解析:這兩句著重刻畫秋胡妻的內心世界。“憂來猶四海”,將她的憂愁比作廣闊無垠的四海,以誇張的手法極言憂愁之多且彌漫無際。“易感難可防”,說明她因丈夫的離去變得情感脆弱,極易產生憂愁情緒,且這種情緒難以預防和控製,生動展現出她因離彆而陷入深深憂愁的狀態。

5.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長。

-

解析:這是對秋胡妻心境的進一步描述。人們常說人生短暫,但對於憂愁滿懷的秋胡妻而言,夜晚卻格外漫長。“生日短”與“苦夜長”形成鮮明對比,通過這種反差,深刻體現出她因思念丈夫、獨守空房而產生的煎熬之感,突出了她內心的愁苦。

6.

百草揚春華,攘腕采柔桑。

-

解析:描繪出一幅春日勞作場景。“百草揚春華”點明時節為春天,百草繁茂,一片生機盎然。“攘腕采柔桑”,“攘腕”生動地表現出秋胡妻挽起袖子準備采桑的動作,展現出她勤勞的一麵。在這樣美好的春日,她仍堅守在家中進行勞作,側麵反映出她的賢淑。

7.

素手尋繁枝,落葉不盈筐。

-

解析:繼續描寫秋胡妻采桑的情景。“素手”描繪出她雙手的潔白細膩,與桑樹的綠葉形成對比。“尋繁枝”體現她在繁茂的桑樹枝葉間尋找桑葉的專注。然而,“落葉不盈筐”表明她采了許久,筐中的桑葉卻還不滿,暗示她因思念丈夫而心思分散,無法專注於采桑,從細節處展現出她內心的憂愁。

8.

羅衣翳玉體,回目流采章。

-

解析:這兩句從整體上描繪秋胡妻采桑時的美麗姿態。“羅衣翳玉體”,身著的羅衣襯托出她如玉般的身姿,展現出她的美麗與優雅。“回目流采章”,她回首顧盼之間,目光流轉,神采動人,不僅突出了她的美貌,也從側麵反映出她雖身處憂愁之中,卻依然難掩其魅力。

9.

君子倦仕歸,車馬如龍驤。

-

解析:視角轉向秋胡。“君子倦仕歸”表明秋胡在外為官已感疲倦,踏上歸鄉之路。“車馬如龍驤”,“龍驤”形容車馬奔騰、昂首前行的樣子,描繪出秋胡歸鄉時車馬排場的宏大,顯示出他在外為官有了一定的成就與地位。但此句也為下文他的輕薄行為埋下伏筆,暗示其可能因地位變化而心態改變。

10.

精誠馳萬裡,既至兩相忘。

-

解析:

“精誠馳萬裡”,本應是秋胡歸心似箭,對家中妻子滿懷思念,然而“既至兩相忘”,當他歸來途中,看到采桑女(即自己的妻子)時,卻完全忘記了家中的妻子,將原本對妻子的忠誠與思念拋諸腦後,為他接下來的輕薄行為做鋪墊,凸顯出他的薄情寡義。

11.

行人悅令顏,情蕩惜燕芳。

-

解析:具體描述秋胡見到采桑女(妻子)時的反應。“行人”指秋胡,他看到采桑女美麗的容顏,不禁心生愛慕,“悅令顏”直接表明他對女子美貌的欣賞。“情蕩惜燕芳”,“情蕩”說明他內心的情感因女子的美貌而波動,不能自持;“惜燕芳”則進一步強調他對女子青春美麗的憐惜之情,完全沉浸在對眼前女子的傾慕中,忘卻了自己的身份與責任。

12.

息駕衡門下,‘如何複乖離?’

-

解析:秋胡停下車馬,在簡陋的屋舍前(“衡門”指代簡陋居所),對采桑女(妻子)說道“如何複乖離?”,意思是詢問為何兩人會分開,以一種看似關切的方式試圖接近采桑女,開始了他的輕薄之舉,表現出他的虛偽與不道德。

13.

誘以逢卿喻,遂下黃金裝。

-

解析:秋胡用各種美好的言辭誘惑采桑女(妻子),以遇到佳人的藉口,試圖打動她。“遂下黃金裝”,甚至拿出黃金等財物,想要用金錢來引誘她,充分暴露了他的輕薄無禮,為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擇手段,其行為與秋胡妻的忠貞形成鮮明對比。

14.

烈烈貞女忿,言辭厲秋霜。

-

解析:麵對秋胡的輕薄引誘,秋胡妻展現出剛烈的一麵。“烈烈貞女忿”,表明她作為堅守貞節的女子,心中充滿憤怒。“言辭厲秋霜”,將她斥責秋胡的言辭比作凜冽的秋霜,形象地表現出她言辭的嚴厲、剛正,毫不留情地對秋胡的行為進行批判,凸顯出她的正直與堅守。

15.

長驅及居室,‘今日乃見郎!

-

解析:秋胡妻徑直回到家中,見到秋胡後說道“今日乃見郎!”,這句簡單的話語,飽含著她的憤怒、失望與感慨。經曆了秋胡在途中的輕薄試探,當她真正麵對秋胡時,內心複雜的情緒通過這簡短的話語爆發出來,為下文對秋胡的進一步斥責做鋪墊。

16.

如何人情乖,玉顏改平常?

-

解析:秋胡妻質問秋胡,為何他的性情變得如此違背常理,為何他的態度與往日大不相同。“人情乖”指責秋胡行為不合情理,違背道德;“玉顏改平常”,暗示秋胡因輕薄行為而失去了往日的良好形象,表達出她對秋胡變化的痛心與不滿。

17.

辭家未逾歲,彆君隻一朝。

-

解析:秋胡妻強調秋胡離家還不到一年,分彆彷彿就在昨日。意在表明時間並不長,不應如此快就忘卻夫妻之情,指責秋胡在短時間內就輕易變心,從時間角度突出秋胡行為的不可原諒。

18.

以我越鄉客,聞君趨路旁。

-

解析:秋胡妻以自己遠在他鄉的過客身份(實則是對秋胡陌生行為的一種諷刺),聽聞秋胡在路旁對陌生女子輕薄。此句點明她已知曉秋胡的不當行為,將秋胡的醜事揭露出來,進一步譴責他的不道德行徑。

19.

苟見新好者,捐棄舊人忘!

-

解析:秋胡妻憤怒地指責秋胡,若隻是見到新的美貌女子,就輕易拋棄舊人,將曾經的夫妻之情忘得一乾二淨。此句直接點明秋胡行為的本質,即喜新厭舊、薄情寡義,表達出她對秋胡這種行為的極度憤慨與失望。

20.

秋胡慚自投,重金義不傷。

-

解析:麵對妻子的嚴厲斥責,秋胡感到羞愧,“慚自投”生動描繪出他無地自容的狀態。“重金義不傷”,表明儘管秋胡試圖用重金誘惑妻子,但妻子堅守正義,不為金錢所動,再次強調秋胡妻的忠貞與高尚品德,與秋胡的行為形成鮮明對照。

21.

奈何寒素士,忽遇飄風翔。

-

解析:此句對秋胡的行為發出感慨,“寒素士”指秋胡出身貧寒,好不容易為官。“忽遇飄風翔”,將秋胡的輕薄行為比作突然遇到狂風而迷失方向,暗示他因一時的誘惑而迷失自我,做出違背道德的事,表達出對秋胡行為的惋惜與批判。

22.

哀哉可奈何,皎皎婦蘭芳。

-

解析:最後詩人發出感歎,對秋胡的行為感到悲哀無奈,同時再次讚美秋胡妻如蘭花般高潔芬芳的品質。“哀哉可奈何”表達出對秋胡行為的無奈與批判,“皎皎婦蘭芳”則以蘭花為喻,高度讚揚秋胡妻的忠貞、純潔,使她的美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句譯:

1.

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

秋胡迎娶了美麗的妻子,婚後僅三天就外出到他鄉做官。

2.

皎皎潔婦姿,冷冷守空房。

他的妻子容貌美麗、品性高潔,冷冷清清地獨守空房。

3.

燕婉不終夕,彆如參與商。

夫妻間的恩愛連一晚都未能儘享,分彆之後就像參星和商星一樣難以相見。

4.

憂來猶四海,易感難可防。

憂愁如四海般無邊無際地襲來,她情感脆弱,憂愁難以預防和控製。

5.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長。

人們都說人生短暫,可憂愁的人卻覺得夜晚格外漫長。

6.

百草揚春華,攘腕采柔桑。

春天裡百草繁茂,她挽起袖子采摘柔嫩的桑葉。

7.

素手尋繁枝,落葉不盈筐。

潔白的手在繁茂的桑樹枝間尋找桑葉,可半天下來筐裡的葉子還不滿。

8.

羅衣翳玉體,回目流采章。

羅衣襯托著她如玉般的身姿,她回首顧盼,目光流轉,神采動人。

9.

君子倦仕歸,車馬如龍驤。

秋胡在外做官疲憊後踏上歸鄉之路,歸來時車馬奔騰,氣派非凡。

10.

精誠馳萬裡,既至兩相忘。

本應歸心似箭,可歸來途中見到采桑女,就把家中妻子忘在了腦後。

11.

行人悅令顏,情蕩惜燕芳。

秋胡看到采桑女的美麗容顏心生愛慕,情思蕩漾,憐惜她的青春美麗。

12.

息駕衡門下,‘如何複乖離?’

秋胡在簡陋的屋舍前停下馬車,對采桑女說:“為何我們會分開呢?”

13.

誘以逢卿喻,遂下黃金裝。

秋胡用遇到佳人的藉口誘惑她,還拿出黃金等財物。

14.

烈烈貞女忿,言辭厲秋霜。

這位堅守貞節的烈女心中充滿憤怒,斥責的言辭像秋霜一樣嚴厲。

15.

長驅及居室,‘今日乃見郎!

秋胡妻徑直回到家中,說道:“今天終於見到你了!”

16.

如何人情乖,玉顏改平常?

“為何你的性情變得如此違背常理,為何你的態度與往日大不相同?”

17.

辭家未逾歲,彆君隻一朝。

“你離家還不到一年,分彆彷彿就在昨日。”

18.

以我越鄉客,聞君趨路旁。

“我就像遠在他鄉的過客,卻聽聞你在路旁輕薄女子。”

19.

苟見新好者,捐棄舊人忘!

“若是見到新的美貌女子,就輕易拋棄舊人,把曾經的夫妻之情忘得一乾二淨!”

20.

秋胡慚自投,重金義不傷。

秋胡聽後羞愧萬分,他雖拿出重金誘惑,但妻子堅守正義不為所動。

21.

奈何寒素士,忽遇飄風翔。

無奈啊,這出身貧寒的人,就像突然遇到狂風而迷失了方向。

22.

哀哉可奈何,皎皎婦蘭芳。

悲哀啊,又能怎麼樣呢,這位皎潔的女子如蘭花般芬芳高潔。

……

全譯:

秋胡迎娶了賢良美好的妻子,然而僅僅三天過後,他便前往他鄉為官。

他的妻子姿容皎潔動人,自此冷冷清清地獨守空閨。

夫妻間的甜蜜恩愛連一晚都沒能儘享,這一分彆,便如參星與商星般難以相見。

憂愁如茫茫四海般向她湧來,她內心敏感,這般愁緒根本無法提防。

人們常說人生苦短,可對於滿懷愁緒的她而言,每一個夜晚都無比漫長。

春天裡百草蓬勃,展現出一片生機,她挽起衣袖去采摘柔嫩的桑葉。

她那潔白的雙手在繁茂的桑樹枝間尋覓,可忙了許久,筐中的桑葉卻仍未裝滿。

身上的羅衣襯著她如玉般的身軀,回首顧盼間,目光流轉,光彩照人。

秋胡在外為官感到疲倦,終於踏上歸鄉之路,歸來時車馬行進,氣勢不凡。

本應一心念著家中妻子,歸心似箭,然而歸來途中見到采桑女,卻將家中妻子拋諸腦後。

他見那采桑女容顏美麗,情思搖蕩,為她的青春芳華而心生憐惜。

他在簡陋的屋舍前停下馬車,對采桑女問道:“為何我們會這般分離?”

接著,他以遇到佳人之類的言語誘惑她,還拿出黃金等財物。

這位堅守貞節的烈女心中滿是憤怒,斥責的言辭如秋霜般嚴厲。

她徑直回到家中,說道:“今日終於是見到你了!

為何你的性情變得如此怪異,模樣也和平常不一樣?

你離家還不到一年,感覺就像隻分彆了一日。

我好似一個漂泊異鄉的過客,卻聽聞你在路旁做出那般行徑。

難道僅僅是見到新的美貌女子,就要將舊人徹底拋棄遺忘!”

秋胡聽後,羞愧得無地自容,他雖用重金誘惑,卻無法傷害妻子堅守的道義。

奈何這出身貧寒的人,就像突然遭遇狂風,迷失了方向。

實在是悲哀啊,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這位皎潔的女子如蘭花般高潔芬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