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242章 棗據《船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242章 棗據《船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船賦

棗據

伊大鈞之播氣,播品類乎十方。

惟舟楫之作造,諒利物之可章。

所以濟難於夷庚,拯溺乎呂梁。

邈淪波而獨往,任造適而靡常。

於時商人入宿,發舲千裡。

洪榜在棹,輕舟泛水。

淪波歙忽,載沈載浮。

靈鷁鼓舞,鷁首翳流。

商客齊唱,嘈囋相和。

榜人逸歌,聲流長河。

雖中川之驚波,固安思於所托。

……

賞析:

棗據的《船賦》以獨特視角描繪船,從其誕生背景、功能作用到航行場景,展現船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反映當時社會風貌,具有豐富的藝術魅力。

一、主題思想

1.

強調船的實用價值:開篇從大自然孕育萬物引入船的製造,指出船“諒利物之可章”,點明其對萬物有利的特性。接著通過“濟難於夷庚,拯溺乎呂梁”,具體闡述船能在水上通途助人擺脫困境,在危險水域拯救溺水者,突出在交通運輸與救助方麵的重要作用,展現船作為重要工具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巨大貢獻。

2.

展現水上航行場景與商業活動:“商人入宿,發舲千裡”描繪商人乘船行商,體現船在商業運輸中的關鍵作用,反映當時水上商業貿易的繁榮。“洪榜在棹,輕舟泛水。淪波歙忽,載沈載浮”等句,生動呈現船在水中航行的動態,展現水上航行的真實場景,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受船行水上的情景。

3.

表達對船的信賴與安全感:儘管船行於中川會遇驚波,但“固安思於所托”表明人們因船可靠,即便麵對危險,內心仍能安定,傳達出對船的信賴,從側麵進一步強調船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二、藝術特色

1.

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先從自然造化引出船的製造及價值,再描述船的實際用途,接著展現水上航行及商業活動場景,最後表達對船的信賴,層層遞進,邏輯清晰,使文章結構嚴謹完整,讓讀者逐步深入瞭解船的多方麵特點。

2.

描寫生動,畫麵感強:運用“淪波歙忽,載沈載浮。靈鷁鼓舞,鷁首翳流”等語句,細膩描繪船在水中航行時水波起伏、船身浮沉,以及船頭裝飾如靈鷁飛舞遮蔽水流的畫麵;“商客齊唱,嘈囋相和。榜人逸歌,聲流長河”則從聲音角度,營造出熱鬨的水上航行氛圍,使讀者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增強作品藝術感染力。

3.

語言質樸,簡潔明快:語言質樸平實,不堆砌華麗辭藻,卻能精準傳達船的特點、航行場景及人們的感受,簡潔明快地展現主題,讓讀者清晰理解作者意圖,體現質樸自然的文風。

……

解析:

1.

伊大鈞之播氣,播品類乎十方。

-

字詞解析:

-

“伊”為句首發語詞,無實際意義,用於引出下文論述,使行文更自然流暢。

-

“大鈞”在古代文化語境中,常指代大自然,強調其主宰萬物、孕育化生的力量。

-

“播氣”指大自然播散陰陽之氣,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皆由陰陽二氣交感而生,這裡體現了萬物起源的觀念。

-

“品類”即萬物的種類,涵蓋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物質。

-

“十方”代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泛指整個宇宙空間。

-

整體理解:此句開篇立意高遠,從宏觀角度闡述大自然通過播散陰陽之氣,使得萬物在宇宙間各個角落得以孕育生長。為後文論述船這一人類創造物的誕生,奠定了廣闊的宇宙自然背景,暗示船也是在大自然的造化和人類適應自然的智慧中應運而生的。

2.

惟舟楫之作造,諒利物之可章。

-

字詞解析:

-

“惟”在這裡作為引出特定論述物件的詞,將話題聚焦到“舟楫”上。“舟楫”分彆指船和槳,此處代指船這一水上交通工具。

-

“諒”有確實、誠然之意,表達一種肯定的語氣。

-

“利物”體現了船對人類及萬物的實用價值,即有利於各種事物。

-

“章”通“彰”,意為彰顯、顯現。

-

整體理解:該句直接表明船的製造,確實能夠彰顯其對萬物有利的特性。這是對船存在意義的高度概括,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承接前文大自然造化萬物的背景,又引出下文對船具體功用的詳細描述,讓讀者明確船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3.

所以濟難於夷庚,拯溺乎呂梁。

-

字詞解析:

-

“所以”在此表示船所具備的功能和用途。

-

“濟難”即幫助人們擺脫困難,突出船在應對困境時的作用。

-

“夷庚”原指平坦的大道,在文中指代水上的通途,強調船能在水上順暢行駛,為人們提供交通便利。

-

“拯溺”意為拯救溺水的人,體現船在救援方麵的功能。

-

“呂梁”在古代文獻中常被描述為水流湍急、危險重重的水域,代表了充滿危險的水上環境。

-

整體理解:此句具體闡述了船的兩大重要功能。一方麵,它能夠在水上如同在平坦大道上一樣,幫助人們在出行或運輸等活動中擺脫可能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麵,當有人在如呂梁般危險的水域遭遇溺水危機時,船又能充當救援工具,拯救生命。通過這兩個場景的描述,生動展現了船在交通運輸和救助生命方麵的不可或缺性。

4.

邈淪波而獨往,任造適而靡常。

-

字詞解析:

-

“邈”有遙遠、邈遠之意,描繪出船航行在廣闊水麵上,駛向遠方的情景。

-

“淪波”指水麵上的層層波浪,突出船航行的環境是在水波蕩漾的水上。

-

“獨往”體現船在水上航行時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不受過多限製。

-

“任”有聽任、任憑之意,強調船航行的自由狀態。

-

“造適”表示船能夠到達適宜的地方,滿足人們前往不同目的地的需求。

-

“靡常”意為沒有固定的規律或模式,說明船的航行路線和停靠地點較為靈活多樣。

-

整體理解:該句生動地展現了船在水上航行的自由與靈活性。它在浩渺的水波上獨自駛向遠方,聽憑人們駕駛它前往各個合適的地方,航行路線和方式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縛。這種描述不僅突出了船在水上運輸中的便利性,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在廣闊天地間自由航行的意境。

5.

於時商人入宿,發舲千裡。

-

字詞解析:

-

“於時”表示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引出下文所描述的場景發生的時間背景。

-

“商人”點明使用船的主體人群,反映了船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

“入宿”指商人進入船中住宿,說明船為長途行商的商人提供了生活起居的空間。

-

“發舲”中“發”是出發的意思,“舲”指有窗戶的小船,這裡代指船,“發舲千裡”表明商人乘船出發,前往千裡之外,突出船作為商業運輸工具,助力商人進行長途貿易活動。

-

整體理解:此句描繪了一幅商業運輸場景,在特定的時刻,商人們登上船住宿,然後乘船向著千裡之外的目的地出發。通過這一描寫,具體體現了船在商業活動中的重要地位,是當時商業貿易得以開展的重要載體,反映了當時水上商業運輸的繁榮景象。

6.

洪榜在棹,輕舟泛水。

-

字詞解析:

-

“洪榜”指大船槳,“榜”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指代船槳,“洪”表示大,突出船槳的粗壯有力,是驅動船隻前行的重要工具。

-

“棹”同樣指船槳,與“洪榜”同義複用,進一步強調船槳的作用。

-

“輕舟”描繪出船身輕盈的特點,體現船在水上航行時的靈動性。

-

“泛水”生動地表現了船在水麵上漂浮前行的狀態。

-

整體理解:該句從細節處刻畫船航行時的狀態,粗壯有力的船槳劃動著,輕盈的小船在水麵上漂浮前行。“洪榜”與“輕舟”形成對比,突出船的動力與船身輕盈的特點,“泛水”一詞則使整個畫麵更具動態感,讓讀者彷彿看到一艘小船在船槳的驅動下,輕快地在水麵上行駛。

7.

淪波歙忽,載沈載浮。

-

字詞解析:

-

“淪波”再次強調水麵上的波浪,與前文呼應,營造出船航行的水上環境氛圍。

-

“歙忽”形容波浪起伏變化迅速,體現水麵的動態和不穩定性。

-

“載”在這裡可理解為助詞,無實際意義,“沈”同“沉”,“載沈載浮”描繪船隨著波浪的起伏,時而下沉,時而浮起的狀態。

-

整體理解:此句細致入微地描繪了船在波濤起伏的水麵上航行的情景。快速變化的波浪使得船身不斷地沉浮,生動地展現了船行水上的真實狀態,讓讀者感受到船在航行過程中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動態畫麵,增強了文章的畫麵感和感染力。

8.

靈鷁鼓舞,鷁首翳流。

-

字詞解析:

-

“靈鷁”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能預知風濤的神鳥,在古代船頭上常繪有鷁鳥的圖案,以求航行平安。這裡“靈鷁鼓舞”形容船頭所繪鷁鳥圖案彷彿在隨著船的行駛而舞動。

-

“鷁首”指船頭,因船頭繪有鷁鳥而得名。

-

“翳”有遮蔽之意,“翳流”表示船頭遮蔽了水流,形象地描繪出船在行駛過程中,船頭破浪前行,似乎將水流分開、遮蔽的情景。

-

整體理解:這兩句通過對船頭裝飾及船行時與水流關係的描寫,展現出一種生動而富有想象力的畫麵。船頭的鷁鳥圖案彷彿在鼓舞,船在前行中遮蔽水流,不僅增添了航行場景的神秘色彩,也從側麵體現了古人對航行安全的祈願以及船在水上行駛的動態美感。

9.

商客齊唱,嘈囋相和。

-

字詞解析:

-

“商客”即前文提到的商人及其同行者,表明發出聲音的主體。

-

“齊唱”說明眾多商客一起唱歌,展現出一種熱鬨的氛圍。

-

“嘈囋”形容聲音嘈雜喧鬨,描繪出眾多商客唱歌時聲音交織在一起的狀態。

-

“相和”表示相互應和,強調商客們唱歌時彼此配合,聲音此起彼伏。

-

整體理解:此句從聲音的角度進一步描繪水上航行場景。眾多商客一起唱歌,聲音嘈雜喧鬨卻又相互應和,營造出一種歡快、熱鬨的氛圍,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商人們在航行途中的愉悅心情,也從側麵反映出當時水上航行生活的豐富多彩。

10.

榜人逸歌,聲流長河。

-

字詞解析:

-

“榜人”指船伕,他們負責駕駛船隻,是水上航行的重要角色。

-

“逸歌”指船伕悠然自得地唱歌,體現出船伕在工作時輕鬆的狀態。

-

“聲流長河”形象地描繪出船伕的歌聲在長長的河流上傳播,強調歌聲傳播的範圍之廣。

-

整體理解:該句與上句相互呼應,在商客齊唱的熱鬨氛圍中,船伕悠然地唱起歌,其歌聲在長河上流淌。這不僅豐富了航行場景中的聲音元素,展現出一幅和諧的水上航行畫麵,還從側麵反映出航行過程中的輕鬆氛圍,同時也體現了船在水上航行時與周圍自然環境的融合。

11.

雖中川之驚波,固安思於所托。

-

字詞解析:

-

“雖”表示轉折,引出與前文歡快航行場景相對的情況。

-

“中川”指河流中間,通常水流更為湍急,危險係數更高。

-

“驚波”即令人驚恐的波浪,形容河流中間可能出現的惡劣水情。

-

“固”在這裡表示堅定、安穩之意。

-

“安思”指內心安定,不慌亂。

-

“所托”指所依托的船,表明人們將安全寄托於船。

-

整體理解:此句意為儘管在河流中間可能會遇到令人驚恐的波浪,但人們因為有船作為依托,內心依然堅定安穩。它在文章結尾處,通過這種轉折,強調了船給人們帶來的安全感和信賴感,進一步深化了船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

……

句譯:

1.

伊大鈞之播氣,播品類乎十方。

大自然散佈陰陽之氣,讓萬物在天地間生長繁衍。

2.

惟舟楫之作造,諒利物之可章。

至於船的製造,確實彰顯了它對萬物有利的特性。

3.

所以濟難於夷庚,拯溺乎呂梁。

因此它能在水上通途幫助人們擺脫困難,在如呂梁般危險的水域拯救溺水者。

4.

邈淪波而獨往,任造適而靡常。

它在浩渺水波上獨自遠行,聽任前往各處,沒有固定的規律。

5.

於時商人入宿,發舲千裡。

在這時,商人們登上船住宿,然後乘船向千裡之外出發。

6.

洪榜在棹,輕舟泛水。

粗壯的船槳在劃動,輕盈的小船在水麵上漂浮前行。

7.

淪波歙忽,載沈載浮。

水麵波浪起伏迅速,小船隨著波浪時而下沉,時而浮起。

8.

靈鷁鼓舞,鷁首翳流。

船頭所繪的靈鷁圖案彷彿在鼓舞,船頭破浪遮蔽了水流。

9.

商客齊唱,嘈囋相和。

商人們一起唱歌,嘈雜喧鬨的聲音相互應和。

10.

榜人逸歌,聲流長河。

船伕悠然地唱起歌,歌聲在長長的河流上傳播。

11.

雖中川之驚波,固安思於所托。

儘管在河流中間會遇到令人驚恐的波浪,但人們因有所依托的船,內心依然安穩。

……

全譯:

大自然播撒陰陽之氣,使萬物在天地間孕育生長,品類繁多,遍佈十方。

說到船的製造,它對世間萬物的益處確實顯著。它能在水上暢行,助人們擺脫艱難險阻,於水流湍急之處拯救溺水之人。

船隻在浩渺的水波上獨自駛向遠方,隨人意前往各處,並無固定的航線。

彼時,商人們登上船隻歇宿,而後啟程,駛向千裡之外。粗壯的船槳劃動著,輕快的小船在水麵上泛行。

水波起伏迅疾,小船隨波上下,時沉時浮。船頭繪製的靈鷁圖案好似在翩翩起舞,船頭破浪前行,遮蔽了水流。

商人們齊聲歌唱,喧鬨嘈雜的歌聲相互應和。船伕悠然唱起歌謠,歌聲在長河上飄蕩。

即便在河中心遭遇驚濤駭浪,人們因有船隻作為依托,內心依然安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