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307章 鮑照《?舞鶴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307章 鮑照《?舞鶴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舞鶴賦

鮑照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

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

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

匝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

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

厭江海而遊澤,掩雲羅而見羈。

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

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

涼沙振野,箕風動天。

嚴嚴苦霧,皎皎悲泉。

冰塞長河,雪滿群山。

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星翻漢回,曉月將落。

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雁之違漠。

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

唳清響於丹墀,舞飛容於金閣。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躑躅徘徊,振迅騰摧。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離綱彆赴,合緒相依。

將興中止,若往而歸。

颯遝矜顧,遷延遲暮。

逸翮後塵,翱翥先路。

指會規翔,臨歧矩步。

態有遺妍,貌無停趣。

奔機逗節,角睞分形。

長揚緩騖,並翼連聲。

輕跡淩亂,浮影交橫。

眾變繁姿,參差洊密。

煙交霧凝,若無毛質。

風去雨還,不可談悉。

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

忽星離而雲罷,整神容而自持。

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

巾拂兩停,丸劍雙止。

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

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

守馴養於千齡,結長悲於萬裡。

……

賞析:

《舞鶴賦》是鮑照的一篇傑出賦作,以優美的文辭、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鶴的優雅姿態與複雜情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主題思想

1.

對鶴之仙姿與高潔品質的讚美:開篇便稱鶴為“仙禽”,描繪其“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賦予鶴超凡脫俗的氣質,讚其外表美麗且內心純淨高遠。“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借傳說中的仙境,強化鶴的仙逸之感,表達對其高潔品質的歌頌。

2.

借鶴的命運抒發人生感慨:“厭江海而遊澤,掩雲羅而見羈。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描述鶴從自由的仙境墜入塵世被束縛,暗喻有才之士的人生挫折。鶴在塵世“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的悲歎,融入了作者自身懷纔不遇、命運坎坷的感慨,以鶴自比,抒發對人生無奈的哀傷。

3.

對舞蹈藝術的精彩呈現:賦中對鶴舞的細致刻畫,如“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躑躅徘徊,振迅騰摧”等句,生動展現鶴舞的姿態萬千,不僅是對鶴舞的讚美,也體現了作者對舞蹈藝術的深刻理解與欣賞,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藝術美的追求。

二、藝術特色

1.

細膩入微的描寫:作者運用豐富的詞彙和生動的筆觸,全方位描繪鶴的形態、動作與神情。寫鶴的外形,“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色彩鮮明;描繪鶴舞,“驚身蓬集,矯翅雪飛。離綱彆赴,合緒相依”,將鶴舞的靈動、飄逸展現得淋漓儘致,使讀者如臨其境。

2.

巧妙的對比與烘托:通過仙界與塵世的對比,如鶴在“芝田”“瑤池”的自由與在人間的“喧卑”“見羈”,突出鶴命運的落差,強化悲劇色彩。用自然環境烘托鶴的情感,“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借秋冬肅殺之景,渲染鶴的哀愁;以“景物澄廓”的寧靜,映襯鶴舞的優美,增強藝術感染力。

3.

結構嚴謹與韻律和諧:全文結構清晰,先寫鶴的超凡特質,再敘其命運轉折,接著詳述鶴舞,最後以鶴的感慨和對其魅力的讚歎收束。在韻律上,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押韻巧妙,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感,如“唳清響於丹墀,舞飛容於金閣”,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

解析:

1.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

-

解析:作者開篇表明通過研讀深奧的經典來驗證世間萬物,對鶴這種神奇孕育化生而來的仙禽大為稱賞。“散幽經”體現其對知識的探尋,“偉”字直接傳達出對鶴作為仙禽的高度讚美,奠定了全文對鶴的歌頌基調。

2.

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

-

解析:此句刻畫鶴的特質。“鐘”有凝聚之意,指鶴凝聚了超脫曠遠的美好資質,其外表優美動人。“抱清迥之明心”,則表明鶴懷有清澈高遠的純淨內心,從外在美深入到內在精神美,塑造出鶴高潔的形象。

3.

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

-

解析:“蓬壺”“昆閬”是傳說中的仙境,鶴向著蓬壺振翅高飛,朝著昆閬引吭長鳴。這不僅凸顯鶴誌向高遠,嚮往仙境,更強化了其仙禽身份,彷彿它本就與仙境緊密相連。

4.

匝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

-

解析:“匝日域”意即環繞太陽執行區域,“回騖”表示盤旋飛翔,鶴能環繞廣闊天地盤旋。“窮天步”指窮儘天空邊際,“高尋”是極力向高處探尋。此句極言鶴飛行範圍之廣、高度之高,展現其自由不羈,凸顯在天地間的灑脫姿態。

5.

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

-

解析:鶴飛到遙遠的神仙居所,曆經長久積累諸多神靈福佑。這兩句進一步強調鶴與仙境、神靈的聯係,表明其在神話想象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增添神秘神聖色彩。

6.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

解析:細致描繪鶴的外貌。鶴眼含丹砂般光澤,如星星閃耀;頭頂凝聚紫氣,似煙霧華麗。通過對鶴眼部與頭頂色彩的細膩描寫,突出其外表美麗獨特,使形象更為鮮明生動。

7.

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

-

解析:“引員吭之纖婉”描繪鶴伸長纖細婉轉的脖頸,儘顯優雅姿態。“頓修趾之洪姱”,鶴抬起修長腳趾,儀態大方。這兩句從頸部與腳部動作,生動展現鶴舉止的優雅從容。

8.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

解析:鶴梳理如霜潔白羽毛,在日光下擺弄影子,揮動如玉翅膀,迎著晚霞起舞。營造出悠然優美畫麵,將鶴的優雅與自然美景融合,展現其在自然中的閒適自在。

9.

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

-

解析:早晨鶴在長滿靈芝的田野嬉戲,傍晚在瑤池飲水。“芝田”“瑤池”皆為神話中的美好之地,再次強調鶴生活環境超凡脫俗,突出其仙禽身份,描繪出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

10.

厭江海而遊澤,掩雲羅而見羈

-

解析:或許鶴厭倦了江海遼闊,來到湖澤遊玩,卻被如雲羅網遮掩而遭束縛。“厭”字賦予鶴主觀情感,“掩雲羅而見羈”則使情節急轉直下,從自由美好跌入被束縛困境,形成強烈反差,暗示命運轉折。

11.

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

-

解析:鶴離開仙界的寂靜,來到人間的喧鬨卑微之處。“帝鄉”與“人寰”、“岑寂”與“喧卑”形成鮮明對比,突出鶴從仙境到人間,從寧靜到喧囂、從高貴到卑微的巨大變化,為下文抒發愁緒鋪墊。

12.

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

解析:歲月艱難,臨近歲暮,鶴滿心憂愁;內心惆悵,哀傷與仙界離彆。“歲崢嶸”描繪時光艱難,“愁暮”“惆悵”“哀離”等詞直接抒發鶴在人間的愁苦,表達因命運轉折產生的悲傷。

13.

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

-

解析:描繪秋冬時節,陰氣極盛,節令肅殺,時光匆匆,一年將儘。“窮陰”“殺節”“急景”“凋年”營造出寒冷、肅殺、時光緊迫的氛圍,為鶴在這種環境下的情感與行為鋪墊。

14.

涼沙振野,箕風動天

-

解析:寒冷沙塵在原野飛揚,大風撼動天空。“涼沙”突出寒冷,“振野”描繪沙塵彌漫原野的動態,“箕風”指大風,“動天”極言風勢強勁,渲染秋冬環境的惡劣蕭索。

15.

嚴嚴苦霧,皎皎悲泉

-

解析:濃重苦霧彌漫,寒冷泉水泛著寒光,似在悲歎。“嚴嚴”形容霧濃,“苦霧”賦予霧愁苦情感,“皎皎”描繪泉水清冷,“悲泉”將人的情感賦予泉水,使環境充滿哀傷。

16.

冰塞長河,雪滿群山

-

解析:冰雪堵塞長河,大雪覆蓋群山。描繪出嚴寒下的廣闊雪景,強化環境惡劣,突出鶴所處環境艱難。

17.

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

解析:不久,霧氣在夜間消散,景物變得澄澈空闊。與前文惡劣環境形成對比,營造寧靜清朗氛圍,為鶴的舞蹈提供新場景,暗示鶴情感與行為的變化。

18.

星翻漢回,曉月將落

-

解析:星星閃爍,銀河回轉,曉月即將落下。描繪出黎明前天空景象,營造靜謐氛圍,為鶴舞提供背景,增添詩意。

19.

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雁之違漠

-

解析:鶴有感於寒雞在清晨報曉,憐惜霜雁離開沙漠。通過對寒雞、霜雁的感受,以物襯情,烘托鶴在此時的複雜情感,暗示其對時光與同類命運的感慨。

20.

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

-

解析:鶴麵對疾風的蕭瑟,感受時光的流逝。“驚風”強化環境的蕭索,“流光”突出時光匆匆,進一步烘托鶴內心的哀愁與無奈。

21.

唳清響於丹墀,舞飛容於金閣

-

解析:鶴在宮殿前的紅色台階上發出清越鳴叫,在華麗樓閣前展現飛舞姿態。“丹墀”“金閣”點明地點,“唳清響”“舞飛容”描繪鶴的鳴叫與舞蹈,引出對鶴舞的具體描寫。

22.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

解析:鶴舞開始時如鳳凰般連步輕盈,最後如蛟龍般婉轉跳躍。運用比喻,將鶴舞姿態比作鳳凰、蛟龍,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鶴舞從起始到**的優美變化。

23.

躑躅徘徊,振迅騰摧

-

解析:鶴在舞蹈中時而徘徊不前,時而快速振動翅膀,向上騰飛或俯衝而下。“躑躅徘徊”表現其姿態的舒緩,“振迅騰摧”展現動作的急促有力,體現鶴舞節奏變化。

24.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

解析:鶴受驚時身體如蓬草聚集,矯健展翅時如雪花飛舞。以“蓬集”“雪飛”比喻,生動描繪鶴在舞蹈中動作的輕盈敏捷與姿態的優美。

25.

離綱彆赴,合緒相依

-

解析:鶴在舞蹈中有時分散開來各自奔赴,有時又合聚在一起相互依存。描繪鶴舞時隊形的變化,體現其舞蹈動作的協調與富有節奏感。

26.

將興中止,若往而歸

-

解析:鶴好像要飛起卻又中途停止,看似要離去卻又折返回來。細膩刻畫鶴在舞蹈中動作的猶豫、變化,增添舞蹈的靈動性與觀賞性。

27.

颯遝矜顧,遷延遲暮

-

解析:鶴快速舞動,驕傲回顧,動作舒緩,彷彿留戀時光。“颯遝”描繪動作快速,“矜顧”展現神態驕傲,“遷延”體現動作舒緩,刻畫鶴舞時的神態與節奏變化。

28.

逸翮後塵,翱翥先路

-

解析:鶴快速飛翔,超越塵俗,在前方翱翔。形容鶴舞時姿態輕盈、飄逸,如同在空中自由翱翔,突出其舞蹈的靈動與優美。

29.

指會規翔,臨歧矩步

-

解析:鶴在舞蹈中能按照節拍規範飛翔,在轉折處遵循規矩邁步。強調鶴舞動作的規範性與節奏感,如同遵循某種規則翩翩起舞。

30.

態有遺妍,貌無停趣

-

解析:鶴的姿態有著無儘的美妙,外貌也始終充滿趣味。表明鶴舞姿態優美,每一個瞬間都引人入勝,讚美鶴舞的魅力無窮。

31.

奔機逗節,角睞分形

-

解析:鶴的動作隨著節奏快速或停頓,眼珠轉動,展現出不同形態。描繪鶴舞時動作與神情的變化,突出其舞蹈與節奏的緊密配合以及形態的多樣性。

32.

長揚緩騖,並翼連聲

-

解析:鶴展開翅膀緩緩飛翔,雙翅並攏,鳴聲相連。描繪鶴舞時飛翔的姿態與鳴叫的配合,展現出一種和諧優美的畫麵。

33.

輕跡淩亂,浮影交橫

-

解析:鶴輕盈的足跡淩亂,浮動的影子相互交錯。從地麵的足跡和空中的影子,描繪出鶴舞時的動態畫麵,體現其舞蹈動作的豐富與變幻。

34.

眾變繁姿,參差洊密

-

解析:鶴的舞蹈變化眾多,姿態繁雜,高低錯落且緊密相連。總結鶴舞的特點,強調其變化豐富、姿態多樣,展現出鶴舞的精彩絕倫。

35.

煙交霧凝,若無毛質

-

解析:鶴舞時如煙霧交融凝聚,彷彿看不到羽毛形體。運用比喻,將鶴舞的姿態比作煙霧,形容其輕盈縹緲,突出鶴舞的優美與神秘。

36.

風去雨還,不可談悉

-

解析:鶴舞如同風雨般變幻莫測,難以詳儘描述。進一步強調鶴舞的複雜多變,其美妙難以用言語完全表達,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37.

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

-

解析:觀看鶴舞讓人靈魂消散、目光迷亂,迷失不知身在何處。從觀者感受出發,側麵烘托鶴舞的魅力,強調其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38.

忽星離而雲罷,整神容而自持

-

解析:鶴舞突然像星星離散、雲朵散去般停止,然後整理神態,保持莊重。描繪鶴舞結束時的狀態,從舞蹈的熱烈到結束的平靜,形成鮮明對比。

39.

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

解析:鶴仰望高遠的天空,想起曾經的仙境,更加惆悵,思緒驚亂。表明鶴在經曆舞蹈後,麵對現實處境,對往昔仙境的懷念與對當前命運的無奈,深化其內心的哀愁。

40.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

-

解析:此時,燕地美女和巴地少年,因自己的歌舞不如鶴舞而臉色沮喪、內心羞愧。通過燕姬和巴童的反應,側麵烘托鶴舞的美妙絕倫,突出其超凡魅力。

41.

巾拂兩停,丸劍雙止

-

解析:他們手中的巾拂舞、丸劍舞都停止了,意即其他歌舞在鶴舞麵前黯然失色,無法繼續表演,進一步強調鶴舞的卓越,使其形象更加突出。

42.

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

-

解析:即使是邯鄲的美妙舞蹈、陽阿的優美舞姿,又怎敢與鶴舞相比擬。以邯鄲和陽阿的著名舞蹈作比,突出鶴舞的超凡脫俗,再次強調其無與倫比的魅力。

43.

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

-

解析:鶴若進入衛國能像衛懿公的鶴一樣乘車,出現在吳都能使全城人傾巢而出觀看。用衛懿公好鶴和吳都人傾城而出的典故,說明鶴舞的非凡吸引力,暗示鶴本應受尊崇卻被束縛的命運。

44.

守馴養於千齡,結長悲於萬裡

-

解析:鶴被長久馴養,雖曆經千年,心中卻凝結著對萬裡仙鄉的長久悲歎。總結鶴的命運,表達其雖被馴養,卻始終心係仙鄉,充滿對自由和往昔的悲歎,深化主題。

……

句譯:

1.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

-

翻譯:翻閱深奧的經典來驗證世間萬物,真驚歎鶴這種神奇孕育化生而來的仙禽。

2.

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

-

翻譯:鶴凝聚了超脫曠遠的美好資質,懷有清澈高遠的純淨內心。

3.

指蓬壺而翻翰,望昆閬而揚音

-

翻譯:它向著蓬壺仙境振翅高飛,朝著昆閬神山引吭長鳴。

4.

匝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

-

翻譯:環繞著太陽執行的區域盤旋飛翔,窮儘天空邊際極力向高處探尋。

5.

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

-

翻譯:它飛到了遙遠的神仙居住之地,曆經長久積累了諸多神靈的福佑。

6.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

翻譯:鶴眼含丹砂般的光澤,如星星閃耀;頭頂凝聚著紫氣,似煙霧般華麗。

7.

引員吭之纖婉,頓修趾之洪姱

-

翻譯:它伸長纖細婉轉的脖頸,抬起修長的腳趾,儀態大方。

8.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

翻譯:梳理如霜般潔白的羽毛,在日光下擺弄自己的影子,揮動如玉的翅膀,迎著晚霞起舞。

9.

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

-

翻譯:早晨在長滿靈芝的田野嬉戲,傍晚在瑤池飲水。

10.

厭江海而遊澤,掩雲羅而見羈

-

翻譯:或許厭倦了江海的遼闊,來到湖澤遊玩,卻被如雲般的羅網遮掩而遭束縛。

11.

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

-

翻譯:離開了仙界的寂靜,來到人間的喧鬨卑微之處。

12.

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

翻譯:歲月艱難,臨近歲暮,滿心憂愁;內心惆悵,哀傷與仙界離彆。

13.

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

-

翻譯:此時陰氣極盛,節令肅殺,急促的時光使一年即將結束。

14.

涼沙振野,箕風動天

-

翻譯:寒冷的沙塵在原野上飛揚,大風撼動天空。

15.

嚴嚴苦霧,皎皎悲泉

-

翻譯:濃重的苦霧彌漫,寒冷的泉水泛著寒光,彷彿也在悲歎。

16.

冰塞長河,雪滿群山

-

翻譯:冰雪堵塞了長河,大雪覆蓋了群山。

17.

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

翻譯:不久,霧氣在夜間消散,景物變得澄澈空闊。

18.

星翻漢回,曉月將落

-

翻譯:星星閃爍,銀河回轉,曉月即將落下。

19.

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雁之違漠

-

翻譯:鶴有感於寒雞在清晨報曉,憐惜霜雁離開沙漠。

20.

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

-

翻譯:鶴麵對疾風的蕭瑟,感受時光的流逝。

21.

唳清響於丹墀,舞飛容於金閣

-

翻譯:鶴在宮殿前的紅色台階上發出清越鳴叫,在華麗樓閣前展現飛舞姿態。

22.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

翻譯:鶴舞開始時如鳳凰般連步輕盈,最後如蛟龍般婉轉跳躍。

23.

躑躅徘徊,振迅騰摧

-

翻譯:鶴在舞蹈中時而徘徊不前,時而快速振動翅膀,向上騰飛或俯衝而下。

24.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

翻譯:鶴受驚時身體如蓬草聚集,矯健展翅時如雪花飛舞。

25.

離綱彆赴,合緒相依

-

翻譯:鶴在舞蹈中有時分散開來各自奔赴,有時又合聚在一起相互依存。

26.

將興中止,若往而歸

-

翻譯:鶴好像要飛起卻又中途停止,看似要離去卻又折返回來。

27.

颯遝矜顧,遷延遲暮

-

翻譯:鶴快速舞動,驕傲回顧,動作舒緩,彷彿留戀時光。

28.

逸翮後塵,翱翥先路

-

翻譯:鶴快速飛翔,超越塵俗,在前方翱翔。

29.

指會規翔,臨歧矩步

-

翻譯:鶴在舞蹈中能按照節拍規範飛翔,在轉折處遵循規矩邁步。

30.

態有遺妍,貌無停趣

-

翻譯:鶴的姿態有著無儘的美妙,外貌始終充滿趣味。

31.

奔機逗節,角睞分形

-

翻譯:鶴的動作隨著節奏快速或停頓,眼珠轉動,展現出不同形態。

32.

長揚緩騖,並翼連聲

-

翻譯:鶴展開翅膀緩緩飛翔,雙翅並攏,鳴聲相連。

33.

輕跡淩亂,浮影交橫

-

翻譯:鶴輕盈的足跡淩亂,浮動的影子相互交錯。

34.

眾變繁姿,參差洊密

-

翻譯:鶴的舞蹈變化眾多,姿態繁雜,高低錯落且緊密相連。

35.

煙交霧凝,若無毛質

-

翻譯:鶴舞時如煙霧交融凝聚,彷彿看不到羽毛形體。

36.

風去雨還,不可談悉

-

翻譯:鶴舞如同風雨般變幻莫測,難以詳儘描述。

37.

既散魂而蕩目,迷不知其所之

-

翻譯:觀看鶴舞讓人靈魂消散、目光迷亂,迷失不知身在何處。

38.

忽星離而雲罷,整神容而自持

-

翻譯:鶴舞突然像星星離散、雲朵散去般停止,然後整理神態,保持莊重。

39.

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

翻譯:鶴仰望高遠的天空,想起曾經的仙境,更加惆悵,思緒驚亂。

40.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

-

翻譯:就在這時,燕地美女和巴地少年,因自己的歌舞不如鶴舞而臉色沮喪、內心羞愧。

41.

巾拂兩停,丸劍雙止

-

翻譯:他們手中的巾拂舞、丸劍舞都停止了。

42.

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

-

翻譯:即使是邯鄲的美妙舞蹈、陽阿的優美舞姿,又怎敢與鶴舞相比擬。

43.

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

-

翻譯:鶴若進入衛國能像衛懿公的鶴一樣乘車,出現在吳都能使全城人傾巢而出觀看。

44.

守馴養於千齡,結長悲於萬裡

-

翻譯:鶴被長久馴養,雖曆經千年,心中卻凝結著對萬裡仙鄉的長久悲歎。

……

全譯:

開啟《相鶴經》來檢驗世間的靈物,鶴真是壯美的胎生仙禽啊。它凝聚了曠遠輕揚的華美資質,懷抱清澈高遠的純淨心靈。它向著蓬壺仙境展翅飛翔,遙望著昆閬神山引吭長鳴。環繞著太陽所在的區域盤旋飛翔,窮儘天空的高度努力探尋。它在神仙之境已經遊曆了很遠的路程,積累了眾多的靈瑞與福澤。鶴的眼瞳含著丹砂般的紅光如星星閃耀,頭頂凝聚著紫氣似煙霞華麗。它伸展著圓潤的長頸,發出纖細柔婉的叫聲,抬起修長的美腿,姿態高大壯美。梳理著如霜般潔白的羽毛,欣賞著自己的影子,揮動著如玉的翅膀,與晚霞相互輝映。早晨在長滿靈芝的田野嬉戲,傍晚在瑤池邊飲水。它厭倦了江海的遼闊,來到湖澤遊玩,卻被如雲的羅網遮掩而遭束縛。離開了高遠寂靜的天帝之鄉,來到了喧囂低卑的人間。歲月艱難,臨近歲暮,滿心憂愁,內心惆悵,哀傷與仙界離彆。

在這個陰氣極盛、萬物凋零的季節,急促的時光使一年即將結束。寒冷的沙塵在原野上飛揚,大風撼動著天空。濃重的寒霧彌漫,清冷的泉水泛著寒光。長河被冰雪堵塞,群山被大雪覆蓋。不久,霧氣在夜間消散,景物變得澄澈空闊。星星閃爍,銀河回轉,曉月即將落下。鶴有感於寒雞在清晨報曉,憐惜霜雁離開沙漠。麵對疾風的蕭瑟,感受著時光的流逝。鶴在宮殿前的紅色台階上發出清越的鳴叫,在華麗的樓閣前展現出優美的舞姿。開始時如鳳凰般連步輕盈地翩翩起舞,最後如蛟龍般婉轉跳躍。它時而徘徊不前,時而快速振動翅膀,向上騰飛或俯衝而下。敏捷的身姿如飛蓬聚集,矯健的翅膀似白雪飛舞。時而離群各自奔赴,時而合聚相互依存。剛要起飛卻又中途停止,看似要離去卻又折返回來。群鶴快速舞動,驕傲回顧,動作舒緩,彷彿留戀時光。時而展翅迅飛,把塵土揚於身後;時而舉翼翱翔,在前方開道。向著四方大道飛翔得十分規整,麵臨岔道也能規規矩矩地邁步。鶴的姿態有著無儘的美妙,外貌始終充滿趣味。賓士與停頓都合乎節拍,相互斜視,拉開隊形。高揚長頸緩緩而行,比翼齊飛,鳴聲相連。輕盈的足跡錯雜紛亂,飄浮的身影交相縱橫。姿態變化萬千,高低錯落且緊密相連。鶴舞時如煙霧交融凝聚,彷彿看不到羽毛形體。如風去雨來般變幻莫測,難以詳儘描述。觀看鶴舞讓人靈魂消散、目光迷亂,迷失不知身在何處。忽然鶴舞像星星離散、雲朵散去般停止,然後整理神態,莊重自持。鶴仰望高遠的天空,想起曾經的仙境,更添惆悵,思緒驚亂。

在這時,燕地的美女和巴地的少年,因自己的歌舞不如鶴舞而臉色沮喪、內心羞愧。巾舞和拂舞都停止了,耍丸和弄劍也都停下了。即使是邯鄲的美妙舞蹈又怎敢與之相比,陽阿的優美舞姿又豈能和它相提並論。鶴若進入衛國能像衛懿公的鶴一樣乘車,出現在吳都能使全城人傾巢而出觀看。鶴被長久馴養,雖曆經千年,心中卻凝結著對萬裡仙鄉的長久悲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