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316章 謝惠連《隴西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316章 謝惠連《隴西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隴西行

謝惠連

運有榮枯,道有舒屈。

潛保黃裳,顯服朱黻。

誰能守靜,棄華辭榮。

窮穀是處,考盤是營。

千金不回,百代傳名。

厥包者柚,忘憂者萱。

何為有用,自乖中原。

實摘柯摧,葉殞條煩。

……

賞析:

《隴西行》並非傳統以邊塞征戰為主題,而是借對人生境遇、價值選擇的探討,展現詩人對處世哲學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一、主題思想

1.

命運與處世之道:開篇“運有榮枯,道有舒屈”,點明命運與人生道路的無常,如同自然規律般不可避免。“潛保黃裳,顯服朱黻”,“黃裳”象征謙遜守靜,寓意隱退時應堅守品德;“朱黻”代表高官華服,指顯達時可享受尊榮,傳達出一種順應命運、靈活處世的觀念。

2.

對寧靜與虛名的抉擇:“誰能守靜,棄華辭榮。窮穀是處,考盤是營”,詩人讚賞舍棄榮華、於窮穀隱居守靜的生活態度,認為這種堅守自我、不慕名利的選擇,能讓人在喧囂塵世中保持內心寧靜,實現精神富足。“千金不回,百代傳名”,強調這種堅守的價值,不為財富動搖,可留名青史,體現詩人對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的推崇。

3.

對傳統價值的反思:“厥包者柚,忘憂者萱。何為有用,自乖中原”,借柚子和萱草雖美好卻不閤中原實用觀念,反思世俗對“有用”的定義。“實摘柯摧,葉殞條煩”,以果實被摘、樹木受損,象征追求世俗認可所付出的代價,暗示應突破傳統侷限,探尋真正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二、藝術特色

1.

對比鮮明: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潛保黃裳”與“顯服朱黻”,展現隱退與顯達兩種狀態;“守靜,棄華辭榮”和世俗對榮華的追逐相對比,突出詩人的價值取向;“厥包者柚,忘憂者萱”的美好與“何為有用,自乖中原”的世俗看法形成反差,強化對傳統觀唸的反思,使主題更鮮明。

2.

象征與比興手法:“黃裳”“朱黻”“柚”“萱”等具有象征意義。“黃裳”象征謙遜品德,“朱黻”象征功名利祿,“柚”和“萱”象征美好卻不被世俗認可之物。“厥包者柚,忘憂者萱”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引出對世俗價值觀唸的思考,增強詩歌含蓄性和感染力。

3.

語言簡潔有力:全詩語言質樸簡潔,如“運有榮枯,道有舒屈”,寥寥數字,便概括複雜的人生境遇。“千金不回,百代傳名”,簡潔而堅定地表達對堅守的肯定,寥寥數語即勾勒出不同生活選擇與人生態度,精準傳達思想情感,富有表現力。

……

解析:

1.

運有榮枯,道有舒屈:

-

“運”指命運,“榮枯”代表興盛與衰敗,如同草木的繁榮與枯萎,說明命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著起伏變化。“道”可理解為人生道路,“舒屈”即順暢與曲折,意味著人生之路也充滿了順境和逆境。此句以簡潔的語言,高度概括地揭示了人生的無常,為整首詩奠定了對人生境遇探討的基調。

2.

潛保黃裳,顯服朱黻:

-

“潛”表示隱退、潛藏,“黃裳”在古代文化中有謙遜、守中、低調之意,這裡指當人處於隱退或不得誌的階段時,應保持低調、謙遜的品德,堅守內心的操守。“顯”指顯達、得意之時,“朱黻”是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象征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意味著當人處於顯達之際,可以身著象征尊榮的服飾,享受相應的地位和待遇。這一句傳達出一種在不同人生階段應有的處世態度,體現出一種順應命運變化的智慧。

3.

誰能守靜,棄華辭榮:

-

“守靜”即能夠堅守內心的寧靜,不被外界的喧囂和誘惑所乾擾。“棄華辭榮”指主動放棄華麗的物質享受和功名利祿。詩人以疑問的語氣提出,在現實的誘惑麵前,究竟誰能真正做到摒棄世俗的榮華,堅守內心的寧靜與淡泊,引發讀者對於人生價值選擇的思考。此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超脫世俗、堅守本心品質的推崇,同時也暗示了做到這一點的難度。

4.

窮穀是處,考盤是營:

-

“窮穀”指荒僻幽深的山穀,象征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是處”表示選擇在這樣的地方居住、生活。“考盤”出自《詩經·衛風·考盤》,原詩描述了一位隱士在山澗結廬而居,自得其樂的情景,後常用來指代隱居生活。“營”有經營、營建之意,這裡指在隱居之地營造自己的生活。此句進一步闡述了“守靜,棄華辭榮”的具體表現,描繪出一種遠離塵世、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圖景,展現了詩人所嚮往的寧靜、自在的生活方式。

5.

千金不回,百代傳名:

-

“千金不回”表明對於選擇隱居守靜、摒棄榮華的人來說,即使麵對千金的巨大誘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誌向,體現出其堅守的堅定性和不為物質所動的高尚品質。“百代傳名”則強調這種堅守和高尚的品格能夠流傳千古,為後世所傳頌,突出了這種人生選擇的價值和意義,說明真正的價值不在於一時的榮華富貴,而在於精神的傳承和不朽。

6.

厥包者柚,忘憂者萱:

-

“厥包者柚”出自《尚書·禹貢》,指包裹好的柚子,柚子在這裡是一種美好的物產。“忘憂者萱”,萱草在古代文化中被認為可以使人忘卻憂愁。詩人在此列舉柚子和萱草,這兩種事物都具有美好的特質,但它們並非傳統意義上能帶來實際功利的東西。此句為下文對世俗“有用”觀唸的反思做鋪墊。

7.

何為有用,自乖中原:

-

“何為有用”提出疑問,引發對事物價值標準的思考。“自乖中原”中,“乖”有違背之意,“中原”可理解為當時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和追求。意思是像柚子和萱草這樣的美好事物,因其不符閤中原地區所普遍認同的實用標準,而被視為與主流價值相悖。這一句明確表達了詩人對世俗以功利為導向的價值觀唸的質疑,揭示了這種觀唸的狹隘性。

8.

實摘柯摧,葉殞條煩:

-

“實摘”指果實被摘取,“柯摧”表示樹枝被折斷,“葉殞”即葉子飄落,“條煩”描繪枝條變得紛亂。此句表麵上描述的是樹木因果實被摘而遭受損傷,枝葉凋零的情景,實際上是一種象征,隱喻了人們為了追求世俗所定義的“有用”,即功名利祿等,往往會像這棵樹一樣,失去原本的美好與寧靜,付出慘重的代價,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世俗價值追求的批判。

……

句譯:

1.

運有榮枯:命運會有興盛與衰敗。

2.

道有舒屈:人生道路會有順暢與曲折。

3.

潛保黃裳:隱退時應保持謙遜的品德。

4.

顯服朱黻:顯達時可身著代表高官厚祿的服飾。

5.

誰能守靜:誰能夠堅守內心的寧靜。

6.

棄華辭榮:舍棄榮華富貴拒絕功名利祿。

7.

窮穀是處:甘願身處荒僻的山穀。

8.

考盤是營:營建自己的隱居生活。

9.

千金不回:即便給予千金也不改變誌向。

10.

百代傳名:這樣便能流傳美名於百代。

11.

厥包者柚:那包裹起來的是柚子。

12.

忘憂者萱:能使人忘憂的是萱草。

13.

何為有用:它們有什麼實際用處呢。

14.

自乖中原:自然與中原的主流價值相違背。

15.

實摘柯摧:果實被摘取,樹枝被折斷。

16.

葉殞條煩:葉子飄落,枝條紛亂。

……

全譯:

命運總會有興盛與衰敗的起伏,人生之路也必然會經曆順暢與曲折。

當處於隱退之時,要保持謙遜低調的品德;而在顯達之際,便可身著象征高官厚祿的華服。

可究竟誰能夠真正堅守內心的寧靜,毅然舍棄那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呢?

唯有甘願選擇在荒僻幽深的山穀中居住,用心營建屬於自己的隱居生活。

哪怕麵對千金的巨大誘惑,也絕不改變自己的誌向,如此這般,便能美名流傳百代。

那被精心包裹起來的是柚子,能讓人忘卻憂愁的則是萱草。

但它們又有什麼實際用處呢?因為不符閤中原地區主流的價值觀念。

就如同柚子樹,果實一旦被摘取,樹枝便會被折斷,樹葉也會紛紛飄落,枝條變得雜亂無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