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372章 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
宋孝武宣貴妃誄
謝莊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貴妃薨。律穀罷暖,龍鄉輟曉。照車去魏,聯城辭趙。皇帝痛掖殿之既闃,悼泉途之已宮。巡步簷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嗚呼哀哉!
天寵方降,王姬下姻。肅雍揆景,陟屺爰臻。國軫喪淑之傷,家凝霣庇之怨。敢撰德於旗旒,庶圖芳於鐘萬。其辭曰:
元丘煙煴,瑤台降芬。高唐渫雨,巫山鬱雲。誕發蘭儀,光啟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毓德素裡,棲景宸軒。處麗絺綌,出懋蘋繁。修詩賁道,稱圖照言。翼訓姒幄,讚軌堯門。陳風緝藻,臨彖分微。遊藝殫數,撫律窮機。躊躇冬愛,怊悵秋暉。展如之華,實邦之媛。
敬勤顯陽,肅恭崇憲。奉榮維約,承慈以遜。逮下延和,臨朋違怨。祚靈集祉,慶藹迎祥。皇胤璿式,帝女金相。以蕃以牧,燭代輝梁。視朔書氛,觀台告祲。八頌扃和,六祈輟滲。衡總滅容,翬翟毀衽。掩采瑤光,收華紫禁。嗚呼哀哉!
帷軒夕改,軿輅晨遷。離宮天邃,彆殿雲縣。靈衣虛襲,組帳空煙。巾見餘軸,匣有遺弦。嗚呼哀哉!
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庭樹驚兮中帷響,金釭暖兮玉座寒。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仰昊天之莫報,怨凱風之徒攀。茫昧與善,寂寥餘慶。喪過乎哀,毀實滅性。世覆衝華,國虛淵令。嗚呼哀哉!
題湊既肅,龜筮既辰。階撤兩奠,庭引雙輴。維慕維愛,曰子曰身。慟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嗚呼哀哉!
經建春而右轉,循閭闔而徑度。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鏘楚挽於槐風,喝邊簫於鬆霧。涉姑繇而環回,望樂池而顧慕。嗚呼哀哉!
晨轀解鳳,曉蓋俄金。山庭寢日,隧路抽陰。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銷神躬於壤末,散靈魄於天潯。嗚呼哀哉!
……
賞析:
《宋孝武宣貴妃誄》是謝莊為宋孝武帝的宣貴妃所作的悼文,以其深情的筆觸、華美的辭藻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誄文的經典之作。
一、內容架構
1.
開篇點題,奠定哀傷基調:文章開篇直述宣貴妃薨逝的時間,緊接著以“律穀罷暖,龍鄉輟曉。照車去魏,聯城辭趙”營造出萬物失色的悲慟氛圍。律穀不再溫暖,龍鄉不再破曉,如同魏國失去照車明珠,趙國失去連城美玉,借典故烘托貴妃離世帶來的巨大損失,為全文奠定了沉痛哀傷的基調
2.
盛讚貴妃,展現卓越風姿:用大量篇幅描繪貴妃的美好。以“元丘煙煴,瑤台降芬。高唐渫雨,巫山鬱雲”等神話典故起興,喻指貴妃出身不凡,氣質如瑤台降芬般高雅。“誕發蘭儀,光啟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從儀態風度到容貌,將貴妃比作嫦娥、婺女星,極言其美麗與出眾。在品德方麵,“毓德素裡,棲景宸軒。處麗絺綌,出懋蘋繁”,表明她無論在民間還是宮廷,都能堅守品德,勤勉操持事務,是內外兼修的典範
3.
詳述宮中,彰顯賢德風範:在敘述貴妃宮中生活時,突出其賢德。“敬勤顯陽,肅恭崇憲。奉榮維約,承慈以遜”,展現她在宮中恭敬勤勉,恪守宮廷規矩,對待榮耀謙遜簡約,對待長輩慈愛溫和。“逮下延和,臨朋違怨”,說明她能使下人和諧,與朋友相處融洽,深得眾人喜愛。“皇胤璿式,帝女金相。以蕃以牧,燭代輝梁”,強調她為皇家生育子女,對皇室延續和國家穩定的重要貢獻
4.
悼念離世,抒發深切哀痛:從“帷軒夕改,軿輅晨遷”開始,描繪貴妃離世後的場景。空蕩的宮殿、閒置的衣物樂器,“靈衣虛襲,組帳空煙。巾見餘軸,匣有遺弦”,無一不營造出物是人非的悲涼。隨著季節變換,“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更添哀傷。“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通過描寫子女的悲痛,側麵烘托出貴妃離世帶來的巨大傷痛
5.
送葬之景,強化哀傷氛圍:對送葬場景的描寫細致入微,“題湊既肅,龜筮既辰。階撤兩奠,庭引雙輴”,莊重肅穆的葬禮儀式,“慟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皇帝及眾人的悲痛欲絕,“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送葬隊伍浩浩蕩蕩出城,都強化了哀傷氛圍。“經建春而右轉,循閭闔而徑度。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送葬隊伍行進的路線、飄揚的旌旗、緩緩前行的靈車,以及“鏘楚挽於槐風,喝邊簫於鬆霧”的輓歌簫聲,無不渲染出沉痛的氣氛
6.
結尾感慨,餘哀不絕:“晨轀解鳳,曉蓋俄金。山庭寢日,隧路抽陰”,送葬結束,墓室關閉,“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營造出陰森寂靜的氛圍,象征著貴妃生命的終結。“銷神躬於壤末,散靈魄於天潯”,表達了對貴妃離世的無奈與哀傷,使哀傷的情緒餘韻悠長
二、藝術特色
1.
用典豐富,文采斐然:文中大量運用典故,如“律穀”“龍鄉”“照車”“聯城”“高唐”“巫山”等,不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還使表達更為含蓄委婉,豐富了文章的內涵,展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體現了南朝文學注重用典的特色
2.
鋪陳細膩,情感真摯:通過細膩的鋪陳描寫,從貴妃的出身、品德、宮中生活到離世後的種種場景,全方位展現貴妃的一生,字裡行間飽含著對貴妃的讚美與哀悼之情。無論是對貴妃美好形象的刻畫,還是對送葬場景和哀傷氛圍的渲染,都細致入微,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真摯情感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文章以駢文為主,句式整齊,對仗工整,如“誕發蘭儀,光啟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敬勤顯陽,肅恭崇憲。奉榮維約,承慈以遜”等,增強了文章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同時,適當穿插散句,使文章張弛有度,避免了行文的單調,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感
……
解析:
1.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貴妃薨
-
解析:開篇直接點明時間,“大明六年”為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的年號紀年,“夏四月壬子”進一步精確到具體月份與日期
清晰地告知宣貴妃去世的時間,是整個誄文敘事的起始點,奠定了莊重肅穆的基調。
2.
律穀罷暖,龍鄉輟曉
-
解析:運用典故營造哀傷氛圍。“律穀”,傳說中北方山穀,鄒衍吹律可使寒穀變暖,此處“罷暖”暗示因宣貴妃離世,溫暖不再;“龍鄉”可能指有龍出現帶來祥瑞光明之地,“輟曉”表示不再有破曉光明。以自然現象的反常,象征貴妃去世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渲染出悲痛氛圍。
3.
照車去魏,聯城辭趙
-
解析:繼續用典,“照車”指能照亮車子的明珠,傳說魏惠王有徑寸之珠,可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聯城”即價值連城,出自“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此處以魏國失去照車明珠、趙國失去和氏璧,比喻宣貴妃的離世,如同國家失去了極其珍貴的寶物,突出其重要性。
4.
皇帝痛掖殿之既闃,悼泉途之已宮
-
解析:“掖殿”指貴妃居住的宮殿,“闃”形容寂靜,皇帝因掖殿變得寂靜而悲痛;“泉途”即黃泉路,“宮”指墓穴,皇帝哀悼貴妃已奔赴黃泉、永居墓穴。直接描寫皇帝的悲痛之情,展現出皇帝與貴妃之間深厚的感情。
5.
巡步簷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
-
解析:“步簷”指走廊,“蕙路”是種植香草蕙草之路,皇帝在走廊踱步,來到種滿蕙草的路上;“重陽”指宮殿的高台,“椒風”指代後妃居住的宮殿,皇帝登上高台,望向貴妃曾居住的宮殿。通過皇帝的行動和視線,表達其對貴妃的深切懷念與不捨。
6.
嗚呼哀哉
-
解析:在此處發出感歎,加強情感表達,突出對宣貴妃離世的悲痛,引發讀者共鳴,也為下文正式歌頌貴妃生平與品德做情感鋪墊。
7.
天寵方降,王姬下姻
-
解析:“天寵方降”指上天的恩寵剛剛降臨,暗示貴妃備受皇帝寵愛;“王姬”本指周天子的女兒,這裡代指宣貴妃,“下姻”表明她下嫁入宮,說明貴妃入宮是天作之合,也側麵反映其身份高貴。
8.
肅雍揆景,陟屺爰臻
-
解析:“肅雍”形容儀態端莊、溫和,“揆景”指測日影以定方向,這裡可理解為遵循禮儀規範;“陟屺”出自《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代指對母親的思念,“爰臻”表示來到。此句說明貴妃恪守禮儀,對母親充滿思念之情,展現其品德修養。
9.
國軫喪淑之傷,家凝霣庇之怨
-
解析:“軫”本指車後橫木,引申為悲痛;“淑”指善良美好的女子,這裡指宣貴妃,國家為失去這樣賢淑的女子而悲痛;“凝”凝聚,“霣庇”指失去庇護,家人因失去貴妃的庇護而哀怨。從國家和家庭兩個層麵,強調貴妃離世帶來的傷痛。
10.
敢撰德於旗旒,庶圖芳於鐘萬
-
解析:“敢”表冒昧,謙辭;“撰德”指撰寫貴妃的品德;“旗旒”指旌旗上的飄帶,古代常在旌旗上書寫功績,這裡表示要將貴妃的品德寫下來流傳;“庶”希望,“圖芳”謀求美名,“鐘萬”指流傳千古。表明作者希望通過撰寫此文,讓貴妃的美德美名流傳千古。
11.
元丘煙煴,瑤台降芬
-
解析:運用神話典故讚美貴妃出身。“元丘”可能指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煙煴”形容天地間陰陽二氣交融的樣子,寓意祥瑞;“瑤台”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降芬”表示散發香氣,暗示貴妃出身不凡,如從瑤台降下的仙子般高貴芬芳。
12.
高唐渫雨,巫山鬱雲
-
解析:化用宋玉《高唐賦》中楚懷王與巫山神女的典故,“高唐渫雨”描繪高唐觀中降下細雨,“巫山鬱雲”形容巫山雲霧繚繞,以巫山神女的美麗與神秘,襯托宣貴妃的美麗與超凡氣質。
13.
誕發蘭儀,光啟玉度
-
解析:“誕發”出生展現,“蘭儀”如蘭花般的儀態,形容貴妃姿態優雅;“光啟”開啟光輝,“玉度”美玉般的風度,此句讚美貴妃天生麗質,儀態風度如蘭如玉,光彩照人。
14.
望月方娥,瞻星比婺
-
解析:“望月”仰望月亮,“方娥”比作嫦娥,“瞻星”仰望星星,“比婺”與婺女星相比。將貴妃的容貌與嫦娥、婺女星相媲美,突出其美麗非凡。
15.
毓德素裡,棲景宸軒
-
解析:“毓德”培育品德,“素裡”指民間,表明貴妃在民間時就注重品德修養;“棲景”居住,“宸軒”指宮殿,說明她入宮後居住在宮廷,展現其出身與入宮後的生活軌跡,強調其品德的一貫性。
16.
處麗絺綌,出懋蘋繁
-
解析:“處麗絺綌”,“絺綌”指葛布,無論身處何種華麗或質樸的環境(穿葛布時也美麗);“出懋蘋繁”,“懋”勤勉,“蘋繁”指代各種家務事,指出貴妃無論在何種環境下都能勤勉操持家務,展現其賢良淑德。
17.
修詩賁道,稱圖照言
-
解析:“修詩”研習詩歌,“賁道”修飾道德,表明貴妃通過研習詩歌來提升道德修養;“稱圖”與圖讖相符,“照言”使言語有光輝,指貴妃言行與美好品德相匹配,且言語有光彩。
18.
翼訓姒幄,讚軌堯門
-
解析:“翼訓”輔助教導,“姒幄”指太姒的帳幄,太姒是周文王之妻,以賢德著稱,此處指貴妃如太姒般輔助皇帝教導;“讚軌”輔助遵循,“堯門”指堯母門,漢武帝時,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出生,因鉤弋夫人之門被稱作堯母門,暗示貴妃為皇家生育子女,輔助皇家傳承,如同古代賢妃。
19.
陳風緝藻,臨彖分微
-
解析:“陳風緝藻”,“陳風”指《詩經·陳風》,“緝藻”修飾辭藻,說明貴妃善於運用如《詩經》般優美的辭藻;“臨彖”麵對《易經》的卦象,“分微”分析微妙之處,展現貴妃富有才學,能研習經典,剖析其中微妙道理。
20.
遊藝殫數,撫律窮機
-
解析:“遊藝”出自《論語·述而》“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指廣泛涉獵各種技藝,“殫數”窮儘技藝的道理;“撫律”研究樂律,“窮機”探究其中的奧秘。表明貴妃對各種技藝和樂律都有深入研究,展現其多纔多藝。
21.
躊躇冬愛,怊悵秋暉
-
解析:“躊躇”徘徊,“冬愛”冬日的仁愛,“怊悵”惆悵,“秋暉”秋日的光輝。描繪貴妃對四季變化有著細膩的情感,冬日充滿仁愛,秋日因景色而惆悵,展現其情感豐富細膩。
22.
展如之華,實邦之媛
-
解析:“展如”確實如此,“之華”這般的才華容貌,“實邦之媛”實在是國家的美女。總結前文對貴妃品德、才華、容貌的描述,強調她是國家傑出的女子。
23.
敬勤顯陽,肅恭崇憲
-
解析:“敬勤”恭敬勤勉,“顯陽”宮殿名,指貴妃在顯陽殿恭敬勤勉地侍奉;“肅恭”嚴肅恭敬,“崇憲”可能指崇尚法令或某位尊崇的長輩,表明貴妃在宮中對諸事恭敬嚴肅,恪守規矩。
24.
奉榮維約,承慈以遜
-
解析:“奉榮”接受榮耀,“維約”秉持簡約,說明貴妃麵對榮耀能保持簡約的態度;“承慈”承受慈愛,“以遜”以謙遜回應,體現她對長輩的慈愛以謙遜態度對待。
25.
逮下延和,臨朋違怨
-
解析:“逮下”對待下屬,“延和”帶來和諧,指貴妃對待下屬能使他們關係和諧;“臨朋”麵對朋友,“違怨”避免怨恨,表明她與朋友相處融洽,不產生怨恨。
26.
祚靈集祉,慶藹迎祥
-
解析:“祚靈”福氣神靈,“集祉”聚集福祉,“慶藹”吉祥之氣濃鬱,“迎祥”迎來祥瑞。說明貴妃為宮廷帶來福氣、祥瑞,暗示她的存在給宮廷帶來美好。
27.
皇胤璿式,帝女金相
-
解析:“皇胤”皇家的後代,“璿式”美玉般的典範,指貴妃所生子女成為皇家後代的美玉典範;“帝女”皇帝的女兒,“金相”美好的容貌和氣質,表明皇帝女兒在貴妃的影響下有美好的容貌與氣質。
28.
以蕃以牧,燭代輝梁
-
解析:“以蕃以牧”,“蕃”指藩國,“牧”指治理,貴妃生育子女對皇室繁衍和國家治理有重要作用;“燭代輝梁”像燭光一樣照亮朝代,輝映梁棟,強調貴妃及其子女對皇室和國家的重要意義。
29.
視朔書氛,觀台告祲
-
解析:“視朔”古代天子、諸侯每月初一祭告祖廟後聽政,“書氛”記錄氣象變化;“觀台”古代觀察天象的高台,“告祲”報告不祥之氣。暗示貴妃離世後,彷彿天象都出現異常,傳達出一種不祥之感,渲染悲痛氛圍。
30.
八頌扃和,六祈輟滲
-
解析:“八頌”可能指各種歌頌之辭,“扃和”關閉和諧,意為因貴妃離世,歌頌和諧之聲停止;“六祈”六種祭祀祈禱儀式,“輟滲”停止消除災禍,說明祭祀祈禱也無法阻止貴妃離世帶來的悲痛,進一步強調其離世的悲哀。
31.
衡總滅容,翬翟毀衽
-
解析:“衡總”古代婦女的發飾,“滅容”失去光彩,“翬翟”指皇後、貴妃等的禮服,“毀衽”毀壞衣襟,以發飾失去光彩、禮服毀壞,象征貴妃離世,一切美好消逝。
32.
掩采瑤光,收華紫禁
-
解析:“掩采”掩蓋光彩,“瑤光”本指星宿,這裡代指美好的光芒,“收華”收起光華,“紫禁”指皇宮,表明貴妃離世,皇宮彷彿失去了光彩,突出其重要性及離世帶來的損失。
33.
嗚呼哀哉
-
解析:再次發出悲歎,強烈表達對貴妃離世的悲痛,強調哀傷之情,引起讀者共鳴,也使前文對貴妃生平及離世影響的描述所蘊含的悲痛情緒得到進一步強化。
34.
帷軒夕改,軿輅晨遷
-
解析:“帷軒”帶有帷幕的車子,“夕改”晚上改變,指為貴妃準備的喪車在晚上已準備好;“軿輅”有遮蔽的車子,“晨遷”早晨出發,描繪出送葬準備及出發的過程,暗示貴妃即將離開皇宮,前往墓地。
35.
離宮天邃,彆殿雲縣
-
解析:“離宮”皇帝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殿,“天邃”高遠深邃,“彆殿”正殿以外的殿堂,“雲縣”高掛如在雲端,形容皇宮宮殿的高遠深邃,襯托出貴妃離世後宮殿的空蕩與寂寥。
36.
靈衣虛襲,組帳空煙
-
解析:“靈衣”為死者準備的衣服,“虛襲”無人穿著,“組帳”華麗的帷帳,“空煙”隻剩下煙氣,描繪出貴妃離世後,為她準備的衣物無人穿著,帷帳中空蕩蕩,隻有煙氣繚繞,營造出物是人非的悲涼氛圍。
37.
巾見餘軸,匣有遺弦
-
解析:“巾”指巾箱,“餘軸”剩餘的書卷,“匣”匣子,“遺弦”遺留的琴絃,通過描寫貴妃遺物,如巾箱中的書卷、匣中的琴絃,進一步烘托出對她的思念與哀傷。
38.
嗚呼哀哉
-
解析:第三次發出感歎,將前文營造的悲涼氛圍和哀傷情緒推向**,表達對貴妃離世無法抑製的悲痛之情,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哀傷。
39.
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
-
解析:“移氣朔”季節變換,“變羅紈”更換衣物,隨著季節變化,衣物也在更換;“白露凝”白露凝結,“歲將闌”一年將儘,以季節的變化暗示時間流逝,渲染出時光無情、貴妃已逝的哀傷,同時以歲末的氛圍強化悲痛之感。
40.
庭樹驚兮中帷響,金釭暖兮玉座寒
-
解析:“庭樹驚”庭院中的樹木因秋風而驚動,“中帷響”帷帳在風中作響,“金釭”指油燈,“玉座”貴妃的座位,油燈雖暖,但貴妃的座位卻透著寒意,通過環境描寫,以動襯靜,營造出一種孤寂、寒冷的氛圍,表達對貴妃的思念與哀傷。
41.
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
-
解析:“純孝”指貴妃的子女,“擗”捶胸頓足,“俱毀”身心俱毀,“共氣”指同胞兄弟姐妹,“摧”悲痛,“同欒”一同悲痛。描繪出貴妃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因她的離世而極度悲痛,從親人的悲痛側麵反映貴妃在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及離世帶來的巨大傷痛。
42.
仰昊天之莫報,怨凱風之徒攀
-
解析:“仰昊天”仰望蒼天,“莫報”無法報答,“怨凱風”怨恨《詩經·邶風·凱風》中所表達的母愛難以報答,“徒攀”白白地攀附。化用《詩經》典故,表達子女對母親(貴妃)的養育之恩無法報答的遺憾與哀怨,深化悲痛之情。
43.
茫昧與善,寂寥餘慶
-
解析:“茫昧”模糊不清,“與善”給予善良之人(指貴妃),“寂寥”寂靜空虛,“餘慶”遺留的福澤,意思是上天對善良的貴妃卻如此不公,隻留下寂靜空虛和難以慰藉的福澤之感,表達對貴妃離世的無奈與感慨。
44.
喪過乎哀,毀實滅性
-
解析:“喪過乎哀”指眾人對貴妃的喪事悲痛過度,“毀實滅性”哀傷過度甚至損害身體、失去本性,強調貴妃離世給眾人帶來的悲痛程度之深。
45.
世覆衝華,國虛淵令
-
解析:“世覆”世間失去,“衝華”美好的品德才華(指貴妃),“國虛”國家空虛,“淵令”深遠美好的人(指貴妃),說明貴妃的離世使世間失去了她的美好品德才華,國家也因失去這樣的賢良之人而空虛,高度評價貴妃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意義。
46.
嗚呼哀哉
-
解析:第四次發出悲歎,將對貴妃離世的悲痛、對命運的無奈、對國家損失的感慨等複雜情感再次強化,使讀者沉浸在深深的哀傷氛圍中。
47.
題湊既肅,龜筮既辰
-
解析:“題湊”古代天子的槨製,用木材累積而成,“既肅”已經莊重肅穆,“龜筮”占卜,“既辰”已經選定好時辰,表明葬禮的槨製莊重,且已選好下葬時辰,準備舉行葬禮。
48.
階撤兩奠,庭引雙輴
-
解析:“階撤兩奠”,台階上撤去了祭祀的酒食,意味著祭祀儀式即將結束,為送葬做準備。“庭引雙輴”,庭院中引出兩輛載棺的車子,形象地描繪出送葬前的場景,渲染出莊重且哀傷的氛圍,讓人感受到葬禮的肅穆和沉痛。
49.
維慕維愛,曰子曰身
-
解析:“維慕維愛”表達出人們對宣貴妃深深的愛慕與眷戀之情。“曰子曰身”則表明無論是子女還是自身(這裡可理解為皇帝及身邊眾人),都沉浸在這種悲痛之中,強調貴妃在眾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她的離去讓所有人都萬分不捨。
50.
慟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
-
解析:“慟皇情於容物”,皇帝看到與貴妃相關的事物,便悲痛萬分,“容物”即與貴妃有關的物品或場景,這體現出皇帝對貴妃感情深厚,睹物思人,痛苦難抑。“崩列辟於上旻”,“列辟”指諸侯,“上旻”指上天,意思是諸侯們也為貴妃的離世極度悲痛,如同天崩一般,從皇帝到諸侯,全方位展現出貴妃離世所引發的巨大哀傷。
51.
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
解析:“崇徽章”指葬禮上彰顯高貴身份的儀仗,“寰甸”指京城郊外,“崇徽章而出寰甸”描繪出送葬隊伍帶著彰顯貴妃高貴身份的儀仗離開京城郊外。“照殊策”指按照特殊的禮儀規製,“城闉”指城門,整句表明送葬隊伍依照特殊的禮儀規製離開城門,突出葬禮的隆重,也從側麵反映出貴妃身份的尊貴。
52.
嗚呼哀哉
-
解析:這聲悲歎再次強調了送葬時眾人內心的哀傷,使整個送葬場景所蘊含的悲痛之情更加濃鬱,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貴妃離世給人們帶來的沉重打擊,同時也為下文繼續描寫送葬過程做情感上的鋪墊。
53.
經建春而右轉,循閭闔而徑度
-
解析:“建春”“閭闔”可能分彆指京城的城門名,送葬隊伍經過建春門後向右轉,沿著閭闔門徑直前行。詳細描述送葬隊伍的行進路線,使讀者彷彿能看到送葬隊伍緩緩移動的場景,進一步營造出哀傷、肅穆的氛圍。
54.
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
-
解析:“旌委鬱於飛飛”,“旌”指旌旗,“委鬱”形容旌旗茂盛的樣子,“飛飛”描繪旌旗隨風飄動,眾多旌旗在風中飄揚,展現出送葬隊伍的龐大。“龍逶遲於步步”,“龍”指靈車上畫的龍,“逶遲”形容緩慢前行,靈車緩緩行進,形象地寫出送葬隊伍緩慢而沉重的步伐,傳達出哀傷的情緒。
55.
鏘楚挽於槐風,喝邊簫於鬆霧
-
解析:“鏘楚挽”指淒楚的輓歌鏘鏘作響,“槐風”指槐樹間的風,在槐樹間的風中傳來淒楚的輓歌。“喝邊簫”指簫聲嗚咽,“鬆霧”鬆樹間的霧氣,在鬆樹間的霧氣中傳出嗚咽的簫聲。通過描寫輓歌和簫聲,以聲音營造出哀傷的氛圍,且“槐風”“鬆霧”的環境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悲涼之感。
56.
涉姑繇而環回,望樂池而顧慕
-
解析:“姑繇”“樂池”可能是送葬途中經過的地點,送葬隊伍經過姑繇時徘徊環繞,望著樂池流露出顧念、愛慕之情。借送葬隊伍在特定地點的徘徊顧慕,表達人們對貴妃的不捨與眷戀,使哀傷之情更加深沉。
57.
嗚呼哀哉
-
解析:此句在送葬場景的描寫後再次出現,強化了送葬過程中所彌漫的哀傷情緒,加深讀者對貴妃離世這一悲劇的感受,也體現出作者難以抑製的悲痛之情,為下文送葬結束及對貴妃最終歸宿的描述做過渡。
58.
晨轀解鳳,曉蓋俄金
-
解析:“晨轀”指清晨的轀輬車,即喪車,“解鳳”可能指喪車上鳳凰裝飾的解除,意味著葬禮結束,喪車的使命完成。“曉蓋”清晨的車蓋,“俄金”很快變成了金色(可能指太陽升起,光照在車蓋上),描繪出葬禮結束,清晨陽光照耀下送葬場景的變化,暗示貴妃即將長眠地下。
59.
山庭寢日,隧路抽陰
-
解析:“山庭”指墓地所在的庭院般的山間之地,“寢日”太陽彷彿在山間墓地沉睡,形容墓地的寧靜與陰森。“隧路”指墓道,“抽陰”墓道中彌漫著陰氣,進一步營造出墓地的陰森氛圍,象征著貴妃從此長眠於黑暗的地下。
60.
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
-
解析:“重扃”指重重關閉的墓門,“閟”關閉,“燈已黯”墓中的燈已經昏暗,“中泉”指黃泉,“寂”寂靜,墓門重重關閉,燈已昏暗,黃泉之下寂靜無聲,彷彿時間在這一刻凝固,突出墓地的死寂,表達出對貴妃離世後長眠地下的哀傷與感慨。
61.
銷神躬於壤末,散靈魄於天潯
-
解析:“銷神躬於壤末”,貴妃的身軀在土壤之下漸漸消逝,“散靈魄於天潯”,她的靈魂飄散到天邊。此句以一種詩意的表達,描繪出貴妃的生命終結,身體與靈魂分離,歸於天地之間,充滿了無奈與哀傷,也為全文畫上了悲痛的句號。
62.
嗚呼哀哉
-
解析:文章結尾處的這聲悲歎,是對宣貴妃一生的哀悼總結,將全文的哀傷之情推至,讓讀者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同時也給人留下無儘的哀思與感慨,餘韻悠長。
……
句譯:
1.
惟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宣貴妃薨
在大明六年夏季四月壬子這一天,宣貴妃逝世。
2.
律穀罷暖,龍鄉輟曉
律穀不再溫暖,龍鄉不再破曉。(傳說中鄒衍吹律能讓律穀變暖,這裡暗示因貴妃離世溫暖不再;“龍鄉”或指帶來祥瑞光明之地,如今不再有破曉之光,象征貴妃去世帶來的巨大影響。)
3.
照車去魏,聯城辭趙
魏國失去了能照亮車子的明珠,趙國失去了價值連城的美玉。(以魏國失去珍貴明珠、趙國失去和氏璧,比喻宣貴妃的離世,突出其無比珍貴。)
4.
皇帝痛掖殿之既闃,悼泉途之已宮
皇帝為掖殿變得寂靜而悲痛,哀悼貴妃已奔赴黃泉、永居墓穴。
5.
巡步簷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
皇帝在走廊踱步,來到種滿蕙草的路上;登上宮殿高台,望向貴妃曾居住的宮殿。
6.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7.
天寵方降,王姬下姻
上天的恩寵剛剛降臨,高貴的女子下嫁入宮。(“王姬”代指宣貴妃,表明她入宮是天作之合,暗示其身份高貴。)
8.
肅雍揆景,陟屺爰臻
她儀態端莊溫和,遵循禮儀規範,對母親充滿思念。(“肅雍”形容儀態,“揆景”指遵循禮儀,“陟屺”出自《詩經》,代指對母親的思念。)
9.
國軫喪淑之傷,家凝霣庇之怨
國家為失去這位賢淑女子而悲痛,家人因失去她的庇護而哀怨。
10.
敢撰德於旗旒,庶圖芳於鐘萬
冒昧地將她的美德撰寫在旌旗之上,希望她的美名能流傳千古。
11.
元丘煙煴,瑤台降芬
她彷彿來自充滿祥瑞之氣的元丘,如瑤台仙子降下芬芳。(以神話之地暗示貴妃出身不凡。)
12.
高唐渫雨,巫山鬱雲
如同高唐觀降下細雨,巫山雲霧繚繞。(化用巫山神女典故,襯托宣貴妃的美麗與超凡氣質。)
13.
誕發蘭儀,光啟玉度
她生來便有蘭花般的儀態,開啟了美玉般的風度。
14.
望月方娥,瞻星比婺
仰望月亮時,她可與嫦娥相比;眺望星星,能與婺女星媲美。
15.
毓德素裡,棲景宸軒
在民間時她培育品德,入宮後居住在宮廷。
16.
處麗絺綌,出懋蘋繁
無論身處何種環境,她都美麗動人,且能勤勉操持家務。(“絺綌”指葛布,代指不同環境;“懋蘋繁”指勤勉操持家務事。)
17.
修詩賁道,稱圖照言
她研習詩歌以修養道德,言行與美好品德相匹配,言語富有光輝。
18.
翼訓姒幄,讚軌堯門
她如太姒般輔助皇帝教導,為皇家生育子女,輔助皇家傳承。(“姒幄”指太姒的帳幄,“堯門”與皇家生育相關。)
19.
陳風緝藻,臨彖分微
她善於運用如《詩經·陳風》般優美的辭藻,能剖析《易經》卦象的微妙之處。
20.
遊藝殫數,撫律窮機
她廣泛涉獵各種技藝,窮儘技藝的道理,深入研究樂律,探究其中的奧秘。
21.
躊躇冬愛,怊悵秋暉
她在冬日滿含仁愛,在秋日因景色而惆悵,情感豐富細膩。
22.
展如之華,實邦之媛
她確實擁有這般的才華容貌,實在是國家傑出的女子。
23.
敬勤顯陽,肅恭崇憲
她在顯陽殿恭敬勤勉,嚴肅恭敬地恪守規矩。(“顯陽”為宮殿名,“崇憲”指崇尚法令或某位尊崇的長輩。)
24.
奉榮維約,承慈以遜
麵對榮耀,她秉持簡約;麵對慈愛,她以謙遜回應。
25.
逮下延和,臨朋違怨
對待下屬,她能帶來和諧;與朋友相處,不產生怨恨。
26.
祚靈集祉,慶藹迎祥
她為宮廷帶來福氣神靈,聚集福祉,吉祥之氣濃鬱,迎來祥瑞。
27.
皇胤璿式,帝女金相
她所生子女成為皇家後代的美玉典範,皇帝女兒在她的影響下有美好的容貌與氣質。
28.
以蕃以牧,燭代輝梁
她生育子女對皇室繁衍和國家治理有重要作用,像燭光一樣照亮朝代,輝映梁棟。
29.
視朔書氛,觀台告祲
每月初一祭告祖廟聽政時記錄的氣象出現異常,觀察天象的高台報告有不祥之氣。(暗示貴妃離世似有天象呼應。)
30.
八頌扃和,六祈輟滲
各種歌頌和諧之聲停止,六種祭祀祈禱儀式也無法阻止悲痛。
31.
衡總滅容,翬翟毀衽
婦女的發飾失去光彩,皇後、貴妃的禮服毀壞。(象征貴妃離世,美好消逝。)
32.
掩采瑤光,收華紫禁
美好的光芒被掩蓋,皇宮收起了光華。(表明貴妃離世,皇宮彷彿失去光彩。)
33.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34.
帷軒夕改,軿輅晨遷
晚上準備好帶有帷幕的喪車,早晨出發。
35.
離宮天邃,彆殿雲縣
離宮高遠深邃,彆殿高掛如在雲端。(形容皇宮宮殿的高遠深邃,襯托貴妃離世後宮殿的空蕩寂寥。)
36.
靈衣虛襲,組帳空煙
為死者準備的衣服無人穿著,華麗的帷帳中空蕩蕩,隻有煙氣繚繞。
37.
巾見餘軸,匣有遺弦
巾箱中能看到剩餘的書卷,匣子中有遺留的琴絃。(通過遺物烘托對貴妃的思念哀傷。)
38.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39.
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
季節變換,衣物更換,白露凝結,一年將儘。
40.
庭樹驚兮中帷響,金釭暖兮玉座寒
庭院中的樹木因秋風驚動,帷帳在風中作響,油燈雖暖,但貴妃的座位透著寒意。
41.
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
貴妃的子女捶胸頓足,身心俱毀,同胞兄弟姐妹也一同悲痛萬分。
42.
仰昊天之莫報,怨凱風之徒攀
仰望蒼天,子女們怨恨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化用《詩經》典故,表達子女的遺憾與哀怨。)
43.
茫昧與善,寂寥餘慶
上天對善良的貴妃似乎模糊不公,隻留下寂靜和難以慰藉的福澤之感。
44.
喪過乎哀,毀實滅性
眾人對貴妃的喪事悲痛過度,哀傷甚至損害身體、失去本性。
45.
世覆衝華,國虛淵令
世間失去了貴妃的美好品德才華,國家因失去她而空虛。
46.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47.
題湊既肅,龜筮既辰
葬禮的槨製莊重肅穆,已選好下葬的時辰。
48.
階撤兩奠,庭引雙輴
台階上撤去祭祀的酒食,庭院中引出兩輛載棺的車子。
49.
維慕維愛,曰子曰身
人們對貴妃充滿愛慕與眷戀,無論是子女還是身邊眾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50.
慟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
皇帝看到與貴妃相關的事物悲痛萬分,諸侯們也因貴妃離世極度悲痛,如同天崩。
51.
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送葬隊伍帶著彰顯貴妃高貴身份的儀仗離開京城郊外,依照特殊的禮儀規製離開城門。
52.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53.
經建春而右轉,循閭闔而徑度
送葬隊伍經過建春門後向右轉,沿著閭闔門徑直前行。
54.
旌委鬱於飛飛,龍逶遲於步步
眾多旌旗在風中茂盛地飄揚,靈車緩慢前行。
55.
鏘楚挽於槐風,喝邊簫於鬆霧
槐樹間的風中傳來淒楚的輓歌,鬆樹間的霧氣中傳出嗚咽的簫聲。
56.
涉姑繇而環回,望樂池而顧慕
送葬隊伍經過姑繇時徘徊環繞,望著樂池流露出顧念、愛慕之情。
57.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58.
晨轀解鳳,曉蓋俄金
清晨的轀輬車(喪車)鳳凰裝飾解除,清晨的車蓋很快被陽光照成金色。
59.
山庭寢日,隧路抽陰
墓地所在的山間之地太陽彷彿沉睡,墓道中彌漫著陰氣。
60.
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
墓門重重關閉,燈已昏暗,黃泉之下寂靜無聲,彷彿夜深。
61.
銷神躬於壤末,散靈魄於天潯
貴妃的身軀在土壤之下漸漸消逝,靈魂飄散到天邊。
62.
嗚呼哀哉
唉,悲痛啊!
……
全譯:
大明六年夏四月壬子日,宣貴妃與世長辭。律穀彷彿不再溫暖,龍鄉似乎不再破曉。就像魏國失去了照車的明珠,趙國告彆了價值連城的美玉。皇帝為掖殿從此空寂而痛心,為貴妃已赴黃泉永居墓穴而悲悼。他在走廊間徘徊,行至種滿蕙草的小徑;登上宮殿的高台,遙望著貴妃曾住的椒風殿。嗚呼,實在哀傷啊!
上天的恩寵剛剛降臨,尊貴的女子下嫁入宮。她儀態端莊溫和,遵循禮儀規範,對母親滿懷思念。國家為失去這樣賢淑的女子而傷痛,家族因失去她的庇護而哀怨。我冒昧地將她的美德書寫在旌旗之上,期望她的芳名能千古流傳。辭文如下:
她彷彿自煙霧繚繞的仙山元丘而來,如瑤台仙子般降下芬芳。又似高唐觀的渫雨,巫山的鬱雲般美麗神秘。她天生便具如蘭花般的儀態,展現出美玉般的風度。仰望明月,她可與嫦娥媲美;眺望星辰,能與婺女星相較。在民間時,她便注重品德修養,入宮後居於宮殿之中。無論身處何種環境,皆美麗動人,且能勤勉操持家務。她研習詩歌以修養道德,言行與美好品德相符,言語富有光輝。她如太姒般在宮中輔助教導,又似堯母門的賢妃助力皇家傳承。她擅長運用如《詩經·陳風》般優美的辭藻,能剖析《易經》卦象的微妙之處。她廣泛涉獵各種技藝,窮儘技藝的道理,深入研究樂律,探究其中的奧秘。她在冬日充滿仁愛,在秋日因景惆悵,情感豐富細膩。她確實擁有這般出眾的才華與容貌,實在是國家傑出的女子。
在顯陽殿中,她恭敬勤勉,嚴肅恭敬地恪守宮廷規矩。麵對榮耀,她秉持簡約;承受慈愛,她以謙遜回應。對待下屬,能使關係和諧;與朋友相處,不生怨恨。她為宮廷帶來福氣祥瑞,吉祥之氣濃鬱。她所生子女成為皇家後代的美玉典範,皇帝女兒在她的影響下擁有美好的容貌與氣質。她生育子女,對皇室繁衍和國家治理意義重大,如同燭光般照亮朝代、輝映棟梁。然而,如今每月初一祭告祖廟聽政時記錄的氣象出現異常,觀察天象的高台報告有不祥之氣。各種歌頌和諧之聲已然停止,六種祭祀祈禱儀式也無法阻止這悲痛。婦女的發飾失去光彩,皇後、貴妃的禮服似已毀壞。美好的光芒被掩蓋,皇宮彷彿收起了光華。嗚呼,實在哀傷啊!
夜晚準備好帶有帷幕的喪車,清晨便啟程。離宮顯得高遠深邃,彆殿高掛如在雲端。為貴妃準備的靈衣無人穿著,華麗的帷帳中空蕩蕩,隻剩煙氣繚繞。巾箱中可見剩餘的書卷,匣子中有遺留的琴絃。嗚呼,實在哀傷啊!
隨著季節變換,衣物更替,白露凝結,一年將儘。庭院中的樹木在秋風中驚動,帷帳隨風作響,油燈雖暖,但貴妃的座位卻透著寒意。貴妃的子女捶胸頓足,身心俱毀,同胞兄弟姐妹也一同悲痛萬分。他們仰望蒼天,怨恨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上天對如此善良的貴妃似乎模糊不公,隻留下寂靜和難以慰藉的福澤之感。眾人對貴妃的喪事悲痛過度,哀傷甚至損害身體、失去本性。世間失去了貴妃的美好品德才華,國家也因失去她而空虛。嗚呼,實在哀傷啊!
葬禮的槨製莊重肅穆,已選好下葬的良辰。台階上撤去祭祀的酒食,庭院中引出兩輛載棺的車子。人們對貴妃滿是愛慕與眷戀,無論是子女還是身邊眾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皇帝看到與貴妃相關的事物悲痛萬分,諸侯們也因貴妃離世極度悲痛,如同天崩。送葬隊伍帶著彰顯貴妃高貴身份的儀仗離開京城郊外,依照特殊的禮儀規製離開城門。嗚呼,實在哀傷啊!
送葬隊伍經過建春門後右轉,沿著閭闔門徑直前行。眾多旌旗在風中茂盛地飄揚,靈車緩緩移動。槐樹間的風中傳來淒楚的輓歌,鬆樹間的霧氣中傳出嗚咽的簫聲。送葬隊伍經過姑繇時徘徊環繞,望著樂池流露出顧念、愛慕之情。嗚呼,實在哀傷啊!
清晨,轀輬車(喪車)上鳳凰裝飾解除,車蓋很快被陽光照成金色。墓地所在的山間之地太陽彷彿沉睡,墓道中彌漫著陰氣。墓門重重關閉,燈已昏暗,黃泉之下寂靜無聲,彷彿夜深。貴妃的身軀在土壤之下漸漸消逝,靈魂飄散到天邊。嗚呼,實在哀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