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詩詞一萬首 > 第431章 謝朓《和王長史臥病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詩詞一萬首 第431章 謝朓《和王長史臥病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和王長史臥病詩

謝朓

崥岫款崇崖,派彆朝洪河。

兔園文雅盛,章台冠蓋多。

淵襟眷睿嶽,燮讚動氓歌。

顧影慚騑服,載筆旅江沱。

縞衣分可獻,琴言曖已和。

青皋向還色,春潤視生波。

岩垂變好鳥,鬆上改陳蘿。

日與歲眇邈,歸恨積蹉跎。

願緝吳山杜,寧袂楚池荷。

清風豈孤劭,功遂懷曾阿。

勿藥良有暢,荏苒芳未過。

幸留清尊味,言藉故田莎。

……

賞析:

《和王長史臥病詩》是謝朓酬和之作,詩中不僅展現了對王長史的讚美與關懷,還融入自身感慨,情感真摯深沉,藝術表現獨具特色。

一、開篇起興,彰顯氣象

“崥岫款崇崖,派彆朝洪河。”詩的開篇描繪了山邊峰巒連綿,連線著高聳山崖,河流分支奔騰彙入大河的壯闊景象。這兩句以宏大的自然景觀起興,營造出雄渾開闊的意境,為全詩奠定了高遠的基調。一方麵,借山川的雄偉壯闊暗示王長史不凡的氣質與地位;另一方麵,也為後文的敘述與抒情營造了一種磅礴大氣的氛圍,使詩歌一開始就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用典寄意,讚美賢才

“兔園文雅盛,章台冠蓋多。淵襟眷睿嶽,燮讚動氓歌。”詩人連用典故,以“兔園文雅盛”喻指王長史所處之地人才濟濟、文雅之風盛行,如西漢梁孝王兔園般,眾多文人雅士彙聚;“章台冠蓋多”則描繪其周圍達官顯貴雲集,像章台那樣繁華熱鬨,凸顯王長史社交圈子的不凡。“淵襟眷睿嶽”讚揚王長史有深沉廣闊的胸懷,心係國家社稷(以“睿嶽”象征);“燮讚動氓歌”表明他輔佐君主的功績卓著,深得百姓歌頌,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德才兼備、深受愛戴的賢能之士形象,表達出詩人對王長史的敬佩與讚美之情。

三、自慚與漂泊,對比寄情

“顧影慚騑服,載筆旅江沱。”詩人筆鋒一轉,由對王長史的讚美轉為自敘。看著自己的身影,因身處如騑馬般的侍從之位而感到慚愧,隻能攜筆在江沱之地漂泊。這裡將自己的卑微與漂泊和王長史的顯達與功績形成鮮明對比,既表達出詩人對自身處境的不滿與無奈,又通過這種對比,更加突出王長史的卓越,同時也暗示了自己渴望有所作為、擺脫現狀的心情。

四、景語情語,時光與歸思

“縞衣分可獻,琴言曖已和。青皋向還色,春潤視生波。岩垂變好鳥,鬆上改陳蘿。日與歲眇邈,歸恨積蹉跎。”詩人先表達願獻上微薄縞衣,琴音也和暖,傳達出對王長史的關懷。隨後描繪春天的景色,青色水澤恢複生機,水麵泛起清波,山岩邊飛鳥變換,鬆樹上藤蘿更新,展現出春日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美好的時光流逝中,詩人卻感慨日子和歲月漸遠,回鄉的遺憾在蹉跎中不斷累積。以樂景寫哀情,明媚的春光更襯托出詩人內心歸思的濃烈與因漂泊而無法實現歸鄉願望的痛苦,情景交融,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五、托物言誌,嚮往歸隱

“願緝吳山杜,寧袂楚池荷。清風豈孤劭,功遂懷曾阿。”詩人借采集吳山杜若、用楚池荷葉做衣袂,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如同古代隱士以香草美物自比,象征自己對高潔品質的追求。“清風豈孤劭,功遂懷曾阿”則進一步表明,清風並非獨自美好,功成名就後應回歸山林,體現出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暗示王長史在適當時候也可放下世俗事務,享受歸隱之樂,深化了詩歌的主題。

六、關懷勸勉,溫暖寄情

“勿藥良有暢,荏苒芳未過。幸留清尊味,言藉故田莎。”詩的結尾,詩人對臥病的王長史表達關懷與勸勉。希望他不用藥也能身心舒暢,雖然時光荏苒,但芳華未逝,要保持樂觀。還希望能留住清酒的美味,藉故鄉田野的莎草來慰藉心靈,暗示王長史應珍惜時光,享受生活,以平和的心態養病。這幾句體現出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使詩歌在情感上更加溫暖動人,給全詩增添了溫馨的氛圍。

七、藝術特色

1.

起興與用典巧妙結合:開篇以宏大的自然景觀起興,為詩歌奠定雄渾基調;中間用“兔園”“章台”等典故,豐富詩歌文化內涵,生動地刻畫人物形象,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與感染力。

2.

對比與襯托鮮明:將自己的卑微漂泊與王長史的顯達功績對比,以春日美景襯托自己的歸思之愁,使情感表達更加深刻強烈,突出詩歌的主題。

3.

情景交融渾然天成:對春日景色的描寫細膩入微,融入歸思、嚮往歸隱等情感,景中有情,情因景生,情景交融,營造出悠遠的意境,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

解析:

1.

崥岫款崇崖,派彆朝洪河

-

解析:

“崥岫”指山邊的峰巒,“款”有連線之意,“崇崖”即高聳的山崖,描繪出山巒連綿,與高聳的山崖相互連線,展現出山嶽的雄偉壯闊。“派彆”表示河流分支,“朝”體現出水流的方向,指向“洪河”即大河,描繪出一幅河流奔騰、分支彙聚的動態畫麵。此句從大處著筆,勾勒出宏大的自然景觀,為全詩營造出一種雄渾開闊的背景氛圍,暗示王長史所處環境或其自身氣質如山川般不凡,為下文對人物及情感的表達做鋪墊。

2.

兔園文雅盛,章台冠蓋多

-

解析:

“兔園”是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園林,梁孝王好賓客,許多文人雅士如枚乘、司馬相如等常在此雅集,吟詩作賦,故而此處“兔園文雅盛”以兔園來比喻王長史身邊文雅之風盛行,人才彙聚。“章台”在古代是繁華之地,常為達官顯貴雲集之處,“冠蓋多”形象地描繪出章台那裡官員的冠服和車蓋眾多,一派熱鬨繁華景象,用來暗示王長史交遊廣泛,周圍皆是有地位、有聲望之人。這兩句通過典故,從文化氛圍和社交層麵展現出王長史所處環境的優越以及他自身的影響力。

3.

淵襟眷睿嶽,燮讚動氓歌

-

解析:

“淵襟”形容王長史有深沉、廣闊的胸懷,“眷”為眷顧之意,“睿嶽”可理解為象征著國家、社稷,寓意王長史心係國家大事,有著高遠的誌向和對國家的深切關懷。“燮讚”意為輔佐、協助,表明王長史在朝廷中發揮著重要的輔佐作用,“動氓歌”說明他的功績卓著,深得百姓的歌頌和愛戴。此句從內在品德和外在功績兩方麵高度讚揚了王長史的賢能,展現出他的不凡形象。

4.

顧影慚騑服,載筆旅江沱

-

解析:

“顧影”描繪詩人看著自己的身影,流露出自我審視的意味。“慚”體現出慚愧之情,“騑服”原指古代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這裡比喻詩人處於侍從的地位,詩人因自己身處這樣相對卑微的位置而感到慚愧。“載筆”指攜帶筆,表明詩人以文為業,“旅江沱”說明詩人漂泊在江沱之地,點明瞭自己漂泊的處境。此句與前文對王長史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既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境遇的不滿與無奈,又側麵烘托出王長史的顯達。

5.

縞衣分可獻,琴言曖已和

-

解析:

“縞衣”指白色的衣服,這裡可理解為詩人所能獻上的微薄之物,表達出詩人願意向王長史獻上自己的心意。“琴言”指琴音,“曖已和”描繪出琴音和暖,給人一種溫馨、和諧的感覺,暗示詩人希望以這種溫暖和諧的方式來慰藉臥病的王長史,傳達出對友人的關懷之情。

6.

青皋向還色,春潤視生波

-

解析:

“青皋”指青色的水澤,“向還色”描繪出隨著春天的到來,水澤逐漸恢複生機,呈現出原本的青色,展現出春天萬物複蘇的跡象。“春潤”體現春天的潤澤,“視生波”寫在春天潤澤的作用下,水麵泛起清波,細膩地描繪出春天裡水澤的動態美,從視覺角度展現出春天的活力與生機,為下文抒發情感營造出美好的氛圍。

7.

岩垂變好鳥,鬆上改陳蘿

-

解析:

“岩垂”指山岩邊,“變好鳥”說明山岩邊的鳥兒種類或狀態隨著春天的到來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更美好的鳥兒,給人以煥然一新之感。“鬆上”即鬆樹枝乾上,“改陳蘿”描繪出鬆樹上陳舊的藤蘿被新的藤蘿所替代,展現出鬆樹在春天裡的更新變化。這兩句從山間的鳥和鬆樹的藤蘿兩個細節入手,進一步渲染春天萬物更新、充滿生機的氛圍,暗示時光的流轉。

8.

日與歲眇邈,歸恨積蹉跎

-

解析:

“日與歲”指代日子和歲月,“眇邈”形容時間漸漸遙遠,表明隨著時間的流逝,日子和歲月不斷向前推進。“歸恨”體現詩人渴望回歸家鄉卻未能實現的遺憾之情,“積蹉跎”則說明這種遺憾在日複一日的蹉跎歲月中不斷累積。此句借時光的流逝,抒發詩人因長期漂泊而無法歸鄉的痛苦與無奈,將情感推向一個**。

9.

願緝吳山杜,寧袂楚池荷

-

解析:

“緝”有采集之意,“吳山杜”指吳山的杜若,“袂”本指衣袖,這裡用作動詞,可理解為用……做衣袖,“楚池荷”即楚地池塘的荷葉。詩人在這裡運用比興手法,以采集吳山杜若、用楚池荷葉做衣袂,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在古代文化中,杜若和荷葉都象征著高潔的品質,詩人藉此表明自己對高潔、自由的歸隱生活的追求。

10.

清風豈孤劭,功遂懷曾阿

-

解析:

“清風”常被用來象征高尚的品德或高潔的生活境界,“孤劭”表示獨自美好。“清風豈孤劭”意思是清風並非獨自美好,寓意美好的事物不應隻存在於遠離塵世之處。“功遂”指功成名就,“懷曾阿”中“曾阿”即層巒疊嶂的山穀,表達在功成名就之後,應懷戀山林,回歸自然。此句進一步深化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委婉地勸誡王長史在適當的時候也可放下世俗事務,享受寧靜的歸隱生活。

11.

勿藥良有暢,荏苒芳未過

-

解析:

“勿藥”表示不用藥,“良有暢”希望王長史即便不用藥也能身心舒暢,體現出詩人對臥病的王長史的關懷與祝願,希望他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荏苒”形容時光漸漸流逝,“芳未過”指美好的芳華還沒有過去,安慰王長史雖然時光在流逝,但他依然處於美好的階段,不要因疾病而過於憂慮,鼓勵他以樂觀的心態麵對生活。

12.

幸留清尊味,言藉故田莎

-

解析:

“幸留”表達希望能夠留住,“清尊味”指清酒的美味,這裡以清酒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希望王長史能留住生活中的美好滋味。“言藉”可理解為說起來憑借,“故田莎”指故鄉田野的莎草,寓意即便在困境中,也可藉助對故鄉田野的回憶來慰藉心靈,傳達出一種對平靜、質樸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暗示王長史應珍惜當下,以平和的心態養病,體現出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誼。

……

句譯:

1.

崥岫款崇崖,派彆朝洪河

山邊的峰巒連線著高聳的山崖,河流分支奔騰著湧向大河。

2.

兔園文雅盛,章台冠蓋多

兔園之中文雅的氛圍極為濃鬱,章台之上冠蓋雲集熱鬨非凡。

3.

淵襟眷睿嶽,燮讚動氓歌

您擁有深邃廣闊的胸懷,心係國家社稷,您輔佐君主的功績,使得百姓為之歌頌。

4.

顧影慚騑服,載筆旅江沱

看著自己的身影,因身為侍從之臣而深感慚愧,隻能攜帶筆墨在江沱之地漂泊。

5.

縞衣分可獻,琴言曖已和

我微薄的心意如同這縞衣,尚可獻上,琴音也變得溫暖而和諧。

6.

青皋向還色,春潤視生波

青色的水澤逐漸恢複了往日的色澤,春日的潤澤讓水麵泛起粼粼波光。

7.

岩垂變好鳥,鬆上改陳蘿

山岩邊換上了可愛的鳥兒,鬆樹枝上陳舊的藤蘿也已更新。

8.

日與歲眇邈,歸恨積蹉跎

日子與歲月漸漸遠去,回鄉的遺憾在虛度的光陰中不斷累積。

9.

願緝吳山杜,寧袂楚池荷

我希望能采集吳山的杜若,寧願用楚池的荷葉裁製衣袖。

10.

清風豈孤劭,功遂懷曾阿

清風的美好並非獨自存在,功成名就後應心懷那層巒疊嶂的山林。

11.

勿藥良有暢,荏苒芳未過

希望您即便不用藥,也能身心舒暢,時光雖漸漸流逝,但美好的芳華並未過去。

12.

幸留清尊味,言藉故田莎

希望能留存清酒的美味,這讓我想起要憑藉故鄉田野的莎草來慰藉心靈。

……

全譯:

山邊峰巒連綿,與高聳的山崖相連,河流分支縱橫,奔騰著湧向大河。

此地如兔園般,充滿文雅的氣息,又似章台一樣,達官顯貴雲集。

您心懷天下,眷顧著國家社稷,輔佐君主的功績,引得百姓歌頌。

我看著自己的身影,為侍從之位慚愧,隻能攜筆在江沱一帶漂泊。

我願獻上微薄的縞衣聊表心意,琴音也變得和暖慰藉您的心靈。

青色水澤逐漸恢複往日的色澤,春日潤澤讓水麵泛起層層波光。

山岩邊鳥兒變換,鳴聲悅耳,鬆樹上藤蘿更替,煥然一新。

日子和歲月漸行漸遠,回鄉的遺憾在蹉跎中越積越深。

我渴望采集吳山的杜若,寧願用楚池荷葉製作衣袂。

清風的美好並非獨存,功成名就後應嚮往那山巒。

希望您不用藥也身心舒暢,時光雖逝,但芳華依舊未減。

願能留存清酒的香醇美味,藉故鄉田野的莎草慰藉心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