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一萬首 第684章 柳惲《長門怨》
長門怨
柳惲
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
秋風動桂樹,流月搖輕陰。
綺簷清露溽,網戶思蟲吟。
歎息下蘭閣,含愁奏雅琴。
何由鳴曉佩,複得抱宵衾。
無複金屋念,豈照長門心。
……
賞析:
《長門怨》是柳惲代被廢黜幽居長門宮的陳皇後抒發哀怨之作,借景抒情與心理刻畫交融,深刻展現了主人公的悲慘境遇與複雜情感。
一、意境營造
1.
寂靜深宮,氛圍淒清:
“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開篇營造出長門宮夜晚的死寂氛圍。玉壺滴漏聲悄然,暗示時間緩慢流逝,深宮之門重重疊疊,深邃幽閉,勾勒出陳皇後所處環境的隔絕與壓抑,為全詩奠定了淒涼哀傷的基調。
2.
秋夜之景,烘托愁緒:
“秋風動桂樹,流月搖輕陰”描繪了秋風拂桂樹,月光下樹影搖曳的秋夜景象。秋風添悲涼,流動月光與搖曳樹影更顯清冷孤寂,自然之景烘托出主人公內心的惆悵與不安。
“綺簷清露溽,網戶思蟲吟”進一步渲染氛圍,屋簷清露潮濕,暗示環境陰冷,門窗外秋蟲低吟,以蟲聲襯寂靜,強化了主人公的孤獨與思念。
二、情感表達
1.
動作心理,儘顯哀怨:
“歎息下蘭閣,含愁奏雅琴”,“歎息”“含愁”直接刻畫主人公的神態與情緒,走下蘭閣、彈奏雅琴的動作,意在借琴音抒愁緒。
“何由鳴曉佩,複得抱宵衾”,通過對往昔與皇帝相處場景的懷念,直白道出渴望重獲皇帝寵幸的心理,與當下冷宮生活形成強烈反差,凸顯哀怨。
2.
怨懟之情,直擊人心:
“無複金屋念,豈照長門心”將主人公的怨懟推向**。“金屋藏嬌”典故,點明皇帝昔日承諾已忘,如今怎會體諒其長門宮的傷心,深刻揭示被棄女子的痛苦與絕望。
三、藝術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詩多處借景烘托情感,深宮秋夜之景,從寂靜宮門到秋風桂樹、清露蟲吟,皆融入主人公愁緒,景為情設,情因景濃,使情感表達含蓄深沉。
2.
用詞精準,生動傳情:
“愔愔”“重且深”“搖輕陰”“溽”等詞,精準描繪環境狀態,生動傳達氛圍。
“歎息”“含愁”“何由”“豈照”等詞,細膩刻畫心理與情感,增強詩歌感染力。
3.
用典自然,深化主題:“金屋”典故運用自然,與長門宮現狀對照,既點明主人公身份經曆,又深化了女子被棄哀怨的主題,使詩歌內涵更豐富。
……
解析:
1.
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
-
解析:“玉壺”指代漏壺,是古代的計時工具。“愔愔”形容寂靜無聲,描繪出在漫長的夜晚,玉壺滴漏聲悄然無息,襯托出長門宮中夜晚萬籟俱寂的氛圍。“應門”指宮殿的正門,“重且深”強調宮門重重疊疊,深邃無比。這兩句通過對長門宮夜間寂靜環境以及宮門幽深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壓抑、隔絕的氛圍,暗示了陳皇後被幽閉於此的孤獨與寂寞,為全詩定下了淒涼的基調。
2.
秋風動桂樹,流月搖輕陰
-
解析:“秋風”點明時節,在古典詩詞中,秋風常帶來蕭瑟、淒涼之感。秋風輕輕吹拂,使得桂樹的枝葉微微晃動。“流月”指流動的月光,彷彿月亮在夜空中緩緩移動,月光灑下,桂樹的影子也隨之輕輕搖曳。這裡描繪出一幅動態的秋夜圖景,秋風、桂樹、流月、輕陰等意象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清幽、冷寂的氛圍。同時,這種寧靜中略帶淒涼的景象,也襯托出陳皇後內心的惆悵與孤獨。
3.
綺簷清露溽,網戶思蟲吟
-
解析:“綺簷”指裝飾華麗的屋簷,“清露”即清冷的露水,“溽”表示濕潤。在這樣的秋夜,華麗的屋簷下掛滿了清冷且潮濕的露珠,描繪出長門宮環境的陰冷與潮濕。“網戶”指刻有網狀方格的門窗,門外傳來秋蟲思念般的低吟。“思蟲吟”一語雙關,既實指秋蟲的鳴叫,又象征著陳皇後內心如秋蟲般的思念與哀怨。這兩句通過對長門宮屋簷、露水以及秋蟲鳴叫等細節描寫,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進一步渲染了淒涼、孤寂的氛圍,烘托出陳皇後內心的愁苦。
4.
歎息下蘭閣,含愁奏雅琴
-
解析:“歎息”一詞直接表現出陳皇後內心的無奈與哀傷,她滿懷憂愁地走下“蘭閣”,“蘭閣”通常指代華麗的樓閣,此處暗示陳皇後曾經的尊貴身份。然而此刻,她隻能帶著滿心的愁緒彈奏雅琴,試圖通過琴音來抒發內心的痛苦。“奏雅琴”這一行為,一方麵體現出她的高雅素養,另一方麵也反映出在長門宮中她隻能借琴音排遣寂寞與哀怨的無奈處境。
5.
何由鳴曉佩,複得抱宵衾
-
解析:“鳴曉佩”指清晨身上佩戴的玉佩發出清脆聲響,在古代,這常伴隨著宮廷中的活動,暗示皇帝的臨幸。“抱宵衾”則描繪了與皇帝同床共枕的情景。這兩句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陳皇後對往昔與皇帝相處美好生活的懷念,以及對重新獲得皇帝寵幸的渴望。她不禁自問,怎樣才能再次讓玉佩在清晨鳴響,又能重新與皇帝同衾共枕呢?這種對過去恩寵的嚮往與當下冷宮生活的殘酷現實形成鮮明對比,深刻地揭示了她內心的痛苦與無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6.
無複金屋念,豈照長門心
-
解析:“金屋念”運用了“金屋藏嬌”的典故,漢武帝幼時曾承諾若得阿嬌為妻,便造金屋藏之,這裡指代皇帝曾經對陳皇後的寵愛。而如今,“無複金屋念”表明皇帝早已忘卻了昔日的承諾與寵愛。“長門心”指陳皇後在長門宮中所遭受的痛苦和哀怨。這兩句詩直抒胸臆,表達了陳皇後對皇帝薄情寡義的怨恨,她深知皇帝已不再念及舊情,又怎會理解她在長門宮中的傷心與哀怨呢?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主題,將陳皇後被遺棄後的悲憤與絕望之情推向了繁體。
……
句譯:
1.
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玉壺滴漏在夜裡悄然無聲,宮殿的正門重重疊疊,深邃幽深。
2.
秋風動桂樹,流月搖輕陰:秋風輕輕吹動桂樹的枝葉,流動的月光搖曳著桂樹淡淡的陰影。
3.
綺簷清露溽,網戶思蟲吟:華麗的屋簷下,清冷的露水濃重潮濕,刻有網狀方格的門窗外,思唸的秋蟲在低聲吟唱。
4.
歎息下蘭閣,含愁奏雅琴:滿懷歎息走下華麗的樓閣,帶著憂愁彈奏起高雅的琴曲。
5.
何由鳴曉佩,複得抱宵衾:怎樣才能再次讓清晨的玉佩鳴響(指得到皇帝召見),又能重新與皇帝共眠同衾。
6.
無複金屋念,豈照長門心:(皇帝)再也沒有了金屋藏嬌的那份情意,又哪裡能理解我在長門宮的傷心。
……
全譯:
漏壺在夜裡悄然無聲地滴著水,宮殿的正門重重疊疊,顯得格外深邃。
秋風輕輕吹拂,使桂樹的枝葉沙沙作響,流動的月光灑下,桂樹的影子也隨之輕輕搖曳。
華麗的屋簷下,清冷的露水濃重而潮濕,刻有網狀方格的門窗外,秋蟲彷彿懷著思念之情在低聲吟唱。
滿懷歎息地走下華麗的樓閣,帶著無儘的憂愁彈奏起高雅的琴曲。
怎樣才能再次讓清晨身上佩戴的玉佩發出清脆的響聲(指重新得到皇帝的召見),又能重新與皇帝同床共枕呢?
(皇帝)再也沒有了當初金屋藏嬌的情意,又哪裡能理解我在長門宮中的傷心哀怨呢?
喜歡詩詞一萬首請大家收藏:()詩詞一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