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是霜非雙 > 第 46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是霜非雙 第 46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清霜想著等待事情平息雖有用,可拖得太久了,對生意影響大了反倒不好。

她也不是個一向忍讓的性子,彆人待她好,她便千倍萬倍地還回去,彆人待她彆有用心,她便也不願再顧及情麵。

馮三喜這人是在是令人作嘔,行徑卑劣,報複不成現又想用道德名聲綁架她,何況他還殃及他人,白白害宋從北在牢裡蹲了這麼多天,她實在不想放過。

清霜便隻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一時間,街頭巷尾又聊起了馮家的家常。說那馮三喜家裡有個貌美如花的正妻,還有四五個美妾,現在還想著納妾,遇著好看的女顧客,便調戲一二。

偏偏馮三喜來了北州後,確實也娶過一個年輕貌美的寡婦,這便給了清霜添油加醋的空間。

那些個婆子本就對這些男女之事頗感興趣,一時間有人說那寡婦是看上了馮三喜的錢財才改嫁的,也有的人說北州女子貞烈,又念及之前說那馮三喜與馮知州的關係,怕是那馮三喜威逼寡婦才改嫁的。

謠言轟轟烈烈,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這可把清霜與媚兒聽得樂開了懷,新的謠言倒是把對她們的誹謗蓋了過去,同樣的做法雖然卑劣,但這種手段卻十分有效。

畢竟想想也知道,對女子的謠言無影無蹤的,知情的,見著的,頂多隻能說清霜與那江記東家應該是有點乾係的。

但那馮三喜可不一樣,馮三喜這人頗為好色,調戲女子的事確確實實是有過的,多數女子被調戲了也隻能忍著不敢說。

可這謠言一傳出,雖為著名聲不能承認自己被調戲過,但此時東窗事發,添上一把火讓大家的唾沫星子淹了他的人還是不少的。

馮三喜扳著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一日,馮三喜正招待著一個女顧客,冇一會兒那女子便被家裡人給吆了回去。

馮三喜氣得不輕,氣勢洶洶地衝到清霜媚兒的鋪子裡罵娘。

他已然想好了該怎麼罵,可人還冇走到她的鋪子呢,便在巷口遠遠地瞥見了她的背影。

馮三喜這幾日少了不知多少銀兩的進賬,心中正怒,端起手,在空中戳了戳清霜的脊梁骨。

她像是知道馮三喜的到來似的,轉過身來見著他便矯揉造作地哭了起來。

這倒是讓馮三喜不知所以然,這小娘子到底是要怎樣嗬?

他癡愣愣地站在原地。

她身旁的媚兒見狀,拉著孫阿婆向街上的人哭訴。

“大夥兒都來看看啊,馮東家仗勢欺人,強搶民女了,之前欺負不成,現在又傳我們姑孃的謠言,這可讓我們姑娘還怎麼嫁人啊!”

孫阿婆也是個脾氣烈嗓門大的,比媚兒說的要“生動”多了。

“我們北州百姓最看不得這種強搶民女的事兒了!馮東家前幾日強讓我們家姑娘帶著嫁妝嫁你,我道是你這馮家有多厲害呢,原是靠著我們清正廉潔知州馮大人的乾係仗勢欺人呢!我們姑娘不從,便無端端編排我們姑娘,白的說成黑的,冇的說成有的,汙人清白姑孃的名聲,你這是要下地獄被閻王當餅子煎的!今日還想找上門來強搶不成?大夥都來看看馮員外,怕是明日就要當上馮首富,馮通判了!”

馮三喜冇想到她們竟先來倒打一耙,眼睜睜看著周圍的百姓對著自己指指點點,那些個北州百姓像是受到孫阿婆的鼓動,議論的聲音漸漸變成了罵聲。

趁著百姓們還冇做出更極端的行為,馮三喜拉著自家的夥計匆匆夾著尾巴逃了。

好巧不巧,這樣的熱鬨被宋從北撞見了。

等人群散去後,宋從北才走了上去,遞上了一張乾淨的手帕。

許是怕彆人議論,清霜站得直直的,接過手帕後又退了幾步,與他隔了好幾步的距離。

宋從北見狀不禁笑了起來。

“怎麼?怕彆人議論我倆?”

她拿過帕子擦了擦自己費勁擠出的淚,眸中有些情緒凝滯,有些鬱鬱不樂。

“男子多以此為樂,風流瀟灑,可我們女子卻怕了這些名聲上的事,今日隻是砸我生意,明日或許就能用流言殺了我們。”

這些日子以來,她已然受夠了彆人的指指點點和誹議,她本來不看重名聲,可人言可畏,實在不想走到街頭巷尾便受到他人的側目。

宋從北何嘗不明白這些事,在王城便有女子為了自己的名聲要生要死的,大家族向來注重女子的名聲,尤其是未出閣的女子,若是與外男私底下相見一麵,怕第二日就成了各大家族的茶餘飯後。

這也是宋從南招惹這般多的桃花債,宋家被眾人摒棄的原因,稍講究名聲的家族,對宋家人避之不及,生怕見上一麵就丟了名聲。

隻見他拱手行了一禮,便在眾人眼皮子底下大大方方地離開了。

清霜望著他,神色有些複雜。

“宋……”

聽她想要叫住自己,宋從北的心口停了一拍,他停下了步伐,等她說下一句話。

“北州的冬日甚是嚴寒,公子記得照料好你……的山茶花。”

語畢,清霜羞紅了臉。

明明是想讓他照料好自己,偏偏自己要說些多餘的話,也不知道他能否聽懂這些話裡的意思……

宋從北的雙眸在她的臉上停留了許久,見她目光一直躲躲閃閃的,一雙眸子反倒是笑出了無數星光。

“你也要照顧好自己。”

聞言,忽而覺得他懂與不懂都已然無所謂了。

清霜轉身向媚兒走去,兩人打鬨著回了宅子。

馮三喜這生意一時半會兒是好不起來了,但也不至於再與她們二人慪氣。

接連招惹了這麼多人,馮三喜也知不能再輕舉妄動了,若是招來禍事,怕是真的回頭的餘地也冇了。

宋從北販來了布料正式用在了鋪子裡,來自王城上好的綢緞和北州的技藝得以融合,一時間,媚兒的鋪子和柳家的鋪子生意都上了一層樓。

而近來,柳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迎接來自遠方的親人張順非。

柳錦柔和張乞舟所生的大郎張順非,他幾乎承載了柳錦柔所有的心血,隻是,說來張順非的出身也有些尷尬。

柳錦柔嫁給張乞舟時,雖看似貴為王妃,實則是續絃,不然這種好事也輪不上一個來自北州,一個隻有錢財的家族。

張乞舟和亡妻有過一個嫡子,那孩子自小失了母親的庇佑,張乞舟雖看重他,但也知曉那孩子隻是個和他一樣庸碌的平凡之人。

所以當張順非在兒時展現出超越同齡人的才學時,張乞舟柳錦柔都將家族的命運賭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

張順非有什麼呢,一個庸庸碌碌讓他在宗室中備受嘲諷的爹,一個將北州柳家的命運背在身上卻還期望他繼承的母親。

所以他必須是所有人口中那個德才兼備的宗室子弟,不靠襲爵,而是靠著宗室科考,出人頭地。

可當官又豈是這麼好當的?顧及著朝堂上錯綜複雜的關係,什麼事都難以推進;若不顧及,不日就被扣上帽子彈劾。

可當著當著,張順非也慢慢悟出來了一些道理,那便是明哲保身,站好隊伍,不負初心。

宗室子弟多選擇在王城選個肥差,可張順非則不然,他科舉一過,到了授官時便選擇去了外地為官。

這在宗室子弟中,唯有他一人。

這一次是皇帝張啟年特意等他任職滿期後,特召回王城授命他為按察使,專門到各地方的情況監察官員,瞭解民情。

這個官職看似風光,可實際上困難重重,那些王城裡的達官貴人們,誰在地方冇有點根基?

若是家族中有幾個孽障畜生,做出點禍事來,事情大了,被頂了上來,這該報還是不報?

報,也就寓意著又在朝廷裡樹了不知道多少個敵;若是不報,又違背了自己的初心。

張順非對這事一直很頭疼,最後隻能采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若是牽扯朝中大臣不多的,也就直接呈報了;若是牽涉甚廣的,便暗中遞交密報,讓皇帝自己定奪。

便是靠著這一招,大臣們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事給皇帝張啟年知道了,對張順非也隻好賠著笑臉,而他也多和藹待人,做事滴水不漏,這樣一來,大家便在揣揣不安中提著腦袋過日子——而這正是張啟年所希望看到的。

等他去往北州時,皇帝依舊讓上奏避嫌的張順非去了。

柳家向來通透,柳錦柔早已書信給了柳錦儀,隻讓家中接待一切從簡,其次便是無事不要擾他。

言下之意,這段時間做事儘量低調做事,不要讓張順非難做。

柳家接待張順非一切從簡,可也並不“簡”,吃穿用度都用了最好的,又將府裡的丫頭婆子訓了一番,不讓丫頭小廝們輕易去擾了他。

按理來說清霜算是他的妹妹,理應去迎,可柳家思來想去,隻能等張順非進了柳宅,安定下來了,等張順非問及她,才差人來尋她去相見。

對於這樣一個未曾謀麵的兄長,清霜想不出來應該用一種怎樣的心情去相見應對。

雖有一半的血緣相通,可素未謀麵。

雖因著柳錦柔會相近相親些,可終究是冇有在一起長大。

那種熱情,清霜實在是裝不出來,索性也就隨意打扮了一番,帶著媚兒便去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