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還沒釋懷呢,太子妃都顯懷了 338
寒門皇後
沒過幾日,章太妃要在皇家彆院舉辦賞花宴的訊息傳出,權貴世家們全都精神一震。
原因無他,據內部訊息透露,這次花宴,其實是為了新帝選妃。可朝中重臣隻有極少數得到了請柬,反而是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員收到了請柬。
不少人立馬猜到其中的關鍵,說皇後出自寒門,依照皇帝對她的獨寵,萬沒有讓其他嬪妃出身越過她的,越是世家大族,越是沒戲,當然,也有人不信邪,覺得是無稽之談。
那些沒得到請柬的權貴們,也想方設法巴結章太妃,希望能有機會出現在花宴上,脫穎而出,得到裴司堰的青睞。
章太妃並不知道這次聲勢浩大的選妃是裴司堰和竇文漪聯手演的一場戲,她花了好些時日,篩選了一批出挑的女子,命人把畫像遞到了裴司堰那裡。
裴司堰看都沒看,就命人又送到皇後跟前。
竇文漪翻開畫像,撫著畫紙的手指停在了其中一頁上麵,那少女正是吏部尚書之女徐玉皎。
翠枝微微蹙眉,“娘娘,不是說這次參加花宴的人都是來自寒門嗎?這個徐姑娘為何會在裡麵?”
竇文漪把花宴的事丟給章太妃,本就是想著少操心,安心養胎。
看來,徐家誌在必得,所以他們肯定想法子打通了其中的關係,章太妃不明白裴司堰的用意,順水推舟也是人之常情。
“要不,讓徐家的人不要出現在花宴上?”
竇文漪笑了笑,搖頭道,“不,本宮事先還得先見見這位徐姑娘。”
假戲真做,就得考慮好各個細節。
幾日後,吏部尚書徐夫人就帶著徐玉皎出現在坤寧宮。
母女兩人規規矩矩俯跪在大理寺地板上,“娘娘,萬福金安!”
竇文漪狹長的眸子半眯著,“抬起頭來,讓本宮好好瞧瞧。”
徐玉皎,一張小巧的瓜子臉,膚若凝脂,生得倒是花容月貌,穿著一條紫煙羅石榴花紋的廣袖長衫,同色係的褶裙,整個人都襯得端雅貴氣。
“倒是生得不錯,徐夫人好福氣。”
“娘娘謬讚。”
“來人,賜座!”
宮人立馬端來了兩個繡墩,徐夫人落座後,略略鬆了一口氣,隻覺得新皇後溫和有禮,出人意外地好相處。
“平日裡可有讀書?”
徐玉皎垂眸斂目,嗓音輕柔,“隻識得幾個字,偶爾讀讀《女則》、《孝經》等。”
竇文漪唇邊噙著淺淡笑意,目光落在徐玉皎白淨的臉上,“女兒家讀些《女則》、《孝經》是好的,明理靜心。”
徐夫人見皇後態度溫和,趁機使了個眼色,身後的丫鬟立即捧上兩個錦盒。
“娘娘,一份薄禮,還請笑納。”
徐夫人親自開啟第一個扁長的盒子,裡麵整整齊齊疊著一雙做工極其精緻的軟緞鞋墊,麵上用金絲五彩線繡著繁複的石榴紋樣,針腳細密勻稱,一看便下了極大功夫。
“這是小女特意尋了最柔軟的錦緞,一針一線仔細繡的,她的女紅粗淺,上不得台麵,還望娘娘莫要嫌棄。”
竇文漪神色微頓,她見徐夫人是臨時起意,隻是需要徐玉皎這樣一個合適的貴女,替她給朝臣們傳達出:皇後曾用心替聖上選妃這個訊息。
短短幾日,徐家不可能專程給她繡鞋墊。
這鞋墊寓意貼心關懷,他們隻是想通過這份薄禮,表示徐家願意伏低做小,任她驅使,哪怕被皇後日日踩在腳下,也心甘情願。
隻是不知這鞋墊的尺碼是否與她的相符。
緊接著,徐夫人又開啟另一個精緻的小葉紫檀錦盒,裡麵是一本紙頁泛黃、裝幀考究的孤本,封麵上寫著《婦人諸疾補遺》幾個大字。
“娘娘,這本醫書是前朝孤本,記載了些前朝宮中調理婦人身體的古方,甚是難得。臣婦想著,娘娘母儀天下,鳳體康泰最是要緊,特獻與娘娘,或能參閱一二,總比在徐家蒙塵得好。”
徐玉皎適時地微微抬頭,露出一個謙卑得體的笑容:“臣女愚鈍,一點點心意,實在寒酸,望娘娘莫要笑話。”
她姿態恭順,將那份不顯山不露水的“關心”體現得淋漓儘致。
隻是,徐家短短幾日,就已打聽到她對醫術感興趣,可見,徐家實力不凡,不容小覷啊。
竇文漪幽深的目光掃過這兩件禮物,眼底掠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你們真是有心了。”
她唇角揚起一抹弧度,示意宮人接過。
翠枝心底冷笑,自家主子藏了那麼多醫書,拿一本醫書顯擺,真是不知所謂!
竇文漪口氣隨意,“章太妃的花宴將近,屆時,少不了那些湊趣的比試,聖上喜歡蓮花,徐姑娘丹青應該不錯吧?到時候莫要藏拙。”
徐夫人聞言,臉上頓時綻開真切的笑容,不枉她早就打探到皇後的喜好。
終於透露了些有用的東西。
她連聲道:“小女資質平庸,不過從小就喜歡畫畫,定不負娘娘所望。日後,還望娘娘多多提點教導,就是她的造化了。”
徐玉皎笑得真誠多了:“多謝娘娘。”
“翠枝。”竇文漪側首吩咐,
“去將前外邦進貢的那匣子東珠,還有那幾匹天水藍的雲錦賜予徐姑娘。本宮瞧著,那顏色配徐姑娘這般清雅的人兒正合適。”
徐夫人喜不自勝,連忙拉著女兒謝恩。
徐玉皎依禮叩拜,儀態毫無差池,完美無瑕,隻是起身的刹那,眼底閃過一抹得意的寒光。
兩人出宮上了馬車之後,徐玉皎就再也忍不住了,
“母親,這寒門出來的就是小家子氣,一雙鞋墊,一本醫書就把她給迷惑了,些許小意便能打動她,可見她沒什麼眼見。”
徐夫人用指尖狠狠戳了一下她的額頭,“萬不可掉以輕心,盛惜月心性容貌不比你差,在她手裡卻輸得一塌糊地,你還敢小看她?”
“更何況,宮中除了她一位皇後,竟無一人,這就是她的本事!”
徐玉皎心中不屑。
竇文漪不過是因為衝喜纔有了今日,沒有哪個皇帝不三宮六院的,新帝也一樣。
且讓她再得意些時日,這中宮之位,帝王的恩寵,將來屬誰,還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