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 第83章 工程不能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83章 工程不能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駿看了眼那些數字,目光落在廳外塵土飛揚的工地上。

他沉吟片刻,斷然開口:

「工程不能停,各專案同樣不能停。」

眾人愕然抬頭。

劉駿手指點了點糜竺,「我們的玻璃、鹽、紙、皂、酒,賣得如何?」

糜竺精神一振:「供不應求。尤其『淮鹽』,白如雪,細如沙,無苦味,徐州、豫州、甚至兗州的大商賈都搶著要。玻璃和皂亦是如此,利潤豐厚。錢財反倒不是問題。」

「好。」劉駿眼中銳光一閃,「那就再擴大。工造監全力配合。用商利,換糧食,換銅鐵,換一切我們缺的東西。給我囤積物資,越多越好。同時,以工代賑。」

他站起身,走到牆邊掛著的新城及周邊地圖前:

「築城、修渠、鋪路、建工坊……所有工程,隻要能動彈的流民,都給我用起來。乾活,換口糧。不養閒人,擴大生產。」

呃?眾人麵麵相覷。

主公啊,我們在聊消耗太大,您還要再擴大生產?

「那……之後呢?」陳庸忍不住問,「繼續收糧,若流民再增多,糧價再漲,豈非成了無底洞?」

「淮安本地糧產如何?」

「按往年的收成,加上新墾的薄田,也僅夠勉強餬口。若遇災荒,或有饑荒。」

「所以,農業本身,必須變。」

劉駿猛地轉身,目光灼灼,「靠天吃飯,靠祖宗傳下來的那點法子,不行了。要用新農具,要用新法子,要用肥料。」

「肥料?」蔡邕疑惑。

「就是能讓莊稼長得更壯、結穗更多的『神土』。」

劉駿沒多解釋,斬釘截鐵道,「從現在開始,全力為春耕作準備。

兩件事:

一,工造監集中所有巧匠,按我給的圖紙,打造新式農具。

二,收集一切能收集的糞尿、草木灰、骨粉、河泥、鳥糞土……在城外擇地堆肥。同時,派人去海邊,大量收購漁民廢棄的魚雜、蝦殼,越多越好。」

「魚雜?蝦殼?」糜竺以為自己聽錯了,「侯爺,那東西腥臭無比,能肥田?」

「照做。」劉駿不容置疑,「還有,從今日起,城中所有人畜糞便,統一收集,不得隨意傾倒。違令者罰。此事,由民政司督辦,陳長史,你親自抓。」

陳庸腦子嗡嗡叫,「斯文掃地」四個字在腦子裡轉個不停。

最終,他咬了咬牙:「下官……遵命。」

陳庸一臉生無可戀,彷彿已經聞到了未來幾個月淮安城那獨特的氣味。

太可憐了,眾人對他投入憐憫的目光。

夜深人靜,書房燈火通明。

劉駿閉著眼,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他的精神力高度凝聚,攪動著前世的記憶碎片。

那些模糊的畫麵、零散的知識點,在精神力的「觸控」下,被強行打撈、梳理、拚接。

曲轅犁……犁轅彎曲,省力,轉向靈活……關鍵是那個弧度……

他睜開眼,抓起炭筆,在紙上飛快勾勒。

成品線條歪斜,比例失調,他煩躁地揉掉紙團,再次閉眼,精神力更深地沉入。

這一次,畫麵清晰了些。

犁身結構……轅與犁盤的連線角度……

他再次睜眼,筆下流暢許多。

耬車……三腳耬……種子箱……排種管……開溝器……他一邊畫,一邊低聲自語,彷彿在與無形的記憶搏鬥。

很快,畫廢的紙團在他腳邊堆起一小堆。

腳踏打穀機最難。

齒輪……傳動杆……腳踏板帶動滾筒……齒釘排布……

他畫了幾次都感覺彆扭,關鍵的傳動結構總像蒙著一層霧。

「艸!」劉駿低罵一聲,將炭筆狠狠拍在桌上。

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齒輪咬合?怎麼咬?

他隨手畫了一大一小兩個齒輪,不再試圖從記憶裡尋找「真相」。而是發揮想象。

那微小的凸起與凹槽的齧合軌跡,轉動結構慢慢成形。

一絲靈感驟然劃過腦海。

他再次抓起筆,不再追求整體的精細,而是將全部精神集中在腳踏板到滾筒那最關鍵的傳動結構上。

他快速勾勒出幾個大小不一、相互咬合的木齒輪草圖。

這圖雖然簡陋,但力的傳遞路徑豁然清晰。

「成了。」劉駿長出一口氣,看著桌上幾份勉強成型、標注著關鍵尺寸和要點的圖紙,疲憊的臉上露出笑容。

他喚來親兵:「立刻將這些圖紙,送到工造監王錘頭手裡。讓他挑最好的木匠、鐵匠,日夜趕工,先各做五套樣品出來。」

當樣品做出來之後,整個淮安管理層為之震動。

陳庸、蔡邕、糜竺等文官再說不出匠人無用的鬼話。

趙雲、陳到等人無不歡喜。

蔡琰更是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

眾人一合計,糜竺認為這等神物可賣大價錢。

蔡邕則認為,應該廣布天下利民。

劉駿最終拍板,為天下計,公開農具圖紙。

這個決定得到蔡邕等人的高度讚賞,同時收獲了葵大美人的歡心。

所有人都以為他大公無私。唯有劉駿自己知道,他純粹是圖名獲利。

農具簡單,一學就會。就算他想藏也是藏不住的。與其如此,不如向天下公佈求名,向天子請功求利。

於是,在劉駿安排下。圖紙和樣品被精心封裝,隨著淮安最精乾的信使,分多路疾馳向北。

淮安使者穿過兗州、豫州,奔向長安。另幾路則向南、向東,送往鄰近的徐州陶謙、兗州曹操、甚至冀州袁紹的案頭。

隨行的,還有劉駿親筆的簡短說明,措辭謙和,言稱「偶得古法,獻於諸公,祈利天下黎庶」。

結果反應各異。

徐州,州牧府。

陶謙看著送來的曲轅犁和耬車木樣,又看看那簡陋的圖紙說明,捋著花白鬍須,嗬嗬一笑,隨手遞給旁邊的心腹謀士:

「劉仲遠倒是會邀名。些許奇技淫巧之物,也敢稱『神器』?收下吧,畢竟是份心意。」

隨即,東西被隨意丟入庫房角落。

青州,刺史府。

焦和正為境內此起彼伏的黃巾軍動亂和缺糧頭疼,看到圖紙和樣品,隻當是尋常獻媚,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放一邊。」轉頭就與幕僚商議如何向富庶鄉紳「借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