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大女主劇本 第175章 連宗
二月二龍抬頭。皇宮裡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
祭祀活動後,皇後馬氏接見了馬氏宗親。她本是續弦,又不被皇上所喜,至今無所出。父親早逝,宗族中又無兄弟所依仗,她做事一向謹慎。
“娘娘,孫貴妃族裡的幾個兄弟都薦了官。你跟皇上說說,我們族中大把好兒郎,至今都無官無職的。”馬忠誠抱怨連連說道,馬忠城是馬氏的叔父。他坐在最上首,其餘族中父老紛紛點頭,附和說道。
“娘娘一人在宮中,行事也艱難。”鄭氏著急說道,她是馬氏的繼母。她轉扯著帕子,抹著眼淚可憐兮兮道:“二叔,我沒有兒郎,看不長遠,可皇後娘孃的日子也不好過,穀玉又年歲尚小。”
鄭氏旁邊的小娘子忸怩轉著襦裙道:“我年芳十五了,及笄了。”
馬氏揮手,一旁的丫頭清退閒雜人等,宗親都退了下去。
“娘娘,你有話直說。”鄭氏疑惑望向皇後馬氏。召見族親,為何偏偏留下她與二叔呢?
皇後馬氏緩緩飲了茶,小聲道:“叔父,母親,你們知曉的,我雖貴為皇後卻一直無所出,宮裡一直讓孫氏那個賤人壓著。”她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堂上的二人的表情。
“娘娘,你的意思是找個人固寵嗎?”馬忠誠憂心忡忡問道。馬氏兒郎多,女娘卻少之又少。
固寵?鄭氏一個激靈站了起來,她著急忙慌揮著帕子道:“娘娘,你知道的,穀玉是我身上掉下來的唯一的肉,我可捨不得。”
“阿嫂,兩姐妹同伺一夫,禦史台該參了。”馬忠誠上前,拉回情緒激動的鄭氏,他心中腹誹不已,一家子蠢貨。
鄭氏拍了拍胸脯,大口大口喘氣,這深宮是女子的牢籠。
馬氏看著堂下不作為的家人,她長長歎了一口氣道:“叔父,我們能否與宿州的馬氏連個宗。”
“連宗?”馬忠誠大吃一驚,這種連宗,他們雖為皇後族親,可宿州馬氏那是堂堂的大門閥,是開國皇後的族親,連宗純屬他們高攀。
“嗯,叔父,連宗對於族中有大大裨益。征南大將軍出征前,皇上以許諾賜婚。”馬氏攥緊的手指又鬆開了。這種事情該挑明,不能任由叔父胡亂猜測,而後往宮裡送來一大堆女子。
征南大將軍,鄭氏是見過的,高大威猛,樣貌堂堂,身材具佳,上過戰場。又深得皇上器重。這是除了皇帝最佳的女婿人選。
“娘娘,征南大將軍賜婚人選定了嗎?”鄭氏一臉期待問道,天賜良機,這個征南大將軍,她萬萬不能錯過的。
皇後馬氏緩緩搖頭。她的心腹內侍深入不到皇帝的書房。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她需要強大的外戚,彼此扶持。
“忠誠,這可不能亂連宗,穀玉正好缺一個夫婿。”鄭氏跳了起來,連連擺手。
“阿嫂,同姓不婚。你是怎麼想的。”馬忠誠生氣推了一下茶碗。這阿嫂形式總是一驚一乍的,那配作皇後的母親。說來說去,她命好。
“同宗不婚。我們既不同宗,怎麼就不能婚配了呢?”鄭氏氣憤走到馬忠誠身邊,雙手插腰道。
“娘娘,這可怎麼辦?”馬忠誠攤開了手,無奈歎息。皇後為了爭取上朝堂上的依仗,提議連個宗。阿嫂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女婿反對連宗。
“母親!”皇後馬氏大吼一句,在場所有人皆是一愣。
皇後馬氏悲切說道:“母親,女兒的榮辱就是家族的榮辱。女兒如若讓那孫賤人拱下台,穀玉還能嫁什麼好人家呢?你回去好好想想。”
禦書房
禦書房燃著濃濃的龍涎香。李三思站在書房外,百無聊賴搓著鼻子。他開酒樓的,形形色色香味,他都聞過,可唯獨這龍涎香讓他鼻子發癢,呼吸不暢。
“姑姑,事情徐徐圖之,萬萬不可倉促。”文帝瞥過臉去。這位大長公主,他是不敢忤逆的。當年不是她與梅駙馬力挺,他還當不上這皇太子。
“皇上,崢崢的事,你再不下旨,我轉頭就去太後的宮中,求她下旨。”長公主憤恨說道。她瞥過臉去,一副不依不饒的態度。
“姑姑,太後身弱,這種小事何需煩她。”文帝扯了扯長公主的衣袖,撒嬌說道。
“何時下旨?”長公主咄咄逼人追問道。
“姑姑,此事該與六年前的冤案一起平反。”文帝朝長公主遞來一份奏摺。上麵批了一個大大紅筆字:準
微弱聲音透過門縫傳了出來。平反當年的冤家錯案嗎?李三思大驚。
“姑姑一時憤慨。皇上莫怪,這事還是皇上想得長遠,周到。”長公主訕笑道。
大長公主心滿意足跨出書房,瞥了一眼低頭的少年,冷哼一聲,揚長而去。
李三思就這樣讓內侍帶了進去。他拘謹低著頭,一言不發。
“李三思,來來來,讓表舅好好瞅瞅。”文帝連忙扶起行禮的李三思,久久端詳。
表舅?李三思微微皺眉,他是知曉,他與皇族連著親。可這輩分之事,他算不明白。
“彆皺眉。”文帝緊緊拽著李三思的胳膊,嗬斥道。
李三思詫異。這位自稱表舅的皇上從未正式召見過他,可為何今日單獨留下了他。剛剛長公主那聲冷哼是啥意思。曹國公與長公主雖算不上親厚。可兩人畢竟是親戚,那句冷哼到底是幾個意思呢?
文帝的視線久久不願離開,李三思鼻子,眼睛跟李晚一模一樣。
“皇上。”內侍小聲提醒道。
文帝這才意識到他恍惚了,他尷尬鬆開手,下令賜座上茶。
“三思,你這個年歲該到衙門去先行吏事了吧?”文帝聲音和緩,徐徐圖之繼續追問道:“三思,你喜歡那個衙門?”
“戶部。”李三思不假思索回答道。他緊張的內心一直沒緩過來,文帝為何一直端詳他。他的外貌有何特彆之處嗎?
“戶部?”文帝大驚失色。李晚一向喜歡舞刀弄槍,為何生出這麼文弱的兒子。戶部,管錢管糧。商人行徑。
李三思疑惑盯著文帝。舅父曹國公說過,皇帝喜文墨,推儒術,重文臣。莫非他的回答,皇上不喜?可文昭閣那種地方,他是一分鐘也不願意多待的。
“三思,你如此文弱,兵部適合你。”文帝眉頭緊蹙,緩緩說道。
“謝皇上隆恩。”李三思撇嘴,緩緩跪下。兵部,皇上在籠絡他嗎?舅父曹國公手握重兵,皇上玩這種父子分權製,他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