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639章 油溫的考驗!
油溫?
何雨柱有些好奇,油溫有什麼可研究的?
隨即,陳宇凡的目光落在了廚房的油鍋上,開口說道:
“我們廚師行裡,經常說什麼三成油溫、六成油溫、八成油溫之類的。”
“我問你,你知道這具體是多少度嗎?”
這個問題一下就把何雨柱給問住了。
他雖然做菜這麼多年,但對於幾成油溫,也都是靠感覺,並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
何雨柱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陳哥,這個......我都是憑感覺。”
“油麵冒青煙了,就是高油溫,大概八成油溫吧......具體多少度,我說不上來。”
他的回答,完全在陳宇凡的意料之中。
這個年代的廚師,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這樣。
他們依靠的是師父口傳心授的經驗,和自己長年累月摸索出來的感覺。
這種方式,不能說不對,在很多時候也確實管用。
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穩定。
人的感覺,是會騙人的。
今天你心情好,狀態好,可能感覺就很準。
明天要是累了,或者心情煩躁,感覺可能就會出現偏差。
今天的菜,可能是六成油溫下鍋的,口感很不錯。
但明天七成油溫下鍋,口感就差了很多。
除非感知非常準確、經驗豐富的師傅,否則很容易菜品的品控不穩定。
對於一個普通的廚子來說,這點偏差可能不算什麼。
但對於一個追求頂峰的廚藝大師而言.....任何一點不精確,都是不能容忍的。
陳宇凡要教給何雨柱的,就是一套更科學,更精準的方法。
“你的感覺,在大多數時候是準的。但還不夠。”
陳宇凡嚴肅的說。
“從今天開始,你要忘掉你那些模糊的感覺,建立一個精確的標準。”
“我告訴你,我們常說的一成油溫,大概就是30攝氏度。”
“三成油溫就是90度左,六成油溫就是180度,八成油溫就是240度。”
“這個標準,你要牢牢的記在心裡。”
何雨柱老老實實的記住,但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在廚藝裡。
陳宇凡知道他會有這樣的疑惑,轉身從櫃子裡,拿出了細長的玻璃管,下麵是金屬的探頭,中間還有紅色的刻度。
“這是溫度計。”
陳宇凡把溫度計遞給了何雨柱。
“以後這就是你練習火候的工具。”
“什麼時候,你能夠單憑眼睛看,憑手放在油鍋上方感受,就能準確判斷出油溫的具體度數,並且誤差不超過五度。”
“那你對油溫的掌控,纔算是真正入門了。”
何雨柱接過溫度計,拿在手裡左看看右看看。
這玩意他見過,車間裡的工人們會用。
可他怎麼也想不到,這東西還能用來測油溫。
陳哥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怎麼總能想出這些稀奇古怪,但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法子。
“隻有把經驗,變成可以量化的資料,才能形成真正可靠的肌肉記憶。”
“這樣不管你什麼時候、什麼狀態,都不會出錯。”
陳宇凡的話,深深的刻在了何雨柱的心裡。
陳宇凡教給他的,已經不僅僅是廚藝了,更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和方法。
“來,我們現在就試試。”
陳宇凡說著,往鍋裡倒了半鍋油,然後點燃了爐子。
熊熊的火焰,舔舐著鍋底。
鍋裡的油開始慢慢的升溫。
一開始油麵非常平靜,但漸漸的,油的邊緣開始出現一些細小的氣泡。
然後,油麵開始出現了一些細微的波紋,從鍋的四周向中心擴散。
整個過程中,陳宇凡一言不發,隻是讓何雨柱在旁邊仔細的觀察。
“現在,你覺得油溫大概有幾成了?”陳宇凡突然開口問道。
何雨柱緊緊的盯著油鍋。
他看到油麵上的波紋,比剛才密集了一些。
而且,能隱隱約約的聽到一些細微的聲響。
根據他以往的經驗,這應該是可以下鍋炸東西的程度了。
“大概......六成?”何雨柱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
陳宇凡搖了搖頭。
“錯。”
“已經七成油溫了。”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