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我謀逆篡位 第第 68 章 師生
-
師生
顧尋輝把東西揣在身上,
淡定地走出書房。
顧敬山還如遭雷擊地坐在原地,見女兒繞過自己,想叫住她,
又艱難地忍住了。
目前天幕講的內容,
對他的形象存在毀滅性的打擊。
顧敬山愁腸百結地想著。
顧尋輝這時候纔想起來,
自己和老父親的關係略顯詭異,
但為了不紮心,
她選擇視而不見。
天幕裡,未來的父親對自己的忠告,
同樣視而不見:
【顧敬山當著女兒的麵表示,
我當然知道你的意思,作為你的父親,我肯定維護你的權利啦。其實誰當皇帝對我有什麼區彆呢?都是我的外孫嘛。
皇後於是放他離開,
但估計心裡半點都不信,
全程拉著一張冰山臉,最標準的溫柔笑容麵具都消失了。】
蕭見和喃喃道:“這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恐嚇加拉攏,
對付顧敬山這種刺頭,
似乎效果不佳。
他說出自己的疑惑,
便見祖父搖了搖頭:“就如天幕所說,最後通牒而已。皇後如此聰明,不會猜不到背後是誰在舞風弄影,她隻是希望能勸一勸父親。”
“可她勸不動……”
蕭宜春神情凝重,
想起顧尋輝的身影。他隻在宴席上見過對方一麵,當時顧尋輝才十歲,雖然落落大方,卻絕不是天幕所形容的模樣。
不過……他忽然笑了一聲:“權力的搏鬥,哪裡有溫情可言?”
顧尋輝身為皇後,
手握大權,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單純。
【景化六年二月初,雙方鬥爭達到白熱化階段。時任丞相的蕭宜春和作為國丈的顧敬山二人,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反對陣營的兩名領頭人。
與此相對的,中宗的老班底,隨他南下打天下的那批人,大部分都不在意誰是太子——年齡大就是占優勢,何況琮的智商指數級碾壓了弟弟——他們覺得公主殿下很棒啊,鬥來鬥去是要乾嘛呢?
中宗於是罷朝數日,一切政務交由鐘琮代為批閱:說是這麼說,他還會最後稽覈一遍。但是弘安帝誇獎他的太子那句話,用在鐘琮這裡,也顯得恰如其分。
很快中宗就愉快地擺爛了,甚至寫了一首文采飛揚的詩,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真情實感最容易誕生佳作,不外如是。這首詩簡直文曲星附體,合理懷疑中宗下輩子也寫不出同樣質量的作品了。】
沈明哲:“……”加強學習!必須加強學習!!
他怎麼能忍自己的學生不學無術,還老被後世之人嘲諷學藝不精?
作為堂堂國子監祭酒,寧朝大儒,簡直每聽一次就肝腸寸斷一次。
顧尋輝回房換了身男裝,輕車熟路地找到懷樂駒。
她和懷樂駒其實挺熟,畢竟是童年玩伴,年少時也對這個倒黴的朋友有些照顧。
她不確定懷樂駒會不會幫自己,但這些話總不能和父親說:剛纔父親宣佈陛下賜婚的訊息,那表情明顯是遺憾對方不是三皇子。
顧尋輝覺得無語的同時,意識到父親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
懷府大門緊閉。顧尋輝上前敲門,門房通稟之後,很快給她開門,讓她進去。
懷樂駒今天不當值,難得回家一趟,就聽說顧尋輝要見他。
懷樂駒看見她,有些疑惑:“顧二姑娘有何要事?”
顧尋輝連忙調整表情,柔聲道:“我想問問懷大人是否知曉,陛下要為我賜婚一事。”
懷樂駒的臉色詭異地扭曲一瞬,他顯然對皇帝的決策最瞭解,當即想起另一個人是誰。
但……他也不能讓皇帝收回成命。
懷樂駒有些無奈,卻聽顧尋輝輕聲道:“周大公子久在邊關,不知他現在是否安好,因此書信一封。懷大人,可否托你替我將這封信帶到明遠關?”
懷樂駒沉思片刻,敲敲桌麵,示意她把書信交給自己:“寄信可以,但我得先看一遍,以免……”
話冇有說完,但顧尋輝明白。她大方地取出書信,放在桌麵上,推到懷樂駒麵前。
懷樂駒看完:“……”他無話可說。
他神情複雜,沉默良久:“你不怕我已投三皇子?”
雖然他和五皇子互相有仇,和三皇子卻冇有什麼大過。
顧尋輝笑了,笑容狡黠:“可懷大人你與周大公子的關係,恐怕要比三殿下更深了。”
何況周涉出事,焉知皇帝不會發怒呢?
懷樂駒想起天幕言之鑿鑿,說他是周涉的忠臣,整張臉都扭曲了。
好半晌,他將信塞進衣袖中:“好,這信我會替你寄出去。”
【等到群臣後知後覺,發現他們抵製的人早就登堂入室,立刻坐不住了:陛下不講武德,怎麼可以這樣呢?!就連彈劾奏摺都交給公主審閱,那和我當麵罵人有什麼區彆?
中宗工作二十年頭一次放年假,摸魚摸到一半,聽說他的老丞相跑來求見,隻好依依不捨地告彆假期,重新開始工作。】
老丞相蕭宜春揪掉了兩根鬍鬚。
為什麼感覺自己已經變成敵方陣營,是需要被鎮壓的惡人了呢?
蕭見和忙寬慰道:“爺爺,孫兒還在呢。”
我可以替你撐起蕭家!放心吧!
蕭宜春心情複雜。他和這孫子政見相左,可見一斑。
不過想想也是好事,彆人都是上陣父子兵,放到他們蕭家,爺孫也是極好的戰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立於不敗之地。
蕭宜春的心情好轉了些許。
周涉的心情卻很複雜。
上輩子還冇活到上班的年齡,但是為什麼感覺自己的未來非常灰暗,比牛馬還牛馬?
能不能早點退休啊!
這一刻,他真心實意地理解了,什麼叫做“精神狀態堪比當代打工人”。
【蕭宜春三朝元老,兩代帝師,資曆老,也非常受尊敬。
中宗雖然對某些人重拳出擊,但還算比較關愛老人,連忙迎上前,麵對老師顯得非常溫良。
溫良的皇帝和忠心耿耿的老丞相完成會晤,皇帝頭一次對老蕭展示出軟硬不吃的一麵:愛卿你說得好,我知道你關心我,也關心社稷,這一番好意我心領了。
前麵說了一大堆,最後總結:但我不聽。】
天幕一邊調侃,一邊放出視頻。
弘安帝看著天幕,隻見頭上頂著蕭宜春三字的老人,臉色愁苦,幾乎聲淚俱下。
而他對麵的中宗顯得非常無辜,虛心納諫,堅決不改,把蕭宜春氣得鬍子直髮抖。
蕭宜春:“陛下愛子之心,臣明白。可陛下為天下之主,豈能因一己之私妄動?公主殿下可聽政、可攝政,卻絕不能登基,否則人心反覆。臣請陛下深思!先帝前車之鑒,正在眼前啊!”
老丞相活了一把年紀,這輩子都冇有想到,他會為了兩代帝王的繼承人而發愁。
立儲是國之大事,真要論起來,並冇有超過他的工作範圍。
但他實在心累,弘安帝折騰那一次,已經夠他杯弓蛇影了。
皇帝趨步上前,同樣是扶住忠臣的手,比起對待顧敬山,就要誠懇許多:“蕭相,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說得有道理。既然如此,你覺得我家二郎如何呢?”
蕭宜春微妙地沉默了。
顯然,大家都不是傻子。對於鐘璜的表現,實在很難說出那句“天命所歸”。
若非如此,他怎麼會說公主殿下可攝政呢?這就是已經看清了皇子的本質啊!
因此皇帝等待片刻,冇等到他的回答。皇帝也不動怒,笑著問:“冇想到蕭相對公主期許如此之高,朕聽公主說,她對蕭相仰慕許久,不如……”
蕭宜春心跳驟停,幾乎以為皇帝要把公主塞給他。
但皇帝說的是:“不如就讓蕭明與公主常伴左右吧。”
“……”蕭宜春驚呆了,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拐到自己曾孫女身上,開口才發覺嗓音艱澀,“蕭明愚鈍,恐怕難當大任,還請陛下明察。”
皇帝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愛卿的提議,朕也會好好考慮。不過,明日記得讓蕭明去公主府。”
他說完,揚聲讓在外久等的一眾臣子依次入殿。眾人看見與皇帝執手而立的蕭宜春,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
蕭相,不愧是我們的領頭羊,就這麼讓皇帝感動得無以複加了。
蕭宜春心底哇涼,無話可說,隻好抖著手告退。】
弘安帝心裡暗笑。
蕭宜春從來鎮定自若,難得看到他這個表情。
周涉的意圖,其實非常清楚。蕭見和那小子天然就是他的陣營,他再拉攏蕭宜春的曾孫女,一是分裂反對派關係,二是攛掇蕭宜春本人的心意。
蕭宜春一定也能看明白,但他無法表示拒絕。女官入朝時,他冇有表示反對,現在用什麼理由反對呢?
把曾孫女關家裡?還是硬編出蕭明愚鈍的事實?
那又是矇蔽聖聽的大罪,恐怕中宗當場就要翻臉不認人。
【中宗接見眾臣,依次安慰並敷衍之後,第二天心滿意足的大臣們就發現:蕭相,竟然背叛了我們的組織!
蕭宜春百口莫辯,畢竟事實大於雄辯,大家都看見他曾孫女成為公主府輔官。
據說蕭明初入公主府,就直入上書房,深得重用。公主更是表示:晦之,我之良弼也。
這下好了,所有人看蕭宜春的眼神都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