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宛如夢幻三部曲 > 禁書的軼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宛如夢幻三部曲 禁書的軼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的軼事

公元1683年,台灣鄭氏投降清朝,這一年在日本為天和三年,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在位。在此以前,台灣鄭氏、清廷,乃至於平南王尚氏、靖南王耿氏,各家商船絡繹不絕地航向日本,在幕府的管製下,相互間從未產生過矛盾衝突。不過自從1661年清朝順治皇帝為了封鎖鄭氏台灣,下達《遷界令》,禁止船舶下海以後,來自清朝及下屬各藩的赴日貿易船數量大為減少,中國商船的總數從每年五六十艘下降到十艘左右。

等到康熙皇帝降伏鄭氏,收取台灣以後,廢除了《遷界令》,頒佈《展海令》,中國赴日貿易船數量激增,1685年竟然達到八十五艘之多。麵對這種情況,江戶幕府害怕金銀外流,對中國商船加以嚴格限製,規定每年的貿易定額為六千貫,夠數就不再做買賣。然而即便如此,中國商船的數量仍長期維持在七八十艘左右,長崎港繁華無比,成為幕府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

對於來航的中國船,江戶幕府設置了書物目利、書物改役等官職,委派相關人員嚴格檢查,不得使有害書籍傳入日本。那麼,什麼是幕府認定的有害書籍呢?最主要的不外乎兩種:一,兵法書;二,宣揚天主教教義的書。

且說元祿八年(1695年)三月十六日,長崎立山奉行八十島武兵衛下令給大通事(翻譯官)林道榮、小通事林金右衛門,指出本年的第十六號南京來船所攜帶的書籍,經書物改役檢查含有違禁內容,必須嚴格查問,詳細彙報。林道榮等人急忙搜檢船隻,果然找到了命令中提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於是將商船封鎖起來,嚴禁船員登岸,同時將審訊的結果上呈立山奉行所和西奉行所,再由奉行所複查後,於四月十日快馬送去江戶。

那麼,《帝京景物略》究竟是本什麼書呢?其實那是一本過時了的北京城的旅遊指南,由遂安人方逢年及其弟子寫成,最早出版於明朝崇禎八年(1635年)。這樣一本書,為什麼會變成**呢?原來此書的第四卷和第五卷中提到了北京城內的天主教堂和天主教士利瑪竇的墳墓……

幾位通事和奉行認為此書雖然含有天主教內容,但並未宣揚教義,因此不必嚴禁,然而江戶城中的老中戶田忠政、土屋政直等人卻對此結論大不以為然。他們認定,雖然唐船(指中國船)船員都已經通過了“踏繪”,證明不是天主教徒,攜帶《帝京景物略》確實是出於無意,但此書既然含有違禁內容,就必須加以嚴懲。老中們下令在中國船員麵前將**焚燬,並且禁止書籍主人和唐船的船頭再來日本,所載貨物也不許交易,即刻將其遣返回國。

從這件小事上,其實就可看出江戶幕府的鎖國政策是多麼嚴格,同時也是多麼的荒誕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