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宛如夢幻三部曲 > 第三十三章、江戶兩百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宛如夢幻三部曲 第三十三章、江戶兩百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江戶兩百年

●從綱吉到吉宗

“元祿文化”是在江戶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統治時期產生的,它帶有非常濃厚的市民文化特色,這是因為江戶、大阪等城市持續發展,越來越是繁華,町人勢力抬頭所致。這種文化在表現上一改幕府初期的簡樸風俗,變得非常奢華,根由是城市中出現了家財萬貫的豪商,由於“士農工商”的等級區分而使這些豪商不能擁有土地,鎖國令又使他們無法將財產投資海外,於是乾脆一擲千金,拚命消費,帶動了整個城市甚至整個社會的享樂之風。

以井原西鶴為代表,文學上出現了所謂的“浮世草子”,也就是描繪町人生活的小說;以近鬆門左衛門為代表,藝術上出現了市民意味濃厚的新的戲劇。對於這種町人文化,以及町人們浮華奢侈的生活,幕府和各藩多次釋出禁令,但始終無法真正加以改變。

在思想方麵,占領導地位的朱子學開始有所動搖。朱子學很早以前就傳入了日本,還曾一度成為後醍醐天皇推翻鎌倉幕府的思想武器。然而這種學說長久把持在僧侶尤其是禪宗僧侶手中,直到戰國末期的藤原惺窩和林羅山才真正將其轉化為一種武士的學問。林羅山受到德川家康的器重,其孫林風岡被德川綱吉任命為大學頭,總管幕府的文教工作,並且世代承襲此職。通過林氏祖孫,以及德川光國等人的鼓吹,逐漸奠定了朱子學在幕府統治下的主導思想地位。

但是在元祿時代,民間出現了陽明學派和古學派,批判朱子學,前者要求按照日本的實際情況來改造儒學,不可照搬中國之儒,後者則要求刪去雜蕪,複歸於孔子之儒。前一派的代表人物有中江藤樹、熊澤蕃山等,後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山鹿素行、荻生徂徠等,但在幕府的壓製下,這些人或者他們的著作,全都冇有好下場。

且說元祿乃是東山天皇的年號,元祿十七年改元寶永,寶永六年(1709年)元月,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去世,因為並無子嗣,而收其侄德川綱豐為養子,賜以將軍家世襲的“家”字,改名為德川家宣,繼任為第六代幕府將軍。

德川家宣剛一上台,就罷免奸佞柳澤吉保,啟用忠臣間部詮房和新井白石,同時廢黜怨聲載道《生類憐憫令》。朝野上下的麵貌由此煥然一新,大家都希望家宣將軍可以迎來一個新的盛世,然而這位將軍在位僅三年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歲。

家宣將軍的繼承人德川家繼就任征夷大將軍的時候年僅四歲,在位四年而歿,他的統治時期,幕府大權都掌握在新井白石的手中。白石並冇有擔任老中之職,但卻實際掌控幕政,他整頓幕府財政,改鑄成色好的新幣,改善天皇朝廷和幕府之間的關係,使幕府統治重新穩定下來。但是此人合理主義和實用主義氣味濃厚,很多措施隻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各方麵的矛盾。

德川家繼的去世,使得二代將軍秀忠所傳下來的血統徹底斷絕。按照秀忠在世時的規定,將軍家一旦絕嗣,則由禦三家之一入繼宗家,禦三家的筆頭乃是尾張藩,因此德川家宣的側室、家繼將軍的生母月光院就推舉尾張藩主德川繼友為下任將軍的人選。

然而此議遭到了德川家宣的正室天英院的堅決反對,據說這兩個女人在內宮爭權奪利,矛盾很深,而既然月光院首先提出以德川繼友繼承將軍家,則天英院就反其道而行之,抬出來紀伊藩主、“南海之龍”德川賴宣的孫子德川吉宗。

德川吉宗很可能是個私生子,身份並不高貴,然而巧在前麵三個哥哥全都很年輕就去世了,吉宗因此一步登天,繼承了紀伊和歌山藩。吉宗在當藩主的時候,非常關心百姓的生活,治國也很有手腕,原本財政瀕臨崩潰的紀伊藩經過他的整頓,逐漸重現勃勃生機。正因如此,德川吉宗在當時的幕府群藩中名聲最為響亮,所以天英院就以選賢為名義,扛出吉宗來和月光院爭權。

最終的勝利者是天英院,以及他所支援的德川吉宗。且說德川家繼在正德六年(1716年)四十三十日去世,德川吉宗裝模作樣地三次上書推辭,直到八月十三日才正式接任征夷大將軍之位。這一年的六月二十二日,朝廷下詔改元享保,所以德川吉宗上台後所實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就被稱為“享保改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