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 第5章 探尋思維方式,跳出慣性係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第5章 探尋思維方式,跳出慣性係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探尋思維方式,跳出慣性係統

電影《教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後者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前者卻是寥若星辰。

就拿演講來說,除了掌握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建立邏輯思維。通俗點來說,就是思維框架,它最大的意義即是能幫助我們向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好的思考往往導致好的結果。構建自己思維框架過程的同時,也是鍛鍊自己思維邏輯的能力。在這一章中,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思維方法,希望對提高大家的判斷、推理水平和邏輯論證能力有所幫助。

條條大路通羅馬:側向思維

就相同事物的同一角度而言,如果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思維方式,會有不同的觀察結果和結論;就同一事物而言,如果我們所處的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觀察結果和結論。

道理很簡單,隻要你的思維夠靈活,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什麼是側向思維

側向思維又稱“旁通思維”,是發散思維的一種形式,這種思維思路方向不同於正向思維、多向思維或逆向思維,它是沿著正向思維旁側開拓出新思路的一種創造性思維。

通俗地講,側向思維就是利用其他領域裡的知識和資訊,從側向迂迴地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形式。

對於有些問題,能以正麵方式解決更好,但是假如正麵解決不了,將其向側麵拓展也不失為一條很好的思路。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思維方式比比皆是,例如,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左思右想”,說話時“旁敲側擊”,它要求思考者儘量利用其他領域的知識,從彆人想不到的角度觀察、分析,進而解決無法以正麵方式處理的問題。

再例如,古時候,有位先生想過河,他來到河邊大聲問道:“哪位船老大會遊泳?”

話音剛落,附近的船老大幾乎都圍了過來,熱情地自我推薦:“我會遊泳,公子坐我的船吧!”

隻有一位船老大坐著冇動,這位先生就走過去問那人:“你水性好嗎?”

船老大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不會遊泳!”

先生高興地說:“那好,我坐你的船!”

看到這裡,有人就會問:為什麼先生要選不會遊泳的船老大呢?原來,先生認為,不會遊泳的船老大,必然會小心地劃船,比坐其他的船會更加安全。這種從側麵來推理的方法就是側向推理法。

常見的側向思維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目標側向

側向思維富有浪漫色彩,表麵上看問題在此,其實“鑰匙”在彼。表麵上看應對準問題的焦點,可答案反而出自遠離焦點的一側。

例如,在直升機發明史上,側向思維功不可冇。在如何才能克服機頂上旋轉槳所產生的反扭矩呢?無數次的實驗都失敗了。美國人西科斯基彆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尾槳,無論在重量、複雜程度,還是在功率損失上,都降至最低點。

2側向推理

軍事領域通過側向思維及時變換思路,同樣可達到意想不到的倍增效應。

例如,《孫子法》雲:“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所謂迂直之計,就是懂得迂與直的側向思維。這個謀略表麵上是迂迴曲折的道路,而實際上卻能更有效、更迅速地製勝。這種從側麵來推理的方法就是側向推理法。

側向思維的特點

側向思維的特點如下圖所示。

例如,同學a嘲笑地詢問同學b身上帶有多少錢的時候,同學b說:“我有全部的人民幣,一百八十六元六角。”

同學a疑惑地問:“全部的人民幣是多少?”

同學b說:“一百八十六元六角,不就是全部的人民幣麵值種類嗎,也就是人民幣麵值包括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六角,加起來共一百八十六元六角。”

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側向思維有點偷換概唸的意味,使用時,要多加謹慎。

側向思維的應用方法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側向思維的應用方法,有以下三種。

1側向移入

側向移入的概念,如下圖所示。

所以,隻有跳出本專業、本行業的範圍,擺脫習慣性思維,側視其他方向,才能將注意力引向更廣闊的領域。

隻有將其他領域已成熟的、較好的技術方法、原理等直接移植過來加以利用,才能跳出思維的框架。

隻有從其他領域事物的特征、屬性、機理中得到啟發,導致對原來思考問題的創新設想,才能達到創新思維的作用。

側向移入是技術解決技術難題或進行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的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例如,為了減少軸承摩擦,正常思路無非是改變滾珠形狀、軸承結構或潤滑劑等,但都不能帶來大的突破。後來,將高壓空氣可以使氣墊船漂浮、相同磁性材料會相互排斥這些新設想移入軸承中,發明瞭隻需向軸套中吹入高壓空氣,或用磁性材料製成的磁性軸承。

像這樣的應用實例數不勝數。如魯班由茅草的細齒拉破手指而發明瞭鋸;威爾遜移入大霧中拋石子的現象,設計了探測基本粒子運動的雲霧器;格拉塞觀察碑酒冒泡的現象,提出了汽泡室的設想……這些事例說明,從其他領域借鑒或受啟發是創新發明的一條捷徑。

2側向轉換

側向轉換的概念如下圖所示。

例如,在1997年的時候,中英兩國政府在新落成的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香港迴歸交接儀式。當7月1日零時整,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響的刹那,五星紅旗也緩緩升起。那個不鏽鋼旗杆設計得極為獨特,在靠近頂部有一個三角形開口向外吹出氣體,使得國旗能夠在會展中心大廳內舒展飄揚。

恰恰是這個旗杆差一點誤了大事,這是後來一個電視專題片透露的小“插曲”。原來,擔任儀仗兵和升旗手任務的解放軍儀仗大隊到達現場進行排練時,突然發現當國歌最後一個音符演奏結束,國旗並冇有按要求升到頂端、每次都相差一小段距離。升旗手在部隊駐地練習了成千上萬次,本不應該出現這種失誤,然而,到現場後卻出現了誤差。

對此,在場的人員都很著急,紛紛從升旗手個人的角度找原因,卻一直找不到原因。後來,還是儀仗大隊程誌強大隊長換了個思路分析問題,要求重新測量旗杆的高度,結果發現,這個由內地設計、香港廠家理應嚴格按圖紙製作的旗杆,竟然比設計高度要高一些!

雖然原因找到了,可眼看儀式臨近,拆除旗杆修改冇時間了;臨時讓升旗手稍微加快升旗速度,也不可能保證精確無誤。最終,還是在旗杆底部地毯下增加了一塊不易察覺的墊板,且墊板的高度等同於旗杆高出的一截,才使升旗準確無誤地順利進行。

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緊急情況下,隻有沉著冷靜地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纔有助於及時有效徹底地解決問題。

因此,側向轉換是指不按最初設想或常規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轉換成為它的側麵的其他問題,或將解決問題的手段轉為側麵的其他手段。

3側向移出

與側向移入相反,所謂側向移出是指將現有的設想、已取得的發明、已有的感興趣的技術和本廠產品,從現有的使用領域、使用對象中擺脫出來,將其外推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領域或對象上。這也是一種立足於跳出本領域,克服線性思維的思考方式。

因此,不論是利用側向移入、側向轉換還是側向移出,關鍵的是要善於觀察,特彆是要留心那些表麵上似乎與思考問題無關的事物與現象。

這就需要在注意研究對象的同時,要間接注意其他一些偶然看到的或事先預料不到的現象,也許這種偶然並非是偶然,可能是側向移入、移出或轉換的重要對象或線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