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 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發散思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發散思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叫作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

瞭解發散思維的特性

若將發散思維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拘泥於一點或一條線索,而是從僅有的資訊中儘可能擴散開去,不受已經確定的方式、方法、規則或範圍等約束,並從這種擴散或者輻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衍生出不同的結果。

例如,一個商人走進一家銀行的貸款部,像貴族一樣坐了下來。

見這位紳士很神氣,穿著又很華貴,貸款部的經理不敢怠慢,趕緊招呼:“先生,我能為您做些什麼?”

“哦,我打算借些錢。”商人說。

“可以啊,你要借多少?“經理聽了非常高興。

“1美元。”商人回答。

“就需要1美元?”經理懷疑自己聽錯了。

“是的,隻借1美元,可以嗎?”商人問。

“可以,當然可以。但是,無論您借多少錢,我們都需要擔保,而且這個擔保要超過您借的錢數。”經理熱心地介紹著。

“好的。這是50萬美元,做擔保夠了吧?”商人邊說邊從身邊的皮包裡拿出幾摞鈔票放在寫字檯上。

“當然夠了!不過,你確定就借1美元?”經理不太放心地問道。

“是的。”商人接過了1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

經理越想越困惑,就追上去拉住商人問:“先生,請等一下,我想知道你有50萬美元,為什麼隻借1美元呢?如果您想借30萬、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考慮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名商人不是來貸款的,而是來此地辦事,由於身上帶了許多現金不方便,想讓銀行暫時幫忙保管一下。為了既省錢,又減少麻煩,他想了很多辦法:他想過存錢,可存錢取錢肯定要點鈔,這是比較麻煩的;他也想過租用保險箱,但是問了好幾家銀行租金都很貴。於是,他纔想到用50萬美元作為抵押去貸1美元。這種做法不僅省去了存錢取錢時的麻煩、租用保險箱的費用,而且還是法律允許的。

所以說,一個腦筋靈活的,善於運用發散思維的人,總是能很好地處理事情。

那麼,發散思維都包含哪些形式呢?發散思維包括聯想、想象、側向思維等非邏輯思維形式,一般認為,發散思維的過程並不是在定好的軌道中產生,而是依據所獲得的最低限度的資訊,因此是具有創造性的。

發散思維具有三個特性,如下圖所示。

1流暢性

即思維自由發揮,在短時間內生成並表達出儘可能多的思維觀念,以及較快地適應和消化新的思想,流暢性反映的是發散思維的速度和數量。

2獨特性

獨特性是指人們在發散思維中做出不同尋常的、出奇反應的能力,是發散性思維的最高目標。

3變通性

變通性就是克服人們頭腦中某種自己設置的僵化的思維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來思索問題的過程。

變通性需要藉助橫向類比、跨域轉化、觸類旁通,使發散思維沿著不同的方麵和方向擴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多麵性。

發散思維法的運用

發散思維法——它是根據已有的某一點資訊,然後運用已知的知識、經驗,通過推測、想象,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記憶中的資訊和眼前的資訊,產生新的資訊。

這裡,筆者列舉兩個發散性思維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發散性思維。

1心理學家畫圓

關於發散性思維,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問在座的學生這是什麼?其中大學生回答很一致:“這是一個圓。”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則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太陽”“皮球”“鏡子”……可謂五花八門。

或許大學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畫的圖形,但是比起幼兒園孩子來說他們的答案是不是顯得有些單調呆板呢?

2一片葉子的不同視角

將一片楓葉展示給不同的人,會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呢?

如下圖所示,一片單純的楓葉在孩子、老人看來會有不同的認識,在不同的職業看來也會不同;若是將這片葉子放在春夏秋冬、放在風霜雨雪、放在山川、放在戈壁沙漠、放在南北極和赤道,放在垃圾堆裡、鋼鐵上、飲料裡,放在高空、放在宇宙,那麼,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都是完全不同的答案。

正如上圖所示,這就是一千個人看,會有一千種葉子,這就是人們的發散性思維的表現。

從上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出發散思維法的特點,也就是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麵八方想開去,並通過知識、觀唸的重新組合,尋找更新更多的設想、答案或方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