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種田養活二十萬邊軍 第12章 買地 等不到秋收,我就要破產了…
買地
等不到秋收,我就要破產了……
春日的正午陽光和煦,曲花間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命人將飯食挪到院子裡開始進食。
一碟炒雞蛋,兩盤時令青菜,還有一大碗肉粥,被曲花間迅速又不失優雅的下了肚。
剛吃過飯,便聽曲寶彙報說林茂兩兄妹和餘三母子已經到曲府報道了。
曲花間給林冉治病花了不少錢,他雖然不需要兩兄妹當牛做馬報恩,但也不是慈善家,便讓他們給自己做工還賬。
至於餘三,她丈夫到底是給自己做工纔去世的,於情於理,曲花間都應該幫忙解決一下生計問題。
除了餘三,劉平的家裡曲花間也讓人去傳了話,如果他們願意來給自己做工的話,也是優先錄取,隻是劉家人口少,地裡的活忙不完,並沒有來。
曲花間讓曲福給四人安排了住處,又問起糧食的情況。
“回少爺的話,今兒一早老奴便著人把糧食運回來了,那狗……城門校尉不同意以銀兩抵過稅,硬生生收了一萬五千斤糧食去!”曲福提起此時肉疼得不行,這可是他家少爺千辛萬苦買回來的糧食,卻被那些狗官搜颳了這麼多去。
“收這麼多?是沒打點好嗎?”昨日在碼頭將給佃戶們的糧食分了後,糧食和糧種滿打滿算也就還剩十二萬斤,過稅隻收一成,怎麼也用不了一萬五千斤這麼多。
“怎麼沒打點,老奴足足給那領頭的塞了五十兩銀子呢,要不然他能數出二十萬斤去!”
“哼!”曲花間冷笑,“這些人心夠黑的。”
“就是!”曲寶皺著鼻子義憤填膺。
“算了,等以後在莊子上蓋棟房子,再修個大倉庫,糧食什麼的都放莊子上,不拉進城他總不能去鄉下收稅吧?”
話雖如此,但曲花間還是忍不住懊惱,怪他這段時間隻顧著擔心運糧的事,完全忽略了這麼多糧食運回來,不被當官的盤剝一層纔怪了。
不過事已至此,再懊惱也沒用,曲花間又和曲福父子討論起開荒的事來。
曲家除了幾個莊子上的良田,還有幾百畝林場和一座莫約兩百多畝的荒山,林場曲花間不打算動,荒山則可以利用起來。
地勢低平的地方可以開墾出來做水田,山坡上用來種從廣陵帶回來的黃豆和高粱。
水稻最晚播種時間在四月份,黃豆高粱則最晚五月份都可以播種。
目前佃農裡麵報名開荒的已經有四五十人,平均一個人一天能開墾出一畝荒地,加上挖水渠引水等事宜,時間綽綽有餘。
說乾就乾,曲花間找來林茂和餘三,讓兩人協助曲福,從明天起便開始召集報名的人下地開荒。
交代完這些,曲花間又從懷裡取出幾張宣紙遞給曲寶,“這是我閒來無事琢磨出來的犁頭和水車圖紙,你找些工匠看能不能製作出來。”
這個時代農民用的還是笨重費力的長直轅犁,灌溉也全靠人力運水,而曲花間給曲福的則是曲轅犁和風力水車的圖紙。
拜從前愛看小說所賜,曲花間每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會在網上搜尋研究一下,才能記住這些農具的構造。
曲花間的圖紙是用細木炭畫的,看著有些糊,但也勉強能看出清晰的結構和一旁用於解說的小字。
曲寶仔細端詳了片刻,並沒看出什麼稀奇,但這是自家少爺的吩咐,他還是珍而重之的將圖紙收了起來。
開荒的事情刻不容緩,一落,曲花間又多了一塊上萬畝的土地。
曲家護院很快便將銀兩送了過來,小吏點清數量後便將這張薄薄的紙遞給了曲花間。
曲花間買的地名曰糖罐山,因春日漫山遍野開滿糖罐花而得名。
這種花結出的果子是一種名叫金櫻子的藥材,植株全身帶刺,要將這些刺藤清理乾淨恐怕要費些功夫。
曲花間也知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隻招了一百個幫工前去開荒,爭取在春日結束之前能開出一片地來,能種多少算多少。
如今給曲花間開荒的幫工已經有一百五十個人,每人每天包早晚兩頓飯,還有二十文工錢,聽起來不算多,但一個月也要上百兩銀子和四五千斤糧食。
“照這個樣子下去,等不到秋收,我就要破產了。”曲花間歎了口氣將最近一個月的賬本合上。
“曲轅犁和水車的事如何了?”
距離曲花間南下回來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曲寶這段時間幾乎日日早出晚歸的忙活這件事情。
“曲轅犁還算簡單,我找了幾個木工和鐵匠趕工製作出了五個,已經送去莊子上試用了,聽說效果不錯,比從前用的犁頭省力多了,少爺您可真是個奇才,什麼都懂!”曲寶兩眼冒星星,一臉崇拜的拍著馬屁。
“水車結構複雜,目前隻有城南的魯木匠能勉強看懂圖紙,還沒做出成品來,我今兒下午去瞧了瞧,勉強有個雛形了,要完工恐怕還有些時日。”
曲花間聞言點點頭,“讓工匠們繼續趕趕工,多做些曲轅犁送去糖罐山那邊,目前地裡還不缺水,等等也沒事。”
“知道了少爺!還有就是工匠們也看出了咱家曲轅犁的好處,托我問問少爺能不能把這製作方法賣給他們。”
“他們想用就用吧,隻要優先供給我們就行了,這些圖紙都是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本來我也不是發明他們的人。”
改良這些農具的人本來也是想讓老百姓能種出更多地,讓更多人吃飽飯,曲花間雖然沒有這份才能,亦沒有廣闊的胸襟,但也不至於私心自用。
作者有話說:
----------------------
寶寶,收藏點一下可以嗎,比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