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543章 總憲稟細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543章 總憲稟細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酉時末刻,夕陽把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了琥珀色,簷角銅鈴在晚風裡輕晃,“叮鈴”

聲混著宮道上巡夜侍衛的靴聲,倒比白日多了幾分靜氣。金獻民提著青布包袱走在宮道上,包袱裡裹著三樣要緊物事

——

郭勳的供詞錄本、那封寫著

“張寅之事,若能網開一麵”

的金粟箋原件,還有宣府遞來的密報,每一件都沉甸甸壓在心頭。

穿過文華殿西側的月洞門,便見暖閣窗紙透著橘色光暈,朱厚照正歪在鋪著明黃織金錦緞的羅漢床上,手裡捏著卷《資治通鑒》,身旁小太監捧著盞剛沏的武夷岩茶,茶湯澄亮,茶香順著半開的門簾飄出來,混著暖閣裡的龍涎香,倒讓人渾身鬆快了些。魏彬先一步進去,屈著膝回話:“陛下,左都禦史金獻民來了,說要稟武定侯問話的細情。”

朱厚照抬眼,把書卷往案上一放,指尖蹭過書頁邊緣的鎏金,留下道淺痕:“讓他進來。”

聲音不高,卻帶著∫從容,半點沒有白日批奏摺的急躁。

金獻民剛邁過門檻,便忙躬身行禮,包袱輕輕擱在腳邊,雙手攏在緋色官袍袖中,腰彎得極規整,連袍角的褶皺都沒亂了分寸:“臣金獻民,叩見陛下。今日都察院問過郭勳,特將問話情由,一一稟明陛下。”

“起來說話。”

朱厚照指了指羅漢床旁的紫檀木凳,凳麵鋪著青緞椅墊,“坐吧,剛沏的岩茶,是前日福建新貢的,比春茶更醇厚些,你嘗嘗。”

劉全忠忙上前,取過案上甜白釉茶盞

——

盞沿描著細若蚊足的龍紋,遞到金獻民麵前,茶湯晃了晃,泛著淺褐的光。

金獻民謝了恩,隻敢沾個凳邊,雙手捧著茶盞卻沒喝,先從包袱裡取出那封金粟箋,雙手托著遞上前:“陛下,這便是郭勳給山西巡按馬錄的信箋,是禦賜的金粟箋,上頭寫著‘張寅之事,若能網開一麵,予其自新之路’,還有他的印,院裡再三核對,郭勳親口承認,錯不了。”

朱厚照接過箋紙,指尖撫過紙麵的暗紋

——

金粟箋觸手細膩,還帶著些微的紙香。他目光掃過那行字,眉頭輕輕挑了挑:“那就是真的了,見了你時,可有推諉?”

“回陛下,郭勳今日態度極恭謹。”

金獻民放下茶盞,聲音放得平穩,細細稟道,“他纔到都察院那會兒,見了下官便緊趨幾步上前,躬身行了個全禮,半分不敢怠慢。禮畢之後,竟不敢擅自尋座,隻垂手立在一旁,腰桿都沒敢挺直些,神色間滿是恭謹。後來下官取出這金粟箋,遞到他跟前,他初時還愣了愣,眼神裡帶著幾分茫然,待下官將張寅便是李福達的底細說清,他臉色驟變,忙不迭躬身自責,連說‘是下官糊塗!’,又道自己竟未細查張寅的根由,便貿然為其說情,實在是失察之極,末了還連聲歎‘此等疏漏,皆是下官之過,萬死難辭其咎’,自始至終,半分推諉之語也沒有,倒還算有幾分擔當。”

朱厚照指尖在箋紙上輕輕劃著

“自新之路”

四個字,忽然抬眼:“他沒提自己的功勞?也沒抱怨被牽連?”

“半字未提。自始至終,他隻圍著‘失察’二字自責,彆說從前的功勞了,連半句‘為何偏偏牽涉到我’的怨懟都沒有。倒還守著幾分官員本分,知道此時提功勞是邀功避過,說抱怨是推卸責任

——

隻念著自身沒查底細就貿然說情的錯處,其餘一概沒提。”

金獻民垂首道,“臣原還怕他提出一些事來,可他隻說自己是‘罪官’,急著把實情稟明。後來臣問起張寅持侯府名帖,去宣府自稱‘采辦丹料’的事,他更是急得聲音都顫了,說定是李福達假借他的名頭,還說回府就查府中往來的人,有線索即刻報給都察院。”

朱厚照聞言,嘴角牽出點淺淡的笑意,端起自己的茶盞抿了口,茶湯入喉帶著股岩韻的醇厚,壓下了心底的幾分沉鬱:“他倒識趣,沒拎不清分寸。”

說罷,又接過金獻民遞來的宣府密報,目光落在

“三月間確有自稱侯府采辦者,外出采辦藥材”

那行字上,眉頭又輕輕蹙了:“李福達竟敢冒用他的名頭?宣府那邊,可有查出名帖是真是假?”

“回陛下,宣府總兵已查過,那名帖的紋樣、印章,看著倒像真的,隻是沒經侯府核驗,不敢斷定。”

金獻民忙回話,語氣裡帶著幾分謹慎,“臣已讓人去查侯府的采辦賬目

——

若郭勳真有采辦丹料的事,賬目上定有記錄;若沒有,便是李福達偽造名帖無疑。”

朱厚照點了點頭,把密報往案上一放,指尖摩挲著玉虎

“你是知道的,這京裡的勳貴,如今多半是些混吃等死的,靠著祖上的功勞,占著田莊,每日裡不是聽曲兒就是鬥蛐蛐,朝堂上的事,能推就推。”

他忽然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回憶的暖意,“這些年他提督錦衣衛,竟沒有做出半分越矩的事來,他有這權勢給李福達勾連起來,宮中早就不安生了。”

金獻民心裡一凜,忙起身躬身:“陛下聖明。臣也瞧著郭勳今日的神情,不似作偽,說起被蒙騙時,他額間青筋都繃著,倒有幾分真心懊惱。隻是這案子牽涉白蓮妖僧,又關乎勳貴體麵,臣不敢怠慢,還得細細查勘,才能定奪,免得讓天下人說朝廷有法不依。”

這話既順了朱厚照的意,又沒丟了禦史的職責,分寸捏得極準。

朱厚照笑了笑,抬手示意他坐下:“你辦事,朕放心。既如此,你便接著查

——

侯府的賬目、宣府的人證,還有李福達舊日的教眾,都要查仔細些。”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金粟箋上,語氣沉了沉,“若郭勳真是清白,便還他個公道;若他真有勾結之心,朕也不會因舊情徇私,太祖定下的律法,不能壞在朕手裡。”

“臣遵旨!”

金獻民忙應道,心裡鬆了口氣

——

陛下雖念舊情,卻沒失了底線,這案子倒好辦些了。

朱厚照又指了指案上的茶盞:“茶涼了,再添盞熱的。今兒你跑了一趟都察院,又進宮來稟,也辛苦你了。”

金獻民忙起身謝恩,雙手接過劉全忠添的熱茶,茶湯的暖意順著指尖傳到掌心,倒讓他先前因審案緊繃的肩背,也鬆了些:“臣為陛下分憂,為朝廷辦事,不辛苦。”

朱厚照擺了擺手,重新拿起《資治通鑒》,目光卻沒落在書頁上,反倒飄向窗外

——

夕陽已沉到宮牆後頭,宮燈次第亮了起來,昏黃的光映著廊下的石榴樹,葉子上還沾著白日的餘暉,倒添了幾分暖意。“你先回去吧,有訊息了,就遞子本來。”

金獻民又行了一禮,提著包袱輕輕退了出去。剛走出暖閣,便見魏彬站在廊下,手裡捏著柄團扇,衝他遞了個客氣的笑:“總憲慢走,我這就讓小的送您出宮,夜裡風涼,仔細著了寒。”

金獻民點了點頭,跟著魏彬的手下往宮門走,心裡卻暗自想著:“陛下對郭勳,終究是念著舊情的,隻是這案情若真查出些不妥,怕是又要費一番斟酌了。”

又想起那日張大順親自到都察院傳話的情景,又暗自道:“看來陛下還是有些後悔了........”

暖閣裡,朱厚照拿起那封金粟箋,指尖反複摩挲著郭勳的筆跡,忽然輕聲道:“郭勳啊郭勳,你可彆讓朕失望纔好。”

身旁劉全忠不敢接話,隻悄悄給茶盞添了些熱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