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在後宮開冥途 > 第157章 你們燒完的燈該我來點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後宮開冥途 第157章 你們燒完的燈該我來點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沈青梧獨坐昭陽殿三日,殿外落葉積尺,宮人遠遠避走,連掃帚都不敢近前。

風穿廊過,捲起枯葉如紙蝶紛飛,落在她門前,層層疊疊,彷彿為亡者築起一道無聲的碑。

殿內無燈,也無香。

她盤膝而坐,衣袂垂地,像一尊未完成的玉雕——冷、靜、卻隱隱透出裂痕。

左腳踝處,金青符痕再度發燙,不是灼痛,而是召喚,如同血脈深處有另一顆心在跳動,與她的脈搏錯位共振。

識海之中,夢門輕晃,那道虛影端坐白骨王座之上,指尖輕點虛空,聲如幽泉:

“燈未滅……線未斷。”

她閉目,呼吸微凝。

這聲音不是幻聽,是契約的回響,是冥途規則被篡改時發出的哀鳴。

她早該想到——千紙陣雖焚,但火能燒形,難滅根脈;若有人將“替命之律”種入地脈,借皇城百年積怨為養分,那便不再是邪術,而是活陣。

她緩緩睜開眼,掌心已握著一隻繡鞋。

小鳶留下的那隻。

鞋尖紅繩靜靜垂落,忽然——輕輕一顫。

沈青梧瞳孔微縮。

那不是風吹,也不是幻覺。

紅繩竟如活物般搏動了一下,像附著一縷殘魂的心跳,微弱卻執拗地傳遞著某種訊息。

她指尖撫過繩結,記憶翻湧:那夜火光衝天,紙人列隊走入餘燼,小鳶站在最後,回頭望她,眼神清澈:“我能不做替身了嗎?”

她沒回答。

如今,答案卻以這種方式歸來——她不能,也不該是替身。

門外忽傳極輕的腳步聲,影七現身於簾外,黑衣如墨,氣息沉斂:“昨夜北城暴斃五具流民,皆麵覆黃紙。但……紙色泛青,非昨日所用之料。”

沈青梧指尖一顫,紅繩驟然繃直,似感應到了什麼。

“青紙?”她嗓音沙啞,像久未開口。

“是。”影七低首,“屬下查驗過,紙中摻有骨灰與生魂碎念,手法更狠——直接抽魂煉紙,不待其死。”

殿內死寂。

她慢慢站起,繡鞋緊攥在手,指節發白。

這不是收尾,是重啟。

玄冥子沒敗,他隻是換了個方式活著——把整個皇城變成了他的祭壇,把地脈當成了紙漿池,把千萬冤魂的名字刻進大地,讓它們自行重生、自行執念、自行成陣。

這纔是真正的“萬民代命”。

她披上素色鬥篷,推門而出。

秋風撲麵,捲起滿地枯葉,像是無數亡魂在低語。

她踏過落葉堆,一路無言,直奔城北亂葬崗。

焦土依舊,黑灰未清。

可就在那片曾燃儘紙人的廢墟之上,竟生出一層薄薄的紙芽——半寸高,慘白如屍皮,隨風搖曳,宛如招魂幡林立。

沈青梧蹲下身,指尖觸向一株紙芽。

刹那間,陰寒刺骨,無數雜音湧入腦海:哭聲、咒罵、求饒、呼喚親人……全是殘魂碎片,尚未消散,反而被什麼東西強行維係著存在。

她咬破掌心,鮮血滴落焦土,以血為墨,以赦為印,掌心畫出一道古老符紋,重重按向地麵。

“斷繩,現。”

一聲輕響,如朽繩崩裂。

白影浮現,身形稀薄如霧,幾乎透明。

正是紙巡使首領“斷繩”,小鳶的前身,第一位自願赴火的替身童。

他跪伏於地,聲音虛弱得幾不可聞:“判官……他們把‘名’刻進了地裡。”

沈青梧心頭一震,俯身細看。

隻見紙芽根部纏繞著極細銅絲,鏽跡斑斑,卻堅韌異常。

銅絲之上,密密麻麻刻著名字——每一個都熟悉至極。

那是《墨簿》中早已標記為“已燃”的名字。

本該灰飛煙滅的魂魄,竟被重新釘回人間,以銅絲為引,以地氣為養,以怨為力,催生新紙。

這不是複活,是褻瀆輪回。

她猛地抬頭,望向皇城中心——那裡是帝心所在,也是怨氣最盛之處。

千紙陣原是以帝王之怒為引,如今反向而行,竟是以亡者之名為基,借帝王遺忘、判官疏漏之隙,悄然重構大陣。

“墨簿!”她低喝。

虛空震動,一位佝僂老者自識海浮現,背負巨冊,每一頁都滲著血痕。

他顫抖著翻開《替死名錄》,一頁頁滑過,忽然——

原本熄滅的名字,竟開始複現血光。

一個,兩個,十個……越來越多。

“不可能!”墨簿嘶啞驚呼,“這些魂已歸途,為何……為何還能顯名?!”

沈青梧盯著那些複燃的血字,終於明白。

“有人以‘雙棄之命’為核。”她緩緩道,“既被帝王遺忘,又被判官庇護斷裂……此等魂,無主無歸,最易返生為怨種。”

話音落下,她腦中閃過小鳶的臉。

那個曾被她救下、又親手送入火中的女孩。

她護過她,卻未能守住她;帝王不知她,史冊不載她。

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棄命之人”。

所以,她成了陣眼。

所以,她的紅繩還在跳。

風忽然停了。

紙芽齊齊朝她彎下腰,如眾生叩首。

沈青梧站起身,鬥篷獵獵,眼中再無悲憫,唯有審判之火重燃。

她轉身離去,步伐堅定。

影七緊隨其後:“主上欲往何處?”

她未回頭,隻留下一句冷語:

“挖開地磚,我要看看——是誰,在替命歸源。”第157章

你們燒完的燈,該我來點火(續)

夜風穿廊如刀,昭陽殿外的燈籠一盞未亮。

沈青梧踏著殘葉歸來時,肩頭已覆薄灰,發絲間飄落兩縷烏黑斷發——根部焦黑如燼,似被無形之火悄然焚儘。

她沒有停步,徑直走入內室,掌心血痕未乾,指尖仍殘留著地宮深處那股陰冷腐氣。

影七緊隨其後,欲言又止。

他知道主上動用了“斷繩”與“墨簿”,也看見她從地底挖出的那一塊銅棺拓片——刻著四個字:替命歸源。

此刻,那拓片正靜靜躺在案上,燭光搖曳,映得字跡幽深如淵。

沈青梧凝視良久,呼吸漸沉。

不是因為懼怕,而是因為她認出了這筆鋒——圓轉處藏鋒,撇捺間帶鉤,是三百年前初代判官秦氏獨有的“判骨體”。

她在地府典籍中見過三次,一次在《契律本源》,一次在冥途碑林,最後一次……是在自己簽訂契約時,由白骨王座之上浮現的印文邊注。

她忽然笑了,極輕,極冷。

“原來如此。”她低語,嗓音像冰層下流動的暗河,“我不是繼承了判官之責……我是踩著他鋪好的路,在替他完成儀式。”

玄冥子從未真正對抗地府規則,他隻是將規則扭曲成了獻祭的階梯。

千紙陣不是邪術,而是對“替死之律”的極端複刻;那些青紙也不是憑空生成,它們是以棄命者的怨念為引,借判官之力點燃的偽輪回之芽。

而她,正是那個點燃火種的人。

那一夜,她以心頭血封地脈,卻險些被反噬吞沒。

當她將繡鞋置於倒置銅棺之上,畫下“斷”字元時,青紙暴起如活蛇,瞬間纏住手腕,寒意直透骨髓。

識海轟然炸開幻象——整座皇宮化作巨陣,無數紙人自牆縫、地磚、梁柱中爬出,覆在宮人臉上,無聲無息地取代了他們的麵容。

妃嬪梳妝時,鏡中映出的是黃紙拚接的臉;太監跪稟政務,喉間發出的卻是紙頁摩擦的沙響;侍衛執刀守夜,刀鋒映出的影子卻多了一雙赤瞳。

最後,畫麵定格在乾清宮。

龍椅之上,蕭玄策緩緩抬頭,麵具剝落,露出一張由層層黃紙黏合而成的臉。

紙麵皸裂,滲出血絲般的墨痕,彷彿寫著一個個名字——全是《墨簿》裡本該消散的亡魂。

她猛地抽手,符咒崩裂,鮮血飛濺。

銅棺中傳出一聲輕笑,低啞悠長,帶著幾分戲謔與悲憫:“你熄了火,卻沒拔根。”

是玄冥子的聲音。

可那聲音並不來自地宮,也不出自人間——它像是從契約本身裂開的縫隙裡滲出來的。

她退回昭陽殿,封死門窗,燃起三支鎮魂香。

可即便如此,仍覺肩頭痛麻未退,彷彿有紙灰滲入皮肉,正悄悄生根。

她取出銅棺拓片,反複比對筆跡,終於確認:這四字,並非模仿,而是原跡重現。

唯有判官血脈或契承者,才能喚醒此類古老銘刻。

這意味著,這座陣法的根本,並非悖逆地府,而是寄生於判官契約之中。

“所以……”她閉眼,一字一句落下,“我每一次開啟冥途,超度亡魂,其實都在喂養它?”

心頭劇震,幾乎動搖信念。

但她很快睜開眼,眸中再無猶疑,隻有凜冽如霜的決意。

她不是工具,更不是祭品。

她是判官,哪怕這身份本身就是一場陰謀。

三日後——

宮牆根部開始滲出黏稠青漿,泛著詭異的碧色光澤,觸之即生紙芽。

數名低階宮人在拂掃時手指沾染,當晚便夢魘暴斃,麵覆新生黃紙,嘴角扯出不屬於生者的僵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