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在後宮開冥途 > 第293章 我判的不是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後宮開冥途 第293章 我判的不是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晨霧如紗,纏繞在碑林之間,冷得刺骨。

枯草堆中那具小小的屍身已被宮人圍住,卻無人敢近。

守童不過十歲出頭,渾身乾癟如枯藤,皮肉緊貼骨骼,像是被什麼東西生生抽空了生氣。

唯有指尖深深摳進泥土,指甲斷裂、血肉模糊,殘留著最後一刻的掙紮與恐懼。

沈青梧踏著霜露而來,素衣未飾,眉心一道血紋隱隱發燙。

她蹲下身,指尖輕觸孩童冰冷的手腕——那一瞬,幽光微閃,神魂之力悄然滲入殘魄深處。

她的瞳孔驟然收縮,眼前景象轟然翻轉:

子時三更,月隱星沉。

碑麵泛起詭異光澤,一隻由石紋凝成的手破碑而出,猛地扣住守童手腕。

孩子驚醒嘶喊,卻發不出聲,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精血一絲絲被抽離,順著碑底裂隙流入地底深處……整整七夜,每夜如此,直至生機斷絕。

“他們是用活人喂碑。”燼瞳的聲音自金釵中傳來,沙啞顫抖,“‘骨研’磨的是人骨,‘墨心’寫的,是童心血。每一座碑,都是一張嘴,吞的是命,立的是偽律。”

沈青梧緩緩閉眼,再睜開時,眸中已無悲怒,唯有一片寒潭般的清明。

“原來你們所謂的‘律法永存’,靠的是吃小孩續命。”她低語,聲音輕得像風,卻帶著斬斷天地的冷意,“好一個明鑒碑——照不見冤魂,隻吸儘生魂。”

她起身,拂去裙擺霜塵,徑直走向碑林深處。

夜未至,她已潛入地底暗道。

蛛網密佈的石階向下延伸,空氣裡彌漫著腐朽與鐵鏽交織的氣息。

越往下,陰氣越重,彷彿整座皇宮的怨念都被引至此處。

終於,她踏入中央空間。

七座主碑的根係在此交彙,如巨樹盤根錯節,深紮於大地血脈之中。

而在那核心之上,一團黑霧懸浮半空,緩緩旋轉——那是無數冤魂臨死前的不甘與恐懼凝聚而成的“心律源核”。

每一次有人誦讀碑文,它便微微震顫,吸收那份源自心底的戰栗而滋長。

這纔是真眼。

這纔是支撐整個偽律體係不滅的根本。

“單毀一碑無用。”沈青梧凝視著那團不斷蠕動的黑霧,聲音冷靜得近乎殘酷,“隻要人心尚懼,碑就能再生。除非……切斷所有供血之源。”

可誰又能想到,這象征王朝法度聖潔之地,竟是以孩童性命為薪柴,燒出一座虛假的秩序高塔?

她抬手撫過腰間金釵,燼瞳低語:“你若強行破陣,陽氣必遭反噬。聽心僧已入宮,他知道你折損十二年壽數……”

話音未落,一道玄色錦盒悄然落在碑林入口處,由內侍遠遠放下便退走,不敢多留片刻。

盒啟,玉簡浮現,字跡清晰:“暫緩行動,朕知你所行非惡,然天命有數,莫以命搏虛影。”

落款無名,卻自有龍氣纏繞。

蕭玄策來了警告。

沈青梧盯著那玉簡良久,忽然冷笑一聲,五指收緊——

哢嚓!

玉簡碎成齏粉,隨風散去。

“他算得準我的命,”她喃喃,唇角揚起一抹譏誚,“可算不準我的心。”

當夜,子時將至。

第二座“明鑒碑”開始震動,碑麵浮現出新的文字,一行行浮現,如同審判之書自行開啟。

【罪證二:癸卯年冬,奉冥途令,誘宮婢柳氏入幽道,致其魂飛魄散,不得輪回】

沈青梧站在碑前,不再躲避,反而緩步上前,任那些文字鑽入腦海,撕扯神魂。

幻象再現——那夜風雪交加,柳氏跪在廊下求饒,淚流滿麵:“我知錯了!我不該毒害主子,但我兒子還小,求您給我一條生路……”

而年輕的沈青梧隻是靜靜看著她,然後伸手,將她推入身後那道漆黑的冥途裂隙。

魂魄碎裂之聲,至今仍在耳畔回響。

碑文閃爍,似在逼問:你可悔?

她望著那行字,許久,終於開口,聲音平靜如水:

“我認。”

“但我判她,不是因她有罪,而是因她不肯說出真相——真正下令毒殺主子的,是當今貴妃的心腹掌事姑姑。她寧死隱瞞,隻為保全一人私慾,讓更多無辜陪葬。”

她抬頭,直視碑心:“你說這是罪?那你們立下的律條,為何從不追究幕後之人?為何隻罰螻蟻,不斬豺狼?”

銀焰在她眼底跳動,眉心血紋熾烈燃燒。

七日之內,七座碑將喚醒她所有遺忘的記憶,逼她自我審判,直至神魂俱滅。

但她也知道——

真正的審判,從來不在碑上。

沈青梧的血順著金釵滑落,一滴一滴砸在“明鑒碑”冰冷的碑麵上,如同春雷滾過凍土,驟然炸開一道裂痕。

鮮血如藤蔓般蔓延,沿著碑文縫隙爬行,所到之處,那些自詡公正的律條竟開始扭曲、顫抖,彷彿被灼燒的蛇。

她站在碑前,素衣獵獵,眉心血紋熾烈如燃,眼底銀焰翻湧,像冥河倒懸,照徹幽冥。

“你說我該懺悔?”她聲音不大,卻字字如刀,剜進這死寂夜色,“好——我認罪,我殺人,我送魂入冥途,從不留情。可你也得聽一句真話!”她猛然抬手,將整條劃破的手臂狠狠壓上碑心,血霧噴濺,“你這座碑,立在這裡,從來就沒照見過一個活人!它照的不是是非,是權貴的影子;判的不是罪惡,是螻蟻的命!”

話音未落,她唇間溢位一聲低吟——喚舊。

風止,月隱,天地凝滯。

一道火光自虛空中撕裂而出,映照出二十年前那一夜:天律堂外雪落無聲,堂內卻烈焰衝天。

鐵門緊閉,三十七名青年學子被鎖在屋中,拍門嘶喊,哭聲震野。

而嚴閣老立於高台之上,玄袍如墨,手持令符,麵無表情地揮手點火。

“律不可違,異端必除。”他冷聲道,“亂世需重典,寧錯殺,不放縱。”

火焰吞噬了哀嚎,也吞噬了真相。

那場大火,燒掉的不隻是質疑的聲音,更是王朝最後一絲良知。

畫麵被強行投射在碑麵,與當前碑文交疊呈現。

一邊是“依法裁斷”的冰冷文字,一邊是活生生的人被焚為焦骨的慘象。

真假對撞,偽律崩裂!

“轟——!”

一聲巨響,第二座“明鑒碑”從中炸裂,碎石四濺,陰氣狂湧。

一道微弱卻純淨的魂光從中掙脫而出,半透明的小身影蜷縮落地——正是“小刻”。

他瘦弱得幾乎透明,臉上還帶著生前的驚恐,可當他抬頭望向沈青梧時,眼中竟浮起一絲安心。

他顫巍巍地伸出手,掌心裡躺著一塊殘碑碎片,上麵用稚嫩筆跡刻著一行歪斜小字:

姐姐,碑怕火。

沈青梧蹲下身,接過那片殘碑,指尖觸到那粗糙刻痕的一瞬,心頭猛地一顫。

這不是孩子隨手寫下的胡言亂語——這是命換來的訊息,是七夜被抽乾精血仍不忘傳遞的警告。

燼瞳的聲音在她耳畔響起,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第三碑即將覺醒……它要喚醒你……關於師父的最後一段記憶。”

她呼吸微滯。

師父……那個揹她走過漫漫長夜、教她辨鬼識煞、最後卻死於非命的老趕屍人?

那段記憶她早已封存,連地府契約都未曾觸及。

可如今,連它也要被挖出來了?

她攥緊殘碑,指節發白。

火能焚碑,但她不能等。

每破一碑,她的陽壽便折三年,十二年已去,命如殘燭。

可若停下,便是讓偽律繼續吞食無辜性命。

她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炸裂的碑林,聲音輕卻決絕:“既然你們想看我的罪,那就看個夠——但彆忘了,真正的審判,從來不在碑上,而在人心底下那把刀。”

風起,捲走碎石與灰燼。

鏡頭緩緩上移,越過斷裂的碑頂,掠過沉沉宮闕,最終定格在乾清宮飛簷之下。

蕭玄策獨立風中,玄袍翻湧如夜潮。

他手中握著一枚古舊玉鎖,那是他曾命人暗中取來、與沈青梧魂魄氣息相連的禁器。

此刻,玉鎖表麵裂紋又深了一分,隱隱滲出極細的血絲。

他望著碑林方向,眸色幽深如淵,低聲喃喃:

“快了……再破三碑,她的命,就真的握在我手裡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