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我在蘇軾府上當廚娘 > 第第一百四十七章 蚵仔煎、芋頭糕及蝦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蘇軾府上當廚娘 第第一百四十七章 蚵仔煎、芋頭糕及蝦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蚵仔煎、芋頭糕及蝦餅……

蘇軾是貶臣不假,

可蘇遇不是。

圓娘用蘇遇內眷的身份在歸薑驛借了個小院子,儋州本是大宋海外南荒,少有人至,

驛館亦修的窄癟,但好歹比住在桄榔林裡的茅草屋強得多。

圓娘等人剛剛在驛館裡安頓下來,

外麵開始淅淅瀝瀝的飄起雨滴,俄爾雨越下越大,地麵的水窪處被砸出一個一個的蘑菇泡。

八郎跟圓娘在窗邊觀雨,他不禁慶幸的說道:“好在咱們搬來了這裡,

不然又得穿著蓑衣坐在木墩子上睡覺了。”

圓娘麵上不表,

心裡卻歎息:這也太搞人心態了吧!朝廷這幫人缺德是真缺德!!他們有的是法子折磨人!!但凡敏感脆弱一些,決計會被他們打倒!

思及此處,

圓娘疑惑的看了蘇軾一眼,

問道,

“哪有用前朝的尚方寶劍斬當朝的官的?師父,這裡麵是不是還有其他誤會?那片荔枝園也不是咱們誠心要買的,

隻是買地皮的時候順手帶的,上麵難道不允咱們陳情?”

朝雲回道:“是程家,程家買通了先前賣咱們地的人,

那人執意構陷說是咱們搶了他的荔枝園,又有幾個州府的官員做偽證,

我們百口莫辯。”

圓娘聞言一怔,慚愧的對蘇軾說道:“師父,

對不起。若不是因為我與程家的事,您也不必遭此苦頭。”

蘇軾放下茶盞,溫聲說道:“咱們一家人還需要在這裡愧疚來愧疚去的嗎?況且此事無論如何也怨不到你頭上,起惡唸的是程之才父子,

動手整治人的是你二哥,況且我後來托人暗查了一番,你姑母當年產的那個孩子未過週歲就夭折了,程濰是程之才的寵侍之子,這個寵侍當年很給你姑母吃了些苦頭,若不是因為她,你姑母必不會英年早逝的,你二哥使出雷霆手段治他,也算了卻了一番因果。”

圓娘聞言,掀眸說道:“二哥說了,他會想法子救你的!等他卸了泉州的官事便會從海上繞路來看我們。仔細算算左右不過一年的光景了。”

六郎在一旁吃椰奶糕吃得太急噎住了喉嚨,他連忙拿茶順了順,問道:“阿姊,你們在泉州可曾吃到什麼好吃的?”

圓娘笑道:“還真有!蚵仔煎就很不錯!!還簡單易做!!”

六郎連忙說道:“阿姊,說實話剛剛我冇吃飽……你看看我,現在正是長身子的時候,是吧!不能餓著!”

蘇軾閒閒的說道:“書中自有千鐘粟,夠你吃的!”

六郎不乾了,當即拆台道:“既如此,為何爹爹昨日還跟林子裡的野獸搶椰子?”

蘇軾:“……”

圓娘喚來硯秋道:“你穿上雨具去集市上買些新鮮的海蠣子、茼蒿、韭菜和薯粉回來,咱們今日做蚵仔煎吃,多買一些,讓大家都填飽肚子纔是。另外買些芋頭、蘿蔔和臘腸回來,做些芋頭糕吃,省的六郎餓肚子讀不下書去。”

硯秋應道:“哎!小娘子你就瞧好吧!”

六郎瞬間感零涕淚道:“這可真真是菩薩顯靈了!!”

圓娘笑道:“吃了我的糕點可是要金榜題名的,不能白吃。”

六郎討巧道:“題題題題!!不敢說皇榜上中狀元吧,至少也得捧個進士回家才能不負阿姊這番投喂。”

圓娘笑道:“正是這個理。”

知雪問驛館的膳房借了一隻小炭爐和一些菜板廚具等物。

半個時辰後,硯秋揹著竹筐進門了,他將蓑衣和鬥笠掛在門框上的短釘上,脫了防水的木屐換上自己的布鞋,抖了抖竹筐外麵的水滴,這才拎著竹筐進屋道:“也真是奇怪,這裡溫暖多雨,米價卻死貴死貴的,竟比汴京城的米還貴上三成,米品卻要差上許多,乾乾癟癟,半邊落塊的。”

蘇軾回道:“大抵是靠海吃海,這裡的人多以貿香和捕魚為生,米麪等物全靠北船來輸送,北船因風浪來不了時,這裡的米價堪比珍珠了。”

六郎道:“這個海島也不小,就此閒置了豈不可惜?儋州的曆任官員為何不勸課農桑?”

蘇軾回道:“蓋因此地土壤被海水倒灌的厲害,鹽堿化嚴重,費力種一場也冇個好收成,百姓皆去出海貿香和捕魚了,這裡的魚蝦海蠣倒是便宜的很。”

朝雲歎息道:“可惜魚蝦不大能裹腹,吃了不抵什麼用,過不了一時半刻便餓了。上次出門看到這裡的人種稻手法十分粗糙,竟然連耕牛用的都少,隻有兩三個婦人揹著竹簍子插秧,秧苗插的也甚為潦草,即便稻子熟了,大抵也冇有多少收成的,完全不似江南水鄉的那種精耕細作。”

圓娘道:“僅僅依靠在外頭買糧食吃何時是個儘頭,海那邊豐收了倒還好說,萬一遇上荒年,島上的百姓豈不是要坐以待斃?既然島上有地,也有人在種水稻,不如把江南的水稻種植法在這裡推廣推廣,自給自足方是長遠之道。”

蘇軾道:“你們說得對!左右我閒著也冇事,不如咱們包幾畝地來種,給百姓們打個樣子。”

眾人點頭道:“好極!好極!”

硯秋將買來的海蠣、芋頭等物,按照圓孃的要求一一處理妥當,知雪吹著一旁的小火爐,在爐腔添了幾塊炭,然後在爐口處支了一個攤蚵仔煎的平底的鏊子。

圓娘將硯秋處理好的食材都放在一個乾淨的陶盆裡,又往裡和了些薯芋粉漿,添了些鹽巴和胡椒粉,將其拌成濃稠的糊狀。

知雪此時已經將平底鏊子燒熱了,圓娘往上麵抹了一塊豬油,鏊子上傳來呲呲的響聲,油脂在滾燙的溫度炙烤下散發出一股濃烈的香氣。

見時機差不多了,圓娘舀了一勺糊糊倒在平底鏊子上,然後再小心翼翼的攤開,儘量使其均勻些,一個鏊子可同時烙三張蚵仔煎,韭菜和海蠣子的香氣瞬間飄的滿屋都是!

六郎和八郎一人端了個小碗,眼睛一瞬不瞬的盯著圓孃的一舉一動,甚至饞蟲被蚵仔煎的香味兒勾出來了,不自覺的吞嚥口水。

圓娘轉頭看到硯秋還買了小半桶蝦,她笑道:“硯秋,去驛長那裡換些油,待會兒咱們炸蝦餅吃,對了,彆忘了帶點甜醋回來。”

“哎!”硯秋轉身出門了!

蚵仔煎被煎的兩麵金黃,圓娘給兩個小的一人鏟了一碗。

六郎和八郎顧不得燙,下手抓著便往嘴裡塞,朝雲哭笑不得,一人給他們遞了一雙筷子道:“還是大家子呢,不能吃冇吃相。”

六郎和八郎直接燙的齜牙咧嘴,滿屋子亂竄,一邊呼氣一邊大喊道:“這個香!阿姊,我們能不能天天吃這個?”

圓娘笑道:“可以呀,你們吃不膩就成。”

“不膩的!怎麼都不膩!”六郎一邊說一邊將自己的碗遞了過來,說道,“阿姊,再來一碗!”

蘇軾笑道:“狼吞虎嚥的,你是饕餮嗎?”

小饕餮在圓孃的識海裡也很著急,它是一口冇撈著,生怕蚵仔煎被這倆人吃光,急得上躥下跳,它苦巴巴道:“蘇過纔不是饕餮呢,蘇過可比饕餮能吃多了!!”

圓娘安撫道:“都有的,都會有的,莫急!”

她下手給六郎盛了滿滿一碗,亦給蘇軾盛了一碗。

蘇軾感慨道:“要是有二兩小酒那就更好了!”

圓娘點了點頭道:“有的,師父,有的,都在船上冇有卸下來,如今下著雨也不好搬運行李,等雨停了會有小酒喝的。”

知雪瞅了瞅院子裡的空間,發愁道:“大抵晴天之後也不好搬弄,地方有點窄。”

蘇軾看了看歸薑驛的院子,有些訝異道:“你們帶了多少東西過來?”

圓娘道:“大概有一船那麼多……”

朝雲問:“到底是多大的船?連驛館的院子都存放不下!”

圓娘輕咳一聲,回道:“是木蘭舟!”

朝雲不知木蘭舟到底有多大,蘇軾是知道的!他眨了眨眼睛道:“乖徒,你好好跟師父說說,你是不是預備出海?”

圓娘擺了擺手道:“我哪裡吃得了那個苦,是二哥買了些小玩意兒,讓我帶來儋州的。”

蘇軾沉默了,他空手來海南,未必冇存取死之心,前半生的汲汲營營在接二連三的貶謫中付諸東流,平生之誌亦束手束腳再難施展。

半百歲月,回首向來蕭瑟處,皆是一場空夢,他其實並冇有活著渡海北歸的打算,雖然外表不顯,實則內心已經頹的不成樣子了。

然而擡頭望望這些傾心相隨而來的家人們,又覺得自己實在蠢笨的可以。

他默默吃了一口蚵仔煎道:“辰兒,有心了。”

圓娘一邊悄悄打量蘇軾的神色,一邊熱火朝天的攤蚵仔煎,聞言回道:“船上的東西太多,趕明兒請個牙人來,咱們需要租一個大院子,再包二百畝田地。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呀!”

六郎坐在圓娘身邊道:“阿姊,我們可以辟間書房出來嗎?要大大的那種,雖然南荒之地斯文不振,可也有不少好學之人向爹爹請教學問,總也冇個站腳的地方,晴天還好,遇個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少不得倒黴一番,豈不可憐?!”

圓娘點點頭道:“自然可以有,若師父能在此地開壇講學,著書立說,廣傳孔孟之道也是極好的!”

八郎笑眯眯道:“阿姊,我想要一個結實的鞦韆。”

圓娘笑道:“自然可以!!”

這個說要這個,那個說要那個,一家子熱熱鬨鬨的總有說不完的話。

在蚵仔煎、芋頭糕、炸蝦餅的香氣裡,日子倒也有滋有味起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