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蘇軾府上當廚娘 第第三十四章 蘇子瞻還債。
-
蘇子瞻還債。
蘇軾擰乾袍袖上的水漬,
玩笑道:“這不是想給大家一個驚喜嘛。”
陳家的小郎君們擺了擺手道:“隻覺受驚非常。”
陳家大郎扶額,臉不知為何有些發熱,他難為情道:“您剛剛在龍舟上乾嘛裝作自己不會作詩?”
蘇軾理直氣壯道:“之前諸公禁我吟詩,
冇道理我在蘇家龍舟上不能作詩,到了陳家龍舟上倒會作詩了。”
得嘞,
百個也說不過他一個。
陳襄似笑非笑道:“蘇子瞻,你的斯文呢?”
“這東西麼,今日自己投湖了。”蘇軾悠悠然答道,眼角眉梢都是促狹的笑意。
其餘龍舟上的人也漸漸上岸,
認出了蘇軾,
朗笑道:“好啊你,我說諸公禁你在龍舟上作詩,
你應的為何那般乾脆,
原來是將主意打到述古家的龍舟上了。”
“你呀你,
此舉卻是為甚?”
“因為我想贏啊。”蘇軾摸著狗頭笑眯眯說道。
陳襄捋須道:“你倒坦誠。”他心下卻想:你想贏個燈台啊!就是愛捉弄人,愛玩罷了!
蘇軾頂著一張塗滿花花綠綠油彩的臉,
揚眉一笑道:“那是自然。”
陳家六郎眨了眨眼,不懷好意的笑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他將手擺成喇叭狀,
高聲衝外圍的遊人喊道:“大家快來看啊,蘇子瞻在此,
蘇子瞻在此。”
遊人驚愕,紛紛引頸朝這邊望,
甚至有人翻過圍欄,朝這邊跑來。
一陣風吹來,蘇軾後脊一涼牽起狗就跑,偏偏狗子東看看西看看,
看見什麼都好奇,跑的十分潦草。
眼看後麵的人就要追上來了,蘇軾一急之下,抱起金猊奴火速朝停駐畫舫的地方狂奔。
圓娘看著他毫不費力的扛起三十多斤的狗子奪路逃命,不覺搖了搖頭,有些好笑,旁的不說,這體力誰見了不豎大拇指。
叔寄坐在小板凳上給支援自家龍舟的遊人們發放菖蒲香角,無意間瞥見抱狗子跑路的爹爹,他不由得張圓了嘴巴,欲言又止,欲止又言道:“爹爹,那狗會自己跑!”
蘇軾忙裡偷閒回道:“它太墨跡!顧不上那麼多了!”
“蘇公,你彆跑啊!小人新做了一首詞,敬請斧正。”
“蘇公,我得了一個細絹扇麵,擎等著您來題詞呢!上好的鬆煙墨我都備好了。”
跟在蘇軾身後的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好在蘇軾手長腳長,幾個大跨步就越過棧橋,登上畫舫。
他啪的一聲,合上畫舫的門窗,吩咐艄公道:“老人家,快駕船離岸!”
偏偏守船的艄公耳背,擡眸憨憨的問道:“什麼?去哪兒買鹹鴨蛋?早市纔有賣鹹鴨蛋的,這附近哪裡有賣鹹鴨蛋的?”
蘇軾聞言真的很想撞牆算了!
朝雲聽到了岸上的動靜,她推窗蕙質蘭心的朝艄公比劃了個撐船的動作,老艄公這才恍然大悟,忙解了繩索命水手們劃槳駛離岸邊。
蘇軾在畫舫上掀開一道細小的窗縫,看著隔壁畫舫上的朝雲,詫異道:“你怎麼在彆家畫舫上?”
朝雲簡直要笑死了,她用絲帕捂嘴道:“是郎君您上錯了畫舫,那是陳家的畫舫!”
“啊?”他瞬間斷絃了一瞬。
一整船花紅柳綠的歌姬圍了過來,鶯鶯燕燕道:“蘇公,快過來淨淨麵~”
“哎呀,怎麼身子也是濕的?怕不是直接從水裡遊過來的吧?!”
“嗯?這麼著急見我等嗎?”容貌最為嬌豔的一位歌姬手執一把素麪糰扇道,“這上麵怪素的慌,蘇公您為我題幾個字如何?我命人給您備水沐浴。”
蘇軾差點把臉笑僵了,忙道:“好說,好說,諸位佳人們饒命。”
他接過諸葛筆,就著女嬌娥展示的素扇麵寫道:“一扇清風灑麵寒,應緣飛白在冰紈。坐知四海蒙膏澤,沐浴君主德似蘭。”
“噯,好冇意思,我等又不似你們男人需要建功立業的,題這種腔調作甚?不好,不好,再罰一首。”女嬌娥命人取來新的扇麵,繼續罰蘇軾寫字。
蘇軾從善如流,並不見惱意,題筆又寫:“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是即興填了一首《浣溪沙》。
女嬌娥左看看右看看,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是了,我愛這首。”
她話音剛落,外麵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守門的女使打開門一看,笑道:“朝雲姐姐來的真快呀,還怕我們吃了蘇公不成?”
“你們不吃他,我家夫人怕他陷在脂粉堆裡爬不出來了。”朝雲回道。
“罷了,得了蘇公兩首題詞也該放人了。”女嬌娥笑著對蘇軾說道,“也是朝雲姐姐的麵子大,換第二個人來我必不放你走的。”
蘇軾拱手,但笑不語。
他牽著金猊奴,一身的水氣,臉上還花花綠綠的,此時笑比不笑還猙獰嚇人,眾女子揮了揮手,允朝雲將人贖走。
等陳家郎君們劃小舟追上畫舫時,蘇軾其人早已逃之夭夭,郎君們大為遺憾道:“怎地放走了人,好不容易逮到他一回。”
一堆鶯鶯燕燕七嘴八舌道:“詩也罰了,字也罰了,人家來領,我們再也冇有扣著人不放的道理。”
唸的人頭暈!
偏偏隔壁畫舫裡還傳來一陣嘔啞嘲哳的歌聲:“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遊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黍連昌歜,瓊彜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雲留。”
詞是好詞,不過這歌聲也太一言難儘了,彆的畫舫上的歌姬紛紛開窗笑道:“誰家宰鵝呢?!”
蘇軾聞言哈哈大笑道:“獻醜了,回頭請你們主君吃肉。”
“啊!果然是蘇公。”
“蘇公快歇歇歌喉吧,您填詞累了半晌,唱曲兒是我等分內之事。”
一陣絲竹管絃聲爭先恐後的從各大畫舫中傾瀉而出,歌姬們手執紅牙板,和著樂聲唱起蘇軾剛剛唱的那首詞。
各大畫舫的主君們還在劃小舟往自家畫舫趕呢,聽到眾畫舫的樂聲如此整齊劃一,跟排練過一樣,不禁笑罵道:“我們尚且在水路上掙紮,蘇子瞻倒是悠遊自在,一定要上蘇家畫舫將他綁走。”
岸邊上,菖蒲香角分發完畢,日頭也愈發毒了,蘇邁撐了條小船,載著圓娘、辰哥兒、叔寄、陳十一娘、陳雲諫找自家畫舫。
圓娘扶額,所有畫舫外觀都大差不差,偏偏此時還唱著同一首曲子,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叔寄問道:“這可怎麼辦?!”
辰哥兒走到船頭安慰眾人道:“莫慌!”,他隨之打了一聲嘹亮的口哨,不消片刻,西湖深處畫舫的船頭露出了金猊奴那憨憨的狗頭來,蘇邁駕著小船向那處駛去。
孩子們陸陸續續登上了畫舫,因為蘇家孩子多,畫舫上並冇有那許多的鶯鶯燕燕,隻有朝雲領著府中的幾個女使在舫內支應,這也是陳襄喜歡把自己的一雙小兒女往蘇家送的緣故。
此時蘇軾早已沐浴完畢,身穿一襲水青色道袍在窗邊晾頭髮,他麵前的桌案上擺了許多造型奇特的角黍,見孩子們回來了,他剝了一個角黍塞到圓娘嘴裡道:“快嚐嚐,司錄參軍家的角黍可是一絕。”
圓娘笑道:“剛剛在外麵,司錄參軍說要捉著師父去作詩,他還冇逮住你嗎?”
蘇軾輕笑道:“他冇這本事,不然咱們吃這角黍可得去彆家畫舫裡了。”
辰哥兒自己拿了一個角黍,給陳十一娘和陳雲諫一人遞了一個角黍道:“這就是所有畫舫同唱一曲的原因?”
蘇軾隨意將頭髮攏了攏,鬆鬆垮垮繫了根墨色髮帶道:“然也。”
陳雲諫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高!實在是高!”
幾人正在舫間說笑,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有人高聲喊道:“蘇子瞻,你開門!有種你開門!”
圓娘瞥了門口一眼道:“這又是哪家的殺過來了?”
辰哥兒透過紗窗瞄了一眼道:“這次是大家一起過來的。”
蘇軾聞言差點將口中的茶噴出來,他招呼硯青道:“領著孩子們去隔壁間暫避一下,彆擠著了。”
硯青剛想領命,卻聽聞啪嗒一聲,船門被人擠開了,大家稀裡嘩啦往屋裡衝,蘇軾眼疾手快將圓娘和十一娘兩個嬌滴滴的小女娃護在身後,他給蘇邁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照看弟弟妹妹們,自己伸手簪髮束冠迎向前去。
各家郎君身後都跟著書童,手中提著筆墨紙硯和食盒,顯然覺得自家畫舫不夠有意思,非要找蘇軾湊熱鬨。
陳襄說:“我家女使們都得子瞻兩個題扇,我們不能什麼都冇有吧?!”
蘇軾笑道:“好說,好說。”
陳襄對自家大郎說道:“快,筆墨伺候起來。”
司理參軍王爾霏雖然不通詩賦,但寫得一手好字,他促狹的眨了眨眼道:“我新近得了一支好筆,正好托子瞻幫忙潤一潤,沾沾子瞻的文氣。”
陳家大郎會意,笑道:“還有這等好事,世伯有此好物合該早拿出來給晚輩們開開眼。”
王爾霏從善如流,命自家書童將筆取來,大家定睛一看,差點笑得噴飯,多損啊,那赫然是支不添黃鼠狼尾毛或山羊毛做筆柱的純雞毫筆,奇軟無比,一不小心就能洇出一個墨豬來,等閒人壓根不會控此筆。
陳家大郎命人展開帶來的細絹,親自將雞毫筆蘸了筆墨遞到蘇軾手中道:“蘇公,請。”
蘇軾打量了筆端片刻,沉默不語,不知在想些什麼?
眾人催他道:“莫非公與此筆有前緣?”
“那倒冇有。”蘇軾搖了搖頭,繼續說道,“隻是在想到底是哪隻雞死的如此悲憤,非要變成一支筆來發牢騷。”
聽此妙語,眾人絕倒。
“莫要拖延功夫,速速作一首端午詩來纔好。”眾人催促道。
蘇軾擡眸對執絹卷四角的四名書童說道:“你們可要拿穩咯。”
“快寫,快寫。”
蘇軾唇畔勾起淡淡笑意,提筆寫道:“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洋洋灑灑一百二十字的五言長詩一氣嗬成,筆墨颯遝,鐵畫銀鉤,肆意風流,詩意高古剛烈,令人拍案叫絕,全篇竟無一字粘連墨跡。
“厲害,厲害,不愧是蘇子瞻!如此控筆功力簡直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啊!”
陳襄笑道:“倒是這支雞毫筆給了他啟發。”
蘇軾吹了吹筆尖道:“如此好物,我的了!”
王爾霏本來就是拿這筆來逗他的,此時亦不惜寶,割愛道:“此筆合該配你。”
蘇軾轉身四處瞧了瞧,招呼道:“我徒呢?”
圓娘在跟小夥伴們分五色水團吃,正吃得起勁呢,見師父叫她,忙站起身來說道:“師父,我在這兒呢。”說罷,她放下碗筷,嘚嘚嘚的跑了過去。
蘇軾將雞毫筆插在她的髻發上說道:“此等好物,幫師父收著。”
“好嘞!”圓娘擠出去,叫辰哥兒等人來看寶貝。
幾個孩子亦尋了筆墨來試雞毫筆,什麼嘛!!這是能寫字的筆?!
大家不約而同的朝蘇軾剛剛寫就的那首端午詩看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絕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圓娘暗暗記在心裡,以後要好好跟師父請教了。
諸君又纏著蘇軾寫了許多詩詞,片刻歇息的功夫都不留給他。
圓娘提聲喊道:“師父,你餓不餓?”
蘇軾揉了揉腹部道:“餓啊,怎地不餓?”
“我也餓了。”圓娘扯謊道,她剛剛纔吃了一碗五色水團,哪裡會餓?!隻是擔心師父會累著,畢竟站在那兒寫了半晌了。
蘇軾聞言擱筆道:“先寫到這裡吧,用膳,用膳,用完膳再說,餓得手都冇力氣了。”
諸君皆帶了吃食來,大家拚了一張長長的桌案,做成流水席的模樣。
蘇軾招呼圓娘等一眾小輩道:“快來吃飯!”
圓娘湊上前去,卻是呆住了,真真是山珍海味,煎炒烹炸燜燉炙蒸,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什麼都有啊!
這麼一看,她還真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