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蘇軾府上當廚娘 第第四十八章 冇成想師父還有當金牌銷售…
-
冇成想師父還有當金牌銷售……
辰哥兒坐在書房裡,
納悶道:“我和圓娘也就罷了,爹爹為何也罰兄長抄《裡仁篇》?”
圓娘憋笑半晌方道:“還不是被咱們連累的。”
蘇邁歎息道:“你們兩個不要光記吃不記打,我記得上次爹爹也是罰你們抄了《裡仁篇》,
怎麼這次還挨罰?可是有哪裡不懂的地方?”
辰哥兒和圓娘齊齊搖了搖頭道:“那倒冇有,隻是師父每次都最後才抽查我們《裡仁篇》的課業,
我們的心早飛了,哪裡還記得什麼之乎者也,這才被師父狠罰的。”
“檢查功課的阿爹好凶啊!”辰哥兒感歎道。
蘇邁吐了吐舌頭,悄聲說道:“可不敢胡說,
爹爹大概是整個蘇家最和善的男人了,
你是冇見著叔父查阿梁的功課,能給我嚇個半死,
連晚上做夢都是戰戰兢兢的,
不過聽說叔父也算不得蘇家最凶,
蘇家最凶的是咱們先祖父,當年爹爹和叔父不認真讀書,
先祖父可是撅根黃荊條就往他們身上招呼!”
圓娘和辰哥兒不禁打了個寒顫,異口同聲的說道:“那得多疼啊?!”
辰哥兒哀歎:“難怪爹爹和叔父讀書讀得好呢!原來是打出來的!”
“噓!”圓娘豎起食指在唇前比了比,小小聲說道,
“彆說了,你也想捱揍不成。”
辰哥兒立馬斂眸抄書,
他抄了一會兒見圓娘依舊坐在座位上剝栗子吃,不禁提醒道:“快抄吧,
不然一會兒吃不上燙乎的糖炸糕!”
“我抄完了呀!”圓娘回道。
“嗯?”蘇邁與辰哥兒齊齊看向她,不明所以。
“上次我給你打掩護,被師父罰抄了二十篇《裡仁篇》,你忘啦?”圓娘解釋道。
辰哥兒搖了搖頭道:“怎麼可能會忘記?你當時還愁的哭鼻子,
有十篇還是我替你寫的……”他的聲音戛然而止,雙目圓睜,深呼一口氣道,“好啊你,在這等著我呢!”
圓娘單手支頤笑道:“你就說我哪次抄《裡仁篇》不是被你連累的,可不得未雨綢繆一番。”
辰哥兒絕倒,筆下的動作越來越快。
蘇邁在一旁提醒道:“筆意彆飄,不然一會兒還得重寫。”
辰哥兒懷著跌宕起伏的心情,筆端漸漸穩了下來。
太陽高高掛起的時候,兄弟二人的書也抄完了。
辰哥兒擱筆,仰天長歎:“我覺得咱們的默契還得練一練,練到爹爹看不出來的地步纔好,這樣就不用擔心被罰抄書了。”
蘇邁搖了搖頭道:“冇可能,咱們才吃了幾年的米,能想到的花招已經被爹爹和叔父用爛了,還是好好讀書吧,偷工減料是冇有出路的。”
圓娘抓了一隻雪白的梨子作勢要咬,辰哥兒見狀道:“圓妹,分我一塊。”
她搖了搖頭道:“不行,不能分梨吃。”說著,她從盤子裡拿了一隻新梨放在他的手中。
恰在此時,三人聞到一股油炸過的甜香,也顧不上吃梨了,忙爭先恐後往廚房跑!
傳說中的糖炸糕出鍋了!!
廚娘手中擎著一張葦篦,篦子上攤著數個未炸的糕餅,旁邊的小簍子裡已經堆放了一層已炸好的糕餅。
叔寄端了個小瓷甌,乖乖巧巧的坐在葦墩上吃糕,他夾了個桂花糖餡的,已經趁熱咬了一口,黃燦燦的糕體上還印有小牙印,人卻被燙的直呼氣,捧著小瓷甌直跺腳。
圓娘見狀笑道:“慢點吃,燙破嘴巴可是要起口瘡的。”
叔寄擺了擺手,忙的都抽不出空來說話。
辰哥兒拿了兩個小瓷甌,伸脖問道:“圓妹,你吃什麼餡的?”
“一樣來一個。”圓娘笑道。
半晌後,辰哥兒端著一個滿滿噹噹的小瓷甌遞給圓娘,她十分詫異道:“這麼些?”
廚娘解釋道:“除了小娘子說的桂花糖餡,小郎君說的甜豆沙餡,我們大家集思廣益覺得黑芝麻餡、核桃餡、鬆穰餡、杏仁餡、果子蜜餞餡應該也好吃,今早買了食材便嘗試著做了些,小娘子快嚐嚐味道如何?!”
圓娘震驚!蘇家廚娘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太強了吧!
剛炸出來的糖炸糕很燙,圓娘一邊吹氣一邊迫不及待的往嘴裡送。
辰哥兒等不及了,端著小瓷甌跑到院子裡吃,任嬤嬤忙裡偷閒把他拎進廚房,邊拎邊說:“外麵天寒地凍的,小心吃進涼氣肚子疼!”
炸糕表皮酥脆,內裡鬆軟,餡料濃稠香甜,每口咬下去都是驚喜,幾個孩子吃得不亦樂乎,連不甚愛甜食的蘇邁都接連吃了好幾個。
六郎扶著乳母蹣跚的走進廚房,鬨著要吃糕,等不及晾涼便要伸手抓,乳母一個轉身錯眼看不到就吃的滿身都是,偏偏乳母還抱不走,一抱便哭,就要吃糕!
辰哥兒說道:“先喂他些糖炸糕吧,六郎不把糖炸糕吃到嘴裡是不會離開的。”
叔寄一邊吃糕一邊打量弟弟道:“你呀你,年紀雖小,胃口卻不小。”
蘇邁坐在一旁吃得斯文,看著六郎的目光卻有幾分柔軟,家裡這群孩子,還真就屬六郎冇趕上好時候,辰兒這麼大的時候一家人在眉州和汴京,吃穿用度自不必說,叔寄這麼大的時候,爹爹恰好出仕杭州,錢塘自古富庶,各色用度亦是數不勝數,待到六郎隱隱曉事了,一家人隨著爹爹來到密州,密州多災多難,爹爹憂國憂民,家裡的日子這才緊巴巴起來,萬幸密州的公務都處理妥帖了,可以過個鬆心年。
幾人吃好炸糕後,又被朝雲叫去量身裁衣,圓娘嗚呼一聲,捏了捏圓圓的腰,欲哭無淚道:“早知道就少吃兩塊了。”
拂霜在一旁笑著打趣道:“小娘子可是在為家裡節省布料,大可不必,今日新買了許多鮮亮料子,小郎君們又用不到,足夠小娘子用的!”
圓娘給她一個你不懂我的眼神兒,由著她自行體會。
這世上有哪個小娘子願意自己是圓滾滾的,雖然她叫圓娘,可真的不願長得也圓圓的呀。
待到繡娘量尺寸時,拂霜想了想,又道:“再放些量出來吧。”
圓娘連忙擺手道:“不要放,不要放,這樣還富餘著呢,還放,要放到海裡去嗎?”
朝雲勸道:“小孩子長得快,興許衣裳冇做好,人就竄了兩寸,不多放些量如何使得?”
圓娘勉為其難的點點頭,見繡娘從長和寬裡各放量兩寸,又急忙說道:“寬裡就不用放了吧。”
拂霜道:“當放,當放,不然衣裳做出來不好看。”
那行叭,圓孃的臉麵得以儲存,她大度的點了點頭。
圓娘從屋裡出來時,天空已經飄起細密的雪花,屋簷上落了一層潔白。
恰逢小郎君們從對麵的屋子裡走出來,幾人又湊到了一處去。
辰哥兒望著空中飄落的雪花道:“往常在杭州的時候,若是落了雪必會去山寺裡踏雪尋梅。”
圓娘搖了搖頭道:“密州的冬天,應該不會有梅花綻放,會被凍死的。”
辰哥兒又道:“可見孤標傲物的前提是得活下去。”
圓娘又道:“梅花哪裡有什麼品格?不過是有品格的人觀賞它,它也帶了三分品格。”
蘇邁站在二人身側,感覺他們說的有理,亦是輕歎一聲。
蘇軾不知何時站在他們身側,望著空中飄起的雪花說道:“密州倒是有一處地方能觀梅,你們去不去?”
三人齊齊轉頭,說道:“去!怎能不去!”
於是,硯青去套馬車,硯秋去收拾行裝,圓娘身邊的知雪,辰哥兒身邊的春硯,都為各自的小主子準備出遊的用具。
待上馬車時,圓娘看到一籃子鮮雞蛋有些詫異,不明白為何看梅花需要帶鮮雞蛋,這是什麼特殊的儀式嗎?可有何講究?
蘇軾見她疑惑便解釋道:“今日去的那個地方,有一處湯泉,往年水量充沛的時候可以泡澡的,近年來受旱情影響,蜷縮成了一處繡墊大小的泉眼,不能泡澡了,倒可以溫雞蛋,功夫大了也能溫熟。”
圓娘兩眼放光,溫泉蛋啊!她愛吃!
馬車漸漸的駛入山中,最後道路崎嶇,幾人不得不下車徒步,到處白皚皚的一片,幾乎看不到什麼山路,萬幸蘇軾不是路癡,他方向感極強,帶著一群小蘿蔔頭翻山越嶺。
辰哥兒緊了緊披在身上的鬥篷道:“這裡不會遇到什麼饑腸轆轆的野獸吧?看著荒涼的很。”
蘇軾笑道:“那倒不會,這裡原先是前朝一個富戶的莊園,因為戰亂遺棄了,到了大宋朝建立,便被州府收為公用,之前一直做驛站來著,隻是前些年生了一場大火,密州災荒,州府無力整飭,便又荒廢了。”
圓娘瞬間了悟,仰麵問道:“師父有心重新整飭此地?”
“然也。”蘇軾望著漫天飛雪說道,“這場雪可以凍死蝗蟲籽,也可使貧寒百姓的生活更加艱難,待到來年開春,土地化了凍,召集一些有力氣的青年來修葺此園,好歹能填飽肚子,補貼補貼家用,不然農人失地,密州的匪患問題將更難處理。”
蘇邁凝眉問道:“那豈不是需要很多很多的錢?密州哪裡有那麼多錢?”
蘇軾低咳一聲,赧然道:“我前日給王駙馬去了信,說京東東路沿海的鰒魚味道極為鮮美,欲購從速,開春便撈。”
“果然妙極。”蘇邁展顏笑道。
圓娘暗道:冇成想師父還有當金牌銷售的潛質!
幾人說說笑笑,直腰休息間便看到一樹紅梅迎風盛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