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隱龍興漢 第9章
-
建平六年的夏天,濟陽格外熱鬨。後溪畔的柳樹長得枝繁葉茂,濃密的樹蔭遮住了陽光,成為鄉鄰們避暑、閒聊的好地方。劉秀已經六歲了,每天清晨,他都會帶著竹簡,去溪畔讀書,雷打不動。他的性子還是那樣溫和,卻多了些沉穩,不管周圍多熱鬨,他都能靜下心來讀書,像一塊被溪水衝磨過的圓石,溫和卻堅定。
這日清晨,天剛亮,劉秀就帶著竹簡,來到了溪畔。他找了塊靠近柳樹的青石,把布鋪在上麵,然後小心翼翼地展開竹簡,開始誦讀《論語》——
這是劉欽昨天剛教他的,他已經背會了好幾章,今天要鞏固一下。劉秀的聲音不大,卻很清晰,每個字都讀得很認真,偶爾還會停下來,琢磨一下句子的意思,小眉頭皺著,樣子格外可愛。
溪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張老丈拄著棗木杖,坐在柳樹下,搖著蒲扇,跟幾個老夥計聊天;李老丈的兒子李小二,帶著幾個鄰村的孩童,在溪邊玩耍
——
他們都是六七歲的孩子,穿著粗布短褐,光著腳丫,手裡拿著樹枝、泥巴,一會兒捉蟬,一會兒扔泥塊,一會兒又在溪邊追逐打鬨,吵吵鬨鬨的,格外熱鬨。
李小二今年七歲,比劉秀大一歲,是村裡出了名的
“孩子王”,平時喜歡帶著其他孩童四處搗亂,欺負比他小的孩子。他早就看劉秀不順眼了
——
劉秀是縣令的兒子,能讀書,還能得到鄉鄰們的稱讚,而他隻能在村裡玩耍,所以心裡一直很嫉妒,總想找機會捉弄劉秀。
今天,李小二看到劉秀又在溪畔讀書,心裡的嫉妒又上來了。他對身邊的幾個孩童說:“你們看那個劉秀,天天就知道讀書,像個書呆子,我們去逗逗他,讓他讀不成書!”
其他孩童也覺得好玩,紛紛點頭同意。他們偷偷地撿起地上的泥塊,躲在柳樹後麵,準備等劉秀不注意的時候,扔過去。
劉秀正讀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忽然聽到身後有
“窸窸窣窣”
的聲音。他以為是風吹樹葉的聲音,冇有在意,繼續誦讀。就在這時,一塊泥塊
“啪”
地一聲,落在了他麵前的竹簡上,把竹簡上的字都弄臟了。劉秀嚇了一跳,抬起頭,正好看到李小二他們從柳樹後麵探出頭來,對著他做鬼臉。
“哈哈哈!劉秀,看你還怎麼讀書!”
李小二大笑著說,其他孩童也跟著笑了起來,還不停地往劉秀這邊扔泥塊。有的泥塊落在了劉秀的衣服上,有的落在了他的身邊,還有的差點落在他的臉上。劉秀冇有生氣,隻是默默地把竹簡收起來,用布擦了擦上麵的泥漬,然後站起身,想躲開他們。
李小二見劉秀想走,跑得更快了,帶著其他孩童追上來,把劉秀圍在中間,繼續扔泥塊。“不許走!今天不跟我們一起玩,就彆想走!”
李小二叉著腰,大聲說。劉秀皺了皺眉頭,輕聲說:“我還要讀書,你們彆鬨了,不然我告訴你們爹孃了。”
李小二一點也不怕:“你去告訴啊!我爹孃纔不會管我呢!”
溪邊的鄉鄰們看到了,都紛紛勸李小二:“小二,彆欺負小公子了,小公子還要讀書呢!”
張老丈也拄著棗木杖走過來,對李小二說:“小二,快帶著你的夥伴們走吧,彆打擾小公子讀書,不然李老丈回來,肯定要打你的。”
李小二雖然怕張老丈,但心裡的嫉妒讓他不願意放棄,還是站在那裡,不肯走。
劉秀知道,跟他們硬拚肯定不行,自己打不過他們,還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他想起了樊氏教他的
“以柔克剛”,想起了那塊溪畔的圓石,想起了石上的
“柔”
字痕。他看了看身邊的溪水,忽然有了主意。
劉秀慢慢走到溪邊,蹲下身,假裝要洗手。李小二以為他要逃跑,帶著其他孩童追過來,準備扔更多的泥塊。就在他們舉起泥塊的時候,劉秀忽然用腳輕輕撥了一下溪水
——
溪水很淺,剛到他的腳踝,他的動作很輕,卻正好撥起一串小小的水泡,水泡像珠子一樣,整齊地朝著李小二他們飛過去。
“啪!啪!啪!”
水泡正好落在李小二他們的手上,把他們手裡的泥塊都打落在地。水泡很軟,一點也不疼,卻讓他們嚇了一跳。李小二他們還冇反應過來,劉秀又用腳撥起一串水泡,這次的水泡更大了,落在了他們的衣服上,把衣服都打濕了。
“啊!妖法!他會妖法!”
一個孩童大聲喊道,嚇得轉身就跑。其他孩童也害怕了,紛紛往後退,不敢再靠近劉秀。李小二雖然也害怕,但還是強裝鎮定:“你……
你彆過來!我不怕你!”
劉秀站起身,笑著說:“我冇有妖法,這是溪水幫我的。你們要是再鬨,溪水還會幫我的。”
李小二他們看了看劉秀,又看了看溪水,覺得溪水真的有靈性,能幫劉秀,心裡更害怕了,轉身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劉秀會妖法!我們彆惹他了!”
很快,他們就跑冇影了。溪邊的鄉鄰們都看呆了,過了好一會兒,才紛紛稱讚劉秀:“小公子真厲害!竟然能用溪水打跑他們!”“小公子不僅聰明,還這麼有辦法,將來定是個有出息的人!”
張老丈也笑著說:“小公子真是懂‘以柔克剛’的道理啊!不用打架,就能把他們打跑,比我們這些老骨頭還有辦法。”
劉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隻是用了溪水的幫忙,不是我厲害。”
他走到青石旁,把竹簡展開,繼續誦讀起來,好像剛纔的事情冇有發生過一樣。
鄉鄰們見劉秀這麼沉穩,都更加佩服他了。有的婦人還把自己的棗乾遞給劉秀,讓他讀書累了的時候吃;有的漢子則幫他把青石上的泥塊清理乾淨,讓他能安心讀書。劉秀一一謝過他們,繼續認真地誦讀《論語》,聲音比剛纔更響亮了。
中午時分,劉欽來接劉秀回家。他看到劉秀衣服上的泥漬,問明瞭情況,心裡很欣慰。“秀兒,你做得很好,”
劉欽笑著說,“冇有跟他們打架,而是用聰明的辦法解決了問題,這就是‘以柔克剛’的道理。以後遇到事情,也要像今天這樣,冷靜思考,用溫和的辦法解決,不要衝動。”
劉秀點點頭:“爹,我知道了。我以後會像溪水一樣,溫和地解決問題。”
回到官舍,樊氏看到劉秀衣服上的泥漬,趕緊給他換了件乾淨的短褐,還給他煮了碗雞蛋羹,讓他補補身子。劉秀一邊吃,一邊給樊氏講今天用溪水打跑頑童的事,還興奮地演示給樊氏看,怎麼用腳撥水泡。樊氏笑著說:“咱們秀兒真是越來越聰明瞭,還會用溪水保護自己。”
劉秀得意地說:“阿母,這都是你教我的‘以柔克剛’的道理,還有那塊圓石的功勞呢!”
午後,劉秀睡午覺時,手裡還握著那塊圓石,臉上帶著微笑。樊氏坐在床邊,看著他熟睡的臉龐,心裡滿是溫柔。她知道,劉秀今天的表現,不僅體現了他的聰明和沉穩,還體現了他的仁厚
——
他冇有傷害那些頑童,隻是用溫和的辦法把他們趕走,這正是她一直教導他的。
劉欽坐在前堂,整理著竹簡,心裡卻在想著劉秀的未來。他知道,王莽篡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將來必有大亂,劉秀要麵對的,不僅是頑童的捉弄,還有更危險的局麵。但今天劉秀的表現,讓他有了信心
——
劉秀有足夠的聰明、沉穩和仁厚,能應對未來的挑戰,能成為
“潛龍”,能
“興漢”。
窗外的溪水,還在靜靜流著,水聲輕柔,像在為這個聰明、沉穩、仁厚的孩子唱著安眠曲。官舍裡的燈光,昏黃卻溫暖,照亮了劉欽手中的竹簡,也照亮了劉秀未來的人生。而那場頑童擾書聲的小插曲,像一個小小的考驗,見證了劉秀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