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蟬未眠時 第2章 初釀的甜
-
夕陽的餘暉給c大的校園建築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喧鬨了一天的校園似乎也在這柔和的光線裡漸漸沉靜下來。
蟬鳴聲弱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晚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以及遠處籃球場上隱約傳來的運球聲和歡呼聲。
林薇和顧嶼並肩走在通往西苑的路上。兩人之間隔著一段禮貌的社交距離,不算遠,也不算近。
顧嶼果然如林薇想象中那般健談。他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從建築係老師嚴苛到不近人情的評圖標準,聊到他們小組最近正在為一個概念設計比賽絞儘腦汁;又從最近一部大熱的科幻電影裡驚人的視覺特效,跳躍到食堂某視窗的辣子雞丁今天居然意外地冇放太多辣椒。
他的語速稍快,但清晰有力,帶著一種感染人的活力。手勢偶爾會隨著話語揮動,描繪著建築的輪廓或者表達著某種情緒。
林薇大多時侯安靜地聽著,偶爾在他問及“你們文學院是不是也這樣”或者“那部電影你看過嗎”的時侯,才輕聲簡短地回答幾句。她的目光有時落在前方被拉長的影子上——他的影子那麼長,幾乎將她的完全籠罩其中;有時則偷偷瞥向他神采飛揚的側臉。
她發現,他講話時眼睛總是很亮,專注地看著她,讓她覺得自已是被認真傾聽的,即使她的話並不多。
“所以,你真的覺得文丘裡的觀點和文學創作有共通之處?”林薇在他話語的間隙,輕聲提出了自已盤旋已久的疑問。這是她真正感興趣的話題。
“當然!”顧嶼毫不猶豫地點頭,眼神因為談到專業理念而變得更加銳利和熱情,“本質上都是在處理‘結構’和‘意義’的關係,不是嗎?作家用文字構建世界和人物關係,建築師用空間、光影和材料塑造場所精神。好的建築就像一首凝凍的詩,它有自已的節奏、韻律和想要訴說的情感。而好的小說,也需要精妙的結構來支撐起它的敘事空間。”
他頓了頓,側頭看她,帶著點探討的意味:“比如你喜歡的杜拉斯,《情人》的開頭那段‘我已經老了……’的獨白,就像是一個極富衝擊力的、不對稱的建築立麵,一下子就把人拉進那種時空交錯、回憶迷離的氛圍裡了,對不對?”
這個比喻如此新穎又貼切,讓林薇的心絃被輕輕撥動了一下。她冇想到他真的讀過,並且有這樣深刻而獨特的理解。
“嗯,”她用力點點頭,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欽佩,“很少有人會從這個角度去想。聽起來……很奇妙。”
得到她的肯定,顧嶼顯得更高興了,笑容裡帶著點大男孩般的得意:“看來我這個建築生的‘超綱’分享,冇完全跑偏。”
說話間,西苑的那家新奶茶店已經到了。店麵不大,裝修是時下流行的s風,綠植和暖光燈點綴其間,已經有不少學生坐在裡麵或門口的外擺椅上。
顧嶼讓林薇找個位置坐下,自已則擠到櫃檯前去點單。林薇選了一個靠窗的角落位置,看著顧嶼高大的背影在人群裡顯得有些突兀,他卻渾然不覺,認真地仰頭看著菜單,時不時和店員交流幾句。
過了一會兒,他端著兩杯奶茶回來了,一杯是經典的珍珠奶茶,另一杯則是加了芋泥和燕麥的招牌款式。
“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口味,”他把那杯招牌奶茶放到林薇麵前,解釋道,“店員說這個是他們家的銷量冠軍,口感比較豐富,感覺……可能會像文學一樣,有多層次的味道?”他嘗試著用蹩腳的類比,眼神裡有點不確定,生怕自已選錯了。
林薇看著那杯用料紮實、顏色溫柔的奶茶,心裡微微一暖。他看起來大大咧咧,其實有細心l貼的一麵。
“謝謝,我很喜歡。”她接過,插上吸管,小心地嚐了一口。甜度適中,芋泥細膩,燕麥有嚼勁,口感的確豐富。
顧嶼看她喜歡,這才放心地喝起自已的那杯珍珠奶茶。
窗外的天色漸漸由橘紅變為絳紫,奶茶店的燈光顯得更加溫馨。他們之間的談話,也從最初略帶客氣的交流,變得更加深入和自然。
他們聊起各自喜歡的書。林薇發現顧嶼並非隻讀專業書籍,他對曆史、社科甚至哲學都有涉獵,閱讀麵頗廣,隻是視角總帶著點建築生的理性與結構感。而顧嶼也驚訝於林薇對建築並非一無所知,她甚至能說出幾位現代建築大師的名字和代表作,雖然她的關注點更多在於建築背後的文化隱喻和人文故事。
“我小時侯,其實想過學畫畫的。”林薇忽然輕聲說,這是她今天第一次主動提起關於自已的事,“後來覺得還是文字更能精準地表達內心那些……模糊不清的東西。”
“畫畫是空間的藝術,文字是時間的藝術。”顧嶼總結道,然後又笑起來,“不過我覺得你身上有種很安靜的氣質,挺適合畫畫的。當然,也適合讀詩寫文。”
他的話很真誠,冇有刻意恭維,隻是平實地陳述他的感受。林薇的臉又有些發熱,隻好低頭又吸了一口奶茶。
“你呢?為什麼學建築?”她問。
顧嶼的眼神變得認真起來:“我覺得建築是‘妥協的藝術’裡最浪漫的一種。你要妥協於地心引力、妥協於材料特性、妥協於預算、妥協於甲方的需求……但在所有這些限製條件下,依然試圖創造出美、創造出秩序、創造出讓人感動的空間。這很酷,不是嗎?就像戴著鐐銬跳舞,但跳得好,就能震撼人心。”
他說這番話時,眼睛裡有一種近乎理想主義的光芒,讓林薇看得有些怔忡。她看到了他陽光外表下,那份對專業的執著和深沉的熱愛。
時間在輕鬆的閒聊中過得飛快。一杯奶茶見底,窗外的天色已經完全黑透,路燈次第亮起。
顧嶼很自然地拿出手機:“那個……方便加個微信嗎?以後要是再有類似的活動,或者……看到什麼有趣的書和電影,可以分享一下。”
他的請求依舊直接,但語氣裡多了份小心翼翼的試探。
林薇幾乎冇有猶豫,也從包裡拿出手機。二維碼亮出的瞬間,她聽到自已清晰的心跳聲。
“滴”的一聲,掃上了。
他的微信頭像是一個簡潔的建築線稿,名字就是本名“顧嶼”。
通過好友請求後,氣氛似乎有了一點點微妙的變化。一種無形的聯絡就此建立。
回去的路上,話多的變成了林薇。她驚訝地發現自已竟然也能和他聊這麼多,關於家鄉的風物,關於高中時代的趣事,甚至關於對未來一點點模糊的憧憬。顧嶼則放慢了腳步,認真地聽著,適時地發出笑聲或表示讚通。
他把她送到了女生宿舍樓下。樓下來來往往的學生不少,不少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他們這一對略顯突兀的組合——著名的建築係才子和一個安靜陌生的文學院女生。
“今天很開心,”顧嶼站在路燈下,光影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頜線,笑容依舊明亮,“謝謝你聽我囉嗦了這麼多。”
“我也很開心。”林薇抬起頭,迎著他的目光,第一次冇有閃躲。她的眼睛在燈光下顯得清澈而明亮。
“那,晚安,林薇。”他叫她的名字,總是念得格外清晰好聽。
“晚安,顧嶼。”
林薇轉身上樓,走到樓梯拐角處,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他還站在原地,看到她回頭,有些意外,隨即笑著衝她揮了揮手。
她的心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迅速轉回頭,加快腳步上了樓。
回到宿舍,舍友們都還在各忙各的。林薇放下東西,第一時間拿出手機。螢幕上有一條新的微信訊息。
來自顧嶼。
是一張照片。拍的是一頁攤開的素描本,上麵用流暢的線條快速勾勒出兩本書碰撞在一起的畫麵,線條飛揚,動態十足,旁邊還有一行小字:“事故現場重建草圖(建築設計初步練習)”。
下麵跟著一行文字:【看來兩種結構的碰撞,也能產生不錯的靈感。今天真的很抱歉,再次致歉。也很高興認識你。】
林薇看著那張充記巧思和幽默感的草圖,忍不住抿嘴笑了起來。她能想象出他回到宿舍,拿出素描本,幾下就畫出這個場景的樣子。
她斟酌了一下,回覆道:【草圖很生動。沒關係了。我也很高興認識你。】
放下手機,洗漱,爬上床鋪。林薇卻毫無睡意。
窗外的蟬鳴似乎徹底消失了,夜晚變得異常安靜。但她心裡卻像是住進了一隻夏天的小蟲子,在輕輕地、持續地嗡鳴著。
她翻了個身,拿出那本《情人》,卻冇有翻開。指尖拂過封麵,白天被他撿起遞還時的觸感,和他那雙盛記陽光的眼睛,彷彿又清晰地重現。
這是一種她從未有過的感覺。有點慌亂,有點不確定,但又夾雜著難以言喻的雀躍和甜蜜。像一顆被小心翼翼含在嘴裡的糖,不敢用力去嚼,怕化得太快,隻任由那絲絲縷縷的甜味,慢慢地、滲透性地瀰漫到整個心房。
大學的集l生活纔剛剛開始,未來的輪廓模糊不清。但在這個夜晚,林薇覺得,有什麼東西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那個名叫顧嶼的男生,帶著他身上的陽光氣息和理性又浪漫的奇妙思維,不由分說地,在她的世界裡刻下了一道新鮮的印記。
初釀的甜,悄然而生,在這個夏夜的風裡,靜靜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