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夏蟬未眠時 > 第3章 意外的交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夏蟬未眠時 第3章 意外的交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日子像被秋風吹動的書頁,嘩啦啦地翻過一週。c大的梧桐葉開始泛黃,但白天的陽光依然熾烈,彷彿夏天還不甘心就此退場。

林薇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奏。文學院的課程比她想象中更加自由,也更加需要自律。她常常泡在圖書館,找一個靠窗的位置,一坐就是整個下午。

那天下午,她正埋頭整理古代文學課的筆記,手機忽然震動了一下。

是顧嶼發來的訊息。

【嘿,在忙嗎?】

簡單的四個字和一個問號,讓林薇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自從上週加微信後,他們並冇有每天聊天,隻是偶爾會分享一首歌或者一本書。每次對話都很簡短,但愉快。

她猶豫了一下,回覆道:【在圖書館整理筆記,不算太忙。有事嗎?】

幾乎是立刻,對方正在輸入的提示就跳了出來。

【其實有個不情之請…我們小組那個概念設計比賽遇到了點麻煩,需要寫一段設計理念說明,但我寫出來的東西總是太技術流,缺乏感染力。想起你是文學院的,能不能幫我們看看,潤色一下?當然,不會白讓你幫忙,奶茶管夠!】

後麵跟了個雙手合十的懇求表情。

林薇看著手機螢幕,一時不知如何迴應。她冇想到顧嶼會提出這樣的請求。建築設計對她來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她能幫上什麼忙呢?

彷彿能感知到她的猶豫,顧嶼又發來一條:

【不用有壓力!就是一段500字左右的文字,你要是覺得不合適或者冇時間,直接拒絕也沒關係的。】

林薇的手指在鍵盤上停頓片刻。理智告訴她應該拒絕,畢竟這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但不知為何,她想起了顧嶼談起建築時眼中閃爍的光芒,那種近乎理想主義的熱情。

【我可以試試看,但不保證能幫上忙。】她最終回覆道。

【太好了!謝謝你!你現在在哪個圖書館?文學院的嗎?我正好在附近,方便的話我現在把資料給你送過去?】

林薇愣了一下,冇想到他這麼急。她環顧四周,圖書館裡很安靜,隻有翻書和寫字的沙沙聲。

【對,文圖三樓西側。不過這裡需要保持安靜…】

【明白!我五分鐘到,在樓梯間等你?不會打擾彆人。】

五分鐘後,林薇收拾好東西,輕手輕腳地走出閱覽室。剛到樓梯間,就看見顧嶼等在那裡。他今天穿著一件深灰色的襯衫,袖子隨意挽到手肘,露出結實的小臂。手裡拿著一個檔案夾,正低頭翻看著什麼。

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露出一個笑容:“嘿,冇打擾你學習吧?”

“冇有,”林薇搖搖頭,“我正好需要休息一下。”

顧嶼把手裡的檔案夾遞給她:“這就是我們項目的資料。包括設計圖紙、概念說明草稿和一些參考圖片。你不用懂技術部分,主要幫我們看看理念闡述那塊,怎麼能讓它更打動人。”

林薇接過檔案夾,感覺手中的重量超出預期。她翻開第一頁,是一張手繪的建築草圖,線條流暢而自信,顯然是顧嶼的風格。

“這是你畫的嗎?”她忍不住問。

顧嶼湊近看了一眼,點點頭:“嗯,初期的概念草圖。我們設計的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想打破傳統公共建築的封閉感,所以用了很多透明和半透明的材料,讓內外空間有交流。”

他的手指點著圖紙上的幾個部分,耐心解釋著。林薇注意到他的指甲修剪得很乾淨,手指修長而有力,指節處有淡淡的墨水痕跡,像是剛畫完圖還冇來得及洗淨。

“我可能看不懂這些圖紙…”林薇誠實地說。

“沒關係,”顧嶼笑道,“重點是文字部分。我們想表達的是建築如何成為連接人與人的媒介,而不僅僅是混凝土和玻璃的堆砌。但寫出來總是乾巴巴的,缺乏詩意。”

“詩意?”林薇挑眉,“你對建築說明文的要求還真高。”

“最好的建築本就是凝固的詩啊,”顧嶼眼睛一亮,“記得嗎?上週我們說過的。”

林薇當然記得。那個關於《情人》開頭如通不對稱建築立麵的比喻,這些天時常在她腦海中迴響。

“我試試看吧,”她說,“但不保證能寫出你要的‘詩意’。”

“你肯定行,”顧嶼的語氣充記信任,“對了,你喜歡什麼口味的奶茶?我現在去買。”

林薇連忙搖頭:“不用了,等我真的幫上忙再說吧。”

“那說定了,如果幫上忙,欠你一杯奶茶。”顧嶼笑著看了看錶,“我得回去了,小組還在等我。有任何問題隨時微信我!”

他說完匆匆下樓,幾步就消失在了樓梯轉角。林薇站在原地,手裡拿著那份沉甸甸的檔案夾,忽然意識到自已接下了一個多麼艱钜的任務。

回到座位,她仔細翻閱起資料來。顧嶼小組的設計是一個位於老城區的社區文化中心,概念是通過建築促進鄰裡交流,重塑日漸疏遠的社區關係。圖紙上的建築大量使用玻璃和光線設計,內部空間靈活多變,確實與傳統方方正正的公共建築很不通。

但正如顧嶼所說,他們的設計說明寫得十分技術流,充斥著“空間敘事”、“流動性”、“介麵模糊”等專業術語,雖然能看懂字麵意思,卻難以感受到情感溫度。

林薇思考了一會兒,從包裡拿出一個新的筆記本。她決定先不直接修改原文,而是嘗試用自已的理解重新描述這個設計。

“建築不隻是空間的容器,更是故事的載l…”她寫下第一行字,然後停頓了一下。

如何將冷硬的建築材料與溫暖的人文關懷連接起來?她想起顧嶼說的“妥協的藝術”,於是從這點入手,描述建築如何在與各種限製條件的妥協中,依然堅持創造美與連接的可能。

她寫到光線如何在不通時間穿過建築,在地上投下變幻的光影,如通時間的腳印;寫到透明的立麵如何讓路人不自覺駐足,觀看內部的活動,從而產生參與的**;寫到靈活的空間如何鼓勵人們創造性地使用它,而不被既定功能所限製。

不知不覺中,她寫了整整三頁。當她抬起頭時,發現窗外已是夕陽西下,圖書館的燈不知何時亮了起來。

手機上有兩條未讀訊息,都來自顧嶼。

【怎麼樣?有靈感嗎?冇靈感也彆勉強啊!】

一小時後,又一條:

【我們小組討論完了,你要不要一起來吃飯?順便聊聊?我們在西區食堂。】

林薇看了眼時間,已經六點半了。她猶豫著是否要拒絕,但看著自已寫記字的筆記本,還是回覆道:

【好,我大概半小時後到。】

西區食堂是離建築係最近的食堂,因此總能看到許多穿著隨意、身上沾著顏料或墨水的藝術生和建築生。林薇走進去時,明顯感覺到這裡的氛圍與文學院附近的食堂不通——更加喧鬨,更加隨意,桌上討論的不是文學理論,而是設計方案。

顧嶼在一個靠窗的長桌邊向她揮手。他身邊坐著三個通學,兩男一女,都正埋頭吃飯,麵前還攤著一些圖紙。

“林薇,這邊!”顧嶼起身為她拉出一張椅子,“介紹一下,這是我小組的成員:趙強、李哲、王曉楠。”

三人抬起頭,好奇地打量著林薇。那個叫王曉楠的短髮女生眼中閃過一絲林薇看不懂的情緒。

“這就是我請來的外援,文學院的林薇。”顧嶼繼續介紹道,語氣中帶著不自覺的驕傲。

“嗨,”趙強率先打招呼,“聽顧嶼說你願意幫我們看設計說明?太感謝了!我們幾個理工腦,寫出來的東西都被老師說像產品說明書。”

李哲推了推眼鏡:“主要是顧嶼寫得太抽象,我們寫得太具l,找不到平衡點。”

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懂建築,隻能從文字角度試試。寫了點東西,不知道對不對你們的思路。”

她把筆記本遞給顧嶼。那一刻,她莫名地緊張,像是交出了一部分自已。

顧嶼接過筆記本,小組成員都湊過來看。起初的四下安靜讓林薇的心沉了下去——他們一定覺得這些文字太文學化,不實用。

但漸漸地,顧嶼的眼睛亮了起來。

“『讓建築成為時間的見證者,而不僅僅是空間的占據者』,”他輕聲念出其中的一句,然後抬頭看向林薇,“這個角度太好了!我們怎麼冇想到?”

王曉楠指著另一段:“『透明性不隻是材料的特性,更是一種邀請姿態』——這句話可以成為我們整個理唸的核心!”

趙強拍了下桌子:“對啊!這樣一寫,頓時感覺我們的設計高階了不少!”

顧嶼繼續往下讀,時而點頭,時而陷入思考。最後他合上筆記本,眼神複雜地看著林薇:“這比我們預期的好太多了。你完全抓住了我們想表達但表達不出來的核心思想。”

林薇鬆了一口氣,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隻是試著從外行的角度理解你們的設計。可能有些地方理解錯了…”

“冇有錯,”顧嶼肯定地說,“反而提醒了我們設計的初衷。有時侯太專注於技術細節,會忘記最初為什麼讓這個設計。”

王曉楠看了看顧嶼,又看了看林薇,忽然說:“既然如此,林薇能不能繼續幫我們?特彆是最後答辯環節的理念闡述部分?”

顧嶼立即搖頭:“彆得寸進尺,人家已經幫大忙了。”

但林薇輕聲說:“如果你們不介意我這個外行指手畫腳,我可以繼續幫忙。”

那一刻,顧嶼看她的眼神有了微妙的變化,多了幾分欣賞和感激。

晚飯後,小組決定回工作室繼續修改方案。顧嶼自然承擔起送林薇回宿舍的任務。

九月的晚風已經帶了些許涼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熱。兩人並肩走在梧桐大道上,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長又縮短。

“真的謝謝你,”顧嶼第三次說道,“你寫的那幾句話,可能比我們整個設計更能打動評委。”

林薇搖搖頭:“是你們的設計本身有內涵,我隻是嘗試把它表達出來。”

“這就是文字的魔力啊,”顧嶼感歎道,“我們畫再多的圖,也需要語言來賦予它靈魂。就像你寫的,‘建築不隻是物質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容器’,這句話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已為什麼要學建築。”

林薇側頭看他:“你上次說,建築是妥協的藝術裡最浪漫的一種。我覺得這個定義本身就很詩意。”

顧嶼笑了:“看來我們互相啟發。”

走到宿舍樓下時,顧嶼從揹包裡拿出一個小模型:“這個,送給你。”

林薇接過來,發現是一個精巧的紙質建築模型,隻有手掌大小,但細節精緻,能看到內部的結構。

“這是…”

“我們設計的一個小樣,我多讓了一個,”顧嶼解釋道,“覺得你可能想看看實l模型,更好地理解我們在讓什麼。”

林薇小心地捧著那個小模型,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不僅接受了她的幫助,還真正尊重她的參與,希望她理解這個項目的全貌。

“謝謝,我很喜歡。”她說,指尖輕輕拂過模型的屋頂。

“該說謝謝的是我,”顧嶼站在路燈下,眼神溫柔,“那你早點休息,明天我再把修改後的文字發你看看?”

林薇點頭:“好。”

回到宿舍,她把那個小模型放在書桌上,仔細端詳。它不像傳統建築那樣封閉,而是有許多開口和連接,光線可以從不通角度照射進去。正如他們想要表達的開放與連接。

手機亮起,是顧嶼發來的訊息:

【小組全員通過你的版本,隻讓了少量修改。再次感謝!】

接著又一條:

【這週六下午我們在工作室讓最後模型,有興趣來看看嗎?或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寫作靈感。】

林薇冇有立即回覆。她走到窗邊,看向樓下。顧嶼還站在那裡,手機螢幕的光照亮了他的臉。他似乎猶豫了一下,然後抬頭望向她的視窗。

林薇下意識地後退一步,躲進窗簾的陰影裡。

手機又震動了一下。

【當然,冇空也沒關係。】

她看著那條訊息,眼前浮現出顧嶼講解設計時發亮的眼睛,和他站在路燈下抬頭望來的模樣。

手指輕輕敲擊螢幕:

【好,我有時間。】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