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邏輯 第三邏輯】 讓用戶成為參與者
-
【第三邏輯】讓用戶成為參與者
參與感是小米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模式,冇有參與感,就冇有今天的小米。
1.使用者的心聲
在互聯網時代,資訊越來越透明,所以消費者也越來越精明,如果企業家想從當今消費者的口袋中拿到錢,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真心為了用戶好。對於手機用戶來說,就是保證他們能夠通過這個小小的手機和世界聯絡起來,而且用起來方便,越簡單越好。
小米的團隊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和用戶的關係。為了製造出中國最好的智慧手機,小米手機的開發團隊一直在默默地耕耘著,試圖憑藉他們的經驗為大眾開發出最合適他們的手機。但是,一個團隊再厲害,也總有他們不能企及的地方。強大如微軟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他們的產品漸漸被穀歌等新興企業所取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隻在內部搞研發,和用戶漸行漸遠。
有了前車之鑒,小米的研發團隊在做出了手機的主要部件之後,開始讓用戶體驗。通過用戶親身體驗來發現手機的不足之處,包括硬體和軟件。小米的創始人雷軍說過,要把手機做到極致,這就是一個體現。隻有把每一個用戶的需求都考慮進來,然後分門彆類,纔是一個好的設計者。
在這個過程中,小米做得很小心。2010年8月16日,iui第一個版本正式釋出。這個時候,小米冇有做太多宣傳,就好像開內部會議一樣。他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東西冇有準備好,這款手機離最好的手機還有一定差距,所以不能張揚。為了把手機做得更好,而自己的經曆和智慧又是有限的,因此他們拉來了100個用戶。這批用戶成了小米一代的最早用戶。從此以後,這批用戶和小米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從那一刻開始,這批用戶一直為小米提供他們的使用感受以及各種建議。
有了這批用戶的建議,原本空閒的開發團隊再一次有了動力。這一次,他們完完全全以用戶為中心,按照用戶的反饋來一步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手機的外形到螢幕的觸感,每一個細節都是他們關注的。幸而這一次不是用自己的腦袋苦苦思索用戶需要什麼,而是幫助用戶解決他們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從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到2010年8月16日小米發售,研發團隊用了4個月的時間;而從小米開始發售的那一刻算起,小米功能的改進則是每週進行一次。這種在速度上的大飛躍,就是因為引進了用戶體驗這一環節。
為了更好地和用戶進行溝通,小米團隊很快就推出了“米聊”這款軟件。最初的用戶,就是在米聊上向小米的團隊反映自己的意見的。據稱,這一批用戶來之不易,是小米的幾位創始人從各個論壇中拉攏過來的,那個時候,用戶是他們最需要的資源。可能這100個用戶當時也並冇怎麼在意,隻覺得既然拿了彆人的產品,那就發表一下評論唄,並冇有想過製造商會采納。畢竟,國內的營銷策略如出一轍,很少有商家會真正重視用戶的體驗。
但是這一次,讓他們非常意外。僅僅過去一週,小米的團隊就把大家的建議一一收集起來並且通過詳細的分析後公佈了出來,繼而將這些建議采納並運用到實際中去。小米手機,就在這樣的體驗報告—開發、開發—內測、內測—體驗報告中不斷地成長,漸漸成為用戶的好朋友。不僅是開發團隊,就連使用者,都對小米有了感情。在這裡,再也分不清誰是開發者,誰是使用者。小米的創始人很人翁的感受,無形中產生了一種使命感。他們開始重視起來,為了將來擁有一台更加實用的手機,為了惠及更多的小夥伴,他們也像開發者一樣,在用心地寫著各條建議。
小米公司等於免費請來了100位開發者,這是他們的聰明之處。
這是一種連鎖式的反應,隨著用戶的口耳相傳,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加入米聊和論壇,共同製造屬於他們的iui。小米公司的內部人員需要做的,就是根據用戶的建議來進行各項改進,然後定時釋出新版本。所以,用戶規模從開始的100人,慢慢發展到1000人,再到10000人。
終於,在數以萬計的用戶的監督下,一款全新的智慧手機上市了。這是國內首款雙核1.5g智慧手機,其運行速度杠杠的,其他手機製造商見此手機麵世,隻能望其項背。因為有了廣大客戶群的支援,小米手機從一開始就和原來的各大手機商拉開了距離,他們的開頭非常順利。
這款手機有什麼特點呢?第一,運行速度快。運用了雙核配置,這是國內外手機商很難想象的事情。一開始,螢幕的動畫幀速隻有每秒30幀,到後來發展為每秒60幀,以讓用戶在接觸螢幕的一瞬間能夠產生柔順的感覺,可謂無微不至。第二,樣式新穎。雖然使用的都是android係統,但是和同行的手機相比,
小米的桌麵設計得更好看。第三,參與感。這是一款開放的手機,任何用戶都可以對手中的手機進行編程開發,甚至在粉絲群中釋出,隻要有粉絲願意使用你的手機。
這是多麼新鮮的事物啊,尤其第三點,相信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冇有多少商家會想得出來。小米的ceo雷軍本身是學計算機出身的,而且他在金山工作多年,身上始終流淌著“敢為天下先”的血液,因此,雷軍做到了。小米是國內第一家做手機做得如此出色的商家,用現在很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利用了互聯網思維。
但是小米的創新僅僅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手機製作隻是小米成功背後的冰山一角,小米身後的秘密,還有很多很多。
天道酬勤,小米的努力使它迅速成為手機界的佼佼者。
他們從一開始就冇有做太多的宣傳,一方麵知道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冇有資格和其他的生產商喊話;另一方麵,冇有宣傳就表示群眾冇有期待,當客戶冇有期待的時候自己默默地為他們做出一款舉世無雙的手機,這時候客戶一定把自己當作神。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小米手機能夠如此出色,正如雷軍所說,用戶的幫助至關重要。小米完完全全是把手機當作一項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來做。就是說,手機不僅僅是為客戶開發的,同時也是為自己開發的。要把客戶當作自己人、自己的朋友。
雷軍本身就是一個手機控,他萌發出創辦小米的念頭,最重要的當然是希望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但同時他也希望能夠為自己、為朋友做出一款真真正正的好手機——最好的智慧手機。
因此,由始至終他和他的團隊,和千千萬萬用戶都在用心開發手機。這樣看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重視用戶的心聲,讓他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