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米邏輯 > 第五邏輯】 潛移默化做精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米邏輯 第五邏輯】 潛移默化做精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五邏輯】潛移默化做精品

口碑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這是一種促使“本體”不斷壯大的最強外力。

1.準確定位

一個公司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如果有了基本的宗旨

那麼公司的發展就有了方向,員工也能夠時時刻刻朝著既定的目標進發。對自己的定位就像一盞指路的明燈,能夠指引自己走出黑暗的地帶。

在網絡上,流量是最根本的東西,也是電商最看重的東西。網絡的精髓就是流量,這是電商對網絡最簡略的概括。因此,如今的手機成本不再是電商主要的競爭要點。賣出去一台手機最多能賺1000元,但是手機產生的效應,例如係統更新、軟件應用等,則遠遠超過手機的硬體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小米將自己定位為互聯網手機。他們要把自己的係統做活,而且這款係統不同於市麵上已存在的係統,例如ios、android等。既然彆的手機製造商能夠有自己的係統,那自己為什麼就不能開發出一套係統呢?同時,使其他的係統和自身的手機產品緊密聯絡在一起。拿蘋果手機來說,用戶如果要使用某些軟件就要交錢。

雖然某些蘋果手機的應用是收費的,但是大眾依然買賬,因為蘋果的係統運行相當流暢,用戶已經深深迷戀上這台手機了。蘋果手機每賣出一台可能有上千元甚至幾千元的利潤,但是跟其一係列的服務產品來比較的話還是會差一大截。這就是互聯網手機的精華,不是靠硬體來賺錢,而是靠一係列後續服務來拉攏消費者的心。

受此啟發,小米從一開始就注重和用戶拉近關係,切實關注用戶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所以,小米把係統的開發過程和消費者分享,並且通過他們的反饋來及時進行調整。用戶參與到了這個過程中,以後使用起小米的新手機時就有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是所有的廣告都不能給予的。很多用戶都渴望擁有這樣的體驗,對於用戶來說,能夠和手機開發團隊共同參與研發過程,這太難得了。

有了參與感,就有了認同感。等新產品出來了,好的地方自己自然會認同,對於不好的地方,自己也能夠體諒。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其他品牌的手機來說,如果某一個地方做得不好,用戶可能以後都不會再買這款手機了,這就是有無認同感的區彆。

小米很清楚硬體的利潤空間,所以從生產第一天開始就主打高性價比之牌,通過最低的價格來銷售自己的產品。但是,小米很注重後續的服務,他們希望通過最好的後續服務來打響自己的品牌。和其他公司不停地投放廣告不同,小米通過用戶的切身體驗步步為營,每一步的創新都力求能夠為用戶帶來驚喜,到最後,小米的用戶不知不覺就適應了小米,覺得再也離不開小米了。

這纔是最成功的宣傳。隻要把自己的產品不斷推向尖端,用戶自然會覺得這款產品很出色。而小米並不是一次性地把產品做死。即使每一次創新都能把小米的效能推上一個台階,小米也從來冇有停止過創新的步伐。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小米硬是能夠發掘出新亮點。這就是小米的製勝法寶。即在用戶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據用戶的反饋和工程師的意見,把原本已經很精緻的小米手機再做得更加精緻。這樣的手機誰不喜歡呢?

跟它的用戶體驗密不可分。

小米一直在保持創新,不斷為自己的手機研發新的功能。和蘋果手機不同,小米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費的,不需要另外花錢購買。小米就是通過自己的產品功能拿下了自己的用戶資源,再在其他的領域,如和其他公司合作,通過手機移動流量來賺取利潤。在互聯網時代,就是要這樣賺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商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電商了。如今,除了要在產品上進行競爭外,更重要的是在互聯網上拿到一定份額的客戶資源,這一點比其他任何方麵都重要。

以往的競爭,大多數是相互壓製。一方麵各自宣傳自己產品的優勢;另一方麵還會攻擊對方的產品。因為以前的資訊交流冇有現在這麼快和廣,所以廣告就很受歡迎。隻要廣告做得好,不管產品質量如何,就一定會有銷路。而如今則不同了,什麼東西好不好一上網就知道了。所以,廣告反而成了這個時代的副產物,很多時候並冇有發揮出它以往的作用。總之,現在的消費者聰明瞭,不再隨便相信廣告了。大家在選購一樣東西的時候,更多的是在看過彆人的評論之後才決定買還是不買。

小米深諳此道,所以它並冇有做太多的廣告。小米靠的是口碑,通過把產品做到極致,讓用戶通過社交網絡來為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看能力不看姿態的時代,這正為像小米這樣的後起之秀提供了機會,冇有資本和經驗不要緊,隻要自己的產品是好產品就一定有人肯買賬。

小米的口號是“專注、極致、口碑、快”。在其他的生產商還采用以往那種做廣告做到天花亂墜宣傳方式的時,小米在做口碑推薦,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慢慢深入大眾群體,讓他們來做自己的引路人,自己則根據用戶的反饋來及時調整下一步的前進方向。如果說做廣告就是為消費者洗腦,那麼小米的做法就是潛入消費者的頭腦,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對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種雙贏,大家都在相互坦誠的前提下及時地溝通。而且,這樣做一方麵能夠促使小米為提升自己的產品效能而努力;另一方麵用戶也能享受到越來越好的產品服務。

關於產品的定位,小米公司推出的紅米手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紅米之前,小米每推出一款新產品定價都在1999元。這個價格在智慧手機市場中屬於中低端水平。而紅米的價格是799元。小米對於智慧手機的定位,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一種是千元以上的,另一種是千元以下的。

當小米手機在廣大消費者心中站穩了腳跟之後,則開始尋找另外的消費群體。由於小米定位於中端階層,那麼低端階層的消費者當然也對小米有所傾慕。於是,這款隻需要799元的紅米手機便一炮而紅。和小米手機一樣,紅米依然是性價比奇高的一部手機。和其他品牌的手機相比,這款隻需要799元的紅米和1500元的手機效能相仿。

在大時代中,小米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很好地為自己的產品做出了定位。小米更新了四五代,而每一款新的小米手機售價總是1999元,這是小米對消費者的忠誠。而為了照顧更多的群體,也為了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小米繼續推出紅米。這款紅米當然定位也很明確,就是要把低端的智慧手機市場拿下。正是有了這些明確的目標,小米纔可以在不慌不忙中保持連續的銷量上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