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新聞人在古代當首輔 > 升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新聞人在古代當首輔 升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升遷

“文鬆,我們來幫你,需要我們做些什麼?”顧靖川開口。

王硯秋點點頭:“嗯,文鬆,你不要跟我們客氣。”

江幼宜朝孟憲和露出一個得意地笑容,臉上明晃晃寫著,看,還是有人幫我的。

孟憲和搖頭輕歎,年輕人啊,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罷了罷了,誰還沒個年輕氣盛的時候啊。

“靖川、硯秋,你們幫我找找《食貨誌》和各地的地方誌,我想彙總一本涵蓋各地民生狀況、政策執行以及自然災害救治等情況的書,再結合曆年科考真題和優秀進士文章,編一本策論參考書。”

策論跟新聞共通之處頗多,她決定先從策論入手。

王硯秋讚歎:“文鬆,你這腦子是怎麼轉的,居然能想到這麼編撰參考書!若是我在科舉前有一本這樣的書,肯定能考過姓顧的!”

顧靖川無奈一笑,對於時時刻刻都想著壓自己一頭的王硯秋,他真是毫無辦法,想讓他一次也不許,說男子漢大丈夫,必須要靠實力光明正大贏一次!

他們幫忙把江幼宜需要的書找出來,擺了滿滿一桌子,顧靖川看著江幼宜專注的神情,怪不得自己的殿試文章比不上江幼宜,隻說這份切實為民的心性和行動力,他就比不上。

“我家有不少祖上傳下來的藏書,我明天帶來。”

江幼宜擡頭:“太好了!謝謝靖川。你家裡應該不介意吧?”

“沒關係,隻是一些遊記而已,想來祖父不會介意。”他偷偷帶出來好了。

“我家也有一些,我明天也帶來,家裡人巴不得我多讀些書,肯定不介意我帶出來!”

“那也謝謝硯秋了。”江幼宜看向對麵的孟憲和,“孟大人?”

“彆看我,我是寒門,家裡可沒什麼藏書。”

“我知道,聽聞孟大人文章寫得極好,在下有一事相求。”

孟憲和一臉警惕:“休想拉我上你們的賊船。”

“孟大人,寫幾篇文章的事兒,對您來說就是個消遣,哪就成上賊船了,若孟大人不願透露真實姓名,就取個筆名唄。”

孟憲和看向對麵,六隻眼睛眼巴巴盯著他:“好吧好吧,你們可彆說是我寫的。”

“那是當然,您自己不想暴露,我們絕對不說!來來來,硯秋你寫院試的,靖川你寫鄉試的,孟大人您文章寫得最好,您來寫會試的。”參考書當然少不了範文,把其它的都安排出去,江幼宜自己開始寫童生試的。

“文鬆,為什麼我寫院試,姓顧的寫鄉試?”

“那我們換換,我寫院試,你寫鄉試?”

“哼,這還差不多!”

江幼宜全程沒有理會,二胎家庭再怎麼努力一碗水也是端不平的,有矛盾自己解決更有利於家庭和諧。彆問她一個牡丹花為什麼這麼懂,因為網友不止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

早朝,謝懷川坐在明堂上百無聊賴,看著殿中官員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回拉扯,剛登基的時候還能當樂子看,時間久了是真沒意思。

真正有關天下百姓的大事已經被內閣自行做完決策,每天拿到朝堂上來討論的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也是勞煩這些股肱之臣每天陪他演戲了。

他捂著嘴打了個哈欠,懶洋洋靠在椅背上,聽吏部左侍郎就起居舍人的人選和刑部右侍郎爭論,起居舍人是正六品,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舉止,作為編修史書的輔料。

吏部中意上一屆狀元人選,從六品的編撰三年期滿,可以正常晉升正六品的官職,刑部則認為這狀元三年中並無特殊貢獻,不應升職,他推薦鴻臚寺丞,前段時間幫助他們破獲北狄商人被殺案,成功化解他們跟北狄的矛盾,避免了一場戰爭,且也是從六品,立瞭如此大功,理應升職。

謝懷川聽著快笑出聲了。

吏部推舉的人選看似合理,實則這位狀元是世家子弟,跟吏部左侍郎胞弟妻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刑部說的不錯,官員任期雖是三年,但也不是到期就能升遷的,無功無過隻能繼續任原職或者平調。

刑部推舉的這個鴻臚寺丞確實有功在身不假,但這人是刑部右侍郎外家表姨的兒子,隻是個同進士出身,他為官以來所有的功績都是搶占的彆人的,朝堂上拿出來說的北狄商人被殺案更是為了讓其升職自導自演的。

謝懷川往下看了一眼,首輔和次輔站在前排,看似對朝堂中的爭論漠不關心。

自他登基,祖父跟母後的聯盟分崩離析,親父女在朝堂上反目成仇,母後扶持起次輔一黨跟祖父對抗,次輔從寒門士子爬到今天的位置母後功不可沒,可是在他成年後,也是次輔一黨率先以皇帝已成年,後宮不得乾政的理由將母後排擠出朝堂。

這些年,朝堂從首輔和太後的戰場變成了首輔和次輔的戰場,殿中這些官員沾親帶故,多得是兩黨各自塞進來的人,他則從頭到尾都是個旁觀者。

現下殿中爭執的兩人也是各屬一派,這樣的鬨劇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謝懷川閉上眼睛,等他們自己吵完。

“請陛下定奪!”

不知是誰突然大喊一聲,一嗓子把昏昏欲睡的謝懷川喊清醒。

謝懷川捏捏眉心:“嗯?”

“日前翰林院新修的科舉書已經修訂完成,是否要按照新版增印,請陛下定奪。”

是翰林院的翰林學士張司仁。

“哦?呈上來。”

科舉參考書修訂是慣例,每逢新科進士入翰林,都會修訂一版。他對江幼宜寫得話本子很感興趣,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堅韌和不畏強權的鬥爭精神,他特地把這個差事指定給江幼宜,也是想看看她會不會給他帶來什麼驚喜。

旁侍太監把書呈上來,厚厚一摞,謝懷川一一翻看,舊版的參考書增添了不少內容,能更好幫助學子理解,對比修訂前的書冊,這套書的輔導作用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過可能是謝懷川對江幼宜的期待太高,這套書雖好,還沒能達到他想要的那種感覺。

他把翻過的書冊放在另一邊,繼續往下翻。

接下來這些都是他沒見過的名字,《八股詳解》、《策論大全》、《優秀試帖詩集錦》、《曆屆科舉真題及優秀文章精選》,按層次分成了童生試、院試、鄉試、會試不同版本。

沒錯,就是這種效果!這一整套書,尤其是《策論大全》,裡麵的民生之策因地製宜,這哪是科舉參考書,簡直稱得上是地方官員處理民生問題的指導手冊,就該讓他們人手一本!

有了這套書,何愁朝堂上沒有實乾之人!謝懷川把書合起來放到一邊,看向下首:“不知閣老可有看過這套新修的科舉書?”該是沒看過,若是看過,根本呈不到他眼前。

“啟稟陛下,臣尚未看過。”

果然!不過沒看過好哇。

謝懷川尚未說話,張司仁先行告罪:“啟稟陛下,是臣的疏忽,這套書是今日早朝前才修訂完畢交給臣的,臣鬥膽直接帶到了早朝上,未通過內閣,請陛下恕罪。”

“一套書而已,何罪之有?現在拿給閣老看也是一樣的。”謝懷川把單拿出來的舊版推到一邊,由太監呈給了顧鬆濤。

顧鬆濤把書翻開,一眼就注意到增添的內容。

寒門和世家之所以在科舉取中率上存在差異,是因為世家資源更多,這其中就包括對科考經義的解讀。

世家代代傳承,本身就有文化底蘊積累,家中子弟隻是耳濡目染就能學到許多,再通過自身權勢財力去招募頂級師資,對於經義的理解就更上一層。

而寒門的途徑隻有夫子和參考書。

這套書,增加了對經義的解讀,也就無意中縮小了寒門和世家的差距。

怪不得張司仁要繞過內閣把書直接呈給皇上,不過寒門憑這一點點釋義就想趕超世家,還差得遠。

“改編這套書的人也算有點能耐。”顧鬆濤直接把書給了旁邊的孫卓坤,“孫大人也看看吧。”

比起他,有人更不想讓寒門冒頭。

謝懷川看孫卓坤翻完了,問道:“孫閣老?如何?”

“回稟陛下,這書……很好。”

“既如此,那就按這版刊刻吧。”

孫卓坤不想讓這套書刊刻,但這書一來增添內容不多,二來確實對學子有益,他找不出拒絕的理由,他看到案幾上還有一摞書冊:“陛下,那些也是嗎?臣還沒看過。”

“這些是朕讓張大人尋來的最近民間時興的話本子,莫非孫大人也對話本子感興趣?”

孫卓坤一噎:“這倒是不曾……”

“兩位閣老都說這書編得不錯,也該對編書人有所賞賜,這起居舍人之位就給這編書人吧,張大人,這書是誰所編?”

張司仁拱手:“啟稟陛下,是今年新科探花郎,翰林院編修傅文鬆。”

謝懷川頷首:“嗯,那就擢升傅文鬆為起居舍人。”

吏部左侍郎趙同新和刑部右侍郎裴瑾傻眼了:“陛下,傅文鬆隻是個七品,直接升任六品不合規矩。”

謝懷川往後斜靠在龍椅背上,手指搭在扶手上輕輕敲擊:“這書是兩位閣老都誇讚過的,編書人心有巧思,惠及全天下讀書人,升任中書舍人不為過。”

“陛下英明!”首輔黨一位大臣率先站出來支援。聽說傅文鬆跟顧首輔家的長孫關係還不錯,也算他們這邊的人了,隻要不落到次輔派就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