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能圖騰 第212章 來世島的變化
接下來的這幾個小時裡,後艙的薑心語始終保持著端坐的姿態,而彥陽則是躺在乘員艙的地板上沉沉睡了過去,整個飛行器內安靜得隻能聽到儀器細微的執行聲音。
隨著剛剛韓智美加快了飛行器的速度,疾馳在雲上的飛行器竟然還逐漸超過了太陽西落的速度,剛剛還是夕陽西下的場景,當到達來世島的時候,太陽斜掛,時間來到了下午四點。
“好了,醒醒,我們到了。”韓智美的身影再次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出現在了乘員艙內,她輕聲呼喚著彥陽。
彥陽也隨著她的呼喚漸漸醒了過來。
醒來後,他茫然地坐在地上發呆——剛剛本隻想淺睡一會兒,沒料到竟睡沉了,此刻被叫醒,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
見他這個反應,韓智美笑了笑,接著說道:“到來世島了,我讓飛行器繞著來世島先轉一圈,讓你好好看看來世島現在的變化。”
聽到這話,彥陽騰地一下彈起身,快步衝到最前麵的駕駛位,迫不及待想驗證韓智美所言是否屬實——現在的來世島會不會真的讓自己大吃一驚。
當他透過前視主舷窗,看到來世島現在的樣子,整個人驚訝地呆立在了當場。
這時韓智美緩緩走上前,同彥陽一起望著此刻的來世島,淡淡地說道:“我說得沒錯吧。”
彥陽從震驚中慢慢回過神來後,指著來世島,問道:“智美,這是怎麼回事?”
來世島已與上次來這兒時截然不同,上次見到時的它,唯有中間那座浮空的內島顯得特彆,外島隻是座形態普通的月牙形小島,靜靜貼在太平洋的海麵。
如今再看,內島雖仍維持著浮空姿態,方式卻已徹底不同——底部多了個覆蓋整個內島的龐大半圓形金屬構造體,銀灰色金屬表麵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嚴絲合縫地兜住內島的底部。
構造體正下方,八根直徑足有百米的實心金屬立柱淩空撐起,柱身表麵隱約可見淡藍色能量紋路順著縱向延伸,如同神話中的“定海神針”般直直插入海底,將數萬噸重的內島穩穩托在半空。
外島更不複往日“趴在”海麵的模樣:它被切割成一個個規整的方形區塊,每個區塊下方都墊著一塊直徑約兩公裡的圓形金屬托盤,托盤邊緣向上翹起數米,像盛著珍寶的巨型銀盤。
這些托盤由與內島立柱同款、但尺寸小上許多的金屬柱托舉——小立柱均勻分佈在托盤底部,同樣插入海底,將區塊穩穩架在離海麵數百米的高度,與內島維持同一水平,遠遠望去,規整的方形區塊在托盤襯托下,如同從內島向外輻射的“花瓣”。
從高空俯瞰,整個來世島活脫脫一朵盛放的白蓮:居中被金屬構造體護住的內島,是蓮花中央飽滿的蓮蓬;四周錯落排布的外島區塊,則是一片片舒展的花瓣,環繞著內島懸浮在海洋上空。
科技感的冷金屬光澤,與自然感的“蓮花綻放”形態交織,反倒生出一種奇幻又紮實的和諧感。
關於內島為何用這種方式托舉,彥陽心中倒是很快有了答案:肯定是圓環對內島先民遺跡的研究還沒有結束,研究人員需頻繁重啟內島係統;且艾絲琳需要離開去執行彆的任務,無法再由她支撐內島,因此才改用了這種支撐方式。
但外島為何也被托舉升空,彥陽一時沒理出線索,隻能湊近前視舷窗,帶著疑問繼續觀察。
不多時,他的目光落在原來世島所處的海平麵上——陽光穿透澄澈的海水,在水下數米處,一道巨大的環狀輪廓正若隱若現,像沉在海底的巨型光環,雖未完全暴露,卻已能看出絕非自然形成。
他眯眼細看,那環狀結構的細節漸漸清晰:整體是規整的圓形,表麵覆蓋著一層泛著暗啞金屬光澤的材質,帶著歲月侵蝕的斑駁痕跡,彷彿在海底沉睡了萬年。
更奇特的是,金屬表麵布滿了深淺不一的鐫刻紋路,紋路扭曲纏繞,既非地球上已知的任何文字元號,也不像自然形成的岩石紋路,每一道線條都透著詭異的韻律。
看到這裡,彥陽心裡漸漸有了數——顯然,圓環將外島托舉升空,正是為了讓這處沉在海底的環狀結構顯露出來,好對其進行深入地研究。
這時,乘員艙連線著後艙的門被開啟,薑心語走了進來,見到韓智美後,臉上帶著疑惑的神情,開口問道:“韓指揮官,你讓我——”
剛剛韓智美在叫醒彥陽的同時,也叫醒了身處後艙的薑心語,想讓她也看看來世島的樣子。
薑心語一邊詢問,一邊也在往駕駛位這裡靠近,她話剛說一半,看到了來世島此刻的樣子,也如同剛剛彥陽一般,驚得頓住。
韓智美又給了他們片刻時間平複情緒,見兩人的眼神漸漸從震驚轉為平靜,便知時機差不多了,於是開口解釋道:“若按我的原計劃,此刻你們見到的,該是已經完成重新開發的來世島——內島依舊如夢幻般懸浮在中心,外島腹地則矗立著重建的綺霄宮,與哈裡斯酒店隔空相望、相互輝映。”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前視舷窗,指尖輕輕點向窗外想象中的建築輪廓,語氣裡多了幾分對原計劃的惋惜:“前者的飛簷翹角帶著東方古建的雅緻風骨,後者的玻璃幕牆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儘顯西方現代建築的利落線條。這樣一來,既讓東方古韻與西方現代美學相互交融,更添了幾分古今碰撞的獨特韻味。”
說到這裡,韓智美收回目光,轉而看向彥陽和薑心語,補充道:“不止如此,天空中還會滿是慢速飛行器——這些飛行器既是實用的交通方式,也能像我們此刻這般,載著人從高處俯瞰,好好欣賞來世島的獨特景色。”
講到這裡,彥陽聽著韓智美口中那惋惜的語氣,他忍不住插嘴問道:“那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聽到彥陽的問題,韓智美來到駕駛台邊,輕盈地一躍,直接坐在了駕駛台上,麵向兩人的同時,順著坐姿剛好側身抬手指向了前視主舷窗外,那海麵上的古樸環狀結構,開口道:“就是因為它。”
韓智美此刻是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存在於飛行器內,她坐到駕駛台的動作自然不會對飛行軌跡產生任何影響。
“果然是因為這個。”彥陽心中暗道,但他沒有急著說什麼,耐心等著聽韓智美接下來的解釋。
薑心語也已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而聽到這話的她,順著韓智美的指引,她也看到了那環狀結構。
這時她心中有了猜測,畢竟她也在來世島生活了十幾年,對來世島的由來是有一定瞭解的,但此刻她也不敢肯定,表情有些疑慮,帶著懷疑的意味,開口道:“那就是傳言中,位於外島下麵的內島底座嗎?”
聽到薑心語這話,彥陽腦海中瞬間浮現出自己曾看過的來世島資料——關於這座島的過往,本就藏著不少隱秘。
古時,來世島對東洲人而言,隻是一處藏著長生秘密的海外仙山。後來隨著異能者世界的發展,內島依舊神秘,外島卻已成了異能者群體中的度假聖地。
再往後,隨著人們對異能者世界的認知加深,還漸漸發現了遍佈全球的“先民遺跡”——那是某種上古文明留下的痕跡。而內島獨特的懸浮形態,讓人心生猜測:來世島或許也是一處先民遺跡。
後來,專門研究先民遺跡的學者曾在外島考察,發現島下藏著一個巨大的人造金屬結構,且絕非現有科技能打造,這結構看起來像某種底座或支架——這也確認了來世島屬於先民遺跡的猜測。隻是當時僅初步檢測,未發現任何能量反應,便認為毫無發掘價值,沒人再深入探究。
在多數人看來,外島不過是先民建造內島時,用於臨時支撐的底座上,經過常年泥沙礁石堆積形成的陸地,隻有內島,纔是眾人公認真正的先民遺跡。
不少專家學者根據內島的懸浮形態、島上的永生人,還有獨特的天氣控製能力猜測:島上或許藏著先民留下的重力裝置、天氣控製係統,以及疑似的基因工程改造裝置。這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仍在正常運作的先民科技集群,可惜內島從不允許外人進入研究,至今沒人能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
而如今圓環控製了來世島,直接“扒”開了外島的陸地——這說明,那被忽略的金屬底座其實也非同一般,圓環正圍繞它展開緊鑼密鼓的研究。
韓智美聽罷輕輕點了點頭,眼神先掠過舷窗外的環狀結構,又落回彥陽和薑心語身上,指尖無意識地輕點了兩下駕駛台邊緣,才緩緩解釋道:“是的,那就是內島的‘底座’——但事實上,它並不是內島的專屬底座。”
“什麼意思?”彥陽沒忍住插了話,眼神裡滿是困惑——他此前在隨圓環一起前往來世島時,特意在艾米莉給他的資料裡,重點看過關於來世島的資料,幾乎所有專家學者都認可的觀點,此刻竟然被推翻了?
韓智美沒有在意被打斷,反而微微傾了傾身,指尖收了收,語氣裡多了幾分對研究發現的認真:“原本我們也和之前的學者專家想法一樣,以為它隻是先民建造這處遺跡時,重力係統未完工前的臨時承重結構,本以為沒多少研究價值。”
她頓了頓,目光再次掃過窗外的環狀結構,像是在回憶發掘時的場景:“可深入發掘重建內島時才發現,它其實是一件儲存完好的先民裝置——隻是不知為何處於休眠狀態,我們至今沒摸清它的具體作用。但能肯定,它絕不是給內島做臨時支撐的,更像是先民留下的某個獨立裝置,恰好和內島這處遺跡‘放’在了一起。”
這番話徹底打破了彥陽和薑心語對來世島的固有認知,兩人再次愣在原地,驚訝得張了張嘴,卻沒說出一個字。
韓智美看在眼裡,嘴角幾不可察地彎了彎,隨即抬了抬下巴,眼神裡隱約透出一絲興奮,指尖還在駕駛台邊緣輕輕劃了一圈,像是在回味初次接觸那合金的質感:“單說它的外部材料,我們就有了重大突破——那是一種密度極低但強度極高的特殊合金。”
她刻意放慢語速,逐一提及特性:“首先是抗衝擊性,遠超現有軍工材料,哪怕被高速硬物撞擊也不會形變;其次是輻射耐受度,普通合金擋不住的高能射線,它卻能直接阻隔;最難得的是耐高溫驟變,哪怕從零下兩百多度瞬間切換到上千度,結構也不會出現裂痕。”
說到最後,她眼中的興奮淡了些,補充道:“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初步分析顯示,我們有望合成出這種合金。”
又頓了頓,韓智美指尖完全收回,回頭的瞬間,餘下的興奮也被她壓得乾乾淨淨,語氣沉了下來:“也正因為這個發現,原本的來世島開發計劃徹底被推翻了。現在我們把外島所有地塊都分解開來,就是為了徹底暴露這個底座方便研究,外島的開發工作自然也全部停滯了。”
韓智美說完後,看著彥陽和薑心語那一臉呆滯的反應,知道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想想自己剛得知這些訊息時,也震驚了好一會兒。
韓智美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這些都在她的預料之內,耐心等了片刻後,纔出言打斷他們的思緒:“好了,差不多了,我讓飛行器降下來,下降的區塊是月港,現在的月港是外島主要的聚居區,也是對外的臨時航空港。”
說罷,韓智美從操作檯上跳了下來,然後帶著兩人朝著後艙走去,彥陽和薑心語對視一眼後,也緊跟著韓智美走了過去。
來到後艙,尾部艙門正緩緩開啟,薑心語剛將自己的揹包背好,準備再次踏上來世島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