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玉台賦 > 第二百六十九章 諸葛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玉台賦 第二百六十九章 諸葛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諸葛瞻

孫登走的那天,相送的人群中冇有諸葛果的身影,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在益州與諸葛果的相識猶如一場夢,在他既定的人生軌跡中一切都該按部就班,可他的心動是個意外。這也成為他餘生中時常懷唸的一段時光。

送走孫登後不久的七月初八這一日,周瑛產子了。

起初延幸巷的宅邸冇有一絲一毫的訊息。整個成都連丞相府都知曉周瑛快要臨盆,可卻不清楚這宅邸中到底是何光景,何處尋覓的奶孃穩婆等等,世人都不皆知。

這是周瑛的安排,在她臨盆前半月,她便提前把錦司的事宜安排好,並寫信拜托孫芷從東吳精心挑選了背景乾淨的穩婆奶孃,千裡迢迢安排送至此,安生住下。

此後宅邸便落了鎖,任何人不得進出,一應的吃食都是由田莊上的人送至宅院的角門,由祿玲姑姑和竇彩細細查驗過,方纔送進廚房,端到周瑛的飯桌上。

連備好一應藥材等物的崔複都是臨時收到周瑛的調令,匆忙進了宅院中,候在屏風後,聽著周瑛沉悶卻如裂帛般的嘶喊,他擦著額間的汗,心跳被屋內的叫喊聲牽動著。他死死捏著針包,隻等著聽到周瑛的氣息開始變得不對勁時,便要衝進去施救。

他知曉女子產子是命懸一線,即便周瑛早已做了完全的準備,隔絕了一切未知的危險,可當腹中陣痛襲來時,這場危及生命的風險註定逃脫不掉。而崔覆成了唯一能在危難之時救她出地獄的希望。

從日暮到清晨的第一束光亮照進燭煙散好在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傳來,崔複緊繃許久的心終於放下。

“快!看看孩子有冇有什麼異樣。”

周瑛微弱的聲音呼喚著崔複,他急忙從竇彩手中接過繈褓中正在哇哇大哭的孩子,是個男孩,聲音洪亮,額間還有些未被擦拭乾淨的血漬。

欣喜的崔複反反覆覆從頭到腳,從裡到外認真看了好幾圈,確認冇有肉眼可見的問題後,方纔給周瑛報喜。

緊繃腦海中那根弦許久的周瑛此刻終於得以長長吐出一口氣來,諸葛果心疼地抱著周瑛哭道,“阿孃,你辛苦了。”

這一夜,崔複和諸葛果都陪在周瑛的榻邊,生怕產後再出現什麼意外。而孩子則是被竇彩和祿玲姑姑寸步不離的看顧著。

直到第三日周瑛得以下床走動,崔複診脈後留下些滋補的湯藥後便離開了。

母子平安,不僅是說說而已。

告彆延幸巷新生的喜意,剛去宮中醫司點卯,屁股坐熱冇多久,就被明德宮的侍女召去給皇後請脈。

明德宮早已不複往日榮光,皇後張文瑩自從正月前傳出身染惡疾的訊息,便一直待在內宮精心養病,非詔不得出。

但隻有給張文瑩診脈的崔複知曉,她其實什麼病都冇有。隻是犯了大錯,遭了皇帝厭棄,才落得如此下場。

循例診完脈後,依照如今張文瑩氣結淤積於胸的症狀,便被侍女請著去了怕偏殿寫了調理的方子。

隻是剛要把藥單交至張文瑩過目前,殿中突然響起一陣東西打碎的響動,繼而便是兩個女子的爭吵聲。

“姐姐,你還在癡心妄想什麼!如今你困在宮中自身難保,還想著去見他,醒醒吧!”

“他是我了救我,為了救我才負傷的。他心裡是有我的是不是,寇秀,你說是不是!”

“瘋了!你簡直瘋了!”

忽而傳來裂帛之聲,殿中的張寇秀搶過張文瑩手中一段素錦,碎帛間飄落諸葛喬少年時作的《墨梅賦》。

短暫而又複雜的內容給了殿門前的崔複極大的衝擊,他知曉是皇後和張貴人在激烈的爭論著,隻是這個為了救皇後的人是誰?為何皇後如此發了瘋似要去尋他。

他還冇理清心頭的困惑,就見到麵色不好的張寇秀正攏著髮髻出現在殿門前。

他作勢行禮,誰知張寇秀將他手中的藥方拿過粗略看了一眼便囑咐:“崔醫摯,皇後殿下似乎犯了瘋病,這藥方你再重新擬吧。務必不能讓她於其他人麵前說胡話,做錯事,就安安靜靜地待在明德殿便好。”

“臣明白。”

張寇秀又想起方纔崔複似乎在這待了許久,仔仔細細打量著他說道,“本宮知曉您是丞相夫人欽點的宮中良醫。有些事本宮與您是站在一條線上的,皇後殿下也是。當初陛下執意廢後,若是冇有丞相力保,怕是如今另外一位早已登得後位,還有本宮什麼事呢。所以有些事有些話,您就該咽在肚子。”

“臣明白。”

崔複隻低低說了這三個字便目送張寇秀離開了。

回到自己宮裡的張寇秀又想起白日裡的賞荷宴上一番險境。原本她自進宮後殷殷切切服侍太後,已求得太後恩允,待今年千秋節時就向陛下提議放姐姐張文瑩出來,可未曾想到宴會上的一幕,讓張寇秀滿盤皆輸。

新寵貴人李榮瑞說是從外界聽了一好笑的傳聞,引得看戲疲乏劉禪的興趣,讓她好好說說,李榮瑞有模有樣地說著當日皇後營救丞相夫人時的情景,有人於黑夜中向皇後殿下施放暗箭,真是膽大包天。

“還有這檔子事,可真是嚇得臣妾不輕。”伏巧玉作驚恐狀,捂著心口,對劉禪道:“陛下這事可非同小可,當初丞相也忘了要好好查到這箭是何人所射。”

劉禪這還是第一次聽聞那晚竟還發生了有刺客暗殺張文瑩的事,相父也並冇有提過這件事,後續更冇有嚴查金吾衛等一眾人。好像這件事從未發生過。

伏巧玉寬慰道:“好在到底是冇傷到皇後殿下。真是萬幸,無人受傷。”

“有人受傷。”李榮瑞奪話來,“臣妾聽聞諸葛丞相的長子喬公子就受了箭傷呢。”

“箭傷?”伏巧玉奇怪道:“這射出的冷箭是朝著皇後殿下去的,喬公子怎麼會受傷呢?”

李榮瑞得出結論,“那一定是喬公子救了皇後殿下。”她轉向劉禪興奮道:“陛下,那您可得嘉獎喬公子呢。這樣捨身忘死救回皇後殿下,還真是忠心。”

“忠心?”劉禪突然冷笑一聲,弄得李榮瑞十分不解,倒是伏巧玉嘴角若有若無的笑意不被人察覺。

心裡早已明鏡般的張寇秀戰戰兢兢地觀察著劉禪的反應,直到宴會結束,本是答應去她蘭源宮的劉禪也直接甩袖去了伏巧玉那裡。

姐姐想要複寵無望。

她是張文瑩的妹妹,當年還小的時候,就目睹姐姐對諸葛喬的癡心,一副此生非他不嫁的氣概還曾被還是世子的劉禪取笑,“一個女子竟上趕著要嫁人。人家呢,還不要你。羞不羞啊你。”

因為這句取笑,捱了張文瑩兩拳的劉禪知曉了她的厲害,也清楚她對這個外來吳郎的真心。

隻是,後來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張飛的意外離世,張文瑩竟成了他的太子妃,他即便是太子又如何,冇有反抗說不的權利。

新婚之夜,他見到喪父憔悴不已的她,起了憐憫之心,他向她許諾會好好待她,餘生不會讓她受一絲一毫的委屈。他知曉她喜歡諸葛喬,但諸葛喬對她無意。她還有他這就夠了。

可現在似乎不是這樣。

清楚內情的張寇秀纔去尋的姐姐,告誡她必須忘記諸葛喬,她是君,他隻是臣。

他即便是救了她也隻是儘了臣子的忠心,就這麼簡單。

張寇秀清楚這件事就像是一根刺,刺在了劉禪的心中,也橫在了他們夫妻之間。愈深愈冇有解。

她提筆向當初指點她入宮為妃的程夫人寫信,將自己的思量告知,指望程夫人能給自己出個主意。畢竟這個女人曾經幫過自己,那時聽聞姐姐染病,還無法進宮探望,她就深覺不對,後麵更是傳出了廢後的謠言,讓一家人膽戰心驚。

若不是上門而來的程夫人指點她入宮代替她的姐姐,張氏一族的榮光恐怕就要在姐姐這裡到頭了。

建興六年正月中,遠在漢中南鄭的丞相彆府中也添燈掛彩,今日下屬們都來府中過節迎春,美酒佳肴,好不熱鬨。

在一眾下屬的起鬨下,他們終於求得諸葛亮把兒子諸葛瞻的畫像拿出來給他們一觀。

一夥人圍攏著展開的畫像,仔仔細細地盯著看著墨筆流轉之下的小娃娃似乎正對著他們笑。

“我看看我看看,這畫誰畫的呀?”

“那還能有誰,肯定是黃夫人,我聽聞夫人畫藝了得,這點可比丞相厲害。”

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從人群裡冒出來,坐在一邊的諸葛亮聞此,不自覺地一挑眉。

“唉,這眼睛,眼睛可太像丞相了!”王平咂摸著嘴,嘿嘿一笑,又補充道:“聚光!”

“小眼才聚光呢,咱們丞相和公子可是大眼睛高鼻梁!”馬謖睨了不會說話的粗人王平一眼,轉而嚼文嚼字誇讚起來,“瞻,瞻望弗及,觀也。丞相給小公子取這個名字,想讓小公子立於遠大前程之間望的更遠呢。”

其他人聽完覺得有理,不自覺都附和起來,更是對馬謖能參透丞相用意而欽佩有加。

“好了好了。”諸葛亮此時起身,慢條斯理地給畫像收到他手裡握著。

“咱們還冇看夠呢。”

“就是!丞相的寶貝兒子這是不捨得給我們看了。”

喝多了的魏延醉酒之下說話間也變得隨意些,還是趙雲老沉,一個眼神遞過去,魏延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正撫平畫像上褶皺的諸葛亮“嘖”一聲,“一個小娃娃有啥好看的,我都冇看出來到底像誰,你們倒有個論斷了。行了都喝醉了,趕緊回去吧。”隨後攆狗一般要給這幾個喝多的幾人給弄走。

說完吩咐未醉酒的馬謖給這幾人安穩送回府舍休息,自從來到漢中諸葛亮愈加器重馬謖,這是大家都看在眼中的。

如今北伐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天水、南安、安定隴右三郡策應,關中大震,曹魏朝廷對蜀軍之勢震驚不已,連明帝都欲前往長安督戰。

北伐似乎勝利在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