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紀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報告 第729章 威廉·莎士比亞
-
威廉·莎士比亞
聖城教廷不是唯一一個得到訊息的個人或者組織,
不過跟聖城教廷比起來,他們的反應就要簡單很多。英格蘭貴族以圍觀居多,而法蘭西貴族則更好奇,
荷蘭會不會爆發宗教衝突。
宗教衝突在法蘭西很常見,
每一個法蘭西人都不會忘記,
法蘭西內戰始於瓦西屠殺。而瓦西屠殺的起因,
也隻是被吉斯公爵這樣的大貴族看到新教徒們在進行自己的宗教儀式。
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是,聖徒派隻是在門口抗議,冇有采取任何過激行為。甚至因為巡邏經過的治安官的問話之後就散了。
因為治安官告訴他們:“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這樣做,已經妨礙到了學堂的學生們的正常學習。”
然後聖徒派就散了。
這件事在貴族群體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法蘭西人怎麼都無法理解:那些聖徒派成員不是虔誠的信徒嗎?他們怎麼就這麼容易就散了呢?
荷蘭貴族和大臣們看提出如此疑惑的法蘭西貴族,
就像是看一群白癡。
雙方的反應,
自然落入了威廉的隨扈的眼睛裡。
貴族們大多知情識趣,就是再好奇,
也不會在人前大聲討論,
他們最多也就在背後,
在各自的沙龍上跟好友三三兩兩地討論,
但是絕對不會拿到宮廷,在國王的麵前提出質疑。
英格蘭的貴族很清楚他們的國王的喜好和忌諱,也很清楚,
在什麼問題上不能開口。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
這個人就是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出生於1564年,比威廉小了近二十歲,年富力強的他剛剛因為《威尼斯商人》名聲大噪而被引薦給宮廷。
作為一個戲劇家,
莎士比亞早就想以朱厚燁和安妮·博林的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了,
他甚至已經完成了部分情節。隻是他總覺得自己對朱厚燁還不夠瞭解。
學堂風波讓莎士比亞眼睛一亮。
他立刻前往事發的學堂。
這是一座很典型的漢人學堂,
粉牆黛瓦的徽式建築,隔著牆就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丈餘高的荼蘼樹直入雲霄,
鬱鬱蔥蔥,雖然不是開花的時刻,卻一樣能讓人清楚地感受到當她盛開時的壯觀。
隻一眼,莎士比亞就靈感爆發,直接拿出筆記本,唰唰唰地開始書寫。
他要記錄下每一個靈感。
然後,理所當然地,被罵了。
因為學堂的門口是一條鋪設有兩條軌道的馬路,公共馬車和貨運馬車定時從這裡經過。莎士比亞隨時隨地記錄靈感的行為,理所當然地,被路人罵了。
學堂的門子見情況不對,連忙把他拉到大門前:“年輕人,你是剛來荷蘭的吧?”
“哦,是,是的。我是英格蘭人。”
“看得出來。而且你應該冇住在赫特福德郡,而是住在倫敦或者彆的地方。”
“這都能看得出來?”
莎士比亞驚了。
眼前這個明人,該不會是巫師吧?!
“想什麼呢!赫特福德郡也有這種馬路,赫特福德郡的常住居民都會避開這些路。哪裡像你,大大咧咧地就那麼站在路中央!也不怕出事。”
雖然他隻是一個門子,並不代表他連莎士比亞的表情都看不懂。
他纔不是傻子。
門子告知莎士比亞,如果他有需要,可以找個屋簷,一般情況下,荷蘭居民都不會介意的。但是站在道路中央妨礙交通,不但給彆人添麻煩,還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是愚蠢至極的行為。
莎士比亞連忙道謝,又問:“請問,這裡是學堂嗎?可以進去參觀嗎?”
門子這才意識到,眼前這箇中年人本來就是衝著他們來的。
門子道:“你,會說漢語嗎?”
莎士比亞答道:“會一點。”
他本來就讀的就是語言學校,雖然比不上那些知名大學的神學係,但是對於他這個職業來說,已經夠用了。
“那行。”門子立刻轉換漢語道,“三百千,隨便哪一節,背誦一段。”
什麼?
三?百?千?
這不是數字嗎?
莎士比亞當時就懵了。
門子道:“怎麼,您在英格蘭的時候,冇有讀過這三本啟蒙讀物?”
“這,非常抱歉,我讀的不是王室的語言學校。”
“我明白。英格蘭的漢語學校一直都落後於荷蘭。”
莎士比亞非常驚訝:“您知道?那您知道原因嗎?”
“原因很簡單,我們大王爺從來冇有忘記過自己的身份。可是世子爺,”門子說到這裡,明顯地頓了頓,這才繼續:“他奈何不了英格蘭的那些貴族,隻能步步退讓。”
莎士比亞注意到了。
他道:“您對貴族有意見?”
門子深深地看了看他,道:“年輕人,這個答案,你應該自己去尋找。”
門子絕對不會告訴西洋人,他是明一代,更不會告訴對方,他在大明的時候,從來冇覺得大明有什麼特彆的地方,等來到了西洋,跟著主人遊曆各方,看到這裡很多地方的地租高達七成,他就覺得,天下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大明。
雖然說大明南直隸的官田地租也高達七成,還有鳳陽那邊的官田也是。但是官田終究是有數的,大明始終以民田居多,士紳家的田地是免稅的,給士紳家做佃戶,佃租大約在三成左右,遇上荒年還能免租!
官田的佃戶可冇有這樣的幸運。
當然,這些事,門子不會告訴外人,尤其是西洋人。畢竟華夏自古以來講究家醜不外揚。
隻是有的時候,想到在西洋,特彆是在荷蘭王國之外,竟然有那麼多地方佃租高達七成不說,那些佃戶們竟然冇有想過反抗!
這著實令他趕到奇怪。
門子雖然冇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如果不是有民田免稅的國法在,如果家家戶戶都是七成的租子,隻怕老百姓早就造反了。
在華夏,活不下去就造反,可是由來已久。
再想想這邊,那些國主貴族們那麼鬨騰,這邊竟然冇有農民起義!
可見這邊的人被他們的神和神甫給迷得連魂都冇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