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昭昭不渡閻羅殿 > 史外章[番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昭昭不渡閻羅殿 史外章[番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史外章

《大衍史·後妃列傳》載:“宣仁皇後薛氏,性慈敏,通醫術。帝崩後,以太後身份臨朝稱製,廣設醫局、蒙學堂、女學,惠澤百姓,朝野稱頌。帝生前深愛之,虛後宮以待,雖群臣諫而不納。後崩,諡曰宣仁,葬儀逾製。然遺詔獨請彆葬,後世異之。”

《昭德帝本紀》則雲:“帝英武剛斷,勤政愛民,然性暴戾,刑罰酷烈。獨重宣仁後,後嘗數諫帝寬刑省賦,帝雖不儘納,亦稍斂其鋒。帝崩後,太後薛氏秉政十餘載,廣施仁政,民感其德。”

史書工筆,不過寥寥數語。後世學子搖頭晃腦讀至此處,無不唏噓:好一個癡情暴君,好一個賢德卻無情的皇後!

直到幾百年後,一群拿著小刷子、戴白手套的人顫巍巍地打開了昭德帝的陵寢。

帝陵規製宏偉,陪葬品卻透著一股詭異的精簡風。冇有金山銀海,最顯眼的是兩件東西。一隻素麵玉鐲,內壁刻著“昭昭其華,允承其祚”。另有一本醫書,頁麵泛黃脆化,邊角卻密密麻麻寫滿批註,扉頁右下角,極不起眼地寫著兩個小字“沈昭”,書頁裡還小心翼翼地夾著一縷細軟的長髮。

而太後陵雖按禮製與帝陵同區,卻明顯有一段距離。墓誌銘簡潔得近乎敷衍,隻刻了“薛氏嘉寧”四字,連“宣仁”諡號都冇提,反倒是在陵園石闕上,刻著“醫道永昌”“女學肇興”八字。

這下,曆史學界炸了鍋。

一派學者捶胸頓足:“真相大白了!昭德帝愛的根本不是什麼薛皇後!是這個叫沈昭的醫女!你看那玉鐲,那醫書,那頭髮!薛皇後隻怕是個可憐的替身,所以死都不願跟他葬一起!”

另一派扶額反駁:“蠢材!那醫書批註的筆跡,與宮中留存的皇後手諭明明一模一樣!‘沈昭’就是薛皇後入宮前的本名!她這是至死都想做回自己,才拒絕後位合葬!”

還有更離譜的,指著那縷頭髮和玉鐲,眼神興奮:“諸位,再看這玉鐲尺寸,是否略顯寬大?這醫書內容,是否過於陽剛?這‘昭’字,是否更似男子之名?依我看,昭德帝他恐怕……呃,好的是男風!那沈昭搞不好是個俊俏太醫!薛皇後?那是障眼法!”

史書之下,真相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誰也不知道,那陵墓中的玉鐲,曾被人從冰冷的地上拾起,藏於懷中一生。那本醫書,曾在北疆烽火與京城藥香間被反覆摩挲。那縷長髮,繫著雪夜逃亡、河燈迷夢與無數個沉默對峙又相互折磨的日夜。

而“昭德”這個年號,在史官看來是彰顯帝王仁德的光輝稱謂,或許也隻是某個固執的人,在一片罵聲與恐懼中,私心竊取了他生命裡唯一一縷月光,將其鐫刻在了帝國的年輪之上。

後世紛紜的猜測,於他們而言,早已不重要了。

而真相,或許就如那本醫書頁腳一句幾乎快被摩挲消失的批註所言,不過是“情深不壽,強極則辱”罷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