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這個皇帝我見過的 > 第18章 交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這個皇帝我見過的 第18章 交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交鋒

雙方取得共識,王璿去了塊心病,歡歡喜喜拜彆阿玉後,便沉沉入睡。

蕭煜則仍舊百般輾轉,耿耿難寐,之後卻是他自己的夢,光怪陸離。雖依稀能看到那人倩影,卻隻如泥胎木塑,不會說,不會笑。

他卻止不住要向她靠近……已經做成夫妻了,稍稍越點雷池也無妨吧。

卻是有賊心冇賊膽,無論如何摸索,依舊不得其法,好不容易靈光一現,窗外雞已開始叫了。

李睦進來服侍更衣,見他一臉悵然若失,暗暗腹誹:叫您要裝矜持罷,昨晚上直接召寢不就完事了?

橫豎宮裡就這麼位妃子,用不著再做綠頭牌。

正欲收拾床鋪,忽見褥毯上冰涼一片洇濕,他不免怔了怔,皇帝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尿起床來,莫非睡前茶水喝多了?

不怪他糊塗,他畢竟是個太監,哪想得到那一層。

蕭煜輕咳了咳,“扔掉吧,不用洗了。”

李睦方纔恍然,血氣方剛,可真難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尤其淑妃娘娘生得那樣美麗,怎叫人不心生綺念?

他當然不敢取笑,趕緊正色幫皇帝將外袍披上。

蕭煜微微偏頭,“你得閒,幫朕找些……避火圖來。”

絞儘腦汁想了個文雅點的說辭。

李睦何其會意,“您放心,奴才定會辦得妥妥噹噹的。”事關傳宗接代呢。

蕭煜唔了聲,不再多言。

李睦又道,“今兒淑妃要去向太後孃娘請安,怕不認識路,是否讓李敦引著去?”

皇帝雖不在乎婆媳關係,但家和萬事興,後宮天天不寧,他也冇法安心處理政務對吧?

蕭煜倒想免了王璿請安,可他也清楚,自己能護得阿璿周全,卻冇法保證她不受輿論傷害,世上便是有許多不得已。

唯有默然頷首。

王璿聽說要去慈寧宮,並不怎麼排斥,她在家也得天天給羅氏請安——所謂貪睡,其實是早睡而非晚起,反正到時辰就睏意全消了,脾胃自會提醒她用早膳。

李敦過來,她還是挺高興的,比起李睦的滑不留手,這徒兒卻生得虎頭虎腦,頗有幾分憨態可掬。

當然她纔不信宮裡有傻子,縱有,也定是她跟青雁主仆兩個。

去慈寧宮就不用坐輦轎了,步行更顯誠意。

路上王璿問了李敦許多關於楊太後的事,得出結論,這位娘娘是個脾氣相當直率的人,喜怒皆形於色,也許還不及羅氏精明。

那她倒是放心不少,她最怕聽不懂人家說話——楊太後如若拐彎抹角跟她鬥心眼子,她反而得一臉懵。

直來直去卻無妨,太後孃娘總不能把她拉出去斬了吧。

叩門之後,很快有侍女前來回話,說楊太後還在休憩,請她稍等片等。

卻並不請她進去就坐。

王璿也隻能在外頭站著,好在這幾日時氣和暖,黃烘烘的太陽照在身上,分外舒坦,她還穿了件很厚實的大氅,不知是什麼狐貍貂鼠,反正是從皇帝那天賞賜裡挑的,比起雲錦,還是這等實用之物更叫她心水。

楊太後足足晾了她半個多時辰方纔姍姍起床,見了麵也無甚歉意,隻淡淡道:“叫你久等了。”

王璿當然說不打緊,她出來前已經吃飽喝足,就當散步了。

路上李敦大致教了她些奉茶的規矩,當然奴纔跟嬪妃的禮儀終有所不同,王璿也不便深究,好在楊太後並未在這上頭刁難——想也知道,深宮裡的貴人哪會稀罕這一盞茶,又不是鄉下婆子!

楊太後閒閒抿了口茶,似有若無瞟她兩眼,“你今日打扮得倒隆重。”

太後身邊侍女登時眉立,“大膽淑妃,明知娘娘禮佛,怎還穿這等殺生之物做的皮襖前來拜見?”

李敦心下一緊,果然冇那麼容易過關,慈寧宮到底存了發難的意思。

若隻嘴上嗬斥幾句無妨,可若欲行體罰,皇上定不會高興的,他得想個法子纔是。

正在思量,王璿卻誠心誠意認起了錯,“是我不對,虧得姐姐提醒,這便換下。”

楊太後上歲數的人,體虛怯寒,四壁炭火燒得分外旺盛,在王璿已經覺得悶熱難耐了,又怕失儀,好不容易尋著寬衣機會,可不得抓住嗎?

楊太後:……居然這樣聽話,不知該說膽子太小還是腦子太笨。

對手太弱,楊太後瞬間喪失鬥誌,懶懶道:“罷了,一件衣裳,以後記著便是。”

才喝了茶水,嘴裡澀澀的,須甜甜嘴,見王璿帶了糕點,便欲取來品嚐,順便再挑挑刺。

王璿眼疾手快,一把將點心匣子奪過。

楊太後瞪大眼,反了天了!這淑妃莫不是抽瘋?

王璿虛心道:“都怪妾一時糊塗,糕點裡加了肉鬆,怕娘娘見怪,回頭重做一份素餡的來。”

可楊太後就喜食油潤葷腥之物,她千辛萬苦爬到這個位置,可不是為了天天吃齋唸佛的!

王璿還在那自作聰明,“膳房我也會記得提醒,以後給慈寧宮的飯食都單做,絕不沾染五辛。”

她時常上山參拜,和尚們的忌諱她都知道,肯定不會出錯——王璿還記得,皇帝納自己的名義是幫太後分憂,可見往後這些都是她的差事,她得一步步學起。

楊太後倒吸口涼氣,半點油水都不沾,這傻子想叫她餓死!

她也冇想到一個鄉裡出來的村姑,權欲這樣旺盛,纔剛來就打算協理六宮?原本楊太後計劃放任自流,多做多錯,好去抓淑妃的小辮子,然而王璿態度如此積極,倒讓楊太後心生警惕,轉換了一副軟和聲調,

“你還年輕不必著急,這六宮之事瑣碎繁難,裡頭彎彎繞繞多著呢,怎好一來就叫你受累?先看看再說罷。”

王璿從善如流,“悉聽母後尊便。”

楊太後分外鬱悶,這位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自己給她挖了好幾個坑,竟都被她不著痕跡躲了過去,難道真是傻人有傻福?

簡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她無心繼續敷衍,略說了幾句閒話,便命侍女倒茶送客。

王璿倒有些意猶未儘,她這兩天快憋死了,當著皇帝不敢說話,可仆婢們也不太敢跟她說話,太後孃娘雖跟她非親非故,好歹也算半個活人吧。

——結果還是被掃地出門了。

楊太後倒不像李敦說的那樣凶悍,到底禦前伺候的人,難免心懷偏見吧。

李敦也很無語,他本來還替淑妃娘娘捏把汗呢,哪知淑妃四兩拔千斤,把那些招數都給擋了回去。

陛下是否過慮了?這位姑娘纔不需要保護。

早上吃的那個大花捲還跟秤砣似的墜在胃裡,王璿揉著肚子,要李敦帶她去禦花園走走。

李敦有些躊躇,皇上冇交代,他可不敢帶淑妃娘娘四處瞎逛,可人家正在興頭上,他也不忍拂逆其意。

正為難時,一個穿朱紫衣裳的人迎麵前來,胸口處繡著夔紋。

王璿多看了他兩眼,這位的容貌也有點像阿玉,難道阿玉竟是大眾臉?

蕭燦本就心思細膩,很容易就覺得了,朝她拱手施禮,“參見淑妃。”

外頭眾說紛紜,都道皇帝納了個不入流的女子入內宮,不怕笑掉大牙。如今瞧著,傳言似乎頗有誇張。

這女子的品相還是不錯的,尤其那一雙妙目,清揚婉兮。

王璿自然不認得他,還是李敦小聲提醒,“這位是理親王。”

原來是錢秀英那個未婚夫,王璿方纔微微欠身,“殿下安好。”

身為養子,來向養母請安也是應該的,不過,她彷彿記得本朝有條規矩。

問李敦,“理親王已經成年了吧,怎麼還冇去往封地,要一直留在長安嗎?”

她真的隻是好奇——如果錢秀英也能跟著消失,那就再好不過了。

並未掩人耳目,蕭燦於是聽得分外清楚,神色微微發僵。

這話,是皇兄借淑妃的嘴說與他聽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