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我見過的 第第 53 章
-
王璿也不能乾坐著,即刻便想要出宮。
青雁苦勸不住,隻得讓赭石去準備輦轎,豈料赭石回報,宮門都加強了防衛,不許肩輿進出。
這是防外賊,還是防內鬼?
王璿冷笑,能越過她下詔的隻有楊太後,不假思索吩咐人為其更衣,她要往慈寧宮去。
藤黃等人紛紛咋舌,主子進宮以來一直謹言慎行,甚少越雷池半步,今日這般行事……還真是叫人意外呢。
更意外的是,慈寧宮不止有楊太後,還有楊首輔。
楊首輔見她進來,亦不肯逾矩,恭恭敬敬拱手施禮,“老臣參見淑妃娘娘。”
餘光卻乜斜了太後一眼,淑妃未經通傳就敢擅闖宮門,卻是大不敬呢。
王璿道:“大人不是在家養病麼?怎的本宮瞧著精神矍鑠。”
可不是她胡謅,這位首輔大人紅光滿麵,哪有半點病狀?
楊首輔嗬嗬道:“宮裡出了大事,老臣身為股肱之臣,豈敢躲懶推諉,豈非有負先君之托?”
自己誇自己是股肱之臣,他還真不害臊。
再看楊太後已是滿麵惶然,她雖有個垂簾的名頭,其實冇經曆多少大事,先帝駕崩以後,一切朝務皆交由孃家處置,後來蕭煜日漸長成,便又歸新帝,楊太後連朝臣都不認識幾個哩。
如今皇帝突然遇難,生死未卜,淑妃肚子裡那個又未知男女,這帝位傳承但凡出點岔子,她豈非成了千古罪人!
楊首輔早已摸準妹妹脾氣,正在那絮絮安慰,勸她寬心。
王璿無暇理會彆人家務事,她隻想能夠看蕭煜一眼,遂冷靜打斷對麵談話。
楊太後方回神,她是蕭煜嫡母,理論上她也該出宮探視的。
楊首輔柔聲道:“娘娘有所不知,陛下是摔到了一處斷崖下,又被毒藤勾破身子,整個人還昏迷著,太醫正在想方設法解救,您去了也無益,徒增困擾。”
楊太後本就怕見血光,聞言那點慈母之心立刻被打消了,駭然道:“可要緊麼?”
楊首輔苦笑,“那毒藤聞所未聞,太醫們翻遍醫術古籍也無良策,唯有慢慢試驗,好在性命暫時無虞。隻陛下筋骨皆斷,此時是萬不可挪動的。”
王璿半信半疑,什麼毒說得這樣厲害,京城這種地方,又不是荒山野嶺,居然無人識得?
對麵言之鑿鑿,她不置可否,隻道:“大人為何令侍衛封閉宮門?”
楊太後一怔,目光電射出去,可見是楊首輔假傳旨意。
楊首輔殊無畏色,從容道:“陛下安危未卜,臣恐有心人蠢蠢欲動,藉機生事,遂擅自加強戒令,還望太後寬宥。”
瞥了眼王璿,“也是為淑妃著想,萬一有人起了心思,妄圖對皇嗣不利便不秒了。”
楊太後果然被說服,“這原是應該的,多虧你想的周到。”
又叮囑王璿,“你也彆冒險了,誰知道那毒能否過人,萬一再染上皇嗣便不好了。”
到底不是親母子,楊太後也冇多少肝腸寸斷,隻想著自己身為一國之母,自當以大局為重,等淑妃這胎平安落地,她的責任就算了了。
王璿隻能怏怏告退,臨了還聽見裡頭兩人相商,是否該讓理親王出來主持大局,楊首輔畢竟隻是臣子而非宗室,在這等事上欠缺說服力。
青雁心中一凜,悄聲道:“難不成理親王已跟楊家互相勾連?”
王璿擺手,“知道就行了,彆掛在嘴上。”
還能有什麼疑問呢?事實勝於雄辯,不管皇帝墜崖是意外還是人為,最終得利者都顯而易見。
青雁麵上愈發憂慮,“如此,咱們可要小心了。”
對付了皇帝,下一個自然是皇嗣,到底這個未出世的孩子纔是名正言順繼承人。
王璿按著小腹,沉聲道:“我明白。”
此時她已無暇考慮其他事,隻盼著蕭煜能平平安安的,但,若真有不測,她定要護住蕭煜唯一的血脈,絕不讓它為人所欺。
隔天太後便傳召理親王進宮,請他在此危難之時出來穩住局麵,理親王自是百般推辭,架不住太後拳拳盛情,老淚縱橫,最終才勉為其難答應輔政。
內閣並非楊首輔隻手遮天,譬如保皇黨就頂見不得楊太後這副吃相,當即出來力諫,從未聽說讓藩王代政的,何況理親王連藩王都算不上,隻是個閒散宗室,從來隻知吟風弄月,如何撐得起偌大朝堂?
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冇有。蕭燦不懼閒言,反倒極為漂亮解決了幾個困擾已久的難題,一掃朝中積弊,保皇黨瞠目結舌,敢情這廝竟不是花拳繡腿?
朝野內外俱稱頌不已。
藤黃等人為主子著想,則很是憤憤,這理親王好生狡猾,敢情這些年一直在裝死,若真讓他竊取了尊位,小皇子該何以自處?
反正她們堅信淑妃腹中是位皇子,這時候若再冇點盼頭,當真要過不下去了。
王璿不以為意,隻淡淡道:“他是聰明,可聰明得未必是時候。”
楊首輔自己想做無冕之王,最好當然是扶持個傀儡皇帝上去,理親王若能一直藏拙倒還好,這會兒鋒芒大露,最忌憚他的隻怕是楊首輔了。
誰不擔心兔死狗烹呢?
由著他們內鬥去,隻怕對蕭煜還更好。王璿焦心如焚,可惜舅母如今冇法進宮,她探聽不到半點訊息,真真愁煞人也。
慈寧宮倒是冇忘了她,天天送來各種補氣養血的湯羹,還非盯著她喝完不可。
王璿牢記蕭煜所言,要控製食量,避免胎兒生得過大,然楊太後如此做法,著實令她無力招架。幸好她無心飲食,正餐冇用多少,這些湯飲權當果腹了。
自家夫君一鳴驚人,錢秀英這會兒的氣焰亦是水漲船高,當時上京選秀,本意是想當皇後的,誰知蕭煜隨手一指把她賞了理親王,雖也不差,可到底意難平。
誰成想命運如此眷顧,依舊讓她迎來出頭之日。她這會兒就盼著皇帝一病不起,理親王好順理成章繼承皇位,她這隻真鳳也能各歸其位。
宮門戍衛雖嚴,可她持王府對牌卻是行走自如,誰叫這裡的人最會看人下菜呢?錢秀英時常去慈寧宮問候,假惺惺陪太後哭一場,對玉照宮卻是三過宮門而不入,哪怕依照禮數,她是該去問候淑妃的。
從前錢秀英是瞧不上王璿,如今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就更犯不上敷衍了,隻一事令她心癢難熬,便是淑妃腹中皇嗣,真讓這小毛頭生下來,哪還有她們夫妻立足之地?
可當她試探性提起時,蕭燦卻嚴詞斥責了她,叫她不許胡思亂想。錢秀英很覺委屈,自己還不是想幫他忙?真真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要是……能悄無聲息除去這孩子便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