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0章 苦儘甘來 佳話永傳(全文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苦儘甘來 佳話永傳(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秦文昭伏法,家產抄沒,匪患肅清,清溪縣彷彿被一場酣暢的春雨洗滌過,空氣都變得格外清新。籠罩在蘇墨卿與沈知意命運之上的最後一片烏雲散去,終於迎來了苦儘甘來的曙光。

沒有了外界的阻礙與陰謀,兩人的婚事自然提上了日程。這一次,再無任何波折。蘇家張燈結彩,雖因家貧,婚禮無法與當初秦家下聘時的奢華相比,但處處洋溢著真摯的喜悅與溫馨。柳氏精神矍鑠,忙裡忙外,臉上是多年來從未有過的舒心笑容;沈掌櫃夫婦更是掏空積蓄,為女兒置辦了一份體麵的嫁妝,彌補當年的虧欠與無奈。

婚禮當日,賓客盈門,不僅有親朋好友、鄰裡鄉親,連清溪縣的縣令和諸多鄉紳名流也親自前來道賀,給足了這位新科進士麵子。沈知意鳳冠霞帔,嫁衣如火,這一次,她臉上不再是麻木與死寂,而是帶著新嫁娘應有的嬌羞與幸福光彩,眉眼間的鬱結儘數化開,恢複了往日的靈秀,更添了幾分曆經磨難後的沉靜與風韻。蘇墨卿身著大紅吉服,身姿挺拔,俊朗的臉上洋溢著掩不住的喜悅與激動,看向新孃的目光,溫柔而堅定。

三拜天地,禮成。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隻有彼此交握的雙手和眼中不容置疑的深情。所有的委屈、等待、痛苦,在這一刻,都化為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珍惜。

而更令人稱奇的是,自蘇墨卿歸來,尤其是與沈知意完婚後,柳氏那纏綿病榻多年的身子,竟一日好過一日。原本需要人攙扶才能走動,如今竟能自己操持些輕省家務,麵色紅潤,精神健旺,彷彿年輕了十歲。街坊鄰裡皆嘖嘖稱奇,紛紛傳言這是“衝喜”衝好了病,實則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兒子功成名就,兒媳賢淑歸來,心中大石落地,鬱結儘去,身體自然便好了起來。柳氏常常拉著沈知意的手,對左右誇讚:“都是我這兒媳帶來的福氣!”

婚後,夫妻二人鶼鰈情深,相敬如賓。蘇墨卿並未因已是進士身份而懈怠,依舊手不釋卷,潛心學問。不久後,吏部文書下達,他被任命為清溪縣縣令!訊息傳來,全縣歡騰。由本土寒門學子出任父母官,且品性高潔,學識淵博,實乃清溪百姓之福。

蘇墨卿上任後,不負眾望,立誌做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他牢記昔日貧寒,深知百姓疾苦。為官清正廉明,斷案如神,從不徇私枉法。他著力整頓吏治,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見月湖河道年久失修,時有水患,便親自勘察地形,籌措款項,率領民眾疏浚河道,修築堤壩,不僅消除了水患,更便利了農田灌溉。他又大力振興教育,擴建縣學,邀請名師,讓更多貧寒子弟有機會讀書明理。

沈知意則成為了他堅實的後盾,賢良的內助。她不僅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悉心侍奉婆婆,讓蘇墨卿無後顧之憂,更時常以其聰慧明理,在蘇墨卿遇到疑難事務時,從旁提點,給予中肯建議。她善待仆役,憐貧惜弱,時常以縣令夫人的身份,周濟孤寡,在民間聲譽極佳。兩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將清溪縣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他們亦未忘記恩人秦福。蘇墨卿感念他挺身作證、揭露真相的恩德,為他購置了一處清淨小院,讓他頤養天年,並時常攜沈知意前去探望,待之如長輩。秦福老懷安慰,常常對人言:“蘇大人和夫人,是這世上最知恩圖報的善心人。”

時光靜好,歲月流轉。蘇墨卿在清溪縣令任上政績卓著,後來雖又有升遷,但他與沈知意的愛情故事,卻在清溪縣乃至更廣的範圍內流傳開來,成為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人們每每談及,無不感慨萬千:

“所以說,這人啊,還得心存善念。你看那秦文昭,機關算儘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家破人亡。而蘇大人和沈夫人,曆經磨難,卻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最終善惡有報,苦儘甘來,這纔是真正的福氣!”

“正是!真心總能戰勝奸計,善良終會得到福報。蘇大人和沈夫人的故事,就是明證啊!”

他們的故事,被寫進了話本,編成了戲曲,在民間代代相傳。它不僅是一段愛情傳奇,更承載著人們對真摯情感的嚮往、對正義必勝的信念,以及對善良、堅守等美好品德的頌揚。清溪縣的月湖堤,桃花依舊年年盛開,彷彿還在訴說著那年暮春,一個書生與一個繡娘,最初的美好相遇,以及其後波瀾壯闊、終至圓滿的半世情緣。

——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