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章 青城霧深 孤樵與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章 青城霧深 孤樵與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北宋哲宗元佑年間,世道還算太平,偏安一隅的蜀地,更是少了幾分中原的喧囂,多了幾分山水的靈秀。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之譽,層巒疊嶂,古木參天,四季常青。山腳下,依著一條喚作“清溪”的潺潺水流,散落著幾十戶人家,這便是清溪村。村中人多以砍柴、種茶為生,日子清貧,卻也安寧。

村西頭,最靠近山腳的地方,立著一間有些年頭的土坯房,牆皮斑駁,屋頂的茅草在經年累月的風雨侵蝕下,顯得厚薄不均,每逢大雨,屋內便叮叮咚咚地奏起“交響樂”。這便是樵夫秦三郎的家。

這日清晨,天光未大亮,濃厚的、彷彿能擰出水來的白色山霧,便已將清溪村團團裹住。遠處青城山的峰巒隱在霧中,隻露出些許朦朧的輪廓,如同羞澀的少女遮著麵紗。秦三郎已經在灶間忙碌開了,灶膛裡跳動的火光,映照著他年輕卻帶著風霜痕跡的臉龐。他今年二十有二,身板結實,眉眼周正,因常年在山中行走,麵板是健康的麥色。他動作麻利地熱了些昨夜剩下的野菜粥,稀裡呼嚕喝下兩大碗,便算是用了早膳。

“老夥計,該上山了。”三郎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對著屋旁簡易搭起的驢棚喚了一聲。

棚裡,一頭毛色灰暗、身形瘦削的老驢聞聲抬起頭,鼻子裡噴出一股白氣,“哼哧”了一聲,算是回應。這老驢左前腿有些瘸,走路時總是一顛一簸,那是多年前被一頭下山的野豬襲擊留下的舊傷。它跟了三郎整整十二個年頭,是三郎爹孃去世後,留給他的唯一活物夥伴。

三郎走過去,熟練地給老驢套上馱鞍,拍了拍它頸側有些紮手的短毛。老驢溫順地用腦袋蹭了蹭三郎的手心,眼神渾濁,卻透著一種超越尋常牲畜的溫潤與理解。三郎爹孃在他十歲那年,死於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自那以後,他便與這頭老驢相依為命。它不僅是幫他馱柴的工具,更是他孤寂生活中的傾聽者,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的“家人”。

一人一驢,踏著濕滑的、布滿青苔的石板路,走進了濃霧彌漫的山林。山路崎嶇,老驢雖然腿腳不便,卻走得極穩,蹄子落在積滿落葉的泥土上,發出沉悶的“噠噠”聲。三郎對這條上山的路徑熟悉得閉著眼都能走,哪裡有個坎,哪裡有道溝,他都瞭然於胸。

他的活計簡單而重複。尋到一片合適的柴木,抽出彆在腰後的柴刀,手臂揮舞間,鋒利的刀刃砍入樹乾,發出富有節奏的“咄咄”聲。老驢則安靜地在不遠處,尋找著鮮嫩的青草,慢條斯理地咀嚼著。偶爾,它會踱步到三郎砍下的柴枝旁,用鼻子小心翼翼地將散落的枝條攏到一起,方便三郎稍後捆綁。這靈性的舉動,常讓三郎心頭一暖。

日頭漸高,霧氣稍散,林間光影斑駁。三郎已砍好了兩大捆結實的乾柴,用麻繩緊緊捆紮好,搭在了老驢的背上。他抹了把額上的細汗,正準備下山,卻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陣焦急的腳步聲和隱約的對話聲。

“爹,這路好像不對啊?咱們是不是迷路了?”一個年輕的聲音帶著慌亂。

“莫急莫急,再往前走走看……”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安慰著,但底氣也顯不足。

三郎循聲走去,穿過一片灌木,看見一對穿著綢布衣衫、像是鎮上來的父子,正滿臉愁容地四處張望。那老者手裡拿著一張輿圖,卻似乎完全看不懂。

“二位,可是要下山?”三郎出聲問道。

那對父子見到三郎,如同見了救星。年輕些的連忙上前拱手:“這位樵夫大哥,我們是來青城山訪友的,不想在山裡轉迷了,怎麼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三郎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這山裡路岔道多,不常走的人是容易迷糊。跟我走吧,我帶你們下山。”

他牽著老驢,在前麵引路,時不時提醒身後的父子注意腳下的碎石或橫生的枝椏。那老者連連道謝,又從錢袋裡摸出幾枚銅錢要遞給三郎。三郎卻擺手推拒了:“順路的事,不收錢。我們清溪村的人,幫把手是應該的。”

將這對父子平安送到山下的官道,指明瞭去鎮上的方向後,三郎才轉身回村。路過村東頭李婆婆那間低矮的茅屋時,他停下腳步,從老驢背上的柴捆裡,抽出了一小捆粗細均勻、易於燃燒的鬆木柴,輕輕放在了李婆婆的院門口。李婆婆是個孤寡老人,兒子早年當兵去了,再無音訊,三郎隔三差五便會給她送些柴火,已是慣例。

回到自家那冷清的土坯房,三郎卸下柴火,又給老驢添了草料和水,這才開始張羅自己的午飯。依舊是簡單的粥飯,就著一點鹹菜。午後,他坐在門檻上,就著天光修補磨損的草鞋和馱鞍。老驢臥在他身旁,眯著眼睛打盹,尾巴悠閒地甩動著,驅趕著偶爾飛來的蠅蟲。

這樣的日子,清苦,平靜,日複一日。三郎偶爾會望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巔出神,心中也會泛起一絲對未來的茫然。爹孃去得早,家徒四壁,自己除了這把力氣,也彆無長物,何時才能讓這日子有點起色,有個真正的“家”的熱乎氣呢?每當這時,老驢似乎總能察覺到他的情緒,會用它粗糙的舌頭舔舔他的手背,或者用腦袋輕輕頂一下他的肩膀,無聲地安慰著他。

今年入夏以來的雨水格外充沛,天氣也顯得有些反常。方纔還是晴空,轉眼間山那邊就可能湧來烏雲,帶來一陣急雨。空氣總是濕漉漉、沉甸甸的,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山裡的霧氣也似乎比往年更濃、更持久,即便在正午,山林深處也彌漫著一種化不開的白茫。

傍晚時分,三郎站在自家小院前,望著再次被濃霧封鎖的、如同巨獸蟄伏般的青城山。山風穿過林隙,帶來涼意,也帶來泥土和草木腐爛的濃鬱氣息。一種莫名的、山雨欲來的壓抑感,悄然爬上他的心頭。老驢安靜地立在他身側,一雙驢眼也望著深山的方向,眼神深邃,彷彿洞穿了那重重迷霧,看到了某種常人無法窺見的秘密。

“明天,還得上山呐。”三郎喃喃自語,像是在對老驢說,又像是在對自己說。他拍了拍老驢的脊背,轉身回了屋。夜色漸濃,土坯房裡,一盞孤燈如豆,與窗外無邊的黑暗和彌漫的山霧相比,顯得微弱而溫暖。明日,等待這一人一驢的,又將是什麼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