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姻緣圓滿 警世寓深情(全文完)
光陰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便是五年。
五年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人和事。山陰縣城西那家小小的柳氏雜貨鋪,早已舊貌換新顏。鋪麵擴大了一倍不止,貨物琳琅滿目,往來客商絡繹不絕,已然成了城西一帶頗有名氣的商號。柳存義也不再是那個事事親力親為的小店主,手下雇了幾個可靠的夥計和掌櫃,但他依舊每日到店巡查,把控大局,隻是不再像最初那般勞碌。
蘇家的大宅,似乎也比往日更多了幾分生氣與祥和。
已是華燈初上時分,蘇家後院的飯廳裡,笑語喧闐,暖意融融。一張紅木大圓桌上,擺滿了精緻的菜肴。蘇員外雖已鬢角添了不少白發,但麵色紅潤,神態安詳,正含笑看著繞膝玩耍的一對孫兒孫女。那是柳存義與蘇婉孃的愛情結晶,男孩三歲,虎頭虎腦,名喚承誌;女孩剛滿周歲,粉雕玉琢,名喚念卿。
蘇夫人忙著給孩子們夾菜,眼角的皺紋裡都洋溢著滿足的笑意。
柳存義與蘇婉娘並肩而坐。如今的柳存義,氣質沉穩,目光明澈,言談舉止間透著一種經過世事磨練後的從容與自信,早已尋不見當年那個怯懦學徒的半絲影子。蘇婉娘則褪去了少女的青澀,更添幾分成熟婦人的溫婉風韻,她不時側首與丈夫低語,眼神交彙間,滿是曆經磨難後愈發醇厚的深情。
“承誌,慢點吃,莫要噎著。”柳存義溫和地提醒著兒子,順手替他擦去嘴角的飯粒。
“爹,我明天想去鋪子裡看大馬!”小承誌揮舞著勺子,奶聲奶氣地說。柳存義的商號有了自己的騾馬隊,運送貨物,孩子覺得新奇。
“好,好,明日爹帶你去。”柳存義笑著應承。
蘇員外看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幕,心中感慨萬千。曾幾何時,他視柳存義如寇仇,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誰能想到,今日竟能同桌而食,共享天倫?這個他當初百般不願接納的贅婿,竟憑著自己的雙手和誠信,一步步贏得了他的尊重,也撐起了蘇家的一片天。雖然柳存義並未入仕,也未取得什麼驚天動地的功名,但他的勤懇、踏實和對家庭的擔當,讓蘇員外感到一種實實在在的安心。
飯畢,丫鬟仆婦收拾了碗筷,奉上香茗。蘇員外逗弄著孫女,狀似無意地對柳存義道:“城東趙員外那批貨,賬目都核對清楚了?”
“回嶽父,都已核對清楚,貨款昨日便結清了。趙員外還誇我們貨品質量好,約定下次還從我們這裡進。”柳存義恭敬地回答。
“嗯。”蘇員外滿意地點點頭,“做生意,誠信為本,你做得不錯。”
這簡短的對話,卻意味著蘇員外已徹底將柳存義視作了自己人,甚至開始參與到商號的經營建議中來。
夜色漸深,孩子們被奶孃帶去安歇。柳存義與蘇婉娘攜手回到自己佈置得溫馨雅緻的院落。月光如水,灑在庭院中的桂花樹上,暗香浮動。
“時間過得真快。”蘇婉娘依偎在丈夫肩頭,望著天上的明月,輕聲感歎,“有時候想起從前的事,竟覺得像是一場夢。”
柳存義握緊她的手,溫聲道:“是啊,一場驚心動魄的夢。幸好,夢醒之後,你還在我身邊。”
他低頭看著妻子依舊美麗的側臉,心中充滿了感激,“婉娘,若沒有你當日拚死維護,我柳存義早已是塚中枯骨。是你,給了我重生。”
蘇婉娘抬手輕輕捂住他的嘴,柔聲道:“又說這些傻話。夫妻本是一體,何分彼此。若非你後來爭氣,肯努力,肯上進,我們也不會有今日。爹孃如今,是真心接納你了。”
兩人相視一笑,往日的驚險、屈辱、掙紮,此刻都已化作了唇邊一抹雲淡風輕的笑意,成為了聯結彼此更深情感的紐帶。
這樁始於一次不堪的盜竊、曆經波折與風險的姻緣,在五年後的今天,終於收獲了它的圓滿。柳存義與蘇婉娘,這對曾經身份雲泥之彆的男女,用他們的真情與堅持,打破了世俗的桎梏,贏得了屬於他們的幸福。
然而,每當夜深人靜,柳存義獨自回想起那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夜晚,回想起自己鬼使神差伸出手,去偷取那件粉色褻衣的情景,依舊會感到一陣後怕與深深的愧疚。
那是一個極其錯誤、極其卑劣的開始。
他常常想,倘若那夜蘇婉娘並非那般膽識過人、有情有義,而是如同尋常女子般驚慌呼救;倘若蘇員外那夜盛怒之下,未曾被縣太爺和蘇婉娘勸住,那一方硯台真的砸了下來;倘若後來他入贅蘇家後,自暴自棄,或是奸猾懶惰,未能把握住機會……那麼,等待他的,絕對是截然不同、悲慘無比的結局。
他的故事,充滿了太多的偶然與幸運,如同話本裡的傳奇,卻絕非世人可以效仿的範例。
因此,在這姻緣圓滿、閤家歡樂的時刻,我們亦不得不發出一聲警世之歎:
列位看官,需知這世間之事,有其偶然,亦有其必然。柳存義之幸,在於他遇到了蘇婉娘,更在於他後來能幡然醒悟,浪子回頭,以勤勉與誠信立身。切不可隻羨其成,而忘其初之齷齪;更不可心存僥幸,以為能效仿其行,便可攀龍附鳳,一步登天。
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做人處世,務必要恪守本分,堅守道德良知的底線。萬不可因一時之慾念,一時之衝動,而行差踏錯,做出那等有違禮法、有虧德行之事。須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恐已百年身。柳存義是那萬中無一的特例,現實中,更多的卻是身敗名裂、悔之晚矣的悲劇。
望諸君以此故事為鑒,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行事。唯有走得正,行得端,方能求得內心的真正安寧與現世的穩穩幸福。
至此,這樁發生在明朝景泰年間,浙江紹興府山陰縣的奇聞軼事,便告一段落了。正是:
陋室隔牆聽仙音,邪念陡生盜衣襟。
床底驚魂孽緣起,夤夜私會情意深。
東窗事發風波惡,公堂陳情泣鬼神。
因禍得福贅高門,浪子回頭金不換。
勤勉誠信興家業,姻緣圓滿警世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