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十一回:強忍悲痛撐家業,老員外重振門庭
詩曰:
驟雨狂風折棟梁,滿門凋零痛斷腸。
老驥伏櫪誌千裡,強撐殘軀振家邦。
話說樊家接連遭遇巨變,幾近滅門,昔日歡聲笑語之地,如今隻剩一片死寂淒涼。樊員外強忍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剜心之痛,以及老妻離世的孤寂哀傷,他知道自己絕不能就此倒下。這偌大的家業,是他一生的心血,更是倖存下來的兒媳和孫輩們日後唯一的依靠。倘若他再垮了,這個家就真的完了。
他首先須得料理殘局。樊垣、玉天、玉寶、王氏、樊宏的靈位需得安置;重傷的郭氏和神誌時好時壞的張氏需延醫用藥;受驚的孫女玉英、孫子玉傑需人照料安撫;一眾惶惶不安的下人需得約束安排;還有那幾乎停擺的店鋪田產,更需立即接手打理,否則坐吃山空,後果不堪設想。
樊員外將無儘的悲痛深深埋入心底,展現出驚人的韌性。他謝絕了一切親友的探望,閉門守孝,同時開始雷厲風行地行動。他先是重新起用了兩位因年老而半退休、但極其忠誠可靠的老掌櫃,讓他們暫時代管城中的幾家店鋪,穩住生意基本盤。接著,他又親自下鄉,巡視田莊,安撫佃戶,確保春耕秋收不至荒廢。
管家杜敬依舊表現得異常“勤勉”和“悲痛”,他跑前跑後,主動向樊員外彙報各項事務,言辭懇切,彷彿真是樊家最忠心的仆人。他甚至時常紅著眼眶勸慰樊員外:“老爺,您千萬要保重身體啊!這個家,現在全靠您撐著了。有什麼吩咐,您儘管讓小的去辦,小的便是拚了性命,也要助老爺度過難關!”
然而,曆經世事的樊員外,此刻看待杜敬的眼神,已與過去不同。他隻是淡淡點頭,並未如往常那般將重要事務全然托付,反而事必躬親,仔細覈查賬目,詢問細節。杜敬似乎也察覺到老主人態度有異,言行更加謹慎小心。
經過兩個多月沒日沒夜的操勞,樊家這艘幾乎傾覆的大船,終於在樊員外的奮力掌舵下,漸漸穩住了船身。店鋪的生意重新走上正軌,田莊的租糧也如期入庫。雖然元氣大傷,但根基未毀,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恢複舊觀。
隻是,每當夜幕降臨,樊員外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廳堂中,麵對著滿堂冷清的靈位,那蝕骨的悲痛便會陣陣襲來。家中人丁凋零,長子一房,隻剩臥病漸愈的郭氏和年幼的玉英;次子一房,隻剩神誌不清的張氏和懵懂的玉傑。昔日兒孫繞膝、笑語喧嘩的景象恍如隔世,如今隻剩下滿目淒涼和無聲的淚水。
樊員外撫摸著長子樊宏幼時讀過的書本,老淚縱橫,低聲喃喃:“宏兒,垣兒,為父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我樊家,不能就這般不明不白地毀了……”
正是這份查明真相的執念,支撐著這位老人沒有被悲痛徹底擊垮。他像一頭沉默而警惕的老獅,在舔舐傷口的同時,已開始用銳利的目光,審視著這場災難中每一個可疑的細節。而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那個看似最不可能、卻又無處不在的身影上——管家杜敬。
這正是:強忍悲聲撐門戶,重整山河待日昕。滿目瘡痍心泣血,暗查隱禍誌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