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5章 頸生環痕
年關愈近,懷府宴飲愈頻。王三雖得允遲上工,每日仍需宰十餘鱉,頸間紅痕日複一日加深,已從紫紅轉為深褐,微微凸起,如一道繩索勒痕。
他試用了景元所賜藥膏,初時清涼舒緩,不過半日便又灼痛起來。那藥膏價值不菲,他不敢多用,隻在痛極時塗抹少許。
臘月廿八,臨安城大雪初霽。懷府張燈結彩,準備迎年。王三強打精神,在廚院指揮眾人製備年貨。
“師傅,您的脖子...”小廝忽然驚呼。
王三摸向頸間,觸手濕黏。取鏡一看,竟是那紅痕處滲出血水,將衣領染紅一片。
“無妨。”他強自鎮定,取布擦拭,心中卻驚駭萬分。那痕記不再隻是表皮之疾,竟似向內侵蝕,吞嚥時已有阻礙之感。
午後,王三告假出門,尋到臨安城南最有名的醫館“回春堂”。
坐堂的老大夫須發皆白,望聞問切甚是仔細。看到王三頸間痕記時,眉頭深鎖。
“此痕出現多久了?”
“約莫月餘。”
“可痛可癢?”
“初時不痛不癢,近日灼痛難當,吞嚥不適。”
老大夫又細看良久,搖頭道:“怪哉。看似縊痕,卻又非外力所致。老朽行醫六十載,未嘗見此奇症。”
王三心中發涼:“可能醫治?”
“姑且一試。”老大夫提筆開方,“內服清熱解毒之劑,外敷消腫散瘀之膏。若三五日不見效,則需另請高明。”
王三取藥回府,依言煎服敷貼。連用三日,非但無效,痕記反而更深,如刀刻一般陷入皮肉。
更可怕的是,他開始感到有無形之力勒束頸項,尤其在夜深人靜之時,常被窒息感驚醒,需奮力掙紮方能呼吸。
懷景元得知王三病情,又遣來軍中醫官。那醫官檢視後,亦覺詫異:“非瘡非癬,非腫非毒,倒像是...被什麼勒出來的。”
王三不敢說出心中猜疑,隻問:“可能治否?”
醫官搖頭:“須觀後效。”留下些金瘡藥便離去。
除夕之夜,懷府大宴賓客。王三抱病操持宴席,宰殺最後一批年鱉。
當他提刀走向鱉籠時,籠中之鱉竟齊齊縮首,發出恐懼的嘶聲。唯有一隻老鱉昂首相對,目光森冷。
王三手起刀落,血光飛濺。那一刻,他頸間劇痛,似有一柄無形之刀同時割下。
宴席間,景元特意命人給王三送來一碗鱉湯:“此物最補,飲了或可痊癒。”
王三看著碗中混濁的湯汁,忽覺惡心難當,奔至院中嘔吐起來。吐出的不是食物,而是帶著血絲的濁液。
守歲之夜,滿城爆竹聲聲。王三獨臥房中,頸間灼痛如焚。朦朧間,似聽到無數細碎腳步聲環繞臥房,又有嬰兒啼哭之聲斷續傳來。
他掙紮起身,點亮油燈。鏡中映出一張憔悴麵容,頸間那道痕記已變成黑紫色,深深陷入皮肉,彷彿隨時會將頭顱勒斷。
正月初三,王三已難以吞嚥粥飯,每日隻飲些米湯度日。懷景元得知,親自來探。
一見王三模樣,景元亦吃了一驚:“怎的病至如此!”當即命人請臨安府最好的大夫。
來的是位名醫,檢視王三頸痕後,麵色凝重:“此非尋常病症,恕老夫無能為力。”說罷匆匆離去。
景元疑道:“莫非是邪症?”遂請來道士驅邪。
道士設壇作法,桃木劍舞得呼呼生風,符水灑得滿室皆是。法事畢,道士言之鑿鑿:“妖孽已除。”
然當夜王三症狀更劇,窒息感如影隨形,幾乎透不過氣來。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滿城燈火如晝,懷府卻籠罩在詭異氣氛中。王三臥病在床,水米難進,頸間痕記已深可見骨。
小廝偷偷告知:“外麵都在傳,說師傅是遭了鱉靈索命...”
王三閉目不語,心中卻明鏡也似。自那日見鱉目流淚,他便知有此一劫。
是夜,他強撐病體,取紙筆寫下遺書:“小人王三,蘇州人士,從業廿載,宰鱉無數。今遭此劫,實乃天譴。望後人以此為戒,勿造殺業...”
寫至此,喉間一緊,竟咳出黑血來。
血濺紙箋,如淚如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