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0章 傳奇不朽,萬古流芳(全書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傳奇不朽,萬古流芳(全書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赫連戰與馮瑤相繼離世後,合葬於他們晚年隱居的青山之陽。葬禮並無過多奢華,卻莊嚴肅穆。皇帝親賜祭文,派皇子代表祭奠,朝中百官、北疆將士、乃至無數受過他們恩惠的百姓,紛紛自發前來送行,哀榮至極。

然而,肉身的消逝,並非故事的終結。真正的傳奇,往往在時間的長河中,愈發熠熠生輝。

他們的故事,首先在民間口耳相傳。說書人將“赫連將軍與馮夫人”的事跡編成段子,在茶樓酒肆一遍遍講述。從“洛陽第一佳人”慧眼識英雄,到“千裡送糧”智勇救朔州;從“智破朝局”肅清奸佞,到“伉儷同心”治理邊疆;從“遇刺護夫”情深義重,到“著書立說”澤被後世……每一個情節都被渲染得跌宕起伏,感人肺腑。馮瑤的形象,尤其鮮明,她不再是史書中冷靜的“智婦”,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集美貌、智慧、膽識與忠貞於一身的完美女性象征,成為無數待字閨中少女的榜樣,也成為天下男子心目中賢妻的典範。

戲曲家們也紛紛將他們的故事搬上舞台。《瑤台破虜》、《智援朔州》、《風雲北疆》等劇目久演不衰。舞台上,赫連戰的英武忠誠,馮瑤的聰慧堅貞,被演員們演繹得淋漓儘致,每每上演,總能引得台下觀眾如癡如醉,掌聲雷動,尤其是馮瑤於兩軍陣前現身、鼓舞士氣的一幕,更是成為永恒的經典。

正史之中,他們亦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魏書·赫連戰傳》中,不惜篇幅記載了其赫赫戰功與治邊之策,並在篇末特意提及:“戰之成功,多得內助。夫人馮氏,**有智計,常參決軍國事,戰倚之如左右手。其所獻屯田、互市、懷柔諸策,皆利在千秋。”

而在《列女傳》中,馮瑤更獨占一席,被讚為“貞慧雙全,巾幗師表”,其事跡被詳細記錄,成為後世女子教育的楷模之一。

在北疆,百姓們感念赫連戰與馮瑤帶來的和平與繁榮,自發在當年朔州古城遺址附近,尋了一處高地,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碑無過多雕飾,隻在正麵刻著“赫連公馮夫人安邊佑民功德碑”,背麵則簡要記述了二人鎮守北疆、造福一方的功績。當地人稱其為“夫妻碑”。每逢清明、中元,總有無數人前來祭掃、緬懷,香火不絕。這座碑,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紀念,更成為了民族團結、邊疆安定的象征。

歲月流轉,朝代更迭,北魏早已成為曆史塵煙中的一頁。然而,赫連戰與馮瑤的故事,卻穿越了時空,依舊煥發著動人的光彩。

後世文人墨客,途經北疆,望見那“夫妻碑”,或讀到史書中關於他們的記載,總會心生感慨,題詩作賦。

“驚才絕豔洛城花,慧眼獨識英雄家。千裡援馳生死共,算儘乾坤安邦華。”

“不是柔荑隻繡紗,胸中甲兵勝豪俠。青史留得雙姓字,邊關至今說馮赫。”

在他們曾經居住過的莊園,後來改建成了書院,名為“雙輝書院”,取夫妻二人文治武功,交相輝映之意。書院中,一直供奉著二人的畫像。畫中的赫連戰,威儀中帶著平和;馮瑤,端莊中蘊涵智慧。他們並肩而立,目光深邃,彷彿依舊在注視著這片他們曾為之奮鬥、深愛著的土地。

許多年後,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雙輝書院的山長,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儒,在給新入學的學子們講述書院淵源時,提起了這對傳奇夫妻。他緩緩說道:“赫連公曾言,‘此生得你,勝過千軍萬馬’。此言非獨伉儷情深,更蘊至理。馮夫人以其智慧,助赫連公成就千古功業,其力,又何止萬馬千軍?可見,真正的力量,不止於疆場廝殺,亦在於運籌帷幄,在於潤物無聲。英雄背後,亦有英雄。”

堂下學子們聽得入神,彷彿透過曆史的煙雲,看到了那一段關於愛情、家國、智慧與犧牲的壯麗史詩。

夕陽的餘暉,再次灑滿庭院,如同千百年前一樣。傳奇已然落幕,但其精神與故事,卻如同這不滅的星光與世代相傳的火種,永遠照耀和溫暖著後來者的心田。

亂世紅顏,千秋智魄。一曲傳奇,萬古流芳。

——全書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