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2章 悟空師祖,授業隻為作棋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2章 悟空師祖,授業隻為作棋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一塊仙石吸日月精華,內育仙胎,一日迸裂,產一石卵,見風化作一個石猴。此猴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驚動了高天之上的玉帝,亦讓西方靈山的一位聖人,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好一個應運而生的靈物!”虛空之中,準提聖人(此刻更多顯化菩提祖師之相)的目光穿透層層空間,落在那個在花果山中稱王稱霸,嬉戲玩耍的石猴身上,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他推演天機,已然明瞭此猴乃是佛法東傳計劃中,最為關鍵的一枚棋子——未來的取經護法!需要一個能攪動風雲,震懾天庭,卻又最終能被佛法馴服的“鬥士”。這天生地養,因果相對簡單,又潛力無窮的石猴,再合適不過。

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偶遇”與“授業”開始了。

當石猴為求長生不老,漂洋過海,曆儘艱辛,來到西牛賀洲地界時,冥冥中自有指引,將他引向了那座“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此地名,暗藏“靈山”、“心”字謎題,本就是準提(菩提祖師)設下的一道篩選,非有慧根、大機緣者不可入。

洞府之內,菩提祖師(準提)高坐蓮台,寶相莊嚴。他看著台下懵懂而虔誠的石猴,心中無半分收徒的喜悅,隻有審視工具般的冷靜。他問石猴姓名,石猴答曰“無性”,他便賜名“孫悟空”。孫者,子係也,暗喻其如孩童般可塑,亦暗合“猢猻”;悟空,則是佛門核心要義之一,從一開始,就在為其打上佛門的烙印。

接下來的七年,孫悟空在洞中打雜,聽講些灑掃應對、言語禮貌、經綸皮毛。菩提祖師並非真心教導,而是在觀察其心性,磨礪其耐性,同時也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傳法時機,既要讓他學成本事,又不能讓其過於精深,脫離掌控。

時機成熟,祖師“盤中暗謎”,三更傳法。他傳授給孫悟空的,是能躲避三災利害的“大品天仙訣”,是號稱“騰雲駕霧,無所不能”的“筋鬥雲”,是玄妙無比的“七十二般變化”。這些神通,無一不是頂尖的爭鬥、逃跑、變化之術,極儘能事地開發孫悟空作為“混世四猴”的戰鬥天賦,卻唯獨少了修心養性、明辨因果的根本大道。

菩提祖師的目的極其明確:他要的,就是一個神通廣大、無法無天、足以攪亂天庭秩序的“利器”,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明心見性的修道之士。他將最鋒利的武器交給了這個心性未定的猴子,卻未曾給他佩戴相應的“劍鞘”。

而在傳授了這些足以惹出滔天大禍的神通之後,菩提祖師便立刻以“賣弄神通”為由,堅決地將孫悟空逐出師門!並且嚴厲告誡:“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這番話,冷酷無情,哪裡還有半分師徒情誼?這分明是提前切割,避免孫悟空日後闖下大禍,牽連到西方,暴露西方聖人在背後策劃的痕跡。他將孫悟空像一顆炮彈一樣發射出去,目標直指天庭,自己則迅速擦拭乾淨發射時留下的火藥痕跡。

果然,孫悟空回到花果山後,依仗神通,先是強取東海定海神針金箍棒,後大鬨森羅殿勾銷生死簿,攪得龍宮地府不得安寧。最終,因嫌官小,反下天庭,豎起“齊天大聖”旗號,與整個天庭對抗!

在這過程中,準提(菩提祖師)始終冷眼旁觀。他看著孫悟空在天庭的招安與鎮壓中反複橫跳,看著他在蟠桃園偷吃蟠桃,在蟠桃會上攪鬨,盜食老君金丹……他心中非但沒有擔憂,反而隱隱期待。孫悟空鬨得越大,與天庭的矛盾越深,將來佛法東傳時,天庭才越有可能為了“安撫”這隻無法無天的猴子,而同意甚至支援取經計劃,並將這“麻煩”打包送給佛門。

直到孫悟空踢翻老君爐,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玉帝不得已請來如來佛祖。如來一掌將其鎮壓在五行山下時,準提知道,這枚棋子最重要的“錘煉”階段已經完成。五百年的鎮壓,是為了消磨其野性,也是為了給未來的“招安”做準備。

縱觀整個過程,準提(菩提祖師)對孫悟空,何曾有過半分真正的師徒之情?授藝是手段,逐出門牆是算計,冷眼旁觀是期待。孫悟空從他這裡,隻學到了爭鬥的神通,卻未曾學到做人的道理與仙家的逍遙。他就像一位冷酷的工匠,精心打造了一把絕世凶刃,然後將其拋向既定目標,自身則隱於幕後,等待著凶刃捲刃或完成任務後,再以“救世主”或“新主人”的姿態出現,將其回收利用。

其心性之功利,算計之深沉,對待“棋子”之冷酷,令人心寒。而這,僅僅是西遊這盤大棋的第一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